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刚诞生一笔超10亿融资
“5、4、3、2、1,点火”。2021年11月7日,伴随着轰鸣的声响,星河动力自主研发的“谷神星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冲上云霄。升空15分钟后,“谷神星一号”顺利地把 “天启星座十一星”送入了预定轨道。
短暂庆祝后,星河动力创始人兼CEO刘百奇便马上着手下一个重要工作——融资。今日(1月24日),星河动力宣布完成总额12.7亿元B及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东方富海和华强资本领投,中航航融、中军金投、安徽江南建投、成都新经济基金、中天汇富、云鼎资本、天宏投资、麦秋创投、合信方册、九颂和泽、天穹璇玑、致道资本、太仓泓利、海阳睿明、仰望星空、灿烂星空以及老股东新势能基金、元航资本等一众投资人紧紧跟随。
透过这笔融资,我们可以看到浩瀚无垠的宇宙依旧深深吸引着VC/PE。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国外的亿万富豪追逐太空梦,国内的商业航天也如火如荼——国星宇航、航天驭星、微纳星空、凌空天行、天链测控、中科宇航、千乘探索、九天微星、九州云箭、东方空间等十余家公司拿到了上亿元融资。不久前,火箭公司深蓝航天官宣了近2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真成投资、德同资本、欧瑞资本、银河系创投、卓源资本等。
既然选择了太空,便只顾风雨兼程。对于商业航天的创业者来说,他们的征途便是星辰大海。
北航博士创业,
刚刚拿下一笔超10亿融资
与大多数商业航天创始人一样,刘百奇也拥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背景。
从北航博士毕业后,刘百奇先是留在本校任教三年,后于2011年进入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担任总体设计职位。2015年左右,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一批航天科技人才从体制内走出投身创业。
彼时,刘百奇也有创业的想法,但他并没有马上离职,而是做了一番详尽的市场调查,不断与身边已创业的前同事们交流、请教。2018年,刘百奇与几位合伙人一同决定创办星河动力,致力打造高可靠、低成本的新一代可重复使用商业运载火箭,满足星座组网及试验载荷发射任务需求。
入局时间虽晚,星河动力依旧备受VC/PE们的青睐。成立之初,星河动力即获得了元航资本、丰厚资本和北航投资的两千余万元天使轮融资。2019年,星河动力完成了近亿元“天使+”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安芙兰资本、科鑫资本和新势能资本。同年12月,该公司又官宣了1.5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普华资本、华强资本领投,联储创投、川商基金、野草创投、梅花创投、新势能资本等跟投。
回忆这一轮融资,华强资本董事总经理陈玉透露:“我们见面五分钟便决定投资星河动力。短短五分钟时间,我们看出了几个创始人的格局和认知非常高,战略定位准确清晰,组织建设能力强,也非常有情怀。而且整个团队很踏实,都是有梦想的航天人。”
转眼到了2020年,星河动力完成了两件大事:其一,星河动力于 9 月完成了2亿元A轮融资,华强资本领投,启赋资本、达武创投、元航高脉资本、联储关天、安徽江南产投跟投;11月,星河动力成功发射了其首枚自主研制的“谷神星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并顺利将载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成为首次进入500km太阳同步轨道的中国商业火箭公司。
在这之后,主动来拜访星河动力的投资人越来越多,当中既有产业基金也有知名VC机构,东方富海便是其中之一。
早在2019年,东方富海便开始关注商业航天赛道,陆续走访了一些企业和专家。在星河动力首飞成功后,东方富海项目组立即与刘百奇交流,发现公司的里程碑节点与最初规划一致:成立2年即完成固体火箭首飞,液体火箭路线成熟且能更快实现商业化。“团队技术扎实、严谨务实,行业客户的评价也极高。”东方富海尽调完成后,便决定参与星河动力B轮融资。
