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年轻人流行「报复性存钱」
三亚20万一晚的天价房售罄!这样的新闻最近常见。
“憋了许久”的年轻人,搭上了去三亚、大理、泰国等热门旅游目的地的飞机,线下演出、脱口秀、电竞游戏等年轻人热衷的娱乐消费的复苏,也超出预期;餐饮行业大排长龙、特斯拉开始降价吸引年轻客群……
很多人都认为,2023年是“报复性消费”元年到来的时候。
(相关资料图)
殊不知,从近三年的消费趋势来看,消费的“谨慎性”越来越明显,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观望”代替“购买”,甚至呈现“挤兑”情绪。
“报复性消费”的人不多,但是“报复性存钱”的人很多。央行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8.82万亿元,同比多增4.77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0.33万亿元,增加的数额创出近三年同期新高。
也就是说上半年,每天就有约570亿的住户存款被存入银行。
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调研,年轻人群逐渐失去“月光”的勇气,受到收入稳定性的波及,他们在消费上逐渐转向保守和理性。
调查中25~35岁的年轻人群普遍受到近年来环境冲击的影响,奢侈品和娱乐消费大幅降低;另外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减少了不必要开支。
在最新一期的《财经沸话》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报复性存钱是短期现象,年轻人存的不是钱,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保障。
事实上,消费端心态明显发生变化,短期看年轻人可支配收入减少,深层看是近年来环境影响带来的消费观转变。
可以说,当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向消费,见证复苏时,我们却在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一种新的心态:既期盼回到2019年前的美好生活,又希望以后的日子能够多一些精打细算。
年轻人停止“买买买”
一直以来,20-35岁的年轻人都被奉为新一代消费的主力,于是大多数消费品面向的群体,都聚焦在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身上。
然而,如今这一形式开始失效。
022年的消费复苏并没有如期到来,相反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消费欲在大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理性的一面。
央行公布了4季度居民问卷调查结果,数据显示:
第四季收入感受指数为43.8%,比上季下降3.2个百分点。收入信心指数为44.4%,比上季下降2.1个百分点。
实际上,根据居民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居民收入预期低迷,未来消费意愿较低,储蓄意愿较强,购房意愿低迷。
如果从消费券的发放力度来看,消费意愿的低迷将更明显。根据统计情况显示,2022年6月至今,一线城市的消费券发放力度较大,整体金额超过40亿元;
与此相对,2020年上半年全国发行消费券不及60亿元;其中,8-10月是消费券发放力度较大的月份,对应月份的消费数据较好。
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消费券发行力度更大,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消费券发放金额较大;
发达的地区更愿意发通用消费券,部分城市的消费券构成以汽车消费券为主。
而这种精打细算,从年轻人的消费状况来看会更直观。
对比2019年-2022年的消费数据来看,年轻人“大买特买”的消费心理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在《财经》年会2023上表示,居民2022年的消费水平和2020年几乎差不多。用了多种的政策,比2019年水平要低,比2021年水平跌了两万亿。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明显的感知到近年来居民的消费水平发生的波动。
人们形成了新的消费哲学:花最少的钱维持最体面的生活。在小红书上,“折扣”相关笔记达334万篇,年轻人的手机里还有多个电商APP,同一件商品,会在多平台横向对比“精打细算”。
同样的,就在近期,北师大课题组做了一项《新青年时尚消费趋势发展报告》,显示近七成“新青年”消费者首要考虑性价比。
换句话说,70%以上的年轻人开始把性价比放在*位了。那么,大多数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节俭了呢?大多数年轻人精打细算的出发点几乎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存钱。
为什么年轻人流行存钱
据36氪后浪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全国2200名40岁以下的年轻人当中,只有6.9%的人表示他们不存钱,也就是说,<剩余93.1%的年轻人都有存钱的习惯。
而在不同的年龄层中,90后这一职场主力军每月有存钱习惯的比例*,占到了41.7%,95后紧随其后,也达到了40.6%。
