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药」28分钟,难抵亏损28亿
作为近几年最大的“黑天鹅”,新冠疫情一头扎进全球化市场,砸起了巨大的水花,也为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纱,无数行业因此遭受重创。
但与之强挂钩的医疗行业却是个例外,疫情的出现为行业的红火发展加了一把薪柴,数字大健康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增长契机。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20年底,数字医疗共服务2.15亿在线用户,渗透率高达21.7%。
2021年,共有34家大健康领域的企业赴港上市,叮当健康也在其中。
作为即时药品零售的先行者,秉承“28分钟送达”原则,叮当健康自2014年诞生起就备受资本青睐,所获融资金额更是超过了30亿元。然而,这样一家“明星”公司却首战失利。短短6个月后,该公司在港交所的上市申请材料已经“失效”。
9个月后,叮当健康在今年3月16日第二次冲击港股,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此次IPO的联席保荐人仍由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担任。
叮当健康此前为何“出师不利”,历时9个月后,其业务发展、营收状况如何?未来又将如何向资本市场交出一个满意的答卷?泡腾VC研究员依据其发展时间线,梳理了叮当健康这一IPO的两次上市历程及发展概况,一起来看看。
叮当健康发展简史(泡腾VC整理)
01、从“轻”到“重”
2014年,O2O的浪潮席卷全国各行各业,医疗健康领域也不例外。仁和集团的董事长兼CEO——杨文龙嗅到商机,创办了数字零售药房“叮当快药”,主打全天候28分钟送药上门的“快送”服务。
成立之初,叮当健康的经营模式是与线下的药店进行合作。由于供给端在药房,叮当健康只扮演交易平台的角色,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非24小时营业药店无法及时供货、起送费用产生分歧等等,一再出现的矛盾导致“28分钟送药上门”的服务承诺难以得到有力的保障。
此路不通另寻它路,做交易平台的轻资产模式跑不通,那就转向“自营药房+自建配送团队”的重资产模式。2016年初,叮当健康开始在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布局线下智慧药房连锁店,并建立自有的药品配送系统和团队。这一战略调整也颇有成效,年末,公司在北京市场的单日订单量就突破了2万。
2017年,叮当健康在包含北上广深在内的7座城市,建立了超过200家自营门店。随后,在2018年年底,公司启动“百城千店”计划,期望在3年内覆盖300个城市、开设2000家药店。截至最新的招股书披露日,叮当健康已在17个城市建立348家智慧药房。
不过,由轻资产向重资产的模式转变并未为公司寻得一条一通百通的道路,从公司连年不断的亏损状况就能略窥一二。自2018年至2021年,叮当快药的净亏损则分别为1.03 亿元、2.74亿元、9.20亿元、15.99亿元,亏损逐年递增,至今尚未盈利。
除了数字医药零售业务外,叮当健康也在积极探索新业务,如在线诊疗、慢病与健康管理,欲打造“医、药、检、险”健康生态。目前,公司的医疗团队拥有18名全职、73名兼职医生,800多名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医生,及427名药师。这支团队除了为用户提供在线诊疗服务外,还为用户指导慢性病相关的专业问题,包括用药剂量、处方续方、医疗健康知识管理等。
新业务能否撬动营收增长,为叮当健康带来利润,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不过,纵观大健康行业,赚钱的机构靠的还是卖药。
02、行业第三的首战失利
行业总览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大健康市场存在巨大潜力。
2020年的医疗总支出超过7.2万亿元,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17.7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3%。此外,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正在不断增长,预计在2030年将达到总人口的21.9%。
数字大健康市场的市场规模在2020年达到3,074亿元,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4.2万亿元。
数字零售药房是这一市场的核心细分领域,也是叮当健康及京东健康等互联网势力的核心业务。2020年,中国数字零售药房商品成交金额达1,727亿元,预期将于2030年达到1.4万亿元。
(来源:招股书)
那么作为即时药品零售的先行者,叮当健康在数字零售药房市场的实际表现又如何呢?
