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信息:阿尔卑斯没雪了,但中产们都去什刹海冰嬉了
距离“我们的朋友”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上夺冠已经很久了,不过一年过去,时髦的中产和年轻人依旧热爱滑雪。
疫情原因,出不了国的博主们把长白山打造成冬日最热门的打卡景点,甚至在kpop偶像的引领下,还延伸出来一种以滑雪装备为基础的穿搭风格Snowcore,半身穿着滑雪服,半身穿着日常服装的造型。
【资料图】
但当一个东西成为潮流以后总避免不了攀比,滑雪自然也是。所以坊间传言,滑雪的鄙视链是:最顶端是去法国的高雪维尔、瑞士的采尔马特或圣莫里兹,反正就是阿尔卑斯山,然后是日本长野白马村,*部的则是在国内玩玩,要么是新疆阿勒泰,要么是东北长白山。
但现在的问题是,阿尔卑斯山“快要没雪了”。
雪山没雪
如果没有足够的雪,滑雪胜地可以做什么?
据《纽约时报》,随着全球变暖,欧洲受到严重的气候危机影响。夏天,许多地区都遭受了严重干旱和创记录高温,而现在,一些地区又出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冬季气温——“温度太高了,许多滑雪胜地甚至都不下雪了。”
这种影响对瑞士而言,尤其严重。中国新闻网在2022年7月27日指出,受到当时欧洲热浪的影响,阿尔卑斯山的融化面积可能会创下至少60年来有记录的新高。
这样的情况到了冬天依旧没有好转。瑞士气象局指出,受近期异常高温气候影响,瑞士阿尔卑斯山北坡创下历史最高气温纪录。“今年1月,阿尔卑斯山北坡的气温首次达到20摄氏度。”
“不冷的寒冬”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在日内瓦等城市,气温普遍高于往年。著名的日内瓦湖游人如织,有的人组织传统冬泳,有的人排队买冰淇淋,成为一道独特的冬日风景。
虽然当地居民乐在其中,但是“不够冷”给环境带来严重问题。根据瑞士联邦和冰川检测组织的数据,瑞士的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多,仅去年一年,其冰川就减少了6%的体积。
气候学家表示,如果按照目前的变暖速度继续下来,6500英尺(约1.98千米)以下的地区很可能会面临没有雪的未来。“在海拔为5577英尺(约1.70千米)的阿尔卑斯山地区,近10%的积雪将在夏季消失。”巴塞尔大学环境科学教授萨宾·伦普夫(Sabin Rumpf)指出。
这样的问题不仅仅出现在瑞士。据《卫报》报道,跟踪全球极端气温的西班牙气候学家马克西米连·埃雷拉(Maximilian Herrera)汇编的数据显示,至少有八个欧洲国家记录了有史以来最热的1月1日,包括波兰、丹麦、捷克共和国、荷兰、白俄罗斯、立陶宛和拉脱维亚。
“我们可以认为这是欧洲历史上最极端的天气事件,”埃雷拉解释道,“相当于2022年7月欧洲的极端热浪。(当时英国最高气温突破40摄氏度,约有15个国家突破历史高温极值。我们可以说,这是欧洲*次相当于北美最极端天气的极端天气事件(就极端高温而言)。”
高温给滑雪运动也带了极大影响。去年夏天,阿尔卑斯山的马特洪峰就因高温暂停了夏季滑雪活动。而现在,美联社1月2日报道,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瑞士阿德尔博登、德国伦格里斯等滑雪胜地均因天气暖和而遭遇缺雪难题。瑞士阿德尔博登定于1月7日举办一站世界杯滑雪赛事。赛场负责人托尼·哈迪(Tony Hardy)说,由于缺雪,比赛将完全依赖人工造雪。
即使积雪这样的消失速度看起来很糟糕,但这依旧可能是在未来*的一年。
“*的情况是像现在这样的冬天每隔一段时间出现一次,”苏黎世大气与气候科学研究所的索尼娅·塞纳维拉特内(Sonia Seneviratne)指出,“最坏的情况则是,对于未来而言,今年是一个非常好的冬天。”
去什刹海冰嬉,去长白山滑雪
阿尔卑斯山没雪并不影响国内年轻人的滑雪热潮。前两年就一直流传这样一个段子:那些本打算去阿尔卑斯滑雪的精英们,都在长白山相遇了。
去什刹海玩冰嬉,去长白山滑雪,成为了或来自电视剧或受社交媒体影响,当下年轻人最热门的冬季游玩项目。
“滑雪”火了,这一次是真的。
据2020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的数据显示,滑雪的人数基本每年都在呈递增趋势。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分析师(《2021-2026年中国滑雪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预测,未来10年我国参与滑雪运动的人数将以每年60%-80%的速度递增。预计2030年,中国滑雪人次将达到5700万。
数据来源:2020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
虽然国内滑雪场整体规模同冰雪强国滑雪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出于疫情原因,出境滑雪者回流,滑雪热爱者开始把目光看向国内知名雪乡和郊区雪场。
