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焦点!以工代赈来了!专家:不养懒汉,让低收入群体有尊严地赚钱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余思毅
(相关资料图)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公众号2月1日消息,为充分发挥以工代赈“赈”的作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形势下以工代赈管理,国家发改委对2014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日前已正式颁布,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管理办法》中第二十八条提到,县级发展改革部门应指导以工代赈项目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应按照“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的要求。这一表述引发了不同的解读。
对此,发改委地区振兴司有关负责同志回应,不用机械是专门针对使用国家以工代赈专项资金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提出的管理要求,旨在不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发挥以工代赈项目带动就业增收的作用,动员引导更多当地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发放劳务报酬。
“不用机械看着似乎有点儿不合时宜,但是以工代赈的主要目标就不是提高生产效率,而是扶贫、解决就业问题,所以具有一定的慈善性质。”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教授2月1日向时代财经分析。
苏剑进一步指出,以工代赈的核心就是要解决低收入群体的经济问题,“直接给他们发钱虽然也能解决生活的问题,但没有解决就业问题,结果却养了懒汉。以工代赈给他们活儿干,让他们勤快地、有尊严地赚钱,这样的方式挺好。”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以工代赈为解决就业增收问题
对新一辈来说,“以工代赈”这个词比较陌生。《管理办法》介绍,“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
从1984年以来,国家先后多次大规模地实施以工代赈计划。据国家发改委地区振兴司有关负责人介绍,1984年,为帮助贫困地区改变面貌,国家动用一部分库存粮棉布和中低档工业品,支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基础设施建设,开启了新中国通过以工代赈开展开发式扶贫的序幕。
1996年,以工代赈开始由实物折资方式转为安排财政扶贫资金支持。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安排国债资金支持各地实施以工代赈。2006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各地实施以工代赈项目。
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国家也通过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延续以工代赈。2022年进一步将以工代赈方式推广到政府投资的相关重点工程项目。
就本次以工代赈的出台背景,苏剑指出,以工代赈的出台背景总体上与过去来说差不多,都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1月发布的数据,2022年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2022年11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其中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6.7%、4.8%。
“以工代赈的出台主要是应对经济下行、需求减弱,解决低端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苏剑指出,因为低端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不大,可选择的范围也比较小,工资较低,而且往往家庭里就业人员少,困难较大。
《管理办法》还要求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应自收到国家年度以工代赈计划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本省年度以工代赈计划分解下达到项目。经时代财经查询发现,个别省份已经完成项目的分解。
1月31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官网上挂出《2023年提前批次中央财政以工代赈任务拟安排项目》,这些以工代赈的项目也主要是道路修复与拓宽、建设桥梁、新建排水沟、新建防护堤坝等工程,工程都有列明中央财政以工代赈资金的支出。例如,在江西赣州市兴国县一个修建新建灌溉水圳、通组公路的工程总投资215万,其中中央财政以工代赈资金195万元。
在苏剑看来,这些项目有一定的扶贫性质。苏剑称,以工代赈“工”只是的一个手段或渠道,效率虽然低一点,但总体来说,总比给他们发钱却养了懒汉要好一些。
专家称综合赈济模式是比较好的尝试
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官网挂出新版《管理办法》。据悉,该办法已在2022年12月29日第25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2014年12月29日印发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介绍为何要修订出台新的《管理办法》时提到,考虑到现行《管理办法》已出台8年时间,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对《管理办法》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时代财经对比发现,《管理办法》中“扶贫”“特困”的地方做了新调整。
如,2014年《管理办法》提到,“以工代赈投入重点投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兼顾连片特困地区之外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国家明确的其他贫困地区,向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而新版《管理办法》则为,“以工代赈专项资金主要投向欠发达地区,并向原深度贫困地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革命老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任务较重地区以及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地区倾斜”。
苏剑指出,中国已经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表述方法要发生一些变化。
1月27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对外发布,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4342元,同比增长14.3%,高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的增速。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收入较快增长。2022年,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达到3278万人,比2021年底增加133万人,超过年度目标任务259万人。
时代财经还发现,新版《管理办法》与2014年版相比,还提出了新的综合赈济模式。
新版《管理办法》指出,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用于实施一批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广“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管护岗位开发”和“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资产折股量化分红”等综合赈济模式。
“从简单到综合,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尝试。”苏剑分析,除了通过劳动发工资,还涉及就业技能,以及一定的培训,那么在这个项目结束之后,他们还可以用这些技能去在别的地方获取别的工作。“这相当于人力资本的提升,这思路是很好的。”
苏剑还留意到,资产折股量化分红的方式有一定进步性。他分析,公益性项目一般情况下盈利性比较弱,单单国家去做的话,财政压力太大,通过吸引民间投资、民间资金参与,折为股票参与项目的运营,从而让项目的运营效率更高一些。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每日焦点!以工代赈来了!专家:不养懒汉,让低收入群体有尊...
