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在线丨中国,68.1%
随着中国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外界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将迎来迅速地复苏反弹。《环球时报》旗下舆情调查中心(简称“环球舆情”)日前发布《中外在华企业管理者调查报告(2022-2023年度)》,集中展现了18个主要行业大类的405位中外企业中高层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见解和看法。调查显示,2023年对于在华企业而言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环境的低迷、生产成本的上涨等是企业需要克服的主要难题。与此同时,中国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增长前景为企业提供充足信心,受访者中,包括企业总负责人(35人)、高层(90人)在内的百余位中外高管,以及中高层(124人)、中层(156人)都对中国经济最有信心。
今年看好哪些新机遇
(资料图)
《中外在华企业管理者调查报告(2022-2023年度)》是环球舆情首次就这一主题进行调查。此次调查以在线问卷调查方法展开,全过程遵循国际市场调查行业通用标准,共回收有效问卷405份,覆盖农林牧渔业、文化/旅游/体育/娱乐、工业制造、互联网/电子商务/游戏等18个主要行业大类。
同时,环球舆情还对西贝餐饮集团、卡塔尔航空、中旅酒店、未势能源、万达酒店及度假村等企业高层代表开展深度访谈,从定量和定性两个维度呈现调查结果。问卷调查时间为2022年12月12日至2023年1月9日,企业代表深度访谈时间为2023年1月10日-1月29日。
此次调查的开始时间正值疫情防控政策的进一步优化调整。部分受访者对国内经济环境的感知及其预期产生了不同看法。调查显示,2022年,企业营收情况较上一年差的行业主要为文化/旅游/体育/娱乐、餐饮/住宿以及房地产行业。展望2023年,餐饮/住宿、教育/培训、互联网/电子商务/游戏、航空/铁路/运输/物流、文化/旅游/体育/娱乐行业受访者中,认为“本企业2023年机遇多于挑战”的比例均高于50%。
万达酒店及度假村市场营销中心、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王鑫在接受访谈时表示,旅游业的新机遇在于,后疫情时代市场复苏下的新消费需求,比如亲子、露营、周边游产品的打造和延续。同时,疫情在某种程度也加快了旅游业的数字化进程。疫情期间很多文旅企业聚焦数字化转型,后疫情时代将会持续为提前布局的企业赋能。
哪些行业对中国经济有信心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以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中国经济向好是全球经济的重要利好。调查显示,中国经济环境获得的评价最高,认为中国经济环境好(含非常好和比较好)的受访者占比为43.7%,认为亚洲经济和全球经济环境好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35.3%和19.3%,三成多受访者认为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差(29.1%比较差,5.9%非常差)。
对于未来3年中国、亚洲、全球经济的恢复信心,受访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最高,其次是亚洲经济,最后是全球经济。从行业视角看,78.6%的工业制造行业受访者对中国经济有信心,54.1%的医疗健康行业受访者对亚洲经济有信心,60.0%的汽车行业受访者、54.3%的IT通讯/软件/信息技术行业受访者和48.4%的文化/旅游/体育/娱乐行业受访者对全球经济信心不足。
卡塔尔航空北亚区总经理陈昌耀在接受访谈时表示,随着国内外疫情情况逐步趋于稳定,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连续发布与措施落地,旅游市场出现复苏迹象,航空业也转好。有数据显示,预计到2023年底,中国国内游客出境游或达1.15亿人次,这于旅游业和航空业而言都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西贝餐饮集团董事长贾国龙表示,包括餐饮行业在内受疫情影响的各行业,已行至黎明破晓前,市场将不断回暖,也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餐饮行业经历疫情洗牌后韧性变得更足。疫情期间,有的餐饮企业苦练基本功、有的通过融资积累弹药,也有一批新品牌逆势增长实现突破。
在调查中,七成受访者预测2023年中国GDP增速在3%—7%之间,预测均值为4.64%,其中38.3%的受访者认为增速在3%—5%之间,31.6%的受访者认为增速在5%—7%。在调查列举的中东、东盟、印度、美国等重点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未来5年的经济发展前景最被看好,提及率为68.1%,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调查还发现,国内消费需求加快恢复、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被认为是2023年的两大积极趋势。
如何看待“脱钩断链”与“卡脖子”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在2023面临的主要挑战或压力,选择率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全球经济的衰退/下滑(50.4%)、疫情的持续冲击(48.1%)、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47.2%)。此外,企业投资信心不足、线下消费大幅降低、关键技术“卡脖子”的关注率也较高,均不低于四成。有对外投资的中国企业中,48.6%的受访者认为“国内外供应链结构的变化”是主要挑战,该比例高于其他类型企业的受访者。
