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改革开放初期招商引资,商人决定是否投资观察那些潜现象?

改开早期的商人,被邀请去各地投资,人生地不熟的,怎么判断,这里能不能投资?

商人们除了权衡和衡量当地政府允诺的一大堆招商引资的优良条件如:“五通一平”不要钱,土地免费使用,低息、无息贷款,三年五年减免税收等等一系列“明条件”之外,有经验的投资商人,特别是港澳台商,还要观察如下这一些“潜在的社会现象指标”,虽然这些东西拿不到台面上来,但是有的时候,对是否下定投资决策的决心和未来远期投资的效果预估,可能是非常灵光准确的。

事情已经过去二三十年了,可以把这些台面底下的东西拿上来说一说,当地如下一些指标,是这些投资商要仔细观察权衡的:


【资料图】

第一,看当地的夜总会,够不够繁华。

如果够繁华,就说明这里的操盘手,思想比较开放,允许大家赚钱和享受。

如果扫的干干净净,那就要小心,说明思想保守,不让大家赚钱,或者赚钱可能也带不走。

第二,看当地的律所够不够多。

如果律所很多,律所的生意很好,那就说明这里是可以讲道理的。

律所靠打官司,就能赚到钱,商人遇到事,愿意打官司,说明打官司有效,那就是有法可依。

第三,看当地有没有20年以上的民营企业,如果没有,说明本地人都混不下去,外人就更难了。

每一个城市操盘手的任期,是5年左右,20年可以经历4-5任的操盘手,仍然能活下来,说明是有规则的,不是单纯靠人治的。

事过境迁,当代中国的营商环境和市场化程度,法治程度都越来越高了,那些“潜指标”的作用、判断价值也越来越小了。

但是作为改开的早期历史,这些所谓的“潜指标”,也成为早期改开阶段的历史遗证,为我们后来的历史研究者们,对这一个阶段的实践活动,进行更加视野开阔的历史判断,提供更丰富杂芜的历史遗产——

历史曾经有过那样的阶段。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