此外,根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人民银行发布四季度针对银行家、企业家和城镇储户的三份例行调查问卷报告。
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方面,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2.8%,与上季基本持平;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比上季增加3.7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5.5%,比上季减少3.7个百分点。
有人把这些总结为是疫情下的报复性存款,认为这是短期的现象,可能疫情过去以后就结束了。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却认为,年轻人爱存钱是一个长期变化的趋势,并非短期的社会现象。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容易的钱越来越不容易赚了。相对于70、80后,90后、95后们无论是在股票,还是在房地产市场上面,都很难再赚到*桶金。
掌握对未来生活的主动权,不再为收入和生计而忍受不喜欢的生活,而定期存钱理财来防止过度消费,早日实现财务自由越来越成为大多数年轻人的存钱的目的。
当然,存钱早日买房退休也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年轻人的选择。
如果在小红书上搜索就会发现,关于如何存钱买房以及买房攻略的帖子并不少。同样的,买房之后不敢发朋友圈,于是分享在小红书的比比皆是。
其中,存钱买房表现最明显的是在年轻女性身上。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66.14%的女性表示,婚前需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36.18%的女性表示“房子比婚姻更让人有安全感”;29.59%的女性表示“自己买房在家庭和婚姻里更加有底气”;24.32%的女性表示“自己需要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5年内有购房计划的女性占比达到53.9%,从年龄段来看,31-45岁女性在5年内有购房计划的占比高于其他年龄段。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年轻人的重心已经开始向存款、房、车,以及实现财富自由转移,而吃喝玩乐则被大多数年轻人视为第二消费选择。
从马斯洛需求层级的角度来看,安全需求成为了年轻人*的需求,除了生存之外,安全已经排到了需求层级的第二阶段。
也可以说,“无房无车无固定资产”的漂泊感还是让一向潇洒的年轻人屈服了,他们也希望能通过更多的储蓄买房“上岸”。
年轻人的年终存钱总结
毕业5年能存多少钱?
假如一名大学生毕业以后基本工资是8000元,每个月去除掉房租、交通成本,再加上餐饮、社交开支,最多也就能存3000元。
1年下来的话,也许是2万到3万,5年下来,上限也许是8到10万。
而这5年中,还有很多不可预测的花销:给父母的礼物、恋爱花销、旅游、电子产品、健康支出……让你的前几年的存款一下子花掉了。
很多时候不是年轻人不存钱,而是存下的一点点钱,很快就花掉了。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关于“今年存了多少钱”的话题必不可少。
先从豆瓣来看,在豆瓣超22w成员的“~穷人版~丧心病狂攒钱小组”里,最新的讨论话题统统围绕“年攒xxx钱”的话题展开。
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当你看完“坚决抵制炫富凡尔赛”的小组简介,再进入讨论话题的时候,你会发现现实和元宇宙的魔幻参差实际上是肉眼可见的。
例如,“毕业5年多,今天发工资后看终于达到10w了(包含了公积金),超级开心”、“2022年攒10w的目标达成,过得也不算太苦”、“两年攒够10万啦,有种突然成富婆的感觉(啊不是),哈哈哈哈哈哈”。
然而,在存钱达标总结之外,网友们也同样制定了2023年的存钱计划,诸如“2023年年攒5-10万”、“年攒>5万”、“2023年6月买房”、“年攒>15万”等等。
当然,在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内卷之下,与豆瓣同样了解年轻人的还有小红书。
要轮细节,小红书“存款”的搜索区甚至出现了“20万、93年、三十岁、工作5年”等等的笔记选项,小红书似乎已经拿捏了年轻人每年必不可少的“存钱年终总结”。
与豆瓣的“记账式圣地”所不同的是,小红书里的“存款”话题更多是“真假并济”,在校生、在校兼职生、存款一万以上大有人在,充满了“大学生哪有钱,但如果是在小红书,我存款10万,有车有房”的意味。
不过有一说一,综合起来看,2023年的“蓬勃生机”在年轻人身上、在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
说到底,相对于环境改变年轻人的说法,倒不如说是受大环境的影响,年轻人存钱的行为相对于以往提前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虽然对快销品存在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存储行为,可以为大多数人在遭遇不可抗因素时,有一定的处理能力。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2022年,年轻人流行「报复性存钱」
- 环球速读:钠离子电池企业「珈钠能源」获光速中国数千万元Pre...
