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由亏损到上市,Keep开始割不动当代年轻人

"昂贵"的安慰剂


(资料图)

Keep,一味年轻人手机中的安慰剂。

作为运动软件从被下载那一刻开始,无论常用还是被闲置,Keep带给人们的心理安慰等同于“码了等于做了”,下载Keep就意味着:我已迈出了上进的*步。

Keep作为国内*的健身线上平台,“自律给我自由”口号是对人性和惰性的挑战,Keep也清楚自己做的就是“反人性”的生意。

*次下载的新用户陈悦,从注册开始就体会到了Keep残酷之处,“反人性”,从直面身高体重体脂开始。

“在Keep填写基础信息之前,我从来没觉得自己生活这么不健康”。

Keep用一系列初始计划,问出用户内心深处关于身体情况的*不安。陈悦开始感受到<_o3a_pletter-spacing:0.544px;">“运动焦虑”,并在初始体重、理想体重、平时有没有运动习惯,和能不能面不改色爬上5楼的问题下焦虑蔓延。

每种体型的描述都会拨动固定群体的心头刺

好在软件不会对人进行审视和评判,Keep只会告诉用户:遇见问题解决问题,Keep会帮你对症下药。我们已早早为你制定好了一系列方案,现在只需要你动动手指,买下会员。

开始今年第三次减肥的陈悦不确定这次心血来潮的冲动能坚持多久,看着页面上的成功帖子十分心动。

买下会员的瞬间,她仿佛看到自己已经成功瘦了10斤。

Keep消费主义陷阱核心:愿者上钩

2015年上线的Keep,初期定位很像大学食堂提供的自助免费汤。

在这个线上运动App中,运动课程对所有人都免费开放,人人都能上前端走一碗汤,如果掌握好技巧还能在里面捞些干货。

Keep是90后创始人王宁在失恋怒甩50斤后换来的商机,他明白健身的本质就是“反人性”,也更懂怎么抓住年轻人的心。App月活上线短短4个月迅速超过百万,凭借“免费课程”和营造的“健身社交”氛围,成功受到了一、二线年轻人的广泛欢迎。

但和食堂免费汤的低成本不同,Keep上线以来始终都在赔本赚吆喝。

听上去Keep像是在开公司帮别人健身做慈善,让人怀疑王宁是否是王多鱼的原型,但实际上Keep只是在不同的赛道上反复横跳,却始终没找到合适的赚钱方式。

Keep实体奖牌业务,是他们的*场翻身仗。

Keep奖牌在年轻人中拥有相当强大的受众群

在Keep上参与线上马拉松活动,不拘于用户的地点和时间,只要报名参加,并跑完固定公里数,就能获得一个精美奖牌。

Keep不是*发实体奖牌的活动,但毫无疑问,Keep的奖牌是这个圈子中最受年轻人欢迎的。

同年轻人收集盲盒的原理相同,偏向潮玩化的奖牌正中年轻人的消费痛点。

笑笑*次看到Keep的奖牌是在同事发的朋友圈里,私聊想要个链接的时候,对面回复只是跑步才能获得的奖品,即便打字交流,笑笑也在同事发来的“亲爱的”三个字上听到了讥讽。

“美丽废物”对当代年轻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尤其在被赋予了社交属性、收集癖的加持下,Keep奖牌足矣成功把没有运动习惯的年轻人从家里拉出。

把接连跑来的10个奖牌发在朋友圈里,是笑笑回击同事的翻身之战,看着接连涌入的点赞,她也才突然意识到,这条朋友圈的成本共计390元。

“先花报名费再跑步的流程,似乎容易让人忽略一个事实,就是大家要跑完几公里才有花39买下奖牌的资格。”

事实证明,“反人性”的生意的内核,是在里面添加一些顺应人性。

精美的奖牌,就是让年轻人支付几十块钱,自己出门找地方跑一圈后,再给的那颗甜枣。

运动赛事的奖牌原本作为跑友的勋章,如今都以“看看谁还没有Keep奖牌”和“小半年来男友给跑来的所有奖牌”都是在社交平台的一种自我拔份。

“男朋友给跑”“闺蜜给跑”总能在社交平台汲取到情绪价值

Keep也随着奖牌产业的爆火,从大家手机里始终留着但鲜少打开的App,变为催生了一条产业链的推手。

限定活动奖牌和IP联名的款式被炒上高价,每场活动赛事背后,都有人等着为不想运动只拿奖牌的人们“Keep代跑”。

Keep钻研盈利多年,从健身器械、会员课程到线下健身房,始终都是努力努力白努力。没想到靠着一场场活动,寄出无用但实在美丽的奖牌,终于在亏本多年后看到了盈利的曙光。

闲鱼搜索“Keep奖牌”,就能打开退坑跑友大团建的世界

笑笑半年内在Keep上花了上千块,在谈及Keep时也会承认“我知道这是消费主义陷阱,入坑的意思就是花钱买满足感,愿者上钩。”

Keep在奖牌上尝到了甜头,开始想要在商城中复制成功。开始不搞运动专攻销售,为商品设置“运动门槛”,至少要消耗200千卡后才有购买49元“三丽鸥狗狗收纳包”和“米奇随身镜”的资格。

“Keep最近很缺钱吗?”

