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开启负增长,以后长三角和珠三角更香了!
作者:邓新华
人口净减少还不可怕,可怕的是,新出生人口已经低于1000万了。放开移民,是经济学大力鼓励的事,也是现实所提出的迫切要求。不管你是否能想通,现实早晚都会逼你接受。总之,政策不给人们的生活、投资设置障碍,人们就有信心生育。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这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人口净减少的时代。人口净减少还不可怕,可怕的是,新出生人口已经低于1000万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的人口、国籍政策调整已经迫在眉睫。相应地,各种经济政策也需要调整。
01 疫情三年,人口形势剧变
疫情三年,人们遭受了各种冲击,日常生活中,应对这些冲击牵扯了人们的大部分精力。同时,全球动荡,各种黑天鹅满天飞。而就在世界纷纷扰扰之际,许多人忽略了一件事:中国的人口形势也发生了剧变。
2019年,中国新出生人口是1465万,而2021年,新出生人口剧降到1062万。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不是放开二胎带来的补偿性生育过去了,才导致这种剧降?
不是的。
2013年11月放开二胎,确实出现了补偿性生育的反弹,2016年、2017年新出生人口都在1700万以上。但是2018年,新出生人口又降到了1523万,放开二胎的补偿效应那时候已经过去了。
而2022年新出生人口为956万,比2021年又少了100多万!
现状如此,未来又会怎样?
这种状况在未来几年内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
要知道,2021年我国初婚人数为1157.8万人,而2022年呢?前三季度只有544.5万对新人初婚。所以,今年的新生儿也不会多。疫情后的出生率反弹得等明年了。
只能说,疫情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更长远地看,2021年新生儿1062万,2022年新生儿956万,再过20多年,这一代人到了生育期,新出生婴儿会到多少呢?由于生育率总是在变,无法准确估计。但如果届时降到四五百万,也是不奇怪的。
想想,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如果每年新出生人口仅仅四五百万,你会怎么想?
我会想到两个字:可怕。
要知道,3亿多人口的美国,每年新出生人口都有300多万呢。
而且,2021年,美国新出生人口没有因疫情而下降,反倒有所增加。
现在疫情防控做出了重大调整,相信人们的结婚、生育意愿能有所提升。
02 大批引进外籍新娘,已经迫在眉睫
按照联合国的预测,如果生育率不变,韩国将成为第一个因人口减少而消失的国家,接下来是日本。
中国会成为第几个因人口减少而消失的国家?
这个其实不必太过担忧。
联合国预测的前提是“生育率不变”,那,如果能够改变生育率,就不会因人口减少而消失,对不对?
比如,最立竿见影的,就是引进外籍新娘,让许多光棍娶妻成家,那就能对生育率的提高起很大的作用。
越南、缅甸、柬埔寨等地,有很多女性想嫁到中国。当然,现在越南也快速发展了,有些中国女性还想嫁到越南呢。
我有个朋友,十几年前就写文章说,要大量引进亚非拉新娘。
结果他被网友骂死了。那时候的网友完全没有理解人口趋势有多严峻。
我的主张其实比他更进一步。我认为不仅应该引进外籍新娘,还应该放开国外移民入籍。当然,我被骂得更厉害。
亚非拉有大量的人力资源,但资本比中国更为稀缺。如果这些人力资源能够流入中国,既能提高他们自己的收入,也能提高中国人的收入。
但是现实是,中国的国籍非常难加入。
据说功夫明星李连杰想把新加坡国籍改成中国国籍,都很难。有人说,中国绿卡是世界上最难拿的绿卡之一。你可以花几十万美元买一本外国护照,但花再多钱也买不来中国绿卡。
前些年有政协委员提出放宽入籍限制,结果遭到很多网友反对。
网友为什么反对?因为他们觉得,如果更多外国人入籍中国,那就会抢了中国人的工作。
这种对“抢走工作”的恐慌,不仅中国人有,欧美也很流行。
但这种观念其实是错误的。
中国对外开放,早期主要做的是来料加工,也就是说,中国人移不出去,但是你资本可以移进来,这也是人力资源全球配置的另一种形式。
那么现在,严峻的形势是,如果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得不到改变,资本会流向其他国家。
如果大量引进移民,不仅不会抢走中国人的工作,反倒会有助于把工作机会留在中国,而且会让工作机会更多。
为什么?因为,这些移民来到中国,赚了钱,是要消费、投资的,这是不是增加了工作机会?