基于2020年的收入情况,公司的市场份额仅1.0%,排名第3,与后两位差距不大。但与排名Top2的公司相比,无论是收入规模还是市场份额,差距都十分显著。两家公司线上直销产生的年收益均在百亿元以上,市场份额分别为9.7%、6.6%。据推测,这两家公司应系阿里健康、京东健康。
(来源:招股书)
03、首次上市折戟
2021年6月8日,叮当健康完成了2.2亿美元的C轮融资。十几天之后,该公司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不过这之前,公司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5月20日,包括泰康人寿在内的18名机构股东集体退出,俞雷、于庆龙、冯钢等11名董事/监事从主要人员中退出。其中,俞雷此前为叮当快药CEO,冯钢为东南事业部总经理,公司的注册资本也接近腰斩。
有媒体将此解读为,叮当健康在筹备上市,也有人猜测,公司可能业绩低于预期且现金流出现了问题。
外界的质疑声,似乎也为公司首次递表失败埋下了伏笔。
从当时披露的数据来看,叮当健康“烧钱但不赚钱”的问题已经比较明显了。仅2021年Q1季度,公司的净亏损已达到7.67亿元,逼近2020年全年亏损9.2亿元。即使是经调整净亏损,一个季度也达到了0.88亿元,而这一指标在2018年-2020年的全年分别为0.7亿元、1.23亿元、1.49亿元。
在疫情的加持下,叮当健康的快药业务年销售总订单量(线上直营渠道+线下渠道)从2019年的2640万单,增至2020年的4050万单,增长53.4%。为何亏损反而扩大了呢?
问题还是要说回「自营药房+自建配送」的重资产模式。近年来,公司的战略目标从“百城千店”到“千城万店”,然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不断加速的网点布局,带来了不断抬升的成本。此外,叮当健康的智慧药房仅有300多家,无法与线下药品零售巨头老百姓药房近5000家门店的规模抗衡。
线下渠道规模太小,即便单店的年销售额十分客观(500万元以上),也溅不起太大的水花。线上渠道,又背负着高昂的营销成本。2020年的整体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占到总收入的19.8%。
不过,亏钱不是本轮上市失败的全部原因,强大的竞争对手无一不对叮当健康的市场份额虎视眈眈。叮当目前正处于一个比“下”不足,比“上”也不足的尴尬境地。
对比传统线下零售药店,在规模和覆盖情况上,叮当健康的智慧药店难以与之抗衡。传统药店的密集程度,可以让患者很方便地完成购买。而若要求快,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一样可以实现。
而对比线上平台,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主要竞对,叮当健康在流量、运力甚至营销手段上,都远不及这些身经百战的互联网巨头。京东健康背后,是京东多年深耕完善的物流仓储体系;阿里健康背后,是国内Top1的电商平台和搭建多年的本地生活服务生态。流量方面,彼时招股书中披露的注册用户总数为2,800万(最新数据3,300万),而巨头们早已突破年活跃用户1亿人。
此外,出师不利也受到行业波动的影响。
2021年,中国互联网企业进入下行周期。互联网医疗股也遭遇大幅回调。彼时,阿里健康股价一度腰斩,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也遭遇震荡下行。而在阿里健康发布的2022财年中期业绩报告中显示,期内亏损高达2.32亿元。
二级市场的萎靡和巨头的业绩表现,动摇了资本的信心。“内忧外患”叠加,叮当健康首战失利也就能说得通了。
不过,短暂的失利还未蔓延成定局。
03、第二份“答卷”
2022年3月16日,叮当健康二度递表。
据最新招股书披露,自2019年至2021年,叮当健康的收入分别为12.76 亿元、22.29 亿元、36.8亿元,年度净亏损分别为2.74亿元、9.20亿元、15.99亿元,分别占当年总收入的21.5%、41.3%、43.5%。公司的收入在逐年扩大,但增幅收窄。而与之相对的,亏损却在不断扩大。
再看毛利的表现,据招股书显示,叮当健康近3年的毛利率正逐年降低,从36.8%降至31.6%。不过,相较于其他竞对,公司受益于自营药店的模式,毛利仍是比较高的。阿里健康的毛利率维持在20%左右,京东健康的毛利率稍高,但并未达到30%。
问题在于,高毛利为什么换来的还是连年的高额亏损呢?主要系高额的营业成本(占收入68.4%)、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外、履约开支,以及金融负债的公平值变动损失、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的影响。招股书指出,营业成本主要由产品采购、运输的费用构成;而履约开支主要指的是物流、仓储服务开支。
市场营销开支在去年达到最高,占总收入的22.7%,可见公司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拓展市场还是下了一番苦功夫。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仅有2.6%的研发成本。基于此,将叮当健康当作一家营销公司,似乎不无道理。
在经过加回股份支付、金融负债公平值损失的金额,调整后的净亏损分别为1.23亿元、1.49亿元、3.30亿元。