针对备受关注的全球科技产业链变化趋势,报告也展示了针对性的调查结果:近七成受访者认为,中国科技产业链的“产品制造和量产”环节具有明显优势;半数以上受访者认为中国当前的科技产业链完全或大部分环节能支撑中国科技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卡脖子”问题,超过六成的受访者选择以客观冷静或积极的态度面对。
主要从事氢燃料电池产品研发生产的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解超朋博士举例表示,燃料电池技术瓶颈制约产业的发展,国内企业面临着一系列“卡脖子”难题,如催化剂等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但随着技术迭代、材料价格下降、规模化效果显现,国产化替代效应正在加速。
同时,全球经济的走势也为中国带来机遇和挑战。在调查中,提及2023年全球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受访者选择率前三的分别为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52.1%)、疫情持续冲击消费/人员流动受阻(49.6%)、国际战争/区域战争(44.4%)。
中国旅游集团酒店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凡东升在接受访谈时说,从全球范围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疫情期间造成的逆全球化发展影响仍然存在,叠加地缘政治动荡影响、俄乌冲突及能源上涨等因素,全球高通胀挑战依然严峻,金融体系脆弱性不断积累,潜在风险不容忽视。部分国家可能进入衰退,通胀将预期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高位。
调查发现,不同国际属性的企业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认知有所不同。超半数(55.8%)外企受访者认为“经贸合作的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是主要制约因素。有海外落地业务的中企受访者中,55.2%选择“美国金融调控/货币政策的影响”。有对外投资项目的中企受访者中,选择“国际贸易体系不稳定”和“供应链/产业链不稳定”的比例均超过一半。与此同时,在认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全球蔓延”是全球经济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165位受访者中,八成多认为贸易保护主义会对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其中55.8%认为会形成很大制约,26.7%认为会严重危害全球经济。
环球时报赵觉珵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1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44.7% 季节因素影响指数回调
- 热点在线丨中国,68.1%
- 天天时讯:撬动大B端市场,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新玩法来了!
- 全球今亮点!北京:2022全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
- 动态焦点:2022年庆元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并列丽水市第三
- 今亮点!长城汽车的前总裁,能救何小鹏吗
- 【天天时快讯】比大裁员更重要的,是硅谷转型梦想的破碎
- 世界速看:一夜之间,AIGC成了所有打工人的「天敌」
- 焦点!2023年财政收支展望:冬去春至,否极泰来
- 焦点观察:淮安市政策“暖流”助力市场主体蓬勃发展
- 全球快播:中下游利润占比持续回升——2022年1-12月工业企业...
- 【盱眙财政局】贯彻落实江苏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
- 【当前热闻】抖音电商恶补「超」能力
- 天天快讯:成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3万元
- 凤凰街道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营造安全有序发展环境
- 天天热点评!内需回暖带动制造业景气回升
- 成都:晋级2万亿元之后
- 世界百事通!长春:聚力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四川宜宾:提振信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每日简讯: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将给深圳带来什么变化?专家这...
- 紧抓数字经济发展关键
- 时讯:云南着力扩大产业投资
- 三大工具“在途” 货币政策将精准发力
- 当前通讯!22年GDP30强:上北深前三,重庆超广州,南京首进前十
- 【全球新视野】用电结构优化折射经济向好
- 环球百事通!江西等5省份宣布实现人口正增长
- GDP突破8000亿,深圳南山为什么能?
- 热点在线丨武汉,重回全国第八!
- 每日焦点!以工代赈来了!专家:不养懒汉,让低收入群体有尊...
- 环球快报:四川交出2022年国企改革“成绩单”
- 2022年成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989元,同比增长2.3%
- 微头条丨新华微评·强信心加油干:调高预期折射新期待
- 即时:赵伟:“冬去春来”,经济复苏
- 天天热消息:专家忠告:2023年春节后,经济危机依然存在,这4...
- 2023年比去年更难熬?3种钱千万不要花,形势可能没有那么乐观!
- 坪山高级中学校长安国强新书《校长的一天》出版
- 第一财经与联合国机构联手,共同探讨海洋塑料危机解决之道
- 为什么国内富人有钱后,就喜欢移民国外?答案已经十分鲜明
- 每日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幅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
- 深圳学生作品登上太空!入选“宇宙级”画展
- 天天快看点丨我国人口已步入负增长区间,这5省市为何逆势正增...