《南方周末》指出,近年城郊度假型滑雪场以及大型目的地滑雪度假区得到发展,前者滑雪人次占比已超过16%,后者滑雪人次占比已达到13%以上。除此之外,滑雪市场将逐步由初级体验市场过渡到以北京-崇礼、吉林省、长白山-通化、哈尔滨-亚布力、阿勒泰五大滑雪旅游目的地为核心的休闲度假市场。
图源《南方周末》
但对于一般游客而言,想要挤进滑雪圈却没有那么简单,抛开开头提到的地区鄙视链不说,滑雪这个有着浓重老钱风的运动,仅仅在价格上就吓退了很多人。
也就是说,玩滑雪,真的很烧钱。
据国内OTA平台发布的关于主题游滑雪打包产品价格显示,国内滑雪人均消费2398元,国外滑雪人均消费9893元。
动辄上千的价格虽然让很多普遍游客望而却步,却成为了中产们的“新宠”。滑雪装备贵吗?确实贵的,但也恰恰满足了中产们的需求。据天猫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双十一”期间,滑雪用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20%。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近日发布的数据同样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滑雪用品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超60%。
白色市场也让各大奢侈品品牌也看到了商机,纷纷推出相关联名产品。
CHANEL为COCO NEIGE2021/22滑雪系列专门邀请了BLACKPINK成员Jennie出镜拍摄广告片。
FENDI则是直接在长白山的万达滑雪场山顶开了一家快闪咖啡馆FENDI CAFE;BURBERRY在吉林松花湖度假区张罗起了一间大帐篷式的限时精品店,负责提供咖啡和棒冰等休闲小食。
还有LV的滑雪SKI系列,滑雪板就售价6.55万,护目镜售价超1万;以及CHLOE推出与法国滑雪服饰品牌FUSALP的联名胶囊滑雪系列,一条连体裤近2万。
资本入场,玩家买单,似乎所有人都在看好滑雪市场。
然而,在最近的咸鱼上,“99新滑雪板”成为一种独特的季节限定产品,售卖用户们普遍指出,“学不会”、“骨折弃坑”、“为上镜败家”和“冲动消费”是主要的出手原因,“滑雪啊,想爱,但很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日热点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今日热议:聚焦普惠、消保、绿色创新,微信支付以创新服务践...
- 世界速讯:鏖战春节档,预制菜企业的喜与忧
- 今热点:平安银行发布业绩快报 2022年净利润455.16亿元同比增长25.3%
- 世界信息:阿尔卑斯没雪了,但中产们都去什刹海冰嬉了
- 【世界新视野】极兔杀进中东,一年战绩如何?
- 世界微速讯:内容资讯生意难做,互联网大厂的下一个「弃子」?
- 淡化「文具」、市值暴跌,晨光还能讲好新故事吗?
- “相信中国经济将很快强劲复苏”
- 全球热门:2022年12月天津市CPI同比上涨1.7%,PPI同比上涨0.1%
- 全球热议: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进一步扩内需促消费 缩减外资准...
- 环球头条:2022年GDP增长3%,经济总量超121万亿元
- 世界观察:统计局发送年终大数据,告诉我们的十个问题
- 人口61年来首次负增长,我们能做什么?
- GDP突破121万亿元,100秒看中国经济韧性
- 当前快讯:(经济)2022年我国GDP突破120万亿元 增长3%
- 新消息丨同比增长3%,2022年中国GDP超121万亿元;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
- 焦点快报!任泽平:放开并鼓励生育刻不容缓 人口是未来最重要...
- 建设银行与万科集团合作设立100亿子基金
- 国家统计局:预计固定资产投资还会有望继续增长
- 2022年人口减少85万,自1962年首次负增长,问题关键在于搞好经济
- 环球热门:2022全年经济数据发布,一文速览
- 天天快资讯:15秒抢光,今天上午的数字人民币餐饮消费券你抢...
- 当前聚焦:国家统计局:去年人口负增长主要由于新生人口在减少
- 热门看点:1月17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87个基点 100人民...
- 焦点信息:无性别服饰品牌「bosie」获1亿元B2轮融资
- 我们和4位储能专家聊了一天,收获了这5点认知
- 环球速递!国家统计局: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
- 2022年金融关键词:转折
- 世界今日讯!权威快报|2022年中国GDP达1210207亿元 同比增长3%
- 环球新动态:国家统计局:2022年我国人均GDP达85698元,比上...
