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关注:透过数字看财政政策的力度与温度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经济参考报》3月6日刊发文章《透过数字看财政政策的力度与温度》。文章称,赤字率拟按3%安排,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7.5万亿元;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超10万亿元……翻开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国家大账本里的一个个数字意蕴深厚。
“加力”“提效”是关键词
(资料图片)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赤字率拟按3%安排。
预算报告显示,这一赤字率安排比去年高出0.2个百分点,赤字规模为3.8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100亿元。与此同时,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3.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
“加力”和“提效”是今年财政政策的关键词。财政部部长刘昆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加力”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
“加力的重要标志是提高赤字率。当前,进一步扩大赤字和债务规模,有利于进一步稳住经济大盘,促进就业,推动经济良性循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说。
“今年财政政策的特点是聚焦在总量和结构上发力,为经济增活力、添动力、强信心。”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说,总量上加力、结构上优化,既保持一定扩张力度,又不一味扩张刺激,财政政策与产业、社会等多项政策协同考虑,兼顾了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发展与安全。“一言以蔽之,就是在紧平衡状态、多目标下寻求最优解。”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认为,一方面,3%的赤字率安排,显示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财政政策在加力;另一方面,3%又是一个相对比较保守的指标,显示了中国财政的稳健性,体现了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需要。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五年来我国总体赤字率控制在3%以内,政府负债率控制在50%左右。
税费优惠持续助企纾困
2022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18年的17%下降至2022年的13.8%,在降低经营主体负担、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减税降费政策直击经营主体的痛点和难点,把这个‘肥’施到了企业发展的根上。”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在此前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说。
今年税费优惠政策如何?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
“减税降费从数量规模型转向效率效果型,更加注重精准性,有利于稳定宏观税负。从具体实施看,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能够实现政策提效。”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
“2023年,将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纾困需要,尽快研究明确政策,抓好落地见效,推动形成‘水深鱼归’‘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朱忠明表示,在继续实施好已经明确的减税降费政策、优化完善优惠政策的同时,将进一步增强政策精准性,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为微观主体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民生保障更显温度
按照预算报告安排,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超过27.5万亿元、增长5.6%。
今年的新增财力投向哪里?
翻开国家账本,保重点、保民生的主线贯穿始终。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投入,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一项项具体支出安排的背后,传递保障民生的温度。
2023年,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尤为重要。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68亿元、增加50亿元,支持各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教育支出依然占据“大头”。其中,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安排250亿元、增加20亿元;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补助资金安排100亿元、增加30亿元。
社会保障方面,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安排1567亿元,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增加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安排1750亿元、增加100亿元,重点向乡村振兴底子差的地区倾斜……
“虽然2023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但不会在民生支出上退步,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刘昆说。
“民生支出始终是财政支出的优先选项。”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财政厅厅长李峰表示,近年来山东将财政支出的近八成用于民生领域。今年的预算报告提出,支持各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山东财政部门将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切实兜牢基本民生底线。(记者孙韶华、汪子旭、孙晓辉)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日热点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环球关注:透过数字看财政政策的力度与温度
- 73岁云南阿姨再冲IPO,一年卖货超5亿
- 年轻人「抠」出来的200亿市场,没有未来?
- 要闻:专家:人口负增长并不一定会引起经济萎缩
- 首发 | 质肽生物完成亿元级B轮融资,蓝驰创投领投
- 新消息丨打造专业康复机器人矩阵,司羿智能获近亿元A轮融资
- 世界热资讯!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孙浩进 两会专...
- 天天微动态丨全国人大代表、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苗伟:促进数...
- 天天观天下!“世界目光聚焦中国两会”
- 5%的预期增长目标是务实的可实现的
- 十分蹊跷:经济下滑是因为疫情?这一点才是关键!
- “世界目光聚焦中国两会”(外媒看点)
- 今日热讯:2022年GDP121万亿,今年增长5%,如何理解这两个指标?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我国已与150个...
- 当前快报:GDP增速为何是5%左右?楼市风向有何变化?机构解读
- 今年GDP预期增长5%左右
- 每日速读!专家:人口负增长并不一定会引起经济萎缩 | 新京智库
- 世界微资讯!小学1-3年级全覆盖!宝安围棋教育再推多项高质量...
- 天天关注:越秀潮樾府营销中心开放,启幕国际滨海生活范本
- 世界速递!报告出炉,三个字总结!
- 焦点消息!聚焦政府工作报告|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促消费
- 全球观点: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5%左右 宏观政策将如...
- 聚焦政府工作报告|消费信心逐渐恢复,餐饮、家居消费需求将释放
- 全球观速讯丨纵论中国品牌出海新机遇!首届大湾区跨境电商高...
- GDP增速目标定在5%,国际机构这样看中国经济和股市
- 【世界时快讯】聚焦政府工作报告丨创新型消费需求未来会衍生...
- 天天亮点!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巩固新能源汽...
- 聚焦政府工作报告|提振国内消费需提振消费信心
- 世界消息!2023年桐乡市财政国资工作会议召开
- 越城区、滨海新区 靠前兑付政策资金
- 已兑付约3.02亿元!越城区、滨海新区2023年“1+9+3”政策预兑...
- 当前快讯:校企协同育人 顺丰与深圳技术大学共建产业学院
- 天天最资讯丨一场“抢”出来的指标分析会
- 全面注册制平移申报收官:主板IPO超97%在审项目完成平移
- 财政赤字货币化背后有哪些推演逻辑?|宏观经济
- 世界快讯:「虚拟货币」狂割小县城
- 资讯:快手磁力引擎推出Aha品牌力综合评估模型、发布年度影响...