成立4年时间,星河动力实现了民营火箭的首次连续发射成功和一箭多星发射的突破,已经成为了国内商业运载火箭领域的头部企业之一。这表示着星河动力的谷神星一号商业火箭的技术状态日趋成熟,在国内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型号中率先迈入了商业化发射交付的新阶段。这轮融资结束后,该公司又加快中大型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运载火箭“智神星一号”的研发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迈向星辰大海,
商业航天火爆,VC/PE都来了
借着星河动力,我们来回顾下2021年商业航天的情况。
国际上,商业航天可谓异常热闹。7 月 11 日,维珍银河公司创始人理查德 · 布兰森搭乘该公司的 " 团结 " 号飞船,完成了首次近地轨道太空旅行;同月,蓝色起源公司的飞船也成功实施了首次近地轨道载人飞行,其首飞席位拍得 2800 万美元的高价。
我们把视线拉回国内,中国航天也是高歌猛进。在国家航天层面,我们实现了空间站、载人航天、火星探测、月球探测、太阳探测等重大工程的完美实施。
但在商业航天方面,融资热度似乎有所下降。企查查数据显示,商业航天融资事件数量从2015年起开始翻倍,从15起上升至46起;2018年为历年第一高,达到62起;2019-2020年出现回落,但仍保持在40起以上。而2021年的融资明显减少——截至2021年年底,国内商业航天行业只有30多起融资。
在未来宇航创始人牛旼看来,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融资进度是根据企业发展里程碑决定的,商业航天公司从提出一个idea到技术验证、产品量产,这个周期可能需要3-5年。“商业航天企业的发展里程碑要比其他行业要久一点,所以一年的融资变化并不能完成地反映这个行业的市场热度和发展速度。”
此外,东方富海合伙人黄国强补充:“2021年,部分企业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影响了一些投资人的信心。同时,由于航天产业具有研发投入大、壁垒高、周期长等特点,资本会自然而然向头部企业集中,而头部企业单次融资就足以支持2-3年,融资便不会那么活跃。”
从数据上来看,VC/PE确实开始向商业航天的头部企业聚集。这一年,国星宇航、航天驭星、微纳星空、凌空天行、天链测控、中科宇航、千乘探索、九天微星、九州云箭等十余家公司拿到了上亿元融资。其中,九州云箭是为数不多的火箭发动机公司。
“融资事件减少不能简单理解为赛道变坏了。”中科创星董事总经理张辉告诉投资界,在整个航天产业链中,卫星制造和火箭发射的价值只占10%,火箭所需的关键零部件和卫星遥感运营方面仍存在较大可开拓空间。
民营商业航天马太效应愈加明显的同时,商业航天赛道的确发生着新变化——VC/PE越来越青睐天使轮。
2021年6月,90后清华学霸姚颂掌舵的东方空间宣布完成4亿元人民币天使轮系列融资,经纬中国、红杉中国、联想之星、真格基金、众海投资、图灵创投等一线VC机构投资。此外,星空动力完成了英诺天使基金投资的天使轮融资;火箭派连续完成了天使轮和天使+轮融资;微动时空拿到了千万元级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科创星、奇绩创坛、创新黑马基金……从宇宙飞船、太空旅游再到产业链上游的关键组件,商业航天又涌入了一批新鲜血液。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日热点
为您推荐
小康股份回应与华为关系及未来规划
“低首付”丰田金融服务让有车生活触手可及
万亿新赛道,未势能源A轮融资9亿,再掀起氢能投资热!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这里,刚诞生一笔超10亿融资
- 京东又一电商平台倒了
- 预制菜年夜饭爆火,「厨师危机」后餐厅再遭围攻
- 接连斩获四项行业大奖,投资界实力上榜
- 全球科技投资正在变天
- 《鱿鱼游戏》带不动奈飞?
- 石头科技创始人造车获腾讯领投,蔚来资本、美团接洽遭拒
- 陈睿踩空B站
- 重返纳斯达克,瑞幸愿不愿意并不重要
- 咖啡茶饮的2022:要TO C,不要TO VC
- 聂林坤董事长出席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遴选子基金专家评审会
- 50岁创业的纳亚尔和她的印度美妆帝国
- IDG募了一只百亿零碳基金
- LG新能源上市,与宁德时代的万亿大对决
- 「荷湖科技」完成5000万天使轮融资,核心团队由清华大学院士领衔
- 化妆品小样的翻身仗打赢了吗
- 当李子柒与微念分道而行:谁成就了她?谁能复制她
- 《开端》火了
- 中腰部达人迎来春天
- 粉丝疯抢的红包封面,背后是一门暴利生意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第三批子基金预计上半年完成设立
- 排队6小时,国潮点心值不值
- 疫情这两年,代购怎么活?
