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红古区: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推动经济社会回稳向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红古区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提振信心入手,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纲举目张、用心用力做好各项工作。

坚持目标导向做大总量。红古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今年红古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3600人以上,输转城乡富裕劳动力10000人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

坚持产业兴区提高质量。着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提速扩能、量质并进。工业抓稳增,加快推进延链强链补链项目,推动煤、铝、炭素等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力争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农业抓提质,年内新改扩建特色种养基地8个,新认定农业龙头企业2家,年内完成撂荒地整治3500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万亩。消费抓复苏,大力扶持本地企业及商超开展订单派送、促销让利等消费活动,积极拓展批零住餐、交通物流“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建成运营区级电商服务中心,培育限上商贸企业7家,推动全年消费提质扩容升级以及文旅消费快速恢复,年内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

坚持项目为王引育增量。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2023年拟实施的55个政府投资项目3月底前开工建设一批,力争上年度结转的29个续建项目早日建成。紧盯国家102项重大工程、“两新一重”,甘肃省“四强”行动、千亿产业和兰州市“四新”产业等投资领域储备凝练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做大总量盘子、提升发展质效。大力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提升招商引资质效,争取全年引进省外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增长9%。严格落实“企业包联”和“六必访”制度,着力加强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支持,优化要素供给保障,确保项目快建设、快产出、快见效。

坚持城乡融合聚集容量。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稳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鑫海南路、上窑西路等3条道路及供水供热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全力做好窑街地区交通线路优化调整和主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推动城市整体形象质的提升。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清洁取暖改造等项目,年内建成城乡融合示范镇2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4个。严格落实河长、林长责任制,加快推进湟水—大通河交汇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国家储备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年内完成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1165户,切实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坚持深化改革增强能量。大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推行“小兰帮办”“一网通办”“帮办代办”等服务模式,加快数字政府和诚信政府建设,打造营商环境“红古精品”。紧扣省级创新型县区创建目标,打造窑煤综合性技术中心和方大省级实验室创新平台,年内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快速通道、河桥至海石湾高速等重大交通工程,打造更高水平的红古—民和创新发展先行区。积极对接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加强对外贸易、交通物流等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优质驻区企业走出去,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8亿元以上。

坚持人民至上提升分量。积极引导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自主创业就业,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做好劳务输转、平台搭建、岗位推送等工作。启动河湟职业技术学校和公共实训基地项目,改造提升区职教中心,年内完成企业职工、短期技能和社区教育培训5500人次。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落实特困供养、残疾人补贴等救助政策,稳步提标城乡低保和基础养老金。加快实施区社会福利院、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等民生项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完成川区8所小学撤销整合,建成窑街幼儿园,实现南区独立高中秋季招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医疗服务中心项目,完成3个村卫生室新建改造任务,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来源:兰州市红古区人民政府网站)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