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当前简讯:陈宇良“173计划”,减少土地财政依赖,让上海实现二次腾飞了吗

上世纪90年代,上海有了属于自己的新定位: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简称四个“中心”。

但进入 2000 年之后,长三角的一些小区域的外贸增长极其迅猛,GDP增速连年超过上海。随后,几千家企业撤离上海,奔向成本更低的长三角。

当时的上海经济走到了一块玻璃幕墙前,往前走,走不过去了,只能升起来,向上走。


(资料图)

但这很难。上海急了!

2000年,时任上海副书记陈宇良认为上海要想再次腾飞,必须降低商务成本,而且绝对有降低的空间。

他开始酝酿他理想中的“173计划:在上海市郊划出一块地,面积173平方公里,建造一个全新的“降低商务成本试点园区”,园区内设置不同于园区外的各项优惠政策,减少土地、劳动力、税费、基础设施服务付费等商务费用。同时,在审批环节、费改税等方面,政府大有可为。

陈宇良认为,要想吸引投资,必须提高政府的效率,进一步改善投资的软环境,为企业提供完善便捷的服务,更多的共享资源。

同时还要降低上海的土地使用成本,引导企业更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等,争取更多的资金落沪。

这个 173计划,将经济一直处于低位运行的嘉定、青浦、松江三区全包了进去。

以嘉定为例,它是上海郊区经济的领头羊,但与周边的昆山、萧山相比,还是撵不上后者前进的脚步,差距显而易见。

发展区域经济,这正是“173计划”实施的理由之一。

陈宇良认为,上海要打造商务成本的“盆地”、政府服务的“高地” 和外商投资的“福地”。这概念上的三地,与现实中的嘉定、青浦、松江三区紧密结合。

在陈宇良的设想中,“173计划一旦实施,可以使上海成为外商的“发展高地、回报福地和成本盆地”。如果成了,那将是上海经济继世博会之后的第二次腾飞。

2000 年时,在一次上海科协系统咨询工作会议上,陈宇良第一次提出了这个计划。

他认为第二次外国投资高潮有可能很快就会到来。届时,苏州等上海周边城市,可能会利用上海的辐射形成的区域优势,在利用外资方面极有超过上海。

面对这一危机,上海必须调整姿态制定自己的脚步,争取抢在前面,准备第二次起飞。

后来,陈宇良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三地论”。

2002年4月23日,陈宇良担任上海市长,立即开始实施,将上海降低商务成本试点园区的规划用地面积,从67平方公里扩大到173平方公里,简称“173计划”。

具体来说,青浦56.2平方公里、松江57平方公里、嘉定59.8平方公里。

这个“173计划”,由上海市财税局、房地资源管理局、外资委、工商局、物价局、财政局等六部门,与“嘉、青、松”三区签订。

三区的人们欢欣雀跃,庆幸终于可以搭上上海这趟豪华便车。

那一阵子,从上海到这三区的房价也在迅速飙涨,人人都期待地铁 2 个小时到上海的美好生活。

2003 年,173 计划开始动工。

松江东部工业园区,3年内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在20亿元左右。需要拆除1800余户,到 2003 年 6 月时,已拆除400多户。

嘉定则早早确立了产业规划的三大板块:以汽车制造、研发、交易和F1赛车经济为主导的汽车板块;马陆、南翔区域的光电子板块;北部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其中,娄塘镇所在的32平方公里的核心区,是商务盆地。

青浦区决定投入20亿元,建设降低商务成本的试点区,在产业导向为电子信息、现代纺织、生物医药和精密机电等四大产业,力争主导产业产值占总量的60%以上。

按陈宇良的规划,试点园区将进一步扩大面积,直至上海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

然而,这次转型的结果如何呢?

以服务业为例,数据显示,只有一年 上海服务业增幅超出50%,随后又转入下降态势。

陈宇良多次强调:“技术创新,是自古华山一条路。”但实际上是“华山三条路”:土地价格,制造业和房地产。上海在这三个方面都不具备优势,资本不愿意舍近求远,宁肯选择价格更低的长三角。

紧跟着,2006年上海 社 *保 *案发,陈宇良的上海时代被强行终结了,他的 173 计划,也永远成了一份纸面上的计划。

标签: 玻璃幕墙 属于自己的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