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调查 > 正文

【环球热闻】适合于特殊儿童的游戏教学

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及刻板行为是自闭症的三联症。而从社会互动来看,自闭症可以分为孤离、被动及主动但奇怪的三种型式,其中以孤离及被动型的人数最多;从沟通来看,如果未接受早期训练的话,半数左右的自闭症者没有口语;从认知来看,3/4的自闭症者兼有智能障碍,其假想能力大受影响。

社会互动障碍,沟通障碍及假想能力的障碍三者之间又彼此互相影响。因此,大部分的自闭症者都是属于中重度障碍者。要改善自闭症者的社会互动障碍、沟通障碍及象征能力障碍,比较理想的做法是设计一个教育环境,可以同时增进这三方面的能力。就此而言,游戏是最佳选择之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游戏在自闭症早期干预中的功用

(1)游戏可以让孩子自然地获得肌肉协调与动作练习,达到肌肉松懈和舒解压力的目的,从而也可以稳定小朋友的情绪。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孩子们觉得游戏较之正规上课而言,是较为自由的,并能通过游戏让孩子自然地发展走、跳、跑、平衡等能力。玩时使大小肌肉活动起来,在玩耍中使大脑神经对深层的感觉进行有效地统合。

(2)游戏可让自闭症儿童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可增进其语言的主动性,也能从中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孩子的游戏就是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他们在游戏中发展友谊,学习社会策略和增进社会能力。Lord(1984)以及Wing和Attwood(1987)研究指出自闭症对于社会沟通线索理解及表达存在困难,他们常常处于孤立状态或是徘徊在同伴团体中的边缘,可能会避免或抗拒别人社交性的邀请,被动的接受,很少或完全没有主动的社交,或者以其特有的方式接近同伴。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团体性游戏来提高自闭症儿童此项功能。

(3)游戏可以让自闭症儿童学会理解及遵守规则。儿童可通过游戏学习并适应各种社会道德观念和生活规则。儿童的游戏,无论多么简单,其中都包含或多或少的规则,例如游戏“小鬼当家”,游戏时,小朋友必须排好队进行轮侯,逐个轮流,直到轮到了自己方可参加游戏,并在此游戏中设置小朋友自己穿好拖鞋和端食品给自己的家长两个环节,不仅可以训练小朋友的轮侯参与能力,也可以建立其孝敬父母的道德观念。

(4)游戏可以引发自闭症儿童的智力发展。我们在游戏都是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设置的。它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的操作比赛游戏到高层次的理解及装扮游戏,依据小朋友的智力发展来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儿童把被动的经验化为主动的活动。

(5)游戏可培养儿童学会观察,并去感受游戏气氛及乐趣。自闭症儿童大半多数都是处于自我世界中,他们很少地关注外界的世界,缺乏自发性地寻求与他人共享快乐,兴趣和成就的表现。通过游戏这个儿童喜欢的项目,让儿童在“有趣的嬉戏”中逐渐去关注外界的活动,也在观察中,经由模仿及经由他人引导进行游戏,是让儿童充分地发挥最大潜能发展区的功能。

游戏形式的分类

一对一游戏 即为一个训练员或家长与自闭症儿童二人之间的游戏。它可以是即兴的游戏,如个训课上的“点虫虫游戏”,“炒白菜游戏”。感统课上的一些拍球,跳飞机游戏。此类游戏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完全顾及小孩的兴趣及爱好,并能依据其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更自由地也更精确地设计,其不受场地,时间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可以是固定式游戏,即已制定计划,备好教案的游戏,如个训课上的“寻宝游戏”,“接龙游戏”。

团体游戏 在本训练机构此类游戏基本上归属于固定式游戏,通常是在小组课与游戏课上体现。由我们的训练老师进行设计与安排,据初步统计大体有如下几种类型:

1、操作性游戏。主要是锻炼小朋友的大小肌肉,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改善其空间概念。

2、比赛性游戏。主要培养孩子的运动力,培养其轮侯参与的能力及建立输赢的概念,让孩子学习遵守游戏规则,亦可增加其人际沟通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

3、理解性游戏。游戏的难度较高,且游戏规则完全是一些认知理解性质的活动,几乎或甚至完全没有视觉提示,需要小朋友对老师所说的话进行分析和整合。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游戏或是游戏的设置是为了灌输给小朋友一种意识,如传、抢、丢、理解别人的需求以及代号规则(以特定的数或字词代替另一种不相关的意思,如“一二三四五”中的“五”代表“停”)等等。譬如说游戏“丢手绢”“一网不捞鱼”等诸如此类。

4、装扮性游戏。即让个人试着设身处地去扮演另一个实在生活情境中不属于自己角色的行动过程,可以使学生习得社会学习技巧。主要适用于能力较好的儿童。如:“老鹰抓小鸡”“老狼老狼几点了”“龟兔赛跑”等。

在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与成长的过程中,训练者必须意识到游戏对于自闭症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并精心地为我们的孩子设计及组织适合其能力和兴趣的游戏,让孩子从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从不同的游戏环节和设定中,掌握并发展不同的能力。增强其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