环球精选!去年财政数据出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由负转正 土地收入降两成
“真金白银”的全国财政数据终于“出炉”。财政部30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703亿元,比上年增长0.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9.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艰难转正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税收收入为主,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也是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是财政收入的第一大账本,而去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转正极为不易。
(相关资料图)
去年受疫情冲击超预期,叠加4月份开始的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导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由正转负,一度跌幅达到两位数,但随着一揽子稳经济政策落地实施,经济逐步恢复,以及多渠道盘活收入,最终实现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转正。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认为,去年经济总体回稳向好,在此基础上去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2022年财政运行呈现了一些特点,这包括全年收支紧平衡;非税收入快于税收收入;房地产相关税收和土地财政是主要拖累项;支出重点向民生、基建和抗疫倾斜。
根据财政部数据,去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全国税收收入166614亿元,比上年下降3.5%,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6.6%;非税收入37089亿元,比上年增长24.4%。
尽管去年经济增速放缓,但依然实现增长(3%),为何与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税收收入出现下滑?这与以增值税留抵退税为主的退税减税缓税政策力度大有关,这导致短期财政明显减收。
去年为应对经济下行,给企业纾困,中国实施了近年力度最大的税费支持举措,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达4.2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2.4万亿元。
受此影响,财政部数据显示,第一大税种国内增值税去年全年约为4.87万亿元,同比下降23.3%。如果扣除上述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去年增值税收入保持增长(4.5%)。
“财政持续落实减税降费退税,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现金流,提高了企业抗风险能力,保住了市场主体和就业。”罗志恒说。
同样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影响,去年税收收入增速保持增长(6.6%),甚至超过经济增速。这首要得益于第三大税种国内消费税收入快速增长。
财政部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国内消费税16699亿元,比上年增长20.3%。这一增速仅次于资源税收入增速。受能源价格上涨,去年资源税收入增速高达48.1%。
另外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也保持两位数增幅。而土地、房地产相关的契税、土地增值税收入出现下滑,这跟去年楼市低迷直接相关。车购税也大幅下降,这主要跟对部分乘用车减半征收征税等有关。第二大税种企业所得税和第四大税种个人所得税保持平稳增长。
当然,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能够转正,一大关键在于非税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这也是往年常见的现象。
财政部数据显示,去年全年非税收入37089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中央非税收入增长96.5%,地方非税收入增长17.8%。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解释,中央非税收入增长主要是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入库、原油价格上涨带动石油特别收益金专项收入增加等特殊因素拉动,扣除上述特殊因素后,中央非税收入增长3%左右。
该负责人表示,地方非税收入增长主要是地方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以及与矿产资源有关的收入增加,拉高地方非税收入增幅14.3个百分点。各级财政部门坚决执行各项降费缓费政策,持续整治涉企收费,防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下降4.1%。
罗志恒表示,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率是96.9%,未完成全年预算,主要是疫情超预期冲击和外需在四季度超预期下滑、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的经济恢复基础不牢有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率为97.6%,略高于收入执行率,但仍未完成预算支出,主要是收入不及预期。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09亿元,比上年增长6.1%。这一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增速,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发力,财政支出保持一定强度。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从财政支出看,2022年,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支出强度,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财力支撑,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从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支出科目来看,与疫情防控直接相关的卫生健康支出22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增速位居各项科目之首。社保和就业、教育等民生支出保持增长。基建相关的交通运输、农林水支出保持增长。债务付息支出11358亿元,比上年增长8.7%。
罗志恒表示,财政支出方面重点向民生、抗疫和基建倾斜,发挥出财政支持抗疫、兜底民生和扩大总需求的作用。债务付息支出高速增长值得警惕,债务利息支出占支出比重达到4.4%,近年来逐步缓慢上升,这弱化了财政统筹能力、加大了优化支出结构的难度,因此财政要与货币政策积极配合,降低利率。
罗志恒计算发现,2022年宏观税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GDP)下降到16.8%,较2021年下降0.8个百分点,较2015年的高点下降5.3个百分点。
“近年来伴随大规模减税降费退税,宏观税负持续下行。稳定宏观税负势在必行,避免财政汲取能力过快下滑导致债务过快上升;财政政策要以支出政策为主,收入政策为辅。收入端政策重在落实既定政策,要从数量规模型减税降费转向追求效率和效果。”罗志恒说。
土地收入大幅下滑
财政第二本账是政府性基金收支账本,其中地方卖地收入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列在这一账本中,因此也备受关注。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7879亿元,比上年下降20.6%。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6854亿元,比上年下降23.3%。
受楼市低迷、开发商资金紧张等影响,今年以来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累计降幅一度超过30%,不过随着稳楼市等政策发力,这一降幅有所缩窄。
罗志恒表示,去年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意味着土地市场回暖仍需时日,预计在“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政策基调和房地产纾困举措的支持下,房地产企业风险逐步缓释后,房地产市场可能逐步迎来企稳。
今年一些地方预计土地出让收入止跌。比如第一财政大省广东预算报告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约4798亿元,同比增长2.8%。
尽管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出现明显下滑,但得益于超4万亿元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完成发行,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降幅明显好于收入,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发力。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10583亿元,比上年下降2.5%。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对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将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带动扩大社会投资,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为了充分发挥专项债稳投资效应,去年底财政部已经提前下达了部分今年新增专项债额度,今年1月广东、江苏等地已经发行了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超过3000亿元。这有利于一季度经济平稳运行。
财政部还公布了第三本账,即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账本。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6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022年,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395亿元,比上年增长29.5%。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世界播报:新闻多一度 | 多地推措施促消费 都放了哪些大招?
