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今热点:没落的奥康,时代的温商
曾经“行业*股”象征着时代先锋,如今这个标签往往成为没落的象征。
比如头顶“男皮鞋*股”,率先推行连锁专卖模式的奥康国际,其营收已连续十年几无波动,净利润也开始由盈转亏。
(资料图片)
近日,奥康国际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2022年度奥康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减少1039.74%-1215.94%。但摆在奥康面前的不止有长达十年的业绩不振,更大的挑战在于皮鞋行业的青黄不接。
当户外运动成为浪潮,年轻人满满当当的鞋柜也很难给皮鞋留下容身地。
01 陷囹圄
继连续3年扣非净利润为负后,2022年,奥康的亏损局面延续到了归母净利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2年度归母净利润为-3.2亿元~3.8亿元,扣非净利润为-3.76亿元~4.36亿元。
对于亏损,奥康在公告中给出三点解释。
首先是受疫情影响年收入下降,同时对经销商与合营商因疫情造成的影响给予一定的补贴。
尽管年度业绩预告中没有提到营收,但从三季报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奥康的营收只比去年下降了1.65%,即使上半年遭疫情重创,但营收也只微降了3.71%,因此利润受损,补贴要承担不少责任。
其次,公司实施品牌战略升级,在广告投放、业务宣传、形象升级方面的投入增加较多。
三季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奥康国际在销售费用上的投入为7.85亿元,增速高达36.23%,远超营收,占同期营收比达37.26%。此外,半年报显示,奥康销售费用中广告费同比增加195.49%。
最后,根据初步减值测试结果,公司对持有的兰亭集势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4200万元左右,具体评估结果以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为准。
2015年7月23日,奥康国际通过拟设立的香港子公司斥资4.8亿元投资兰亭集势,但后者发展不尽人意,其股价从23.38美元跌到如今常年在1美元附近徘徊,也让奥康吃尽了投资不利的苦头。
事实上,即便没有上述因素,奥康业绩不振也早已摆在台面。
奥康上市以来的业绩可以用“出道即*”形容,上市那年(2012年)营收达到34.55亿元,之后多年中营收破30亿的年份屈指可数;2015年曾短暂“中兴”,营收和净利同比增长11.92%和51.1%,但仍没能突破2012年的水平,此后更是一路下滑。
2019年,奥康营收再降至30亿元以下,并首次出现了扣非净利润由正转负,由此开启了奥康延续至今的扣非净利润亏损。
从历年财报来看,奥康的基本盘在线下,线下营收能占到80%左右,因此门店生意的好坏基本决定了奥康每年的业绩。
而近几年受疫情影响,奥康门店持续萎缩,2022年三季报显示,奥康国际国内实体门店数量合计2508家,而2021年年末,奥康国际国内实体门店数量还有2614家,三个季度净关店106家。
事实上门店量下滑早在疫情前便有显现,2016年末至2021年末,公司门店数量分别为3148家、3086家、2989家、2907家、2684家和2614家。
此外,尽管奥康先后拿下了斯凯奇和彪马的代理权,但目前来看其营收贡献度仍然有限,2022年三季报显示,斯凯奇营收占比只有10%左右,彪马更是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两大品牌门店量之和甚至比不上奥康的零头。
