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30年前1万块钱,相当于现在多少钱?真相很意外

时常听家里的老人谈起过去的故事。尤其提到曾经的“万元户”,更让他们羡慕的不得了。“万元户”是什么?怎么才算是“万元户”呢?其实所谓的“万元户”如今看来并没有多么了不起。顾名思义,只要手里有1万元存款,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被称之为“万元户。

听起来“万元户”并不像老一辈人说的那么辉煌。但如今的生活水平和那个年代是没办法比较的。即使是1万元的购买力也大有不同。那么,三十年前的1万元相当于如今的多少钱呢?


(相关资料图)

一、三十年间工资的变化

如今是2023年,三十年前是1993年。在1993年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现在相比有比较大的差距。并不是那个时候人们有多么贫穷,而是那个时候的人们都不舍得花钱。

那么,三十年前人们的工资如何?根据国家相关数据分析: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我国人均年收入大概是1100元左右,而如今人们的可支配年收入大概在40000元以上。

对比发现,一个月的收入要差距接近37倍。从数据分析也就可以理解为:那时候的100元等于如今的3700元。当然,这样的算法是片面的,也只是针对收入问题而考虑的。如果要分析那时候的钱币含金量有多大,还要具体分析那个时候的购买力。

那么,三十年前的1万元,在如今算是多少钱呢?

二、成为“万元户”确实不易

分析这1万元在三十年间的变化,不能单单从某一方面来计算。

首先从国家GDP分析。三十年间我国GDP翻增50多倍,那么是否可以理解当年的1万元如同现在的50万元呢?这显然不对。

GDP虽然是反映国内生产总值的,但这也只和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社会水平有关,却不一定和人民的收入和存款挂钩。虽然GDP能够作为衡量人均贫富程度的标准,但却不能以一个确切的数字来换算三十年间的物价倍率。

而所谓的“万元户”,是指这个人的固有资产达到1万元。那么是否可以用三十年间个人所拥有的资产差距,来分析“万元户”的含金量?确实,这个方法很科学,也很有说服力。

最早发现这个方法的人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他的名字是钟伟。钟伟认为,既然1万元是以个人资产来统计的,那么最合适的比较方式就是拿如今人均存款来对比。

所以,按照钟伟的方式。那个时候国民人均存款在800元以内,而根据2022年最新统计,人们的年基本存款在8.94万元。相比之下,差距接近112倍!所以按照这样的方式计算,那个时候的万元户等同于坐拥112万资产。

虽然112万资产相比普通居民已经算是富裕家庭了,但也不至于像人们夸赞的那么夸张吧?但事实即是如此,因为那个时候想要攒下1万元,并不像如今这么容易。

三、1万元不多,却很难攒下

回望90年代初期,以大米为例,那个时候的一斤大米大概在3毛钱左右,如今的一斤大米平均在3元-5元之间。这样一比较,大米的价格相比只相差了十倍。

再看肉类的价格。那个时候的肉价大概在1.5元-2元一斤,而如今的猪肉价格平均在10元-15元一斤。相差也在七倍左右。这样看来,猪肉和大米作为人们最常吃的食物,价格仅仅差距在十倍左右。而三十年间人们的年积蓄却差距到了110多倍。是不是意味着,如今的人们更容易攒钱?

实际并非如此,相反,是那个年代的人更难攒钱。

一方面,那个时候的人工作十分难找,只有知识分子才能够赚到最多的那份钱,基础工人赚的是比较少的。其次,那个时候女性工作者较少,一个家庭的重担大都会压在男主人的身上。所以一个人的工资也就是一家人的支出。

按照这样的思路延伸,再从多个角度分析,这1万元的含金量就越来越高了。如果按照收入分析,1万元的价值大概是112万。但如果再联系生活背景,那么曾经的1万元可能就远超于如今的百万元了。

结语

按数据分析,如今的1万元约等于三十年前的112万元。但分析这1万元在三十年间的增值,不单单要从GDP、人均消费,或者是人均收入来分析,最主要的是要联系社会实情。

所以本文中所得出的112万元换算数据,也仅仅只能作为参考。具体的换算并没有绝对的“公式”,所以三十年前1万元到底有多大的“价值”,也只有您自己最有发言权。

标签: 那个时候 三十年间 三十年前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