- (强信心·开新局)新华全媒头条:劳动力市场加速回暖 “用...
- 信息:赴俄、日、韩留学机会来了!多项国家公派留学项目启动...
- 全球热文:2022年通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9.2亿元
- 环球微速讯:武汉超过杭州,重回全国第八!
- 世界微动态丨观澜亭丨新春动员令!山东工业经济发力开门红
- 全球简讯:2022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跃上10万亿元台阶
- 速读:事关开学!深圳最新防疫注意事项来了→
- 视焦点讯!聚焦“新能源之都”建设 让发展动能更加澎湃
- 捐资助学,亚辉龙展现深企担当
- 最资讯丨加息25个基点几无悬念,美联储更怕经济硬着陆还是通胀?
- 上岸帖!2023考研复试攻略
- 资讯:央地协同发力 “机器人+”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
- 【环球时快讯】国资央企将积极推动装备制造、矿产资源、煤电...
- 最新资讯:【解读】庞中英:一年后RCEP扩员前景如何?须“咬...
- 【速看料】四川省新经济重点平台和新场景首批名单公示 成都...
- 看热讯:2022年南昌GDP突破7200亿元
- 当前视点!不管物流有多弱,抖音超市赌的是流量有多强
- 联手晋江,B站怎么抢自制剧蛋糕
- 电视换屏价格贵过买台新电视?业内人士:不建议数码产品大修
- 每日关注!恒指2月首日高开:快手收涨4.01% 机构看好其业绩表现
- 经济大省挑大梁|打造“网上丝路” 打通境内外消费市场——内...
- IMF大幅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 全球观速讯丨乘联会:1月1日-27日乘用车市场零售量同比下降45%
- 最资讯丨邗江区开展2022年企业国有资产年报统计工作
- (经济大省挑大梁)打造“网上丝路” 打通境内外消费市场—...
- 环球消息!票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小望科技」完成数千万...
- 天天观察:AIGC缺少激进派
- 热点在线丨愚公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毅达资本投资
- 世界看点:资本眼中的春节档
- 全球实时:生鲜供货商们,在淘菜菜拼多多上亏本
- 天天最资讯丨因全球需求放缓,香港经济在2022年再次出现下滑
- 强信心 一起拼 | 精准服务让企业走得更稳更远
- 天天即时:武汉2022年GDP超1.88万亿,超越杭州重回全国第八
- 全球热讯:【预见2023】富国基金马全胜:最艰难时刻已过去!财...
- 环球精选!重磅!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
- 委托律师办个性化分期费用高吗?停息挂账会不会影响征信?
- 信用卡停息挂账有坏处吗?信用卡逾期就会坐牢吗?
- 房贷延期还款可靠吗?哪些人可以办理房贷延期还款?
- 信用卡停息挂账是真实的吗?怎么办理信用卡停息挂账?
- 怎么跟银行协商房贷延期还款?房贷延期还款有好处吗?
- 环球快资讯丨花旗将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上调至5.7%
- 网贷最低还款会越滚越多吗?网贷怎么进行延期还款?
- 网贷逾期不还会怎样?网贷逾期后怎样怎么处理?
- 全球百事通!108.88亿元!2022年茫崖经济“成绩单”出炉!
- 欠信用卡三个月怎么办?信用卡欠一年了还能补救吗?
- 乘联会:2023年新能源政策退市后 新能源车销量增长会是严峻问题
- 个性化分期有没有手续费?怎么办理信用卡个性化分期?
- 新华视点|国企重组整合步入活跃期,哪些领域值得期待?
- 个性化分期后还能申请信用卡吗?个性化分期可以自己申请吗?
- 天天观点:深圳南山区2022年GDP8035.88亿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3%
- 观热点:高校对校外人员开放了?专家:应逐步适度恢复对外开放
- 当前播报:【中国建设银行外汇牌价2023】建设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 全球能源转型投资首次突破万亿美元
- 潘虹演在哪部电视剧中扮演医生?讲述了什么剧情?
- 世界快资讯:【广发银行外汇牌价】广发银行现汇货币汇率实时查询
- 天天微头条丨交通银行外汇牌价查询 2月1日交通人民币对美元...
- 2月1日光大银行外汇牌价表 今日光大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横店群演日入四位数,在当地买房
- 当前报道:关店350家,太平鸟撑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