- 环球观点: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金融分会场会议召开
- 资讯推荐:国家统计局:12月纯碱产量为257.7万吨,同比增长4.4%
- 环球精选!去年财政数据出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由负转正...
- 当前关注:财政部: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703亿元
- 环球滚动:节后首个交易日A股“开门红”,沪深两市全天成交超万亿
- 2023年,盐城这样拼经济!
- 每日速看!(经济)2022年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8.3%
- 彭文生:中美G2模式受挑战,我国如何应对?|宏观经济
- 全球热议:2022年全国财政收入超20万亿元增长0.6%,卖地收入超...
- 昂贵的围炉煮茶,是咖啡店的*对手?
- 《狂飙》真没崩,但它让细节控们「疯」
- 视焦点讯!南财观察|珠海如何实现制造业当家?“招商引资+数...
- 天天速读:《流浪地球2》中的科幻产品能实现吗?
- 环球简讯:被「骂惨」的银行理财还能投吗?
- 环球播报:曝美国小鹏或私有化,股价暴涨98%,空头们却坐不住了
- 每日看点!农发行山东省分行:跨境人民币结算同比增长300%,...
- 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09亿元,比上年增长6.1%
- 热议:春节经济创造了“开门红” 世界欢迎中国春节消费热潮
- 2022年山东省属企业营收21843.8亿元 22户实现营收同比增长
- 全球球精选!2022年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689亿元,比上...
- 信用卡逾期6天上征信吗?信用卡欠款超过5万不还会怎么样?
- 房贷延期还款的办理流程是什么?房贷逾期5个月什么后果?
- 网贷延期还款怎么办理?网贷逾期5个月后果严重吗?
- 还不上信用卡如何办停息挂账?停息挂账自己协商可以吗?
- 网贷逾期多久会上征信?网贷逾期有什么补救方法?
- 信用卡逾期一定会上征信吗?信用卡逾期有什么补救方法?
- 房贷还不了能不能办延期?房贷延期还款怎么办理?
- 信用卡逾期办停息挂账好吗?信用卡逾期怎么办停息挂账?
- 网贷逾期怎么协商还款?网贷延期还款申请条件介绍
- 信用卡逾期怎么协商还款?个性化分期申请条件是什么?
- 财政部: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
- 财政部:2022年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8.3%
- 深圳:第二轮餐饮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31日起正式开放报名
- 光大证券春节消费数据点评:整体稳中有升 旅游住宿等线下消...
- 当前信息:产业链迎IPO热潮:新能源汽车的供应商们冲刺上市,...
- 世界即时:创业者闯关 2023:人们春节团圆,我们加速出差
- 深圳环水集团对口帮扶冯坑村成功入选“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
- 特别提款权是什么概念?世界银行的特别提款权是什么?
- 世界短讯!吸管是什么意思?吸管有什么内涵?
- 环球关注:太平洋保险鸿鑫人生和鸿发年年哪个好?如何选择?
- 天天热讯:屌丝是什么意思?屌丝是指什么人?
- 【天天新视野】肉便器是什么意思?肉便器有什么含义?
- 焦点观察:网络语抽风是什么意思?抽风怎么理解?
- 盈余公积金是什么?盈余公积金的用途主要有哪些?
- 全球今头条!紫薇是什么意思?紫薇有哪些含义?
- 全球微速讯:剑指经济复苏!开年上海重磅发布32条措施,重大...
- 环球快讯:新华全媒+丨从破万亿到稳万亿:“工业立市”支撑深...
