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讯:【预见2023】富国基金马全胜:最艰难时刻已过去!财政、货币政策护航国计民生 修复之年A股投资聚焦四条主线
利好因素影响下,“复苏”成为2023年的关键词。站在兔年大门开启时刻,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我国经济有哪些核心增长点值得关注?A股又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金融界《启程:百位首席预见2023》特别邀请富国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马全胜对上述热点话题进行解读,希望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启发。
【资料图】
核心观点:
● 全球经济从结构看,呈现“东升西落”的格局,压力和机遇并存;
● 稳增长、扩内需等政策发力下,消费修复和地产止跌或是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的两大中坚力量;
● 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走弱”的三重压力;
● 经济修复的高度和持续性仍待观察,未来需关注就业水平的改善和工业企业用电量的提升与主动补库存周期的开启;
● 消费修复和地产止跌或是2023年经济复苏的两大中坚力量;
● 宏观流动性环境对A股较为友好,且微观流动性角度看,居民存款和海外金融约束消退下的外资,都将是A股的重要增量资金来源。聚焦4条投资主线,其中,高质量发展下的自主可控与专精特新,或有望在本轮行情中后来居上。
全球经济格局或延续“东升西落”
今年经济增长亮点主要来自中国
金融界:您如何看待2023年全球经济前景,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马全胜:整体而言,2023年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压力。
全球经济周期3-4年一个周期轮回,而2019年是上一轮陷入衰退周期的起点,2023年全球经济大概率进入衰退或者类衰退的状态,已经成为市场共识,分歧在于衰退的程度。根据世界银行1月份的最新展望,2023年全球实际GDP增速为1.7%,相较于2022年2.9%的增长水平,下滑1.2个百分点。
但从结构看,呈现“东升西落”的格局,压力和机遇并存。
其中,2023年经济下滑压力最大的是发达经济体,欧元区首当其冲,美国紧随其后。欧元区经济下滑的核心因素:天然气供给压力犹存,高企的能源价格或使欧洲消费者和企业的能源成本端依然承压。美国经济下滑的核心因素:工资增速回落和储蓄透支,将对居民消费形成拖累。
2023年经济增长亮点将主要来自于中国,背后的核心因素:一是疫情约束打开,生产和消费会逐渐重回正轨;二是稳增长、扩内需等政策发力下,消费修复和地产止跌或是2023年经济复苏的两大中坚力量。
金融界:世界范围内市场的整体通胀水平正在快速增长。这种全球性通胀局面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目前的高通胀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马全胜:2022年,海外通胀在加速上行后,创近40年的新高记录,食品和能源、房租、核心商品、核心服务四个部分均起到推动作用,但目前已经显现缓和的迹象。
观察今年,我们认为全球通胀将由热转冷:第一,全球经济面临挑战,食品和能源易跌难涨,在基数效应下通胀趋于下行;第二,高利率打击房地产,当租约到期续租时,房租价格有下行压力;第三,随着供应链压力缓解,核心商品价格已开始回落,而海外经济走弱将延续该趋势;第四,劳动力市场仍然偏紧,但已有大企业开始裁员,核心服务涨势也有望回落。
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三重压力
扩大内需成重中之重
金融界: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请您展望一下2023年的中国经济?
马全胜: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走弱”的三重压力。需求收缩:全球衰退下外需疲软,消费、地产修复的高度仍有一定不确定性。供给冲击:借鉴海外经验,在疫情放开后,随着毒株的变异,仍可能出现疫情波峰,对供给形成阶段性冲击。预期走弱:根据2022年四季度的央行问卷调查,城镇储户、银行家、企业家的预期全面走弱,趋势性扭转仍待观察。
展望2023年全年,中国经济将迎来修复。一是疫情约束被打开,居民出行活动已在12月下旬筑底回暖,即使后续有疫情波峰的扰动,只会影响经济修复的节奏,并不会改变修复大趋势。二是政策“扩大内需”聚焦质与量的增长,且本轮“扩大内需”成为2023年经济工作第一顺位,稳增长的决心和力度极大,“不好转就加码”的政策期待仍在。但经济修复的高度和持续性仍待观察,未来需关注就业水平的改善和工业企业用电量的提升与主动补库存周期的开启。
经济复苏两大中坚力量
消费修复和地产止跌
金融界: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将有哪些核心增长点?
