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大片「不香」了
《泰坦尼克号》这部影视传奇再度归来,全新4k3D日在内地上映,算下来,这将是该片第三次登上大银幕。《阿凡达2》将3D、高帧率这个概念带火后,导演卡梅隆故技重施,再一次重映《泰坦尼克号》。只是,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中国内地观众还会为所谓的情怀第三次登船吗?
倒退到五年前,在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内地混得风生水起,一些本土新片纷纷选择国产电影保护月上映,主动避其锋芒时,《泰坦尼克号》这样的圈钱模式可能还会大有市场,但在内地观众对好莱坞电影越来越冷淡的当下,卡梅隆这样既不高明又不文雅的“吃相”,恐怕很难再让更多电影爱好者无脑买单了。
自从2019年4月的《复联4》之后,再无一部进口片达到15亿+的票房成绩,而占进口片份额80%以上的好莱坞电影,受到的压力首当其冲。经典老片反复割韭菜,新片又走不出万年不变的工业化套路,如果说在20多年,中国的很多观众看个好莱坞大片还是圈个新鲜的话,到今天这种同质化严重的类型片,其实已经很难提起观众的兴趣。
【资料图】
虽然从技术、工业水准来说,好莱坞在当今的影视圈依然是*流的标准,中国电影一时还很难超越,但在承认这个客观差距的同时,也该看到好莱坞是如何把自己玩废的。光环褪去后,好莱坞大片将是中国电影继续向前的一面镜子,正反两面都值得鉴照与反省。
01 跌落神坛
不久前,电影《泰坦尼克号》片方官宣25周年纪念重映版定档,将于4月3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由卡梅隆执导的《泰坦尼克号》的上映标志着好莱坞电影工业走进了全新时代,全新的电影科技和拍摄流程,改写了整个电影工业。
《泰坦尼克号》1997年底上映后,很快成为有史以来全球票房最高的电影,这一头衔保持了十多年。直到2009年《阿凡达》上映,之后又连续十年位居第二,2019年《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最终将其推至第三位。
1998年4月3日,《泰克尼克号》首次在中国内地上映,获得3.6亿元票房。2012年4月10日3D版在内地重映,斩获9.46亿元票房,这次则是这部好莱坞经典大片“三进宫”了。对于此次二番重映,有网友表示:这就是经典的资本与底气,因为始终有粉丝为重映买票。也有人提出质疑:又双叒登大银幕,贩卖情怀,圈钱意味太明显,卡梅隆这部电影,换个海报能玩儿一辈子。
据悉,这次是《泰克尼克号》首次采用的4K、HDR和高帧率重制版,清晰度极高,将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盛宴。情怀加成加上技术升级,又恰逢国内电影市场迎来复苏发展的关键期,不少业内人士对《泰坦尼克号》第三次登上中国内地银幕的票房成绩依然看好。
在此之前,从2月10日起,全球不少地区已经开始4K版本重映,不到一周时间,全球票房累计收入已达2230万美元,这也为接下来内地市场的表现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
不过,时隔11年,一部影片两次重映,除了骨灰级铁粉外还有多少观众愿意买单仍然是个疑问。目前,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而曾经被视为“票房灵药”的好莱坞大片们这两年一个个倒下,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影响力下滑的势头越来越明显,靠着好莱坞大制作这个金字招牌在中国就能收获不少观众的时代也许再也回不去了。
在《泰克尼克号》重映前,漫威两部大片《黑豹2》《蚁人3》今年相继扑街。《黑豹2》上映12天,票房才勉强破亿,成为近10年来开画成绩最差的漫威电影。《蚁人3》上映一月总票房也只有2.72亿。作为漫威宇宙第四阶段的收官之作和第五阶段的开启之作,同时也是漫威阔别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三年之后的回归之作,《黑豹2》和《蚁人3》曾被寄予厚望,却接连遭遇票房失利。
