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赵建:反对滥发债务是守住经济学常识的底线
作者:赵建,西京研究院创始院长,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本文为西京研究院发表的第632篇原创文章,赵建博士的第590篇原创文章。
为一个常识辩护是非常难的。比如对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样的公理常识,如何用逻辑来证明?对于“反对滥发债务”,我坚持它是一个不证自明的经济学常识,或者至少是一个很容易间接证明的定理。如果这个不是常识,那么所有的经济学理论价值体系就会崩溃。就像两点如果不能确定一条直线,整个古典几何学要崩溃一样。
很显然,如果债务都可以滥发的话,所有的预算一定条件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成本一定条件下的厂商利润最大化,都将无法找到最优解。因为可以通过滥发债务无限扩展预算边界。
(资料图)
争论点可能就在如何定义“滥发”上。何为滥发,就是无法形成有效资产,无法按时履约偿还,没有信用可言,说到底是一种赖账行为。欠债还钱,理所当然,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说它是一种常识。口口声声谈如何发债,如何建设项目,却闭口不谈如何偿还,显然就是进入了庞氏骗局。
复杂在国家债务,因为看上去国家债务可以持续借新还旧,实在不行就用央行去买,所谓MMT,大家皆大欢喜,有何不可?然而,国家信用也不是无限滥用的,不能因为它能够长期借新还旧就认为可以随意滥发,这明显是一种致命的自负,历史上有无数个例子在证明这一点。
如果债务能够随意滥发,那么第一GDP大国肯定不是美国,而是委内瑞拉、津巴布韦。国民政府也不会用一麻袋钞票买一盒火柴,最终整个实业体系凋零“只有印钞机还在轰鸣”。如果债务这么神奇,世界上可能就没什么难事了。
杠杆率的绝对数其实没有意义,美国的杠杆率近300%,日本的杠杆率超过400%,基本上没有大风险。但非洲一些国家的杠杆率不到60%,屡屡违约,风险非常大。为什么发达国家可以借那么高的债,是因为他们有完善的市场体系,有开放的全球市场,有具有世界信誉的货币体系。
同样,中国最近十几年债务突飞猛没有出现大问题,是有庞大的要素红利、市场体系和开放的全球市场做支撑,包括人口红利、众多的民营企业、掌握着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深度的商品市场和资本品市场,才能保证整个物价和信用体系稳定,没有征收过多的铸币税。尤其是具有供给弹性的商品生产体系,这些处于下游行业的消费品主要是由民营企业供给。可以说,一直是中国的实体经济支撑起来的信用体系,在支撑中国的庞大债务。
宏观杠杆率=债务/GDP,大小实际上就取决于印钞J的速度与实体经济机器速度的对比。债务一般都会形成M2。我们通常说的印钞J是央行的,印的是基础货币,大多数时候是商业银行在印钞,形成M2。
因此记住一点,债务神奇并非债务本身,而是有一个强大的实体市场经济来调动资源,能对债务创造的需求做出瞬时反应,如果没有市场经济和民营企业带来的实体供给,债务也不过是一堆废纸。正如熊彼特所言,信贷应该掌握在企业家手里,让他们用这“凭空创造的购买力”来组织要素进行生产。
依赖国家信用所发行的债务也是如此,融得的资金必须掌握在有预算约束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有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的治理主体手里。他们对基础设施有战略眼光,能够通过发债建设大型交通公用设施,但最终的目的是让市场经济和民营企业活起来,在基础设施提供的便利性上提高税基,通过缴纳税收偿还债务。但是这个过程,往往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无法进行精准计量的问题。
同时必须有一个强大的金融体系(风险定价)和市场供给体系来满足债务创造的需求。如果这个信誉和供给体系破坏了,那么你发再多的债务也没人买。而MMT印钞买的做法不过是自欺欺人,造成巨大的恶性通胀和社会问题。毕竟,国家信用也不是无限的。
地方政府债务最大的问题是仗着强势的地位赖账。如果仗着债务不用还而大肆发债,以后谁还会借给你。即使你不断的借新还旧滚存,由于供给跟不上发债速度(债务货币化),将会引发巨大的通货膨胀。债务的严肃性往往体现在分配层面的公正,如果发债等于发财,那么还有哪个企业家还愿意辛辛苦苦在实体端创造价值。
五年前,AB、HR、BS、HH的教训,今天HD等若干房企的教训,永煤、春兰水务、镇江、遵义的教训还不够吗?非得发债发到不可收拾,发到物价高企、供给和分配体系紊乱、资产泡沫飙升,然后经济信用和经济崩溃才会停止?