踏着皮鞋走进资本市场的奥康,在历经十年周期后能拿出手的还是那双皮鞋,只不过,当初的皮鞋不再锃亮,奥康离“男皮鞋*股”的光环也越来越远。
02 两把火
历史上,以火焚处理商品并不多见,民国时期曾以此法抵制洋货,80年代也发生过一次,只是,那次被扔进烈火中的恰恰是当年受保护的民族工商业。
1987年的夏天,杭州市武林广场燃起了熊熊大火,纵火者是杭州市工商局,被烈火焚烧的是5000双温州劣质鞋。
据史料记载,这把大火的导火索是时任商务部部长胡平,那一年胡平的女儿在武汉一家商场买了一双皮鞋,仅穿了一天鞋底就开了胶,身为商务部长,胡平自觉脸上无光。
新华社记者后来以此为题写了报道,国家开始出手打假,1990年,原轻工业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温州产皮鞋列为重点整治对象。
尽管后来胡平澄清,当年女儿买的那双“晨昏鞋”(寓意“早上穿晚上坏”)并非温州所产,但对打假却毫不含糊,“那次打假,一点儿也没有冤枉温州。”
康奈集团董事长郑秀康多年后仍对当时的温州鞋业记忆深刻:“很多鞋厂的老板们就把纸板塞进鞋里,这种鞋不能浸水,不能走远路,少则一天,多则五六天,鞋子肯定龇牙咧嘴。”
根据温州市标准计量局在1989年对温州鞋剥离强度的检测,合格率只有不到30%,全能型合格率更是低到只有10%。
打假开始后,温州鞋成为全市场的“过街老鼠”,不少温州商贩不得不冠以“上海鞋”等其他地市的名字,郑秀康曾拿着自家产的真皮皮鞋进商场却被一把拦住:“不是你的鞋不好,是你的出身不好。”
鞋把温州商人逼到了退无可退的绝境,背水一战成为*的选择,正如《温州一家人》封面语所述:经历过绝境,但不曾绝望。
奥康国际的创始人王振滔便是“不信邪”的那一批。
在那之前,王振滔的创业经历和许多温州商人并无太大不同,白手起家,靠着灵光的头脑迅速发迹,那场风波后,他性格中倔强甚至有点轴的特质逐渐显现。
打假浪潮中,奥康的皮鞋也因为带上温州的烙印,被工商局查封,4000多双上乘皮鞋以5元一双的价格被贱卖,尽管王振滔后来告赢了工商局,但也只获得了2000元的赔偿。
跌入谷底的王振滔坚信问题出在“鞋”上,而不是“温州”,拿着东拼西凑的钱,王振滔决定从零开始,“温州人如果连鞋子都做不好,还能够做什么?”
为了夺回温州鞋的信誉,王振滔带着奥康鞋在柜台前贴出大红告示:如果鞋子六个月保质期内出现质量问题,他将以一赔二。
王振滔的诚意为他赢来了*位顾客,也赢得了媒体的报道,王振滔带去的4000双皮鞋,不到10天时间就被一购而空。当年,鞋厂销售额超过10万元。
1998年,奥康率先改变传统的“厂商联营”模式,在业内首创连锁专卖店,由此刮起了一阵连锁专卖的风潮,也是在同一年,奥康荣获了“中国十大真皮鞋王”称号。
盛名在外也让一大批顶着奥康名头的冒牌货充斥市场。如何处理这些假货?王振滔心里打定了主意,要给温州鞋扳回一城。
1999年,王振滔带着从全各地搜剿的假冒奥康皮鞋来到杭州,一如12年前那般,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时任温州市长评价道:“这把火可以写进温州的历史。”
03 斗欧盟
温州鞋大概命里带火。
2004年,西班牙小城埃尔切发生了一起纵火案,目标是一辆装有温州鞋的车和一个温州鞋商的仓库。纵火者在示威标语中写道:“埃尔切市民们,让我们团结起来,把埃尔切所有亚洲鞋都赶出去,把运送亚洲鞋子的集装箱全部烧光!”
这场大火亦是那些年欧洲人制裁中国货的缩影。
此前近十年的改良,让温州鞋从“晨昏鞋”成为“品牌货”,加上劳动力成本低,让温州鞋成为物美价廉的象征。与此同时,外贸的大门也缓缓拉开,更具成本优势的温州鞋得以远销海外160多个国家。
奥康也是在那几年布局海外市场,2002年,王振滔把门店开到了美国的纽约,第二年又在国外开设分公司,并收购意大利知名鞋企品牌。
风头正盛的奥康并未意识到危机的悄然而至。
在埃尔切,一双本地鞋的价格可以买到三双温州鞋,在王振滔看来,中国货卖给欧洲人几乎算得上“送福利”,“我们的鞋子这么便宜卖给人家,还不让卖,贵一点的反而还能卖?”