一个出圈的成功案例,似乎让Keep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年轻人容易自愿上钩,但不喜欢盲目地踏入消费陷阱。

当Keep以为“抓住年轻人的心就等于掌握了致富经”时,已经开始陆续有人从Keep奖牌中退坑。

今年7月12日,是Keep正式登陆港交所的日子,亏损运转了9年的Keep,终于上市,迎来了自己“上桌吃饭”的日子。

但刚刚上桌,就开始被新老用户嫌弃“吃相难看”。

笑笑开始发现,近几次活动的奖牌品控越来越差,几个Keep跑友群里的人也开始控诉“刚到手就是微瑕”。

“奖牌本质就是一种观赏性、社交性大于实用性的东西,他们不能要求*主义消费者绕行,只能说Keep现在有点飘了。”

与此同时,Keep的马拉松活动开始不满于39的报名费,开始加设升级选项。现在花费69.9,能买到材质由铜和锆石组合的联名戒指;79的发簪之上还有再升级的空间,能再加24.9获得发簪配件吊坠,只需103.9元,合金发簪包邮到手。

Keep的确是良心企业,从没想在穷鬼的身上开刀。

“包装盒比戒指值钱”是坑内跑友的广泛吐槽。

Keep最初就是以“免费运动课程”起家,到如今需要会员才能跟练的课程越来越多。进入App,首页的课程和许多课程都要开通会员才能使用。

老用户发现,很多过去不需要会员的课程现在都被锁起来。Keep总有一些想尽办法让人们花钱的弹窗随时跳出,想在App上找到免费课程也需要先攻略一圈,习惯了跟练的用户在某一天突然发现,平时用惯了的无难度拉伸课程,也在某一天清晨突然全面收费。

用户对Keep的不满,最直观地体现在了会员留存率上的一降再降,从20年到22年,月会员留存率分别为73.3%、71.7%到65.3%。

Keep“自律给我自由”的口号也成功实现,人们统一自律地不再点开Keep。

全面会员带来的是新老用户的集体反水

自有品牌运动产品、会员订阅和线上付费、广告和其他,是Keep营收的三大饭碗。其中占比*的,还是自有品牌运动产品,2022年营收下滑的情况下依然占据总营收的51.4%。

Keep最终还是要靠产品吃饭,智能单车、智能手环和瑜伽垫,甚至鸡胸肉和蛋白棒,才是Keep真正在意的部分。

作为一个线上运动社区,Keep经常冲上国内动感单车销量前几。

常常上网的年轻人,很多都曾对Keep的单车动过心。似乎通过营销和推广,看到了运动从枯燥变得有趣,以及“瘦下来究竟有多爽”的爽文故事。

身材、体重甚至于人生的彻底蜕变,只差了一台Keep单车。经过迫切又简单的网络搜查后,拔草比种草的速度还要快上两倍。

用了Keep运动到底快不快乐、能不能长久坚持下去,我们无法断言,但闲鱼上无数“买来只骑了3次”的99新转手,让人不得不再对自己的毅力进行一下评估。

“几乎没怎么用”的Keep单车在闲鱼上成批折价出手

售后差、质量问题和品控不严之类的问题,我们可以暂且归类为个别和意外,真正背刺大批老用户的还是「88天打卡计划」。

活动的主题是购买了Keep mini单车的用户,只要坚持打卡88天就能够获得全额返现,结果大批用户发生了打卡不成功情况。

「打卡88天」打卡失败情况,总体看来算不上小概率事件

如果我们再暂且将这些维权贴列为个别情况,那购买单车后,还需要再在Keep上进行二次消费,就是实打实的常见情况,买下Keep单车自然想让它发挥出*作用,就需要开通比会员更贵的“畅练卡”。

卖出去的单车成为了会下蛋的母鸡,那些Keep单车中的实骑功能:德国风吹麦浪骑、瑞士休闲环湖骑、西班牙海风清凉骑,在没买「畅练卡」之前,一切都是水中月的倒影。

很多用户花一千多买了单车,到手才发现,原来自己只才付了个首付。

Keep被群嘲“吃相难看”时,也总有新老用户在问“Keep真的有那么缺钱吗?”