- 全球快资讯丨万店越近,瑞幸越苦
- 【世界新要闻】大牌大补、分期免息,双重性价比!这个38节快...
- 隐秘角落:硬科技投资的新一层恐惧
- 当前动态:大鹏中心小学组织多彩志愿活动 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 动态:果然,他们也说了5%!
- 政府工作报告,披露这些重要数据!券商解读:最高频词汇为发...
- 【天天报资讯】深读报告|今年再提“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这...
- 两会时评 | 优先恢复和扩大消费,经济发展存持久动力
- 【世界聚看点】两会快讯 | 网宿科技黄莎琳:数字技术是构建...
- 每日视讯:推动叉车行业无人化智能化转型,镭神智能发布3D S...
- 全球新消息丨部长通道开启,聚焦工业、科技、环保
- 【财眼观两会】新能源汽车、6G、ChatGPT……首场“部长通道”...
- 环球动态:拓展重庆外资外贸朋友圈,重庆将率队出征粤港澳掘金
- 【全球新视野】港媒:值得关注的两会“经济关键词”
- 天天快消息!催生无果后,人口“拉响”警报?经济学家提出新...
- 视讯!“超额的储蓄”能否转化成消费?企业纷纷出招助力“买...
- 天天百事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 齐明:“国民共进”的良好...
- 看点:中国国防预算增幅不大是个积极信号,意味着效率提高战...
- 速讯:十大任务,读懂2023中国经济发展怎么干
- 全球速讯:广东将联合阿里巴巴1688平台共同举办“粤贸全国”...
- 21解读|政府工作报告释放8大政策信号
- 天天日报丨GDP增长5%左右、CPI涨幅3%左右……今年发展主要预...
- 环球消息!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央企重组将是2023...
- 全球即时看!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 徐洪才:GDP增长目标比较...
- 天天日报丨2022全国GDP十强县:晋江第4,义乌第10,“苏大强...
- 天天快报!两会快讯 | 全国人大代表杨伟坤:加强民营企业政...
- 7个关键字带你看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 十大任务读懂2023中国经济发展怎么干?
- 环球微动态丨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 李锦:切实落实“两个毫不...
- 全球今日报丨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 白明: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
- 每日时讯!全国人大代表袁国华:建议高位推动重大功能性平台在...
- 每日热讯!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要稳住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
- 部长通道|工信部部长金壮龙:今年工业经济有望回升向好,对...
- 世界快消息!人大代表黄茂兴建议:缓解受疫情冲击较大行业企...
- 当前焦点!2023年,彩礼还这么多事
- 【世界新要闻】B站快过「保质期」了
- 【世界聚看点】「断亲青年」: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不爱走亲戚了?
- 世界新动态:2022年青海各市GDP排行榜 西宁排名第一 海西排名第二
- 天天快资讯丨政府工作报告丨我国持续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 政府工作报告丨14亿多人口大国保持就业稳定
- 全球热文:政府工作报告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 政府工作报告丨十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稳定在2%左右
- 全球观热点:新罗:加快融合创新发展 激发稳定增长动能
- 今日精选:下周关注丨2月CPI、PPI等数据将公布,这些投资机会...
- 世界速读: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的科创密码是? | 对话长江
- 全球热资讯!稳房地产、促汽车消费,全国人大代表姚劲波带来...
- 当前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 环球观速讯丨毕马威看好中国消费和投资复苏——中国经济增长...
- 全国政协委员陆铭:中国城镇化率会达到80%以上
- 消息!城市经济20强排名变迁,北方城市慢慢疲软,南方城市步...
- 央行还会继续降准或者降息吗?后续严防经营贷进入楼市?
- 世界头条:汪小菲代工厂要IPO了
- 天天滚动:绿色打印体验店亮相!爱普生商用打印举办新品渠道发...
- 【环球聚看点】数据会说话·换个角度看吉林①丨这个“第一方...
- 全球聚焦:两会描绘发展蓝图备受期待
- 陕西出台50条措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 焦点热门:广东开年第一波政策“组合拳”来了:利好新能源车、...
- 今日最新!深圳市首次开展安全应急专业高级职称评审
- 【环球聚看点】2023年中国经济大转折!物价跌回5年前?
- 经济观察:GDP首破5万亿元 福建如何稳住经济大盘?
- 两会快讯 | 全国人大代表田轩:以完善数据基础设施为核心 ...
- 环球热头条丨(体育)江苏:2021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65%
- 实时焦点:山西未来潜力巨大的城市,铜矿储量占全省94%,或将...
今日要闻
- 环球关注:透过数字看财政政策的力度与温度
- 要闻:专家:人口负增长并不一定会引起经济萎缩
- 世界热资讯!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孙浩进 两会专家说丨着力发展新兴产业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 天天微动态丨全国人大代表、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苗伟:促进数字化和低碳化协同发展 推动数字经济进一步走向繁荣
- 天天观天下!“世界目光聚焦中国两会”
- 5%的预期增长目标是务实的可实现的
- 十分蹊跷:经济下滑是因为疫情?这一点才是关键!
- “世界目光聚焦中国两会”(外媒看点)
- 今日热讯:2022年GDP121万亿,今年增长5%,如何理解这两个指标?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我国已与150个国家签署互免签证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