去年在内地上映的四部好莱坞电影《魔法满屋》《黑客帝国4》《汪汪队立大功》《坠落》均口碑平平票房惨淡。就连卡梅隆“十三年磨一剑”的作品《阿凡达2》也不及预期,这部大片正式上映之前业内预测票房会突破30亿,结果首周末《阿凡达2》在内地只斩获3.97亿元票房,整整花了一周时间才突破5亿。很快,猫眼专业版就将该片预测票房从30亿下调至10亿,最终,《阿凡达2》止步于15亿。
几年前,《速度与激情7》《速度与激情8》中国内地票房还分别达24.26亿和26.70亿,如今,有超级IP和*导演加成的大片票房纷纷腰斩,二三线影片票房更是集体滑向3亿之下。电影咨询公司Artisan Gateway的数据显示,2012年,好莱坞电影占中国票房总收入的48.2%,到了2021年,占比仅有12.3%。票房占比断崖式下滑,各类大片先后在内地市场折戟,让人不禁感叹,好莱坞大片风光不再,是真的没落了。
02 创新乏力、王牌出尽
说起好莱坞大片,相信很多人都很怀念,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二十世纪初这段时期。这二十来年内,好莱坞电影可谓好片叠出、百花齐放,几乎每一种类型的电影都有精品涌现。《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终结者2》《速度与激情》《复仇者联盟3》这些经典大片,没有一部不是既叫好又卖座的。
这个时期,惧怕好莱坞,成为了大多数国产电影的通病,这也导致大多数中小国产片的定档基本上属于“对碟下菜”,如果钟意一个档期,必须要先等这个档期没有好莱坞电影定档后才敢于正常公映。一些定档的国产片如果遭遇某部好莱坞大片空降,也会毫不犹豫撤档改期、避其锋芒。
当时许多电影人都呼吁,在好莱坞大片面前一味去“躲”也不是长久之计,苦练内功直面竞争才能走得更远。如今回头看,当时强势的好莱坞电影对国产片几乎是降维打击。
当时这些经典大片,剧情紧凑而且一波三折,要素丰富,热点、爽点、笑点齐全。虽然也有雷点但终归瑕不掩瑜,在有限的时长里把干货安排得井井有条。现在的好莱坞电影,故事讲不好了,或者说,是故事讲烂了,以至于无论多么花里胡哨的*、设定、情节,到头来指向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故事,老掉牙的价值观。
如今的好莱坞电影,导演编剧创作都有了严重的“路径依赖”,多数作品已经到了你只要看了开头,或者说你只要看了中间一段,你就能猜到结尾的地步。除了几个屈指可数的大IP继续在炒续集外,已经很少能看到原创新片了。伴随中国电影市场一起成长,口味越来越挑、眼光也越来越高的观众,对这类套路片已经看腻了,昔日那些经典的桥段,也逐渐失去了新鲜感。
好莱坞电影现在走进了一个怪圈,那就是堆*,完全无视了故事的深度。不思进取的四段剧情:介绍-受挫-奋起-打完,再套上LGBTQIA+、黑命贵,原谅信仰这些“政治正确”的主题就是一部作品,简直就是美式样板戏大集,充满了美式说教。
曾几何时,除了酷炫的*,那些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内核既有深度又有情怀。《黑暗骑士》每次看都有不同的发现和理解;《侏罗纪公园1》告诉我们傲慢的人类终究无法战胜自然的力量;《蜘蛛侠3》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超级英雄堕落和自我拯救的故事……
现在的好莱坞新片每一部都好像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高度同质化的商品,剧情基本都是一个模子:主角登场,主角受挫,主角获得帮助,主角击败反派。当一部电影里面所有的情节都是套路到能够推理出来的时候,电影就失去悬念没意思了,变成了*秀,这样的电影还有啥意思?
此外,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过度追求IP系列化开发好莱坞电影已经丧失了新片的原创能力。最近20年,除了《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以及《冰雪奇缘》之外,剩下的好莱坞大片要么是续集,要么是动画真人版,要么是IP再开发,原创内容基本已经绝迹。对于资本来说,不断开发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IP挣钱的几率更高,也更容易挣大钱。
但是,对于观众来说,这种投资策略最终不可避免会带来审美疲劳。如果说在20多年前。中国的很多观众看个好菜坞大片还是图个新鲜的话,到今天这种同质化严重的类型片,已经很难提起观众的兴趣。
03 好莱坞大片还能支棱起来吗?