债务滥发本质上是一种分配体系的扭曲,它将资源过度向债务密集部门累积,造成极其高的债务密集度。一旦经济的债务密集度到了一定临界值,大量需要还本付息的债务就像黑洞一样吞噬经济发展的成果。在现实中,有太多通过滥发债务透支国家信用的事情,从债务型企业,到债务型城市,从不规范发债,到各种逃废债,金融领域里的各种道德风险和贪腐寻租横行。2022年全国城投的高管有近百人因贪污锒铛入狱。
而最担心的,并不是债务优势部门对实体部门的挤出,而是对社会文化和氛围的侵蚀。如果大家看到发债和赖账是一门生意(对地方平台来说),又看到地方政府不能破产,那么竞相围绕地方债务来做生意,搞项目,谁还能踏踏实实的干事创业,企业家精神也会遭到侵蚀。
经济学是中性的,但绝非冷酷无情。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起码说是为了人们的美好生活。既然经济的目的如此,经济学的目的又是什么?如果只有抽象宏大的GDP、债务、基建,闭口不谈个体和社会大众的利益诉求,研究的再多也只是隔靴搔痒、南辕北寨,拿工具当目的。
因此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也必须是人本主义的,严谨的逻辑,抽象的模型,宏大的叙事,都需要为活生生的人服务——人的效用最大化。否则,就是在缘木求鱼、舍本逐末,经济学再专业也不过是不知何处是归途的迷途羔羊。
从这个意义上,反对滥发债务,避免债务成为鸦片,是为了守住经济学的常识和良知。如果现在越来越多的常识都需要不断的辩论,我只能说这是中国经济学人的悲哀。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聚焦:赵建:反对滥发债务是守住经济学常识的底线
- 当前速递!索源科技:政策“暖风”助力打造电源市场高质量品牌
- 环球热推荐:深圳10个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已测试运行
- 当前焦点!全国最多!姊妹学校增至346对,深港教育交流合作向...
- 大湾区医疗集团携手国任保险,打造国内首款粤港跨境医疗险
- 每日快报!深大多个项目斩获2022省市科学技术奖
- 【播资讯】惠誉、野村之后,高盛也上调中国2023年GDP增速:从...
- 环球要闻:刘陈杰:中国经济的风险和机会生生不息
- 五大维度透视:“2万亿俱乐部”含金量几何?
- 重庆再推36条政策措施,推动经济企稳恢复提振
- 【全球报资讯】港股21日跌1.71% 收报20529.49点
- 全球新消息丨(新华全媒头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依然是外...
- 天天播报:这项调查中,约67%受访者认为深圳楼市今年“稳步复苏”
- 共创未来,2023年与快手出海一起掘金新世界!
- 每日热文: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会长赵健:消费是经济复苏的“排...
- 海南省常住人口增加6.56万人,出生率同比下降1.14 个千分点
- 世界热文:仍有逾10万人失业,香港失业率恢复到三年前疫情初水平
- 全球关注:开年如何拼经济?多地政府抢跑数字经济赛道
- 天天热讯:世界工厂的共同宿命!中国是怎么搞定产能过剩的?
- 全球快看: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答21记者:居民消费为拉动经...
- 提振消费信心,聚焦金融力量!金融投资报全媒体矩阵“3·15金...
- 天天即时:人口第三省不爱生娃了,是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 高德地图以聚合模式推动数实融合,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向生态开放
- 天天时讯: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新成果!高德地图发布一体化出行...
- 世界动态:平安健康保险打造公益范本,“慈善+保险”惠及逾1.2...
- 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深圳、上海、南京排前三,南昌、...
- 全港疯传!明天香港人人派钱1万!
- 今日看点:熵增定律视角下的零碳金融框架 | 宏观经济
- 全球通讯!“成”语新说丨成都迈入“GDP两万亿俱乐部” 代表...
- 我国居民消费复苏的动力与隐忧|宏观经济
- 数字化转型 共创新价值——2022香港上市公司发展高峰论坛暨...
- 喜茶下沉战120天
- 张大大教内娱明星做人
- 【焦点热闻】扫地机涨不动价了,科沃斯和石头挣扎上岸
- 当前观察:大型演唱会回归,真假黄牛都很忙
- 推动五大自由便利!三年来,山东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 今日快讯:两会之声丨市人大代表热议提振消费信心 让烟火成...
- 把握“黄金建仓时点” ,长盛稳益6个月定开债开放申购
- 世界微速讯:樊纲:2023年中国经济值得关注的三个问题
- 当前速讯:协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香港大湾区航空“牵手...
- 【全球播资讯】远方有书声 深企走进湖南上坪小学开展阅读推广日
- 速递!金融赋能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科创企业“科研保”正式上线
- 没钱还款能办理房贷延期吗?房贷延期容易办理吗?
- 没收入可以申请停息挂账吗?申请停息挂账难不难?
- 网贷欠2万可以办理延期吗?网贷有欠款怎么处理好?
- 支持个性化分期的银行有哪些?个性化分期申请技巧介绍
- 房贷逾期后就能申请延期还款吗?哪些银行可以延期还款?
- 网贷延期还款的申请步骤是什么?网贷延期还款好办吗?
- 停息挂账需要哪些证明材料?停息挂账需要签什么协议?