- 环球快看:蔚来投资理想汽车前员工,入局百万纯电越野
- 当前热文:2022国产剧,富贵「险」中求
- 环球今热点:不在城里买房的年轻人,花300万回村盖「别墅」
- 福田获评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 开年税惠红利至:2023年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小规模纳税人免...
- 天天观察:瑞银:预计今年中国通胀温和 CPI平均在3%左右
- 加力恢复和扩大消费 多地发放新春消费券
- 焦点观察:中国2022年社融规模增量达32.01万亿元 比上年多6689亿元
- 百事通!分析|岁末信贷与社融走势分化,今年一季度信贷“开...
- 当前观察:人民币汇率大涨反映向好预期
- 最资讯丨守护红荔 “救”在身边,红荔社区开展AED使用培训
- 世界热议:瑞银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4.9%
- 当前消息!深职院集成电路学院获核心领域技术突破
- 观速讯丨深圳举办首届金融产业专场招商推介会
- 今日热门!不带颜料纸笔也能随时随地作画,国际沙画艺术家分享...
- 信息:微信搜一搜月活跃用户达8亿,成为流量增长新入口
- 2023微信公开课PRO:微信搜一搜月活用户达8亿
- 全球报道:镁信健康完成C+轮融资,汇丰集团投资
- 焦点热文:2023微信公开课发布行业数字经济报告,事关民生服...
- 【环球播资讯】越来越滋润的合肥,其实是个经济适用男
- 通讯!「罗生门」上演,投资人找老罗要钱了
- 奢侈品消费潮就要来了
- 2022年全年收购粮食8000亿斤左右 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
- 焦点讯息:更好办易办!事关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住建部最...
- 当前播报:P药无缘医保,但辉瑞的生意算盘还在打响
- 天天微动态丨健身房2023开年:难回血,等复苏
- 微资讯!中国银行外汇牌价查询 1月10日中国银行美元汇率是多少?
- 当前讯息:微信:视频号消费时长正在接近朋友圈,2022直播销...
- 全球速看:等不及的*批游客,已经飞出国门了
- 广发银行外汇牌价一览表 1月10日广发银行美元汇率是多少?
- 环球聚焦:解码Paxlovid:没有神药,只有药神
- 速读:渤海银行外汇牌价一览表 1月10日渤海银行美元汇率是多少?
- 环球快看:恒丰银行外汇牌价一览表 1月10日恒丰银行美元汇率...
- 光大银行外汇牌价查询 1月10日光大银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多少?
- 【天天新要闻】「阳康」之后的县城,消费市场已回暖?
- 没钱还房贷有哪些办法解决?房贷逾期有哪些后果?
- 房贷逾期1次会有什么后果?房贷还不上可以采取哪些办法?
- 信用卡停息挂账可以线上申请吗?停息挂账具体内容是什么?
- 自己可以办理停息挂账吗?如何跟银行沟通停息挂账?
- 信用卡逾期5天后还款可以吗?信用卡逾期半年怎么补救?
- 哪些情况下信用卡逾期会坐牢?停息挂账应该怎么协商?
- 网贷还不上怎么申请延期还款?申请延期还款额步骤是什么?
- 欠10万信用卡要坐几年牢?没能力还信用卡会有什么后果?
- 信用卡个性化分期是真的吗?信用卡个性化分期怎么申请?
- 信用卡逾期会不会坐牢?信用卡办理停息挂账后会怎样?
- 虎头局撑不住了,该怪谁?
- 卷资本、卷流量、卷明星主播,直播电商2022大洗牌
- 今日播报!国产动画想崛起,还得再来100个《中国奇谭》
- 鱼跃背后的大佬:引腾讯为战略投资者,CEO吴群的父亲为马云湖...
- 全球动态:多地发布保租房计划:租金低至7折、将快递员群体纳...