- 滚动:郑后成:2023年GDP增速目标区间有四种可能
- 焦点短讯!快手与央视再牵手,上快手看2023总台春晚
- 31省份最新经济成绩单:福建晋级,安徽上位,江西领跑
- 天天视点!苏州博思得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元生创投领投
- 快报: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
- 天天播报:万字长文复盘2022:那些逆势崛起的公司们
- 焦点日报:国家统计局:我国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
- 每日动态!去年12月中国运输生产指数呈现恢复发展态势
- 全球聚焦:国家统计局:2022年全国CPI同比上涨2.0%
- 2022中国人口负增长,新出生956万人,死亡1041万人
- 世界今日讯!这一届年轻人,沉迷「捡垃圾」
- 最资讯丨翻版华莱士,火一把就凉?
- 环球快资讯:盘点元宇宙的2022:3次洗牌,1个机会
- 焦点观察:GDP增长目标6%!600字速读2023年北滘镇政府工作报告
- 国家统计局:2022年中国GDP同比增长3%
- 【世界独家】节前宠物寄养需求升温 部分宠物店寄养价格上涨
- 3月8日是什么节
- 天天微头条丨什么的阳光 关于形容阳光的词语有哪些
- 【新要闻】二十一点扑克游戏的最佳策略
- 真的要被卖了?这家美国「快餐之 王」被路边摊甩在身后
- 天天新资讯:耶稣是哪国人 耶稣简介
- 开业运营7周年 亚投行“朋友圈”何以越来越大?
- 剧版《三体》热播,谁是大赢家?
- 今日热门!大加力怎么读
- 当前焦点!韩非子是怎么死的
- 天天快看点丨电视剧上阳赋大结局是什么
- 1千克等于多少斤
- 疆字的偏旁部首是什么?疆字的含义是什么?
- 万事顺意是什么意思 万事顺意意思说明
- 天天快资讯:华尔街集体看好:不仅中国资产要涨,中国还将带...
- 全球通讯!统计局:中国2022年GDP增长3%
- 当前要闻:统计局:2022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8%
- 环球今头条!统计局:2022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
- 【环球时快讯】化工:疫情影响或将逐渐趋弱,看好消费边际复苏
- 世界百事通!记者观察:数字人民币缘何被纳入M0?
- 彭博社:中国多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或以上
- 烟花工厂爆单,经销商蹲守车间抢货
- 深圳成外商投资首选地:2022年1-11月实际使用外资95.52亿美元
- 讯息:上午10点继续拼手速,杭州数字人民币餐饮消费券第二波...
- 环球速读:全链条流量造假案告破!刷出来的好评不可信
- 全球新资讯:县委书记被新能源车企实名举报,到底怎么了?
- 天天热资讯!印度仿制药,专坑中国人
- 看热讯:腾讯公开反腐细节:一年辞退百余人
- 美媒:中国重新开放将提振低迷的世界经济
- 焦点!31省份CPI出炉:20地稳在“1时代”,有你家乡吗
- 原新:人口负增长来临?不能轻言人口红利消失
- 世界实时:关于2023年的一些预测共识
- 当前快播:宏观政策协调效应如何强化
- 今日热文:科研转化生产力重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 今日要闻!打基础补短板,地方扩投资快马加鞭
- 焦点热讯:湖南2022年全省进出口贸易,首次突破7000亿关口
- 促消费里的小心思与大智慧
- 今日热搜:31省份2023年GDP目标公布!广东锚定5%以上
- 31省份最新经济成绩单:福建晋级,安徽上位,江西领跑
- 天天热文:两会聚焦 | 商圈要“破圈”?场景要“元宇宙”?...
- 世界观焦点:金句集锦|大湾区“科技产业金融”如何高水平循...
- 全球热推荐:城市24小时 | 止跌回升,“工业第一城”松了口气
- 焦点观察:智库报告:中国经济仍将实现中高速增长
- 环球微动态丨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实施有关个人所得税优...
- 每日观点:31省市区2023年GDP增速目标出炉:大多集中在5%至6...
- 天天快报!两会好声音丨罗卫华:推动常宁从资源大市向产业强市...
- 六图速览10大消费趋势
-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12个城市群一体化差异较大,“十四五”...
- 地方两会盘点:过半省份调低GDP目标 制造业、实体经济成重点
- 天天精选!深圳多区公开关键数据,透露了什么信号?
- 北京市财政局:提前三个月完成中央提出的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
- 央行开展7790亿元MLF操作 利率不变
- 人口负增长下,80%的大学生希望生两个孩子,未来人口走向如何?
- 即时看!2023元锦鲤红包、满100立减50......在佛山使用数字人...
- 世界看热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怎么将口号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