自律最终带来卸载软件的自由

Keep做年轻人的生意,懂得洞察年轻人的的同时,超前消费的习惯也成功远超国内100%的年轻人。

Keep上线9年,仍未盈利,花得远比赚得多,经营多年主打没钱也要硬花。

线上奖牌大受欢迎,也许为Keep带来了远超5亿的收入,但对照Keep烧钱的速度上,这点收入甚至称不上“回血”。

在Keep公示的招股书中,我们能清楚看见Keep持续亏损的状态。根据不完全数据来看,Keep从2019到今天年度亏损已经超过60亿。

也许是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在Keep的招股书中,近似黑色幽默般的平静叙述了一句“我们预期于可预见未来继续产生亏损净额”。

尽管有专业人士评论现在并不是Keep上市的好时机,但Keep还是急着上市,去年两次递表港交所。

互联网公司想要赚钱,脱离不开拉新、留存和转化三件事。2022年,Keep的会员留存率达到4年以来的*水平。

Keep这些年尽管声势浩大,但似乎没赚到什么钱

品牌会不断强调,运动是“反人性”的,Keep能帮助你我减轻这个过程中的痛苦,以及频繁刺激客户的大脑:自律带来的自由确实很爽。

要素集齐后,Keep展露了自己的致命伤。新老用户都很快发现,Keep并没帮自己把运动减重这件事变得有多轻松,反而因为一系列操作平添了些麻烦和闹心。

大家也都在想,如果不用Keep呢?换一个中间商呢?

人们开始纷纷涌进刘耕宏直播间、寻找专业做运动器械的品牌、闲鱼出掉Keep单车和奖牌。

Keep始终没发现,或者无能为力于:品牌的定位始终是模糊的。

Keep的电商做得热火朝天,但从近3年的营收毛利来看,已经从20.8%、到15.1%、再到14.5%。

相比较而言,会员付费的部分的毛利率,是这几年中*稳定增长的部分。

靠做免费运动课程起家,但如今自有品牌运动产品,占据了Keep总营收的半数以上。用户以线上健身的目的注册,在使用中渐渐发现Keep越来越像一个购物软件。

但卖商品看似是能帮助Keep最快转化的方式,逐渐让Keep变成套着健身外衣的电商。2022年,Keep手环是全年内卖得*的商品,尴尬的是这款商品的毛利润为-16.1%。

在2021年中为Keep带来33.9%毛利润的年度*—Keep单车,在2022年中的销量也再不负盛况。健身垫成为22年中带来毛利占比*的产品达41.3%。

透过销售看用户的购买习惯,至少过去几年里大家还有在Keep消费大件的习惯,跑步机和单车轮流卖的*,到了2022年,Keep的*变成了需要赔钱卖出的运动手环。

智能手环成为Keep难以迈过的门槛

Keep似乎想成为中国版的迪卡侬,在发展路线上既想又想,既要又要,奖牌的意外成功,又让Keep动了想发掘新路径的心。

运动器械拼不过专业品牌,丰富性打不过迪卡侬,运动手表上苹果、华为、小米早达成垄断。运动装备前有阿迪、耐克,留给Keep市场少得可怜,销量*的瑜伽垫救不了Keep,更鲜少有人会花140块钱买5桶Keep的金汤肥牛魔芋面。

当然Keep的商品也有经常被提及的时候,往往后面都跟随这个问题:这是不是智商税?

Keep烧钱大砸营销,21年Keep的营销占比金额达到了总数的疯狂59%,综艺冠名、明星代言、Kol推广合作。

看起来Keep*的绝活,就是Keep烧钱在卖力营销上。

在过去三年中,Keep用接近四成的收入放在营销上,可用户的参与度开始减弱。订阅了会员的用户,每月平均锻炼次数,逐年从10.9次、7.2次再到去年的7.8次。

在请易烊千玺做代言所拍宣传片中,列举了一系列自律能带给人们什么样的自由。

其中“清空购物车的自由”是品牌的美好愿望,对照如今的用户体验来看,只有其中“删掉Keep的自由”则成为了残酷现实。

Keep也确实该着急,急着盈利,急着达成收支平衡,急着延长Keep存活的寿命。所以才有这场紧锣密鼓的流血上市,别让一切演变成失血过多。

Keep很清楚,这场“反人性”的生意,羊终归毛出在羊身上。

拯救Keep的任务,被平摊在了这3亿用户的头上。

结 语

Keep好像从未淡出过年轻人的生活,在砸下真金白银、长久赔本赚吆喝的营销下,确实养成了自己的受众和曾经忠诚的用户。

在健身这个本质由内容服务的行业来说,Keep经历的短暂辉煌看起来更偏向锦上添花。数据上看似不断增加的会员数量,背后是不断下滑的会员存留率。

年轻人早就不是好割的韭菜,Keep也未必不知道这一点,只是一切都被按了加速键,很多事情的发展都存在始料未及。

曾经不可抗因素带来的“线上健身”发展的潮水已经退去,留下的也分别流向不同的平台。

“自律给我自由”是句响亮的口号,和Keep如今的发展一样,一切都知易行难。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