- 天天新动态:盐田国际郴州内陆港启用海铁联运班列首发
- 2025年我国将基本确立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新模式
- 南山区沙河街道华夏街社区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培养计划圆满结束
- 即时看!腾讯微保升级服务体系,超94%用户选择线上理赔
- 淘宝「偷袭」抖音
- 【世界速看料】罗汉果天然零卡甜味剂企业「华诚生物」获国家...
- 今日热讯:两部门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
- 4iNLOOK获超亿元战略融资,国药中金投资
- 力拓云计算完成千万元A轮融资,创谷资本投资
- 天天微资讯!N型硅片制造商「宇泽半导体」完成超12亿元B轮融资
- 弓加一笔是什么字?弓加一笔有哪些字?
- 【全球聚看点】8751的近似数是多少?近似数是指什么?
- 天天观焦点:农业银行卡怎么挂失?农业银行卡挂失步骤有哪些?
- 简讯:9月4号是什么星座?处女座资料介绍?
- 今日热闻!花中君子艳而香指的是哪种花?代表什么品质?
- 视点!兴业银行理财卡是什么意思?兴业银行理财卡有哪些功能?
- 玄英是指哪个季节?玄英出自哪里?
- 环球新资讯:端午安康是什么意思?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 全球今日讯!电脑上打不出字来是怎么回事?电脑上打不出字怎...
- 全球热讯:无聊的近义词是什么?无聊的反义词是什么?
- 焦点关注:培训经历怎么填写?培训经历的填写方法?
- 每日播报!没有人比祥林嫂更爱老罗了
- 世界热点评!非凡生物科技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山竹资本领投
- 天天热资讯!财政部、税务总局: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
- 速递!代购「印度神药」,骗子比药还多
- Temu式激进背后:有人爆单,有人离场
- 最新:五源资本刘芹:《正在发轫的新周期》
- 当前短讯!教育部:保障符合就业条件的公费师范生有编有岗
- 全球新动态:裁员1.1万?字节为何还在去肥增瘦
- 全球今日讯!引加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招银国际领投
- 全球快看:放不放烟花,怎么就吵起来了?
- 最新消息:彩瞳企业「美目美佳」完成超亿元战略融资,国药中...
- 【全球时快讯】万柳书院,京圈顶流是怎么诞生的?
- 当前时讯:2022亏惨的出海人,2023怎么活?
- 【环球新视野】股市和人民币,2023要大反转了?
- 焦点速读:2023美国消费电子展上多国企业家热议“中国创新”
- 焦点速读:两部门:2023年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
- 天天关注:中国平安启动“1·8财神节”,首发“三省”年度榜单
- 热点!众安保险发布2022年理赔报告,赔付总金额超119亿元
- 同心护“荔” “义”起前行,红荔社区开展外伤处理培训
- 每日热文:降价、圈地、被满减扼住喉咙,新茶饮加盟商的2022
- 世界滚动:范特科技获数千万元A轮投资,中美绿色基金投资
- 世界快讯:A股市场震荡收涨:沪指六连阳,白酒和券商板块涨幅居前
- 焦点讯息:盈科材料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北极光创投投资
- 世界通讯!硅片价格雪崩,硅料暴跌,踩踏式降价正在路上
- 世界观速讯丨恒丰银行外汇牌价一览表 1月9日恒丰银行人民币...
- 渤海银行外汇牌价表 1月9日渤海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中加基金:债券市场今年将迎结构性投资机会
今日要闻
- 天天观察:瑞银:预计今年中国通胀温和 CPI平均在3%左右
- 加力恢复和扩大消费 多地发放新春消费券
- 焦点观察:中国2022年社融规模增量达32.01万亿元 比上年多6689亿元
- 百事通!分析|岁末信贷与社融走势分化,今年一季度信贷“开门红”可期
- 当前观察:人民币汇率大涨反映向好预期
- 【环球新视野】股市和人民币,2023要大反转了?
- 焦点速读:两部门:2023年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 环球信息:财政部释放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多个重磅信号:进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预期 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
- 天天速看:多地2023年GDP增速目标超5.5% 经济恢复信心十足
- 天天视点!广发证券沈明高: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主要依靠内需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