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头条焦点:热点丨合力挖掘消费潜能长短策

图片来源/摄图网


(资料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周子勋

当前,“拼经济”“强信心”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工作的关键词。而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振消费是关键。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疫情三年居民收入增长放缓,资产负债表受到一定程度冲击,居民存款能否更多转化为消费尚待观察,未来疫情演进的复杂性也需关注。“新市民”和农民工的社保覆盖、失业和社会保险的全国调剂和统筹等影响居民消费的中长期因素,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收入增长承压制约消费潜能释放

促进消费尽快恢复,是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从居民消费看,当前各项指标均未恢复到长期趋势值。

“造成我国消费疲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结为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汤铎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短期看,消费疲弱是频发外部冲击造成的,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预期转弱最为棘手。长期看,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疲弱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近年来居民收入增长不快的现实。

“制约消费潜能释放的关键在于收入持续增长承压,消费信心被抑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蕴告诉本报记者,这是三年疫情冲击不可避免的影响,客观讲,需要有一个恢复和释放的过程。

政策长短兼顾合力挖掘消费潜能

汤铎铎表示,从短期看,促进消费的重点在于提振信心、改善预期。在市场主体投资和消费意愿不足的情况下,政府要担负起扩大总需求和提振信心的责任。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一方面,要从总体上形成有效需求,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另一方面,要从结构上更加偏向民生领域,出台更多支持和促进消费的政策。

从长期看,在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过程中,应该将两个“同步”(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和两个“提高”(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并且通过出台更多具体政策使其扎扎实实地落地。

“释放消费潜能的根本在于促进就业,抓手是稳市场主体、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及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志刚认为,政府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出台相关稳市场主体的支持政策,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稳定企业发展预期,鼓励民营经济在就业中发挥积极作用。要按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要求,通堵点、消痛点、解难点,畅通经济循环,鼓励国内外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释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规模效应等。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天津市委会专职副主委赵长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建议,解决好有钱消费问题,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提高有消费倾向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实现就业保障-企业产能增加-居民收入保障-消费能力增强的良性循环。解决好有东西消费问题,提升高品质消费资源供给。适度增加个人普通小客车增量指标,落实国家税费优惠政策,加大新能源车推广应用,鼓励汽车消费。解决好有地方消费问题,打造新型消费场景。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打造海上运动基地、露营基地、高端民宿基地,促进“资源变资产”,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解决好有保障消费问题,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已有的消费保障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相关规定措施。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总 监 制丨王辉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陈姝含

标签: 中国经济时报 消费疲弱 经济发展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