马全胜:消费修复和地产止跌或是2023年经济复苏的两大中坚力量。2022年,出口、社零、制造业、基建、地产的同比增速分别为:7.0%、-0.2%、9.1%、9.4%、-10%,拖累最大的两项“消费和地产”,也是2023年弹性最大的两项。
消费:修复潜力巨大,信心回升和超蓄转化是核心。第一,稳增长重提“扩内需”,促消费已成2023年的经济工作重心之一,预计随着疫情约束打开、扩内需政策发力,将迎来消费场景修复、消费信心修复、收入修复。第二,2022年金融机构累计投放信贷21.3万亿元,而居民部门新增人民币存款17.8万亿元,相当于83%的新增信贷转换为居民储蓄存款。新增储蓄的背后,是居民不买房、居民不消费、减税降费、理财赎回等因素的共振,预计后续随着疫情消退、收入预期企稳,新增储蓄将逐渐转化为消费力、投资力。
地产:政策发力“稳地产”,有望逐渐走出来。自2022年11月以来,稳楼市已形成“三位一体”的政策组合拳,其中稳融资“三箭齐发”、强势托底,从信贷、债券和股权三大融资渠道向房企“输血”,这些政策主要聚焦供给端,预计随着保交楼稳步推进,竣工端有望率先复苏。此外,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住房改善”消费,2023年可继续关注需求端的政策发力,如一线城市二套房首付比例放开等,因此后续销售端的复苏也可期待。
人民币汇率有望步入升值通道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或齐发力
金融界: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财政、货币政策应具备哪些应对之策?预计新一年人民币汇率将呈现怎样的走势?
马全胜: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定调,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预计后续政策发力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财政政策:一是适度扩大支出规模,2023年目标财政赤字率或突破3%,新增专项债限额或达到4万亿,且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有望扩容,继续发挥基建对投资和消费的拉动作用;二是财政贴息和减税降费并行,更高效地刺激企业投资;三是增加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加大基本民生保障,稳就业、稳收入、稳预期。
货币政策:一是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目标下,结构性货币政策需配合信贷、产业政策等进行精准支持;二是通过多种政策引导 LPR、贷款利率下行,多措并举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
汇率方面,今年人民币汇率有望走强。汇率的本质是两国经济的相对强弱,而2023年美国经济走向衰退,中国经济错位复苏,经济面“东升西落”态势明显,叠加美债、美元筑顶回落,整体而言,人民币汇率有望步入升值通道。
A股修复之年“双引擎”驱动
聚焦四条投资主线
金融界:2023年我国资本市场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马全胜:2023年A股将迎来修复之年。从“增长、利率、风险偏好”三因子定价模型看,盈利和风险偏好的改善,将成为2023年A股的“双引擎”。首先,疫情约束打开、稳增长政策发力,A股盈利大概率从二季度步入上行周期。其次,美元、美债的掣肘解除,叠加国内政策呵护、信心和预期向好,风险偏好大方向是改善的。再者,2023年货币政策强调“总量要够、结构要准”,叠加经济修复初期利率上行温和,宏观流动性环境对A股较为友好,且微观流动性角度看,居民存款和海外金融约束消退下的外资,都将是A股的重要增量资金来源。
具体而言,可以关注以下几条主线:一是需求端和成本端共振改善的弹性品种,如中游制造,将受益于“扩内需”下的投资发力,以及原材料价格的高位回落;二是疫后复苏确定性高、扩内需政策发力下的消费,有望进一步“拱火”;三是估值、机构配置、交易度拥挤度位于低位的医药,在政策边际好转、疫情约束打开后,有望否极泰来;四是高质量发展下的自主可控与专精特新,在本轮行情中有望后来居上。
最艰难的时刻已然过去
金融界:新的一年,一切会变好吗?我们该对2023抱有怎样的期待?
