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报:多地出台政策,希望逆转人口负增长…放眼全球,同遭遇的各国“前辈们”都做了啥?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出台政策,以真金白银鼓励生育,具体举措包括生育津贴、育儿补贴、住房福利等。最近,苏州和杭州政府决定向二胎三胎家庭提供丰厚的生育津贴,数额最高可达12万元。
面对生育率持续走低,以及人口负增长的困境,各国政府往往会选择推行鼓励措施,引导家庭的生育选择,提高年轻人生育意愿。
(资料图片)
比我国更早面临这个难题的国家先行了一步,其中一些政府颁布的干预措施取得过一定程度的成功。
放眼全球,这些做法或许对各地颁布人口调控措施有所启发和借鉴。
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956万,死亡人口1041万,人口负增长85万。 很多专家预料到了这一时刻,这一可能影响全球的人口结构转折点,但比预期来早了几年。经济学家对人口问题感到不安。
无法扭转的局势?
有不少发达国家比我国更早遭遇这个问题的挑战,包括意大利、希腊、日本、韩国,还有俄罗斯以及很多东欧和南欧国家,它们因多年生育率下降或净移民人数少(甚至为负)而遭遇负增长。显然,越来越多国家将面临这个问题。
中国人口开始减少
一些人口还没开始减少的国家,例如澳大利亚、法国和英国等,多年来也一直在努力应对人口增长缓慢的问题。
历史经验提示,一个国家一旦踩过人口负增长的那条线,其政府几乎无力逆转局势。
随着人口结构越发头重脚轻,数量更少的更年轻一代需要以更大成本照顾数量更多的更老一代。
虽然过去五年间,出生率大幅下降,但长期以,我国都属于人口相对年轻的国家,这意味着它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能经受得住低出生率。同时,与许多发达国家一样,现在我国的老年人口不断膨胀,对年轻人口的需求越发迫切。
像美国和德国这样的国家,能依靠大量移民弥补出生率低的问题;但对于净移民为负的国家,出生更多婴儿才是目前唯一选项。
中国的生育率自 1970 年以来急剧下降
“宝宝津贴”
鼓励家庭生育的大多数举措都成本昂贵,而且往往效果有限。这些举措包括生孩子的现金奖励、足够长的育儿假以及免费或带补贴的儿童保育。
二十年前,澳大利亚试行了一项“宝宝津贴”(baby bonus)计划。在该计划的鼎盛时期,政府为每个宝宝支付近6000美元的奖金。2004年,澳大利亚的生育率约为每名妇女生育1.8个孩子;到2008年,生育率升至2左右的高点。
对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来说,在无移民情况下,生育率达到2.1,才能更新人口并保持人口稳定。因此2.1又被称为“人口更替率”。
但到了2020年,也就是该计划结束的六年后,澳大利亚的生育率跌至1.6——低于首次推行津贴政策时的水平。
澳大利亚发起“宝宝津贴”计划后,生育率曾短暂回升。据估计,津贴计划带来的真实婴儿增量为2.4万人。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人口统计学家利兹·艾伦 (Liz Allen) 表示,宝宝津贴计划最终没怎么起效。
政府提高生育率的干预最好侧重于解决阻碍人们拥有理想家庭规模的问题。
最有效的举措,应当旨在解决社会福利、就业政策和其他潜在经济问题。
法国、德国以及北欧国家(如瑞典和丹麦)在阻止出生率下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主要方式和澳大利亚的差不多——政府资助的儿童保育和慷慨的育儿假。
然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将生育率送回并保持于2.1。
美国的生育率在1970年代跌至2.1以下,到2007年缓慢回升至人口更替率水平,接着大衰退到来,生育率再次崩溃,目前的水平略低于1.7。
“尽快利用育儿假福利”
而瑞典常被视为成功提高生育率的典范。
1970年代,瑞典政府推行9个月的育儿假;到1980年,他们又开始用育儿假福利鼓励母亲在规定时间内生育多个孩子。