- 融资额屡创新高,2022年最被看好的健康科技大盘点
- 互联网算命仍在疯狂收割年轻人
- 耐看娱乐递交香港IPO申请,阿里影业为股东,投资李焕英获益千万
- 张小龙如何押注微信的下一个黄金十年
- 劲嘉股份控股股东劲嘉创投质押1230万股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10亿元
- 模塑科技控股股东质押201.45万股 第三季度净亏损4.15亿元
- 越秀金控2021年归母净利24.68亿元 同比下滑47%
- 深圳能源2021年归母净利22.82亿元 同比下滑43%
- 西藏城投董事长朱贤麟辞职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999万元
- 百家姓王老吉,带不动白云山
- 首发 | 工业品电商平台易买工品获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
- 妖镍来了!三周大涨17%创历史新高,5年内产能或迎大规模释放
- 活性氢功能饮用水品牌「氢小七」获翰畔创投近千万天使轮融资
- 小程序的中局之战
- 千亿烤肉赛道,迎来大变局
- 首发|星河动力航天完成总额12.7亿元B及B+轮融资,东方富海和...
- 谁在管理百度
- 抖音电商年货节:一场“擂台赛”背后的营销启示录
- 你的羽绒服,正在变贵
- 每年躺赚300万的电影院,或将迎来史上最惨烈的倒闭潮
- 颜值内卷 ,轮到男人了
- 密室逃脱有点凉凉
- 奈飞受挫,长视频怎么也不行了?
- 「阿里孤军」的零售新战事
- 在线工具人,年轻人最后的副业
- 打工人难逃相亲
- 单月收入破5亿,这家数字医疗公司正创造奇迹
- 冬奥会日益临近,冰雪经济持续升温
- 微软687亿美元收购暴雪,为元宇宙的信仰充值
- 快手持续打造“上快手看省市春晚”IP,虎年将有11家省市春晚...
- 传吉利收购魅族,李书福买手机到底图什么
- 上市首日暴涨200%,今年第一个风口来了
- 《开端》火了,不是因为「无限流」
- 丹麓资本宣布新合伙人许谦加盟
- B站举办2021年百大UP主颁奖,86岁中科院院士汪品先获奖
- 2022第一部好剧,千万别烂尾
- 星巴克CEO一年赚的还没TikTok网红多?
- 宁德时代:换电服务开辟第二战场
- 京东七鲜要打怎样的一场仗
- 美团「接单」星巴克
- 钱大妈水土不服,资本还有耐心吗
- 跨国药企三十年浮沉录
- 被时间遗忘的工资
- 虎牙CEO董荣杰:将继续强化版权、战队等电竞体系化优势
- 团车怼李想,易车「蹭热度」
- 陌生人社交App困于荷尔蒙
- 资本扎堆抗幽背后的红与黑
- 单身人口,超过2亿
- 首发 | 博宇盖乐完成千万美元A轮融资,经纬创投独家领投
- 2022年,国产综艺要教年轻人谈恋爱
- 医疗上市公司扎堆做LP
- 桃李面包,为什么卖不动了
- 新加坡:独角兽新摇篮
- 卧底电影票贩群:高价电影票的水下生意竟然这么深
- 白嫖上瘾,车企大佬忍不住要大嘴一把
- 没有大爆款的Q4,Netflix有点惨
- 兵分三路,供应链公司们正包抄婴童食品
- 青岛科创母基金两只子基金落地青岛崂山区
- 焦作万方股东万方集团减持210万股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113万元
- 博创科技股东东方通信减持173.67万股 套现5692.90万元
- 华业香料股东国元创投减持17.5万股 套现431.9万元
- 孚日股份总经理吴明凤辞职 张国华接任
- 因个人原因 华夏航空副总裁崔新宇辞职
- Lifeshield Medical完成数亿元融资,人保资本领投
- 医疗器械:国产替代逻辑下的黄金十年
- 大厂入局,潮玩行业进入深水区
- 雷军和刘强东,各有一家公司倒在了2022
- 快手与头部主播的相爱相杀:削藩 or 揭竿而起
- 失意雅士利
- 拼多多砍一刀砍到铁板
- 灰色直播:薇娅们偷税,小主播抓小三变现
- 十年48系,终成元宇宙
- 微软买的不是暴雪,而是开启科技未来的锁钥
- 告别北上广,我回农村开网红小院
- 超写实数字人设计孵化服务商「燃麦科技」获SIG数千万人民币Pr...
- 樊登读书披露一年收入10亿,知识付费四大天王谁最强
- 687亿美元,是暴雪的落幕还是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