- 2022年成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989元,同比增长2.3%
- 微头条丨新华微评·强信心加油干:调高预期折射新期待
- 即时:赵伟:“冬去春来”,经济复苏
- 天天热消息:专家忠告:2023年春节后,经济危机依然存在,这4...
- 2023年比去年更难熬?3种钱千万不要花,形势可能没有那么乐观!
- 坪山高级中学校长安国强新书《校长的一天》出版
- 第一财经与联合国机构联手,共同探讨海洋塑料危机解决之道
- 为什么国内富人有钱后,就喜欢移民国外?答案已经十分鲜明
- 每日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幅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
- 深圳学生作品登上太空!入选“宇宙级”画展
- 天天快看点丨我国人口已步入负增长区间,这5省市为何逆势正增...
- (强信心·开新局)新华全媒头条:劳动力市场加速回暖 “用...
- 信息:赴俄、日、韩留学机会来了!多项国家公派留学项目启动...
- 全球热文:2022年通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9.2亿元
- 环球微速讯:武汉超过杭州,重回全国第八!
- 世界微动态丨观澜亭丨新春动员令!山东工业经济发力开门红
- 全球简讯:2022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跃上10万亿元台阶
- 速读:事关开学!深圳最新防疫注意事项来了→
- 视焦点讯!聚焦“新能源之都”建设 让发展动能更加澎湃
- 捐资助学,亚辉龙展现深企担当
- 最资讯丨加息25个基点几无悬念,美联储更怕经济硬着陆还是通胀?
- 上岸帖!2023考研复试攻略
- 资讯:央地协同发力 “机器人+”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
- 【环球时快讯】国资央企将积极推动装备制造、矿产资源、煤电...
- 最新资讯:【解读】庞中英:一年后RCEP扩员前景如何?须“咬...
- 【速看料】四川省新经济重点平台和新场景首批名单公示 成都...
- 看热讯:2022年南昌GDP突破7200亿元
- 当前视点!不管物流有多弱,抖音超市赌的是流量有多强
- 联手晋江,B站怎么抢自制剧蛋糕
- 电视换屏价格贵过买台新电视?业内人士:不建议数码产品大修
- 每日关注!恒指2月首日高开:快手收涨4.01% 机构看好其业绩表现
- 经济大省挑大梁|打造“网上丝路” 打通境内外消费市场——内...
- IMF大幅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 全球观速讯丨乘联会:1月1日-27日乘用车市场零售量同比下降45%
- 最资讯丨邗江区开展2022年企业国有资产年报统计工作
- (经济大省挑大梁)打造“网上丝路” 打通境内外消费市场—...
- 环球消息!票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小望科技」完成数千万...
- 天天观察:AIGC缺少激进派
- 热点在线丨愚公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毅达资本投资
- 世界看点:资本眼中的春节档
- 全球实时:生鲜供货商们,在淘菜菜拼多多上亏本
- 天天最资讯丨因全球需求放缓,香港经济在2022年再次出现下滑
- 强信心 一起拼 | 精准服务让企业走得更稳更远
- 天天即时:武汉2022年GDP超1.88万亿,超越杭州重回全国第八
- 全球热讯:【预见2023】富国基金马全胜:最艰难时刻已过去!财...
- 环球精选!重磅!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
- 委托律师办个性化分期费用高吗?停息挂账会不会影响征信?
- 信用卡停息挂账有坏处吗?信用卡逾期就会坐牢吗?
- 房贷延期还款可靠吗?哪些人可以办理房贷延期还款?
- 信用卡停息挂账是真实的吗?怎么办理信用卡停息挂账?
- 怎么跟银行协商房贷延期还款?房贷延期还款有好处吗?
- 环球快资讯丨花旗将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上调至5.7%
- 网贷最低还款会越滚越多吗?网贷怎么进行延期还款?