通常来说,经调整利润更能反映公司实际的经营情况,虽然调整后的亏损大幅收窄,但亏损率依然高达9.7%、6.7%、9.0%。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成本的影响外,在2019年-2021年里,公司分别向用户提供人民币补贴2.1亿元、4.1亿元、7.2亿元。每年上亿元的补贴,对本就背负高额经营成本的叮当健康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招股书数据显示,过去3年内,公司药品及医疗健康业务收入分别为12.51 亿元、22.05 亿元、35.61亿元,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 98.1%、98.9%、96.8%。药品及医疗健康业务包括线上直营、业务分销、及线下零售,营收的主要来源仍是“卖药”,其他业务带来的收入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可见,之后布局的在线诊疗、健康管理等业务,还未形成一定规模。
线上直营仍然是主要收入来源中的主要细分类目,其收入占药品及医疗健康业务总收入的70%以上,增长也相对稳定。而线下渠道收入的显著提升,主要由收购药房网,DTP药房数量增加影响。
线上直营业务的毛利在2019-2021年中显著提升,2021年达到7.73亿元,不过受高额补贴等因素影响,毛利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除财务数据外,本次招股书还更新了活跃用户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平台总注册用户数达到3,300万名,平均月活用户数210万,而京东健康在2021年年活跃用户数已突破1.23亿人。相比之下,差距仍未缩小。
叮当健康计划在上市后,利用资金优化技术系统、运营平台,同时提升包括建立专业医师团队在内的服务质量及业务质量,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扩张业务,包括用户增长、开发智慧药房网络以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招股书中的风险因素部分也提及,如果智慧药房的扩张不能实现、无法完成新城市的布局,公司的业务发展将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综合来看,叮当健康此番交出的成绩与去年相比,并没有较为明显的进步。
04、长路漫漫
叮当健康的医药新零售模式似乎并未走通,至少从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公司何时能扭亏为盈仍是未知数。不过必须承认的是,医疗健康领域的生意并不好做。行业本身壁垒高、专业性强,投入周期长、回报慢,一切还要留待市场及时间来检验。
近期,网上传出了关于叮当快药配送的药品变质的新闻,且该药品的来源不明。同时,关于叮当健康“28分送达”的可靠性,也存在很大的争议。
烧钱不止,巨头环伺,负面新闻不断……此番冲刺能否成功?成功上市后,叮当健康又将通过什么方式来缓解亏损压力,撬动新的增长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Reference:
1.《叮当健康招股说明书》
2. 《想上市的叮当健康,“28分钟”优势不再,还倒亏28亿》
3. 《叮当健康IPO路上的“三座大山”》
4. 《叮当健康IPO失利 阿里健康重返亏态 规模战差在哪?》
5. 《淘金者叮当快药,困在金山里》
6. 《18位股东集体退出,还不上市的叮当快药能否找到突围的快药方》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丰田金融服务,二手车消费的放心之选
奔赴向往之地!捷途X90 PLUS让家充满爱
人性化的人车交互 解析捷途X70诸葛版智能座舱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快药」28分钟,难抵亏损28亿
- 医疗投资23年,老兵松禾的「中场战事」
- 「海王」名创优品的秘密
- 奥迪Q7:一座移动的豪华贵宾厅
- 宝洁失手,谁来背锅
- 近一年权益业绩居行业前10% 建信基金: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将逐...
- 八部门发文:培养一批硕士层次中小学教师和教育领军人才
- 上海银行授信40亿元,支持华南城“大市场”建设
- 45款新发游戏版号藏着三条行业暗语
- 2022年罗非鱼龙头百洋股份下跌1.94%
- 2022年轮胎橡胶软件股票龙头股一览 软控股份2020年公司净资...
- 龙岗坪地: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疫苗接种“定制服务”
- 碲龙头股一览:国泰集团、驰宏锌锗和江西铜业等
- 2022年小麦种子概念股龙头名单:农发种业、登海种业和荃银高科等
- 4月14日三七概念报涨 华神科技、沃华医药等领涨
- 宝安志愿者暖心护航老人接种疫苗
- 工业制造板块收盘报涨 海得控制10.04%领涨
- 和研科技完成B轮融资,致力于半导体划切设备国产化
- 4月14日锂电原料概念报跌 国机通用领跌
- 负债率139%,尚德的钱去哪了
- 火锅料龙头股:安井食品4月1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692.79万元
- 收盘简讯:移动4G概念报涨 初灵信息领涨
- 商汤概念报涨 招商蛇口5.77%领涨
- 4月14日机械配件概念报涨 宇环数控领涨
- 游戏直播「倒春寒」:有人退市,有人掉队
- Exway完成4000万元A轮融资,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独家投资
- 4月14日午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多少?100人民币等于多少美元?
