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聚看点】每经热评丨直面人口减少挑战 保总量更要提质量
(资料图)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61年来我国人口首次减少,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人口是国家发展最重要的变量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增长放缓或转负是普遍规律。规律不可违,但应对人口问题的努力不可少。应对及时得当,可以让人口下降曲线更平滑甚至回升,减少人口变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冲击。
直面人口减少的挑战,关键在两头,一头是老龄,一头是少子。既有的人口年龄结构决定了老龄化不可逆,老有所养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养老、医疗的保障兜底是老年人安享万年的生活“必需品”,但日益增加的支出需要对既有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作出对应的调整。鉴于人口形势变化较快,这些调整宜快不宜慢。
老有所养也需要发挥市场的力量,老年人用品、以房养老、老年人就业、老年人照护等“银发经济”发展程度仍然偏低,供应还非常不够,对于相关产业的各种障碍要及时清理,政策上要予以倾斜,要让尽可能多的老年人消费得起这些产品和服务,这直接关系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少子化的成因更为复杂,面对的挑战也更大。结婚和生育,是普通人一生最重要的两个选择,这需要综合考量情绪价值、道德评价、个人价值实现带来的回报,和居住、养育、职业发展等成本之间的大小关系。回报是主观的,但成本是客观的,降低选择成本是应对少子化无法回避的工作。近年来,保障房体系在加速完善中,生育政策有了重大调整,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支持体系也在逐步建立,但在降成本方面仍然不够。以各地推出的生育支持政策为例,普遍的做法是对二孩、三孩给予更高的补助,在保障房选择上给予优先权,这些奖励看似丰厚,但却忽略了最主要的群体,即一孩家庭,有了一孩才会有二孩、三孩,将更多的资源倾斜用于鼓励一孩生育,在政策有效的基础上再加大二孩、三孩的支持,才能让政策发挥最大效果。
在重视人口总量的同时,我们也应当重视人口质量,更健康、更高教育和技能水平的人口,能够创造更高的生产效率,不但能弥补人口减少带来的损失,还能继续提升社会总产出。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有一套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教育体系。2022年12月,我国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城镇调查失业率为21.1%,这一数据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我国还有规模庞大的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方式可以灵活,但最低工资制度、社保等基本制度保障也应当覆盖到这些人群,以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有条件长期扎根一个行业,以积累技能、提升职业素养,提升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
人口数量减少并不必然意味着经济增长潜力和景气度下滑。目前,我国总人口仍在14亿之上,超大规模市场、充足劳动力供应的局面也没有发生变化,人口减少对经济的影响是缓慢长期的,时间窗口仍在,我们必须善加利用。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环球聚看点】每经热评丨直面人口减少挑战 保总量更要提质量
- 深企百果园登陆港交所,成为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
- 快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国际消费中心潜力城市榜 江苏南京、...
- 一图读懂丨成都新晋GDP2万亿俱乐部 新经济企业加速奔向资本市场
- 环球热讯:2022年GDP增长3% 外资对在华发展表达信心
- 今日热门!我国已有近2000万人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
- 《政企面面观》预告 | 两会特别节目:开局知奋进 民企显担当
- 天天即时看!探索新流量挖掘新赛道,社交应用进入“精益增长”期
- 要闻:深圳征求意见:职校生在升学、落户上与同层次普校生享...
- 年增3%,我国GDP突破121万亿元!
- 深度|这份“成绩单”,2023年会更好吗?
- 【全球独家】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61年来首次负增长!
- 全球快看点丨重庆市市长胡衡华:力争到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迈...
- 全球速看:最大的笑话:放开二胎后出生人口预测数据
- 世界聚焦:今晚调油价!汽、柴油每吨降低205元和195元
- 快看点丨商务部在广州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南沙积极落实
- 资讯:30秒|消费券作用明显 四川拉动消费171亿元
- 中国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央视分析三大原因
- 全球实时:广州交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俊茯:推动广碳所...
- 天天微速讯:20年前的《齐鲁日报》的人口神预测实现:人口零...
- 快手科技宣布首席技术官陈定佳辞任 将转任公司终身荣誉顾问
- 天天微速讯:比人口总量减少更可怕的,是年轻人生不起了
- 全球百事通!10亿元!四川春节消费“大礼包”来了
- 61年来首次人口负增长,2022年全国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 环球观热点: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9%,很多人被平均...
- 应对人口负增长|专家:给想生的人全方位支持,减轻婚嫁生养...
- 字节再现「大力出奇迹」,搅动中东直播
- 【速看料】年利率4%,互联网银行抢食大额存单
- 2022年我国物价总体平稳 2023年物价不具备大幅上涨基础
- 环球微动态丨四季度及年度经济数据点评:四季度GDP放缓,但整...
- 天天简讯: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不能简单认为2022年是人口负增...
- 【环球播资讯】图说丨2022年国内粗钢产量同比下降2.1%
- 每日快播:官方数据出炉,这些指标值得重视!2023年会更好吗?
- 实时:毕马威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趋势报告及“双50”榜单
- 环球热议:国资委:2022年央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3%
- 今日快讯:两会声音 | 陈中新委员:以金融之力助推能源绿色转型
- 影响国运的人口数据公布,四大标志以及四个判断
- 中国贸促会发布报告:数字技术是消费创新的“加速器”
- 中国贸促会:2023年将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 热议:报告:中国经济复苏将为东盟+中日韩地区带来及时推动力
- 房贷逾期三次会怎么样?房贷逾期后如何申请延期还款?