之后,瑞典的生育率从1980年代初期的1.6上升到1990年的峰值——比人口替代率还高。(他们后来又将育儿假延长至16个月,成为世界最长之一。)
瑞典一度成功提高生育率
不过飙升之后,他们的人口出生率在1990年代下降了。
回顾过去五十年,能看到瑞典生育率波动很大,大致与经济繁荣同步上升。瑞典处于全球最发达经济体之列,同时也是他们当中生育率最高的,而令人无奈的是,过去十年间他们生育率的轨迹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似,都是下降。
曾经的育儿假福利的确推动了生育率飙升,但这波浪潮更像是“提前释放需求”。香港科技大学人口学家斯图尔特·吉特尔-巴斯滕 (Stuart Gietel-Basten) 指出——
经济激励措施很难真正增加出生儿童总数,只不过是鼓励家庭“尽快利用可能不会持久的福利”。而且这些举措可能带来各种副作用。
假设某一年有5万个孩子出生,下一年是10万个,第三年又变回5万个,那么这种过山车般的波动对规划和教育来说会非常糟糕。
鲜有国家像匈牙利那样大力鼓励生育。
匈牙利的右翼民粹主义领导人维克多·欧尔班(Viktor Orban)将全国GDP的5%用于提高出生率,具体措施包括发放“按孩减免”的优惠贷款(生得越多,减免越大),对生育3个孩子的母亲进行税收减免,以及提供免费的生育治疗。
匈牙利通过经济奖励强力刺激生育
欧尔班的努力始于2010年,匈牙利的生育率那时刚刚超过1.2,为欧洲最低,后来在2010年代升至1.6左右——这是用很大成本换来的些许改善。
中国很难像瑞典那样成功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始于1979年,结束于2016年初,期间生育率持续下降。虽然政府从2016年开始采取一系列手段,例如津贴奖励和减免税额等,用以鼓励生育,却并未推动出生率上升。
根据联合国数据,中国生育率在2016年略有上升,超过1.7,与澳大利亚和英国相当,但终究昙花一现,在2017年跌回1.2,后又不断下降,到2022年已经不到0.7了,处于世界最低水平。
1970年,中国80%人口的年龄在40岁以下,一半人口在20岁以下
到2021年,中国一半人口的年龄在40岁及以上
悉尼大学经济学家劳伦·约翰斯顿 (Lauren A. Johnston) 表示,阻碍年轻人生二胎三胎的最大障碍是经济问题:
很多人因价格高昂的住房和不菲的教育成本而不敢生育更多孩子。“他们都买不起自己的居所,更别说两个孩子的了。”
人口老龄化不可避免
相比于忧心忡忡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更为乐观。
联合国人口司司长约翰·威尔莫斯(John Wilmoth)表示,经过数十年的指数增长,世界人口在1970年至2014年间翻了一番,超过70亿,对于生育率下降和人口减少的悲观被夸大了。
"自197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与人口减少作斗争,但现在仍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之一。人口负增长并不是我们想象的灾难,日本也没有陷入所谓的死亡螺旋。"
目前全球整体生育率仍然高于人口替代率,这意味着许多发达国家(即便是那些过去不依靠移民的国家)将继续准入更多移民。以日本为例,新冠大流行之前,日本的净移民数量虽然较少,但一直稳步增长。
威尔莫斯还指出,如果没有移民,政府就应当坚持施行务实、非强制性的鼓励措施,让育龄家庭既能追求事业,又敢于生养后代;另一方面,应当鼓励年长者继续工作。这些都是控制人口负增长的关键。
总体而言,人口稳定是件好事,所有社会都需要适应人口老龄化。真正重要的是人口变化的速度。
资料来源: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解码“横琴金融30条”丨黄挚欢:发挥横琴示范带头作用,推动...
- 播报:多地出台政策,希望逆转人口负增长…放眼全球,同遭遇...
- 【环球播资讯】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工作推进会在...