就好比说,中国国内,人口大量移向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地区的人的工作机会被抢走了吗?不!他们的工作机会更多了。相反,那些人口流出的地区,工作机会越来越少。
国内移民如此,国际移民道理也一样。美国以前大量吸收移民,工作机会变少了吗?不,工作机会变多了。当然,美国现在限制移民,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放开移民,是经济学大力鼓励的事,也是现实所提出的迫切要求。不管你是否能想通,现实早晚都会逼你接受。
2022年8月11日,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的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推文,以答疑的形式,放宽了申请中国绿卡的条件。当然,这是针对高端人才的。
但这只是第一步。以后应该会越来越放开。
网友应该接受人口形势严峻的现实。至少,现在跨国婚姻的入籍应该放宽了。
放松入籍只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要放松经济。人们对经济有信心,才会为了美好的未来多生孩子。
放开各种限制,让人们更容易买上房,也能提高生育率。从需求端限购、限贷、限售并不能使人们买房更容易,这已经被这几年的实践所证明。只有改善供给端才能解决住房问题、提高生育率。
另一方面,户籍管制也应该放宽,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年这一块迈出的步伐不小。此外,还应该降低社会力量办学的门槛,让进城农民的孩子可以跟着父母在城里读书。天下哪有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做留守儿童?这非常影响生育率。
像前些年要求的“职高分流一半初中毕业生”,其实也是非常影响生育率的,这条现在幸好不再强调了。
总之,政策不给人们的生活、投资设置障碍,人们就有信心生育。
03 人口转负的年代如何投资?
如果人口趋势不变,你应该怎么生活、投资?
这个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但是借鉴人口形势同样严峻的日本、韩国,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未来人们将更加向大城市集中。
以日本来说,东京、川崎、横滨这个大东京都市圈,人口已过4000万人,占全日本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韩国首尔人口950万人左右,也快占到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为什么人口减少,人们却更加往大城市聚集呢?
前面说了,人口减少,工作机会其实是减少的,所以人们反倒更加涌往大城市,以规模效益来抵消人口减少的影响。这个不是政府官员指挥的,是人们自觉自发地这样选择。
所以,中国的大城市化进程不但没有完结,其动力反倒更劲了。
如果你要选择生活地,最好选择中国两个最大的人口流入地:长三角、珠三角。
买房也好,其他投资也好,最好选择这两个地区。
这不是说其他地方就没有投资机会。其他地方也会有投资机会,但不如这两个地区多。
如果选择其他地区生活、投资,一定要把该地区的人口数字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尽可能去人口增加的地方。
行业上,养老有关的产业会有发展机会,但这也得看官方政策。官方应该努力放松对养老相关产业的管制,以应对严峻的人口形势。例如,殡葬业得放开吧?殡葬花费太高了,人们死都死不起,又如何敢生呢?
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功夫财经无关。如因作品内容存在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功夫财经联系。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天天看点:人口负增长这个话题,你看到的是什么?
- 中国人口开启负增长,以后长三角和珠三角更香了!
- 泡泡玛特王宁内部演讲曝光:把丢掉的时间抢回来
- 新资讯:去年我国GDP同比增长3%,专家如何解读数字背后的含义?
- 短讯!从经济特区到“特困区”,汕头究竟做错了什么?看完就...
- 每日关注!广电运通:公司数字人民币综合场景业务实现了在多个...
- 播报:这个春节,互联网公司不想努力了
- 【天天热闻】连平:国民经济年报中读出了哪些亮点?
- 国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
- 焦点日报:库克主动降薪5000万,马斯克要拿560亿
- 当前速看:首发 | 驯鹿生物完成C1轮融资,首 个产品商业化在即
- 光大宏观:2023年期待的报复性消费能否到来?
- 世界即时:自然增长率-0.60%,一年减少85万人,中国人口拐点...
- 天天热点!大连经开区跻身国家20强!
- 今日快看!2022年我国人口比上一年减少85万人,为61年来首次出...
- 2022年我国GDP突破120万亿元增长3%
- 环球看点!各方解读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
- 热点聚焦:汽车消费券助力扩内需
- 天天信息:中国贸促会报告:超九成受访外企对中国营商环境评“...
- 全球微速讯:国资委:推动央企资源整合 强化稳投资措施
- 去年GDP破120万亿元 我国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 世界快资讯:天津消费动能持续释放
- 头条焦点:中国贸促会多举措稳外贸
- 环球新资讯:人口负增长不一定那么重要,人民有钱才是关键
- 环球聚焦: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2022年我国GDP达121万亿元 增长3%
- 2022年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再上新台阶
- 【全球播资讯】【西街观察】应对人口负增长,打破“生门”要...
- 【环球聚看点】每经热评丨直面人口减少挑战 保总量更要提质量
- 殷剑峰:财政的“钱”去哪了?
- 环球资讯:商务部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2023年消费增速有望跑赢GDP
- 天天视点!专访商务部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2023年消费增速有...
- 深企百果园登陆港交所,成为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
- 快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国际消费中心潜力城市榜 江苏南京、...