- 信用卡逾期正确的协商流程是什么?停息挂账后怎么还款?
- 网贷逾期20天有什么严重后果?网贷逾期怎么申请延期还款?
- 网贷没钱还会被上门催收吗?网贷逾期会不会上征信?
- 信用卡逾期多久可以办个性化分期?信用卡逾期有什么后果?
- 天天微动态丨人民币兑挪威克朗汇率计算 1月17日挪威克朗汇率走势
- 停息挂账如何找人办理?自己怎么跟银行协商停息挂账?
- 人民币兑墨西哥比索汇率是多少 1月17日墨西哥比索汇率走势
- 信用卡如何办理停息挂账?停息挂账后信用卡额度恢复吗?
- 人民币兑丹麦克朗汇率是多少 1月17日丹麦克朗汇率走势图
- 欠信用卡太多钱没能力还怎么办?信用卡欠钱会被法院起诉吗?
- 环球信息:人民币兑瑞典克朗汇率是多少?1月17日瑞典克朗汇率走势
- 网贷还不上怎么协商延期?欠2万网贷还不上会怎么样?
- 网贷逾期多久会电话催缴?网贷逾期后可以拒绝接催缴电话吗?
- 缩水年终奖劝退电商人
- 世界速讯:深圳盐田再添一家上市企业 百果园集团登陆港交所主板
- 人民币兑土耳其里拉今天是多少 1月17日土耳其里拉的汇率走势
- 世界讯息:开劳斯莱斯的家居大佬,被迫「卖身」?
- 环球简讯:「附近」小店找到「远方」,靠的是「本地」二字
- Rhider NFT -- 以质量和社区为中心的数字藏品
- 焦点观察:淘宝积分有什么用?淘宝积分的用处
- 世界热点评!夜夜夜漫长原唱歌词是什么?夜夜夜漫长原唱是谁?
- 消息!一旬指的是多少年?一旬是什么概念?
- 每日热门:历史新高!
- 刚刚,几个重要数据公布!事关我们每个人!
- 天天通讯!使命召唤11配置怎么样?使命召唤11配置要求有哪些?
- 中英双语图表:2022中国经济数据一览
- 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是什么?海拔是多少?
- 龙岭迷窟有哪些亮点?龙岭迷窟评价
- 环球热文:犹太人的割礼是什么意思?割礼是几岁接受?
- 域名升级访问中怎么办?域名升级访问中如何解决?
- 焦点快播:海贼王人物名字有哪些?海贼王人物名字大全
- 祝福祖国简短8个字怎么表达?祝福祖国简短语句有哪些?
- 【播资讯】61年来首次!我们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
- 快讯:分析|中国去年GDP增长3%:资本形成贡献率达50.1%
- 今日热议:聚焦普惠、消保、绿色创新,微信支付以创新服务践...
- 世界速讯:鏖战春节档,预制菜企业的喜与忧
- 今热点:平安银行发布业绩快报 2022年净利润455.16亿元同比增长25.3%
- 世界信息:阿尔卑斯没雪了,但中产们都去什刹海冰嬉了
- 【世界新视野】极兔杀进中东,一年战绩如何?
- 世界微速讯:内容资讯生意难做,互联网大厂的下一个「弃子」?
- 淡化「文具」、市值暴跌,晨光还能讲好新故事吗?
- “相信中国经济将很快强劲复苏”
- 全球热门:2022年12月天津市CPI同比上涨1.7%,PPI同比上涨0.1%
- 全球热议: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进一步扩内需促消费 缩减外资准...
- 环球头条:2022年GDP增长3%,经济总量超121万亿元
- 世界观察:统计局发送年终大数据,告诉我们的十个问题
- 人口61年来首次负增长,我们能做什么?
- GDP突破121万亿元,100秒看中国经济韧性
- 当前快讯:(经济)2022年我国GDP突破120万亿元 增长3%
- 新消息丨同比增长3%,2022年中国GDP超121万亿元;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
- 焦点快报!任泽平:放开并鼓励生育刻不容缓 人口是未来最重要...
- 建设银行与万科集团合作设立100亿子基金
- 国家统计局:预计固定资产投资还会有望继续增长
- 2022年人口减少85万,自1962年首次负增长,问题关键在于搞好经济
- 环球热门:2022全年经济数据发布,一文速览
- 天天快资讯:15秒抢光,今天上午的数字人民币餐饮消费券你抢...
- 当前聚焦:国家统计局:去年人口负增长主要由于新生人口在减少
- 热门看点:1月17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87个基点 100人民...
- 焦点信息:无性别服饰品牌「bosie」获1亿元B2轮融资
今日要闻
- 【环球聚看点】每经热评丨直面人口减少挑战 保总量更要提质量
- 快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国际消费中心潜力城市榜 江苏南京、苏州两城入选
- 一图读懂丨成都新晋GDP2万亿俱乐部 新经济企业加速奔向资本市场
- 环球热讯:2022年GDP增长3% 外资对在华发展表达信心
- 《政企面面观》预告 | 两会特别节目:开局知奋进 民企显担当
- 年增3%,我国GDP突破121万亿元!
- 深度|这份“成绩单”,2023年会更好吗?
- 【全球独家】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61年来首次负增长!
- 全球快看点丨重庆市市长胡衡华:力争到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迈过4万亿元大关,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
- 全球速看:最大的笑话:放开二胎后出生人口预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