在好莱坞历史上,曾经有8家大型电影公司,分别是:华纳兄弟、米高梅、派拉蒙、哥伦比亚、环球影业、联美、20世纪福克斯和迪士尼。经过多年的竞争与合并,目前只剩下华纳兄弟、派拉蒙、环球影业和迪士尼和索尼。*电影公司数量的减少降低了良性竞争的烈度,大家更多是在争相跟风,躺在固有模式上赚钱,而不是大胆创新。
近二十年来,对于迪士尼、漫威、环球影业等好莱坞电影巨头而言,主题公园比电影更赚钱。以迪士尼疫情之前的2018年财报来看,迪士尼在影视娱乐方面的营收只有乐园、消费者产品的40%。这些巨头的核心策略是将更多资本投入于传统IP的强化上,让其继续为公司的线下主题公园和各种衍生品拉客。
在这些躺赢的巨头看来,开发新的作品,不仅失败的风险高,短期内也很难反哺线下生意,从这个角度看,好莱坞几家巨头所拍摄的作品,本质上已经不再是影视剧,而更像是主题乐园的同人剧情广告。
笔者永远都忘不了多年来那个夏天在网吧看到《变形金刚》电影版时的震撼。在当时小镇青年里的认知中,“变形金刚”是假的,只能拍成动画片,根本没想到会有真人版。当时看的肾上腺激素飙升,此后就开启了一路对好莱坞电影的崇拜与追捧。现在,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已经跟不上中国观众的成长了。
目前,好莱坞正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从市场上说,中国内地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全球*大票仓,是无法忽视也不能忽视的市场。但是,好莱坞电影创新乏力,尽管它仍然有全球最强的影视生产能力,却也因为找到躺赢的方式,而慢慢削弱了原创能力,的确己经没办法大量生产符合中国观众喜好的作品。
与此同时,对立的加剧让世界变得凹凸不平,美国再想靠批量复制不走心的文化产品横扫中国市场,也越来越难了。
孟丹青认为,中国观众正变得越来越在行,越来越看重故事情节,而且对电影质量好坏有敏锐的判断。
孟丹青这段话基本切中了好莱坞电影在中国遇冷的核心,接下来,好莱坞电影要想重新支棱起来,关键是要抛弃那些粗制滥造的流水线产品,凭借高质量的好作品在中国市场脱颖而出。
比起那些不思进取的巨头,狮门影业这些夹缝中生存的中小公司更有创新动力。未来,能够打动观众提振市场的黑马极有可能是这些公司的作品。虽然好莱坞大片狂揽票房的时代过去了,但好作品永远都不会被埋没,无论是国产片还是进口片,只有内容更真诚才能获得如今观众的青睐。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天天播资讯】前置仓上岸了,但生鲜电商还是没跑通
- 好莱坞大片「不香」了
- 正版不敌高仿,真俄罗斯博主为何打不过俄罗斯娜娜
- 2023年3月2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69个基点|每日消息
- 环球播报:港元兑人民币实时汇率 100港币兑换人民币多少钱?
- 小米note3尺寸大小是多少?小米Note 3配置如何?
- 小时候看的动画片有哪些?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大全?
- 微资讯!小学生手工简易灯笼怎么制作?小学生手工简易灯笼的...
- 【天天快播报】小说里女主角叫苏青的校园小说有哪些?女主角...
- 小说女主角叫洛流灵的是什么小说?讲述了什么故事?|环球热消息
- 环球视点!聚焦中国产业:2023年无锡市特色产业之新能源汽车...
- 小女孩秋季一般穿什么衣服?小女孩秋季服装搭配?-环球焦点
- 小年都有哪些习俗?小年习俗介绍?
- 环球消息!小米5plus怎样设置指纹?小米5plus手机设置指纹方法?
- 聚焦中国产业:2023年无锡市特色产业之新能源汽车产业全景分...
- 小米原装数据线多长?小米原装数据线的作用是什么? 今日热讯
- 10组数据看懂2022年的杭州
- 过度竞争,付费不足3%,SaaS像素级抄袭究竟谁之过?
- “双轮驱动”广东制造加速突围
- 中国移动,命苦 天天热资讯
- 当前焦点!自曝欠款5700万元,总部人去楼空,连亏9年的克莉丝...
- 壹沓科技完成近2亿元B轮融资,鼎晖VGC领投
- 全球通讯!收入放缓,亏损加剧,B站难解商业化困境
- 环球讯息:GPT-4如何引领科技前沿?盘点10大应用场景
- 连续霸榜!全国人口流入TOP1,为何是它?_新动态
- 播报:工业大省竞速“狂飙”,“广东造”如何突围?
- 2月重庆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2861.5亿元 同比增长7.6%
- 海报重磅|青岛力争三年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_全球要闻
- 中标开工均火热 高频数据印证基建投资提速
- 北京对外开放水平持续稳健提升 平台企业数量和行业规模在国...
- 中国形成了更加成熟的现代化理论(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
- 消费新空间激发新活力 世界新消息
- 经济学家周其仁指路企业应对逆全球化
- 世界新动态:中国形成了更加成熟的现代化理论(国际论坛·读...
- 光驱动合成生物企业「光玥生物」获绿洲资本近亿元Pre-A轮融资
- 电商困于退货率 快播报
- 环球资讯:数字化背景下,AI能给医疗带来什么改变?
- 海底捞的紧箍咒:打满的预期,有限的成长_天天热资讯
- 姚记科技挨了「一炸」-天天观热点
- 天天快资讯丨前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7%
- 连续霸榜!全国人口流入TOP1,为何是它?-环球视讯
- 环球最新:韩国央行报告:中国个人消费1-2月增长3.5%,看好中...
- 澳媒:未来三十年中国劳动力的质与量
- 全球观焦点:结构性需求凸显 提振消费更需从供给端入手
- 韩国央行报告:中国个人消费1-2月增长3.5%,看好中国经济复苏
- 四川县域经济如何发力?|全球关注
- 点燃烟火气 点旺夜经济
- 官宣!2022年漳州各区县GDP排名出炉!房地产投资、商品房销售...