- 办个性化分期会节省哪些费用?怎么办理个性化分期?
- 申请停息挂账要有什么理由?申请停息挂账对工作有没有要求?
- 重庆再推36条政策措施 推动经济企稳恢复提振
- 网贷延期还款靠谱吗?网贷延期还款怎么申请办理?
- 【热闻】2022年中国全社会R&D经费投入超3万亿元 稳居世界第二
- 每日热讯!新闻观察:改善营商环境 拓展投资空间 中国对外资...
- 全球头条:青岛将围绕打造五大阵地,进一步提升开放发展能级
- 滚动:海南省统计局解读去年常住人口变动情况:出生率降幅扩大
- 中国银行外汇牌价一览2月21日 今日中国银行美元现钞价多少?
- 重点聚焦!网红烘焙店开始关门了
- 热点评!广发银行外汇牌价一览2月21日 今日广发银行人民币汇...
- 国家疾控局提示开学后注意预防流感
- 天天快报!恒丰银行外汇牌价表2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多少?
- 天天视讯!气密测试厂商「海瑞思」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深创投...
- 世界快报:全款拿下电动「八嘎车」,甜妹实现了狂飙梦想
- 当前信息:央行在香港成功发行2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
- 当前热讯:字节跳动,意外投了一群Rapper
- 环球今日讯!渤海银行外汇牌价查询2月21日 今日渤海银行美元...
- 光大银行外汇牌价一览2月21日 今日光大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当前快报:快手「2023·增量效应」磁力大会即将召开,品牌增长...
- 世界今亮点!菜椒怎么做好吃?做家常菜椒炒肉的详细操作步骤...
- 全球速讯:磅秤怎么看?看磅秤的具体操作步骤有哪些?
- 夏天土豆怎么保存不发绿不长牙?保存土豆的详细操作步骤有哪些?
- 天天快讯:生鸡蛋怎么吃?蒸鸡蛋的具体操作步骤有哪些?
- 新消息丨木铲子使用前怎么处理?处理使用前的木铲子详细操作...
- 苹果手机上滑工具栏怎么设置?设置步骤有哪些?
- qq照片墙怎么弄成九宫格?qq照片墙弄成九宫格的方法步骤有哪些?
- 最新消息:蚕茧怎么剥茧?蚕茧剥茧的详细操作步骤?
- 焦点速递!苹果平板怎么连接WiFi?连接苹果平板WiFi的具体操...
- 环球时讯:杏子酒的酿制方法是什么?酿制杏子酒的详细步骤有...
- 世界观察:成都:今年地区生产总值目标增长6%以上,未来5年破...
- 当前热讯:韩式烤肉蘸料干料配方有哪些?怎么制作韩式烤肉干...
- 世界滚动:国资委:着力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加大对战略性新兴...
- 专栏作家 | 全面促进消费:国外经验比较与借鉴
- 世界新消息丨北京统计局发布报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格局日...
- 环球微头条丨2023年1月全国吸收外资同比增长14.5%
- 【环球新要闻】ChatGPT,眼瞅着成为「云战场」?
- 新一轮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启动
- 每日速递:嘉实基金旗下近百只基金近一年业绩位居同类前1/4
- 盖茨谈ChatGPT医疗用途,医疗行业借助AI腾飞还有多远?
- 当前速看:中国(深圳)跨境电商展2月22日开幕
- 环球要闻:刘强东瞄准拼多多,电商江湖的炮火声不远了?
- 环球热文:国家税务总局:在六个方面推出25条便民办税缴费新措施
- 环球百事通!「卤味刺客」周黑鸭遭「背刺」
- 热门看点:斥资7.2亿!深圳新福景双语学校将打造IB体系新标杆
- 今日热搜:宁德时代「百亿补贴」,补国产不补特斯拉?
- 当前观察:首届“香蜜湖杯”大会树立金融业发展“风向标”
- 开放大省亮出“成绩单”和“任务书”
- 世界快讯:数观趋势丨石家庄:“黑马”正狂飙
- 环球通讯!《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发布,青岛...
- 天天即时看!我国研发经费投入首次突破3万亿大关
今日要闻
- 聚焦:赵建:反对滥发债务是守住经济学常识的底线
- 【播资讯】惠誉、野村之后,高盛也上调中国2023年GDP增速:从3%升到5.3%?
- 环球要闻:刘陈杰:中国经济的风险和机会生生不息
- 五大维度透视:“2万亿俱乐部”含金量几何?
- 重庆再推36条政策措施,推动经济企稳恢复提振
- 全球新消息丨(新华全媒头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从2023年首月外资成绩单看共享构建新发展格局新机遇
- 每日热文: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会长赵健:消费是经济复苏的“排头兵”
- 海南省常住人口增加6.56万人,出生率同比下降1.14 个千分点
- 世界热文:仍有逾10万人失业,香港失业率恢复到三年前疫情初水平
- 全球关注:开年如何拼经济?多地政府抢跑数字经济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