- 一图读懂丨成都新晋GDP2万亿俱乐部 新经济企业加速奔向资本市场
- 环球热讯:2022年GDP增长3% 外资对在华发展表达信心
- 今日热门!我国已有近2000万人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
- 《政企面面观》预告 | 两会特别节目:开局知奋进 民企显担当
- 天天即时看!探索新流量挖掘新赛道,社交应用进入“精益增长”期
- 要闻:深圳征求意见:职校生在升学、落户上与同层次普校生享...
- 年增3%,我国GDP突破121万亿元!
- 深度|这份“成绩单”,2023年会更好吗?
- 【全球独家】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61年来首次负增长!
- 全球快看点丨重庆市市长胡衡华:力争到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迈...
- 全球速看:最大的笑话:放开二胎后出生人口预测数据
- 世界聚焦:今晚调油价!汽、柴油每吨降低205元和195元
- 快看点丨商务部在广州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南沙积极落实
- 资讯:30秒|消费券作用明显 四川拉动消费171亿元
- 中国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央视分析三大原因
- 全球实时:广州交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俊茯:推动广碳所...
- 天天微速讯:20年前的《齐鲁日报》的人口神预测实现:人口零...
- 快手科技宣布首席技术官陈定佳辞任 将转任公司终身荣誉顾问
- 天天微速讯:比人口总量减少更可怕的,是年轻人生不起了
- 全球百事通!10亿元!四川春节消费“大礼包”来了
- 61年来首次人口负增长,2022年全国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 环球观热点: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9%,很多人被平均...
- 应对人口负增长|专家:给想生的人全方位支持,减轻婚嫁生养...
- 字节再现「大力出奇迹」,搅动中东直播
- 【速看料】年利率4%,互联网银行抢食大额存单
- 2022年我国物价总体平稳 2023年物价不具备大幅上涨基础
- 环球微动态丨四季度及年度经济数据点评:四季度GDP放缓,但整...
- 天天简讯: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不能简单认为2022年是人口负增...
- 【环球播资讯】图说丨2022年国内粗钢产量同比下降2.1%
- 每日快播:官方数据出炉,这些指标值得重视!2023年会更好吗?
- 实时:毕马威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趋势报告及“双50”榜单
- 环球热议:国资委:2022年央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3%
- 今日快讯:两会声音 | 陈中新委员:以金融之力助推能源绿色转型
- 影响国运的人口数据公布,四大标志以及四个判断
- 中国贸促会发布报告:数字技术是消费创新的“加速器”
- 中国贸促会:2023年将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 热议:报告:中国经济复苏将为东盟+中日韩地区带来及时推动力
- 房贷逾期三次会怎么样?房贷逾期后如何申请延期还款?
- 信用卡逾期正确的协商流程是什么?停息挂账后怎么还款?
- 网贷逾期20天有什么严重后果?网贷逾期怎么申请延期还款?
- 网贷没钱还会被上门催收吗?网贷逾期会不会上征信?
- 信用卡逾期多久可以办个性化分期?信用卡逾期有什么后果?
- 天天微动态丨人民币兑挪威克朗汇率计算 1月17日挪威克朗汇率走势
- 停息挂账如何找人办理?自己怎么跟银行协商停息挂账?
- 人民币兑墨西哥比索汇率是多少 1月17日墨西哥比索汇率走势
- 信用卡如何办理停息挂账?停息挂账后信用卡额度恢复吗?
- 人民币兑丹麦克朗汇率是多少 1月17日丹麦克朗汇率走势图
- 欠信用卡太多钱没能力还怎么办?信用卡欠钱会被法院起诉吗?
- 环球信息:人民币兑瑞典克朗汇率是多少?1月17日瑞典克朗汇率走势
- 网贷还不上怎么协商延期?欠2万网贷还不上会怎么样?
- 网贷逾期多久会电话催缴?网贷逾期后可以拒绝接催缴电话吗?
- 缩水年终奖劝退电商人
- 世界速讯:深圳盐田再添一家上市企业 百果园集团登陆港交所主板
- 人民币兑土耳其里拉今天是多少 1月17日土耳其里拉的汇率走势
- 世界讯息:开劳斯莱斯的家居大佬,被迫「卖身」?
- 环球简讯:「附近」小店找到「远方」,靠的是「本地」二字
- Rhider NFT -- 以质量和社区为中心的数字藏品
- 焦点观察:淘宝积分有什么用?淘宝积分的用处
- 世界热点评!夜夜夜漫长原唱歌词是什么?夜夜夜漫长原唱是谁?
- 消息!一旬指的是多少年?一旬是什么概念?
- 每日热门:历史新高!
- 刚刚,几个重要数据公布!事关我们每个人!
- 天天通讯!使命召唤11配置怎么样?使命召唤11配置要求有哪些?
- 中英双语图表:2022中国经济数据一览
- 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是什么?海拔是多少?
- 龙岭迷窟有哪些亮点?龙岭迷窟评价
- 环球热文:犹太人的割礼是什么意思?割礼是几岁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