- 以影促学 青少年红色电影课堂开讲
- LPR连续7个月不变:降准后为何没有降息,后续会否调降
- 观察:成交额近3.1亿元!2023年CCEE全球跨境电商展览会在深落幕
- “国家账本”曝光!不买房也就算了,咋连股票都不炒了 世界...
- 有人预测,2023年将迎来5个重大变化,普通老百姓早知道早做准...
- 天天观热点:进入全国百强!广东2022年GDP前十城市经济数据一览
- 台湾电价大涨 舆论批当局错误能源政策冲击产业和民生|快报
- 为稳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1至2月兵团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1%
- 金融驿站为各行业送来资金“及时雨”
- 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世界新视野
- 果出去,人进来……广西经济复苏势头显现 世界最资讯
- 烟火气越来越浓 杭州“外摆经济”释放消费新活力
- 全球热头条丨改革引领!2022年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十大案例公布
- 世界观速讯丨快抢1.2亿元惠民消费券和35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
- 消费市场活力增强,1-2月昆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
- 超2万字财政政策报告,透露哪些重点信息?-热点在线
- “跨境理财通”试点银行在深举办论坛-前沿资讯
- 玉塘街道开展消防培训,敲响安全“警钟”_天天百事通
- 湾区潮涌,未来已来——2023粤港澳大湾区房地产交易展览会即...
- 金价“狂飙”站上2000美元大关!距离历史最高又近一步
- 降准利好失效!冲高回落!市场究竟在担忧什么? 天天新动态
- 新华全媒+丨旺起来 快起来 忙起来!空·天·陆视角透视经济...
- “中国信心看广东”专题访谈 | 高质量发展期待更多“敢为天下先”
- 财政懵了,现在啥都卖不动了,比疫情时期还艰难,这日子怎么过?
- 速讯:雒树刚:旅游业最能迅速带动服务业消费的恢复和扩大
- 目标规模10亿元,福州成立光电产业基金二期_每日短讯
- 香港大力推动科技与艺术教育 激发创意思维 培养多元人才 全球关注
- 温馨提示!2023年春季高考志愿填报即将截止|快资讯
- 即时:提振网络消费信心 ,这场“知识总决赛”来助力!
- 快讯:美国签名银行获“接盘” 硅谷银行或“分家”
- 用量增长 结构优化 办电高效——从电力运行看河南经济复苏...
- 【独家焦点】货币增发31万亿!央行开动轰鸣印钞机,2023年,...
- 我市召开商务经济运行分析会
- 1-2月份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
- 大盘午后震荡下行收跌,沪深两市总成交额时隔一个月再超万亿
- 曾推出阿尔法狗的DeepMind,为什么没能做出ChatGPT? 天天观热点
- 环球滚动:联合中国妇基会启动专项公益 为国内首个婴幼儿辅食...
- 为汪小菲、李子柒代工,这钱也不好赚-天天即时
- 南京建邺成立金融科技基金,总规模5亿
- 一年亏掉90亿,小鹏迫切需要翻身仗 独家焦点
- (经济)用量增长 结构优化 办电高效——从电力运行看河南...
- 世界快资讯:15个“新一线城市”:成都高居第1,长沙第10,厦...
- 焦点快播:谁有希望成为下一个上海?这5座城市呼声最高,经济...
- 广西融资担保集团总经理王相军:加力提速一季度 千方百计开好局
- 滕州民营市场主体达20.57万户 民营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 现在,研究中概互联网公司的财报已经毫无意义
- 天天热讯:硅谷银行暴雷:无形风险如何影响未来资本市场
- GPT4暂时救不了我的工作 当前通讯
- GPT4横空出世 教育当有何变
- 为了孩子“光明”的未来!南山全面创新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_全...
- 比亚迪海外狂飙,王传福「背后的女人」犯了难
- 热议:2月重庆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2861.5亿元 同比增长7.6%
今日要闻
- 环球视点!聚焦中国产业:2023年无锡市特色产业之新能源汽车产业全景分析(附产业空间布局、发展现状及目标、竞争力分析)
- 聚焦中国产业:2023年无锡市特色产业之新能源汽车产业全景分析(附产业空间布局、发展现状及目标、竞争力分析)
- 10组数据看懂2022年的杭州
- “双轮驱动”广东制造加速突围
- 连续霸榜!全国人口流入TOP1,为何是它?_新动态
- 播报:工业大省竞速“狂飙”,“广东造”如何突围?
- 2月重庆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2861.5亿元 同比增长7.6%
- 海报重磅|青岛力争三年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_全球要闻
- 中标开工均火热 高频数据印证基建投资提速
- 北京对外开放水平持续稳健提升 平台企业数量和行业规模在国内位居前列|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