- 攀枝花钒钛高新区获评“2022年四川‘拼经济 搞建设’标兵”
- 世界视点!成人集换式卡牌「集卡社」获首轮融资,bilibili投资
- 精选!央行:2022年上缴央行结存利润1.13万亿元
- 热门看点:“搬”辆汽车来讲课,深圳这位物理老师太拼了
- 不上班的年轻人,涌入公园练起「老人推手」
- 【世界独家】一线调研丨创新与下沉融合:释放消费活力?
- 全球短讯!海报观察|消费攀升 商圈回暖 青岛市场红火“有看点”
- 热门看点:央行、银保监会:拓宽住房租赁企业债券融资渠道
- 【全球快播报】证监会答复政协提案:引导撬动金融资源更多流...
- 焦点热门:央行: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稳固对实体经济可持续...
- 银保监会:房贷提前还款困难正在逐步缓解
- 每日关注!深圳交易集团举行金融服务平台政府采购订单融资业务...
- 环球热议:2022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 简讯:央行:持续化解重点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风险,进一步推...
- 央行:2022年12月新发房贷利率平均为4.26%,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
- 最新资讯:西南证券:2023年新基建投资或达2.6万亿元-3.0万亿元
- 光明街道开展反恐实战演练暨反恐应急技能培训,筑牢辖区安全防线
- 全球看热讯: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出炉 兰州高新区排名稳...
- 全球首批!中国民航局为4款大疆农业无人机系统颁发型号合格证
- 世界微头条丨京津冀产业协同纵深发展支持天津经济运行稳步回升
- 环球热门:2万亿后 县域经济如何继续挑大梁
- 拟奖补公示!涉及浉河区、平桥区、光山县、淮滨县、潢川县……
- 微速讯:西安发布“黄金十条” 打造资本产业良性互动西安生态
- 总计派发3900万元!南山“券力”双向助力消费者+商家
- 【全球报资讯】山东一个100亿母基金落地
- 协商停息挂账要多久出结果?协商停息挂账的流程介绍
- 怎么委托别人办理房贷延期?办理房贷延期的条件是什么?
- 欠平台五万怎么协商还款?哪些情况可以办网贷延期?
- 没毕业可以申请个性化分期吗?个性化分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房贷延期后会是黑户吗?申请房贷延期还款要什么条件?
- 停息挂账后征信是黑户吗?办停息挂账需要什么条件?
- 自己办个性化分期要怎么做?个性化分期的申请流程介绍
- 停息挂账自己谈可以吗?信用卡停息挂账怎么办理?
- 网贷欠1万会被平台起诉吗?怎么跟平台协商延期还款?
- 信用卡欠1万会被平台起诉吗?怎么跟银行协商个性化分期?
- 百事通!国家外汇管理局:1月我国国际收支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
- 全球速递!国家外汇局:1月中国国际收支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5...
- 焦点热文:2022年广西钦州向海经济生产总值达1621亿元
- 外交部:中国吸收外资数据迎来“开门红” 欢迎更多外商走进...
- 【走进区域看发展】加“数”奔跑 九龙坡抢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 2月24日渤海银行汇率人民币中间价一览
- 顾客家中坐 奶茶天上来!美团无人机获准在深圳人口密集区进...
- 「肆月河豚」完成3500万元A+轮融资,华软资本投资
- 重点聚焦!中国光大银行外汇牌价表一览 2月24日光大银行汇率...
- 当前资讯!中国银行外汇牌价表一览 2月24日中国银行汇率人民...
- 全球观点:广发银行外汇牌价表一览 2月24日广发夏银行汇率人...
- 时讯:「假装上班」的全职妈妈:花3000元租自习室,逃离家庭
- 世界快播:2月24日恒丰银行外汇牌价表一览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 传真如何使用?传真的使用方法?
- 热文:香港特区政府:金融支持前海深化改革开放意见助力香港...
- 每日速读!36的因数有哪些?36的公因数有哪些?
- 世界聚焦:躲避是什么意思?躲避的反义词有哪些?
- 【全球新要闻】工商银行笔试考什么?工商银行笔试考几科?