马全胜:三年疫情,无论是对居民端,还是企业端,都形成了较大冲击。但最艰难的时刻已然过去,2023年,随着疫情放开、扩内需政策发力,生产、生活终将回归正轨。新的一年,让我们整装待发、满怀憧憬,无论是投资,还是工作和生活,都将迎来更好的篇章。
启程·百位首席预见2023
来源为金融界基金的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天天最资讯丨因全球需求放缓,香港经济在2022年再次出现下滑
- 强信心 一起拼 | 精准服务让企业走得更稳更远
- 天天即时:武汉2022年GDP超1.88万亿,超越杭州重回全国第八
- 全球热讯:【预见2023】富国基金马全胜:最艰难时刻已过去!财...
- 环球精选!重磅!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
- 委托律师办个性化分期费用高吗?停息挂账会不会影响征信?
- 信用卡停息挂账有坏处吗?信用卡逾期就会坐牢吗?
- 房贷延期还款可靠吗?哪些人可以办理房贷延期还款?
- 信用卡停息挂账是真实的吗?怎么办理信用卡停息挂账?
- 怎么跟银行协商房贷延期还款?房贷延期还款有好处吗?
- 环球快资讯丨花旗将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上调至5.7%
- 网贷最低还款会越滚越多吗?网贷怎么进行延期还款?
- 网贷逾期不还会怎样?网贷逾期后怎样怎么处理?
- 全球百事通!108.88亿元!2022年茫崖经济“成绩单”出炉!
- 欠信用卡三个月怎么办?信用卡欠一年了还能补救吗?
- 乘联会:2023年新能源政策退市后 新能源车销量增长会是严峻问题
- 个性化分期有没有手续费?怎么办理信用卡个性化分期?
- 新华视点|国企重组整合步入活跃期,哪些领域值得期待?
- 个性化分期后还能申请信用卡吗?个性化分期可以自己申请吗?
- 天天观点:深圳南山区2022年GDP8035.88亿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3%
- 观热点:高校对校外人员开放了?专家:应逐步适度恢复对外开放
- 当前播报:【中国建设银行外汇牌价2023】建设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 全球能源转型投资首次突破万亿美元
- 潘虹演在哪部电视剧中扮演医生?讲述了什么剧情?
- 世界快资讯:【广发银行外汇牌价】广发银行现汇货币汇率实时查询
- 天天微头条丨交通银行外汇牌价查询 2月1日交通人民币对美元...
- 2月1日光大银行外汇牌价表 今日光大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横店群演日入四位数,在当地买房
- 当前报道:关店350家,太平鸟撑不住了
- 全球快看:桃李面包,难渡长江
- 天天简讯:LOL隐藏分怎么查询?LOL隐藏分的查询方法?
- 刘烨和舒淇演的电影叫什么名字?讲述了什么剧情?
- 【世界报资讯】长江三峡是哪三峡?长江三峡分别指什么?
- 天天快看点丨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峰?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资...
- 冯绍峰演二郎神的西游记叫什么名字?讲述了什么剧情?
- 焦点简讯:「东方甄选模式」救不了K12
- 中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多少 中国银行汇率牌价表(2023年2月1日)
- 天天观点:美国红枫的育苗技术是什么?美国红枫的生长习性是...
- 环球热消息:有张无忌的电视剧叫什么?张无忌扮演者是谁?
- 天天要闻:泰迪犬怎样训练?泰迪犬的训练方法
- 【天天聚看点】大连高新区为全区575家企业兑现1.3亿元政策资金
- 环球关注:开始了!广州,正式启动经济刺激计划
- 2022年GDP达2478亿元 长沙市雨花区如何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
- 天天新资讯:青岛GDP未能突破1.5万亿的反省与机会
- 澳佳宝刘家潾: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投资步伐不会动摇
- 微信VS抖音:谁能真正攻入对方腹地
- 用魔法打败魔法:抓住AI枪手,ChatGPT检测器千呼万唤始出来
- 世界播报:抖音内容产品负责人支颖转岗至TikTok,将负责产品等业务
- 同比增长11.2%!去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跃上10万亿元台阶
- 文娱市场,好久没这么热闹了
- 全球热文:四个月 2000 万人下载 Temu,美国人也逃不出「...
- 全球观速讯丨创三年新高!澳门1月博彩收入同比跳涨82.5%
- 云南省优化财政政策,助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 焦点热门:长沙首位度猛跌1.1个百分点!湖南强省会,竟然让长...