- 网贷逾期不还会怎样?网贷逾期后怎样怎么处理?
- 全球百事通!108.88亿元!2022年茫崖经济“成绩单”出炉!
- 欠信用卡三个月怎么办?信用卡欠一年了还能补救吗?
- 乘联会:2023年新能源政策退市后 新能源车销量增长会是严峻问题
- 个性化分期有没有手续费?怎么办理信用卡个性化分期?
- 新华视点|国企重组整合步入活跃期,哪些领域值得期待?
- 个性化分期后还能申请信用卡吗?个性化分期可以自己申请吗?
- 天天观点:深圳南山区2022年GDP8035.88亿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3%
- 观热点:高校对校外人员开放了?专家:应逐步适度恢复对外开放
- 当前播报:【中国建设银行外汇牌价2023】建设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 全球能源转型投资首次突破万亿美元
- 潘虹演在哪部电视剧中扮演医生?讲述了什么剧情?
- 世界快资讯:【广发银行外汇牌价】广发银行现汇货币汇率实时查询
- 天天微头条丨交通银行外汇牌价查询 2月1日交通人民币对美元...
- 2月1日光大银行外汇牌价表 今日光大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横店群演日入四位数,在当地买房
- 当前报道:关店350家,太平鸟撑不住了
- 全球快看:桃李面包,难渡长江
- 天天简讯:LOL隐藏分怎么查询?LOL隐藏分的查询方法?
- 刘烨和舒淇演的电影叫什么名字?讲述了什么剧情?
- 【世界报资讯】长江三峡是哪三峡?长江三峡分别指什么?
- 天天快看点丨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峰?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资...
- 冯绍峰演二郎神的西游记叫什么名字?讲述了什么剧情?
- 焦点简讯:「东方甄选模式」救不了K12
- 中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多少 中国银行汇率牌价表(2023年2月1日)
- 天天观点:美国红枫的育苗技术是什么?美国红枫的生长习性是...
- 环球热消息:有张无忌的电视剧叫什么?张无忌扮演者是谁?
- 天天要闻:泰迪犬怎样训练?泰迪犬的训练方法
- 【天天聚看点】大连高新区为全区575家企业兑现1.3亿元政策资金
- 环球关注:开始了!广州,正式启动经济刺激计划
- 2022年GDP达2478亿元 长沙市雨花区如何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
- 天天新资讯:青岛GDP未能突破1.5万亿的反省与机会
- 澳佳宝刘家潾: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投资步伐不会动摇
- 微信VS抖音:谁能真正攻入对方腹地
- 用魔法打败魔法:抓住AI枪手,ChatGPT检测器千呼万唤始出来
- 世界播报:抖音内容产品负责人支颖转岗至TikTok,将负责产品等业务
- 同比增长11.2%!去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跃上10万亿元台阶
- 文娱市场,好久没这么热闹了
- 全球热文:四个月 2000 万人下载 Temu,美国人也逃不出「...
- 全球观速讯丨创三年新高!澳门1月博彩收入同比跳涨82.5%
- 云南省优化财政政策,助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 焦点热门:长沙首位度猛跌1.1个百分点!湖南强省会,竟然让长...
- 今亮点!反超杭州!武汉,回归了
- 61年来人口首次负增长,这5省却逆势增长,为啥江西最多?
- 焦点精选!顺丰聚集主业精益化管理实现质的有效提升,2022年...
- 开年首月制造业PMI升至50.1%,高技术制造业等景气水平改善
今日要闻
- 每日焦点!以工代赈来了!专家:不养懒汉,让低收入群体有尊严地赚钱
- 2022年成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989元,同比增长2.3%
- 微头条丨新华微评·强信心加油干:调高预期折射新期待
- 即时:赵伟:“冬去春来”,经济复苏
- 天天热消息:专家忠告:2023年春节后,经济危机依然存在,这4件事千万不要碰
- 2023年比去年更难熬?3种钱千万不要花,形势可能没有那么乐观!
- 第一财经与联合国机构联手,共同探讨海洋塑料危机解决之道
- 为什么国内富人有钱后,就喜欢移民国外?答案已经十分鲜明
- 每日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幅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
- 天天快看点丨我国人口已步入负增长区间,这5省市为何逆势正增长?还有哪些省市也将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