- 卤味江湖的自我分裂
- 光大银行外汇牌价表 4月14日光大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建设银行外汇牌价表 4月14日建设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从不开美颜的TA们 ,怎么就成了抖音直播间「顶流」
- 创新药人才紧缺背后:回到创新药精神本心
- 浦发银行外汇牌价表 4月14日浦发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直面行业沉疴,长视频大破大立度寒冬
- 交通银行外汇牌价表 4月14日招交通银行英镑现汇买入价多少?
- 年轻人追求牙齿美,将撑起千亿级正畸大市场
- 应急先锋丨陈乃胜:脚踏实地一线“战疫”,安全执法砥砺初心
- 南山区安委办开展危化品领域安全生产专项督导
- 阿里腾讯京东投资,这家互联网公司上市了,市值超千亿
- 疯狂的后备箱提拉米苏快闪:「阉割」原材料,营销下猛药
- 国风吹醒山寨梦,从此再无莆田鞋
- 一部剧花145元,广播剧为啥让年轻人上头?
- 日赚8000万,农夫山泉拉响饮料「内卷战」
- 人民币兑土耳其里拉汇率(4月14日)
- 乐山出台「十条政策」促进科技创新
- 人民币挪威克朗兑换汇率 4月14日各银行挪威克朗汇率询
- 这家日系豪华品牌,早该凉了
- 人民币兑墨西哥比索汇率今日4月14日 哪个银行可以兑换墨西哥比索?
- 中国农业银行外汇牌价表 4月14日农业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字节跳动做了一款「去算法」APP
- 底层主播「残酷大逃杀」
- 人民币对泰铢汇率是多少 4月14日泰铢银行汇率
- 一个冷门创业者的变热,一场数据变革的开始
- 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开创新发展格局
- 动力电池回收遭遇高价抢货钴锂镍等关键金属价格上涨
- 公募券商资管自购是“抄底信号”?专家:不宜盲目跟风
- 全国人大代表张兴海: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 多进工厂
- 我国建成5G基站142.5万个 今年有望突破200万座
- “一船难求”频繁上演 中国造船业“高枕无忧”?
- 托住宏观经济大盘 财税政策持续发力
- 连续13年全球第一 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2600万辆
- 深圳各区小学全力以“复”,线上线下学习“无缝对接”
- 摩马智能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绿洲资本独家投资
- 总规模3.4亿元,金浦青铁产业基金落地
- 奇纳金科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宿迁产业基金领投
- 泡泡玛特拿什么续命
- 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公布!13个地区月最低工资达2000元及以上
- 中概股们,能否「落叶归根」
- 断药危机笼罩上海抑郁症患者
-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实施
- 睿璟生物完成近亿元新一轮融资,博远资本领投
- 内蒙古:大力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交通装备助力行业碳达峰
- 房企年报季:管房比建房赚钱正在成为现实
- 工信部:前2月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业务收入321亿元
- A股“转板第一股”诞生 观典防务获上交所同意至科创板上市
- 公募基金经理:“磨底”期最考验投资者耐心和信心
- 留抵退税政策实施首日:小微企业户数占比将超90%
- 开房车、住营地,郊游掏空我钱包
- 支持上市公司发展 三部门发布12条务实举措
- 顺丰一个月斥资15亿元回购,10天股价大涨两成
- 汽车行业一反常态:新能源汽车历经多轮“涨价”仍热销
- 工行河北省分行首家对公开户电子化用印系统成功投产
- 裁员、关店、取消年终奖,便利蜂「算法」失灵?
- 狂赚40亿,李宁熬来最好的一年
- 困在上海豪宅:李佳琦也很难
- 广东大力发展海陆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预期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
- 广东省普通专升本考试4月27、28日进行,校考考生4月14日前采...
- 商业新业态变革中,增长新引擎会是什么?深圳多家企业研讨未...
- 慧择为国内老龄化趋势提供市场化应对方案
- 晶报说丨彭健:深圳返校进行时,大家都辛苦了!
- 返校路上,他们是最温暖的力量
-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与俄罗斯金融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 党建引领集体经济提档升级
- 刘婷心观察丨返校了,老师也需要心理调适
- 当好群众的“备忘录”,长圳社区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 首个千万台“小目标”达成,九号电动滑板车累计量产突破1000万台
- 权威机构公布长期业绩榜单,格林泓鑫跻身业绩榜TOP10
- 版号重启给游戏企业续上了一条命,但接下来的路仍然难走
- “疫”无反顾,“卫”你而战!坪地公卫中心的一线抗疫故事
- 南山区招商街道开展禁毒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