- 今亮点!反超杭州!武汉,回归了
- 61年来人口首次负增长,这5省却逆势增长,为啥江西最多?
- 焦点精选!顺丰聚集主业精益化管理实现质的有效提升,2022年...
- 开年首月制造业PMI升至50.1%,高技术制造业等景气水平改善
- GDP突破7200亿元 再上一个千亿台阶 南昌2022年经济运行“成...
- 世界播报:2022年上海实际使用外资239.56亿美元 同比增长0.4%
- 台湾2022年外销订单金额结束两年增长态势
- 焦点简讯:2023,风电大年?
- 天天视点!【厉害】汕头,狂飙!
- 前沿热点:招商宏观1月宏观经济预测:经济修复,通胀先行
- 【焦点热闻】工信部:去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跃上10万亿元台阶
- 世界最资讯丨活力中国图鉴|制造业回暖:1月PMI升至50.1%超预期
- “兔”飞猛进开新局|贵州:确保一季度经济起好步
- 观速讯丨要做「印尼版Shopify」,iSeller获1200万美元B轮融资
- 全球微速讯:青岛:2022年GDP同比增长3.9%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
- 世界快报:小县城消费水平被低估
- 天天实时:英镑兑人民币的兑换率一览2023年2月1日查询
- 播报:张颂文夸了30多条微博,这座小城火了
- 2023年2月1日瑞士法郎兑人民币换率是多少?
- 环球播报:数藏平台「红图艺数」完成数500万A轮融资
- 环球速递!日元兑人民币换率是多少 2023年2月1日日元兑人民...
- 世界热点评!【新西兰元汇率】新西兰元兑人民币换率是多少2月1日
- 【港元汇率】2月1日港元人民币兑换率多少?本月港元走势如何?
- 微头条丨AI公司「Mad Street Den」获得3000万美元C轮融资
- 环球热文:2022下半年福建各地文旅新媒体传播力指数出炉!
- 去年福建规上工业增速东部地区居首
- 广西国家级经开区实现提档晋位
- 【热闻】潢川县统计局助企纾困 助推优化营商环境
- 2022年北京规上工业企业利润1980.9亿元
- 《狂飙》商业版图很“强”,谁才是赢家?
- 每日快报!开学收心啦!五个“时间”锦囊分享给家长和孩子
- 环球微速讯:十三妹定了!江苏各市2022年GDP排名最终版来了~
- 焦点速递!武汉2022年GDP为18866.43亿元,同比增4%
- 每日热闻!宏观:供需、信心全面改善 经济修复趋势不变
- 热点评!如何网上炒股票?网上炒股的步骤有哪些?
- 世界实时:植物怎么传播种子?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哪些?
- 春节观察:短视频成不了新民俗
- 滚动:深圳有望新增两所本科高校
- 金银花如何种植?金银花的种植方法有哪些?
- 环球消息!中国1月财新制造业PMI微升至49.2 企业乐观度增至...
- 天天最新:蒙古的首都在哪?蒙古资料介绍
- 全球聚焦:植物保护和健康公司Enko完成C轮融资,斯道资本参投
- 养竹鼠有什么技术?竹鼠的主要病状有哪些?
- 川剧变脸是怎么做到的?川剧变脸介绍
- 天天头条:百亿BTK抑制剂市场纷争,可能的三种结果
- 通常月季花几月开花?月季花有哪些品种?
今日要闻
- 天天最资讯丨因全球需求放缓,香港经济在2022年再次出现下滑
- 强信心 一起拼 | 精准服务让企业走得更稳更远
- 天天即时:武汉2022年GDP超1.88万亿,超越杭州重回全国第八
- 全球热讯:【预见2023】富国基金马全胜:最艰难时刻已过去!财政、货币政策护航国计民生 修复之年A股投资聚焦四条主线
- 环球快资讯丨花旗将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上调至5.7%
- 全球百事通!108.88亿元!2022年茫崖经济“成绩单”出炉!
- 乘联会:2023年新能源政策退市后 新能源车销量增长会是严峻问题
- 新华视点|国企重组整合步入活跃期,哪些领域值得期待?
- 天天观点:深圳南山区2022年GDP8035.88亿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3%
- 【天天聚看点】大连高新区为全区575家企业兑现1.3亿元政策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