- 今日热议:太猛了!2022年赣州GDP超越芜湖、遵义
- 吃棒棒糖是什么意思?吃棒棒糖是怎么火起来的?
- 断背是什么意思?断背是用来比喻什么?
- 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 |广东证监局副局长赖朝晖:抓住全市场...
- 今日视点:外媒:中国“所有开关拨向增长一侧”
- 天天简讯:2023游戏出海:如何开启下一个「副本」
- 【独家】互联网巨头决战「五环之外」
- 天天热消息:洗澡,4500万人的新年愿望
- 每日精选:90后深漂现状:有人决定留下,有人选择逃离
- 全球视讯!图漾科技完成C轮融资,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领投
- 环球聚焦:无锡市的区划变动,东南地区的经济强市,为何有7个...
- 速看: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2023房地产行业逐渐步...
- 【天天聚看点】今世缘:预计今年元月整体情况不如去年,但是2...
- 人气旺市场暖 今年消费有望持续恢复
- 2023国潮消费复苏密码,藏在这6大趋势里
- 每日看点!兔年首个交易日 沪深股市迎来开门红
- 佛山论语 | 五区GDP均超千亿,佛山凭什么
- 今日最新!商务部:去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12.9%
- 精彩看点:长春市再出实招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世界热文:惠誉:中国零售消费业将震荡复苏 超额储蓄余额带...
- 世界速递!6%!山东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目标出炉
- 环球简讯:三项结构性政策工具延长!碳减排支持工具机构将扩容...
- 热点关注丨西安建立千亿重点产业链基金集群
- 世界短讯!2023年东莞经济发展目标明确:GDP争取增长6%,国家...
- 【当前热闻】「庭宇科技」连获A1、A2轮近亿元融资,加速边缘...
- 世界快讯:福建消费市场承压发展 为开年“烟火气”重燃提振信心
- 全球视点!广发银行外汇牌价一览11月30日 今日人民币汇率价如何?
- 光大银行外汇牌价查询2023 周一美元汇率是多少?
- 天天热讯:报价管理SaaS服务商「订阅蜂」完成天使轮融资
- 每日速看!东莞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多镇街GDP增长目标...
- 「可可满分」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嘉美包装投资
- 当前快讯:1月30日中国银行外汇牌价表 中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家庭智能力量健身镜品牌「IM-BODY数智引力」获1500万元融资
- 世界速递!渤海银行外汇牌价一览 1月30日今日人民币汇率价如何?
- 热点!恒丰银行外汇牌价2023 今日恒丰银行美金汇率多少?
- 支付宝春节消费数据:境内旅游云南最火,小城消费涨幅近20%
- GDP突破5000亿元,这个县级市牛在哪?
- 当前关注:浙江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城市如何发展 | 奇谈都市圈
- 焦点简讯:国泰君安:春节消费复苏强劲 白酒动销显著加快
- 环球焦点!@汉中人,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布
- 世界速看:银行存款是指什么?银行存款怎么核对?
- 【环球报资讯】dnf狂战士带什么宠物好?dnf狂战士的宠物怎么选择?
- 顾问是什么意思?顾问是干什么的?
- 世界讯息:智库要闻丨联合国及多家机构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预期
- 携号转网怎么操作?携号转网的操作方法是什么?
- 世界即时:lol白银怎么掉到青铜?lol白银掉到青铜的情况有哪些?
- 环球滚动:昆山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
- 焦点播报:冬至是什么意思?冬至节气怎么来的?
- 当前报道:春节期间国内经济及海外大事件一览
- 史上最强的大脑第2关怎么通关?史上最强的大脑第2关攻略
- 世界今头条!台湾远东集团是什么企业?台湾远东集团资料介绍?
- 巴黎图书馆是什么梗?巴黎图书馆的梗是怎么来的?
今日要闻
- 世界播报:新闻多一度 | 多地推措施促消费 都放了哪些大招?
- 环球观点: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金融分会场会议召开
- 资讯推荐:国家统计局:12月纯碱产量为257.7万吨,同比增长4.4%
- 环球精选!去年财政数据出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由负转正 土地收入降两成
- 2023年,盐城这样拼经济!
- 每日速看!(经济)2022年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8.3%
- 彭文生:中美G2模式受挑战,我国如何应对?|宏观经济
- 全球热议:2022年全国财政收入超20万亿元增长0.6%,卖地收入超6万亿下降23%
- 视焦点讯!南财观察|珠海如何实现制造业当家?“招商引资+数字化”或成正解
- 每日看点!农发行山东省分行:跨境人民币结算同比增长300%,国际业务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