- 1月信贷、存款双创新高,企业居民预期错位
- 天天百事通!丹桂是什么?丹桂有什么作用?
- 天天快讯:传奇3G单机版是什么游戏?传奇3G单机版游戏介绍?
- 【世界新要闻】迟子建的主要作品有哪些?迟子建资料介绍?
- 即时:大基数是什么?身体基数是指什么?
- 郭磊:中长期看中国出口仍然具备一定竞争力
- 快报:大年初五有什么习俗?大年初五的习俗介绍?
- 第二次绿色革命指什么?第二次绿色革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焦点速讯:1月实现利润7.6亿元 广西国资国企一季度迎“开门红”
- 关注:杭州高新区发布打造“中国数谷”总体方案:实现数字经...
- 世贸组织报告:2022年全球贸易表现好于预期
- 视讯!实际使用外资“开门红”看点在哪里
- 天天快资讯丨为智慧医检发展提速!金域医学与腾讯签署战略合...
- 天天看热讯:「索迩电子」获近亿元A轮融资,建银国际领投
- 环球微速讯:中国游戏「盼春归」
- 环球微资讯!清洁电器,一场渗透率与价格战之间的狂飙
- 每日热议!直击企业家天府年会:疫情后川渝民营经济正加速恢复
- 看点:第三届上海数字创新大会开幕 全国首个地市级数字化转...
- 著名经济学家储殷多个平台账号被禁言
- 天天视讯!始祖鸟,不割穷人的韭菜
- 天天报道:谭耀宗:2023年中国经济重新启航,香港经济会取得更...
- 当前视点!高盛:快手广告2023年布局三大核心发力点,维持「...
- 报告显示中国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不断优化
- 热文:畅内销,稳外贸!广东省内海关加工贸易政策助企“双循环”
- 全球今日报丨争当全球「药王」,中国药企摩拳擦掌
- 2023,教育行业「浴火重生」?
- 【全球独家】KTV「消亡史」:辉煌、挫折与新生
- 丰田金融服务联手广汽丰田打造“一站式”线上购车体验
- 宝安湾有了企业上市“摇篮”!深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北交所...
- 每日聚焦:康辉:表面上说百元美钞只有17美分成本,实际是霸...
- 视点!30秒|2022年遂宁市GDP达到1614亿元 增速居全省第四位
- 充分发挥国企战略支撑作用 成都城投集团获评2022年度“四川...
- 【独家】新一轮机构改革,重头戏估在县级,或精简650万财政供...
- 世界快讯: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炉 31省份晒收入单 广东居...
- 深职院公布2023年春季高考招生计划
- 世界最新:刘新常:聚焦科技创新和新经济领域 助力成都成为...
- 韬光养晦战略的巨大成功
- 全球观天下!中国这三个省的GDP,已经超过不少发达国家,有你...
- 天天观焦点:28861元!这个数据背后不简单
- 世界今亮点!上海黄浦:加强普惠金融服务支持
- 每日讯息!To VC的新消费企业,上市后却沦为一地鸡毛
- 当前简讯:张兰酸辣粉卖断货,俏江南却不断关店
- 全球热点评!「认错」后,爱奇艺还能另辟蹊径增收吗?
- 暴雪关停30天
今日要闻
- 解码“横琴金融30条”丨黄挚欢:发挥横琴示范带头作用,推动金融市场高度开放
- 播报:多地出台政策,希望逆转人口负增长…放眼全球,同遭遇的各国“前辈们”都做了啥?
- 【环球播资讯】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
- 攀枝花钒钛高新区获评“2022年四川‘拼经济 搞建设’标兵”
- 精选!央行:2022年上缴央行结存利润1.13万亿元
- 【世界独家】一线调研丨创新与下沉融合:释放消费活力?
- 全球短讯!海报观察|消费攀升 商圈回暖 青岛市场红火“有看点”
- 热门看点:央行、银保监会:拓宽住房租赁企业债券融资渠道
- 【全球快播报】证监会答复政协提案:引导撬动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民营企业
- 焦点热门:央行: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稳固对实体经济可持续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