但他没想到的是,温州鞋的涌入也挤占了欧洲本土工业的生存空间。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欧盟便对中国出口的皮鞋实施长达10年的配额限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这一限制被解除,却也加深了双方的矛盾。
彼时,中国年产鞋70亿双,约占世界的70%,是世界*大鞋类生产国和出口国,鞋业从业人员超过220万人,而欧洲制鞋大国西班牙每年需从中国进口1.4亿双鞋产品。
中国货的步步深入和欧洲货的节节败退让诸如意大利、西班牙等老牌鞋业大国对温州鞋心存芥蒂,反倾销成为他们抵制中国货的手段。
2006年,欧盟决定自当年10月7日起,启动实施对产于中国的皮鞋产品征收为期两年的16.5%的反倾销税。
反倾销的力度立竿见影,在反倾销税征收的第二个月,温州对欧盟出口皮鞋产品240多万双,同比下降近4成。
相关数据显示,从2006-2010年底,由于欧盟的反倾销税实施,中国出口欧洲的皮鞋销售额下滑20%,直接导致近两万人失业。
在这场反倾销的浪潮中,奥康并非受损最严重的温州鞋企,只能占到被诉企业总出口份额的1%-2%。但王振滔还是决定*个跳出来,硬刚欧盟。
早在反倾销大幕拉开之前,王振滔便参加过欧盟反倾销“六方会谈”,并作为百家鞋业代表发表*个抗议欧盟鞋类反倾销的宣言——《重庆宣言》,一个月后,王振滔更是“千里走单骑”,只身前往西班牙参加鞋业论坛,为不合理的反倾销税进行“游说”。
“我们不是为了哪家企业在打这场官司,是为整个中国制鞋行业和中国几百万制鞋工人打这场官司,更是为了中国鞋业的明天。”
尽管王振滔和他代表的中国鞋业最终胜诉了,但这个过程却花了6年。6年中,王振滔从领着120多家企业团战到最后孤身一人力斗欧盟。
尽管官司赢了,王振滔却坦承,“在这场官司中,其实没有成功和失败的概念。因为打官司本身就是输,赢了也是输”。
现在回看,这句“赢了也是输”或许暗指中国品牌在这场拉锯战中受到的伤害已难以挽回,在那6年里,相比于偏安一隅的欧盟,更大的挑战是金融危机。
04 品牌梦
1994年,中国大幅降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让国内市场的成本优势得以发挥。千禧年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廉价又庞大的劳动力很快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国际大牌的长驱直入,让温州鞋业开始由内向外转轨。红蜻蜓创始人钱金波曾提到,国际大公司往往会拿着大订单来,“看上哪家,全部生产线都要,条件就是为外需贴牌生产。”另一头,国内市场鏖战正酣,杀价无情,还需要管理庞大的营销网络。
相比之下,给国际品牌做代工赚点订单费显然更舒服,传统的温州商业模式,即“做市场、带工厂”,也一路转为“接单工业”。
但对出口的过度依赖也埋下了祸端,并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浮出水面。
商务部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22072.2亿美元,下降13.9%。其中出口总额12016.6亿美元,下降16.0%;进口总额10055.6亿美元,下降11.2%。
另据中国皮革网数据,2009年,中国皮鞋出口数量和金额分别同比下降21.8%和14.9%。
外需疲软,转回国内似乎成了*的选项。但习惯于做代工厂的温州老板们,早已失去了打市场的能力,事实上,正是他们当初的选择,让温州鞋业自断双臂。
学者周其仁在《城乡中国》中这样写道:那一波转型当中,长三角、珠三角的制造业普遍发生了一种“流程性”的转变。原本的“以商带工”,逐渐演变成专业程度极高的“接单制造”。
尽管周其仁在书中盖棺定论地指出,由于国内城市化不足,没有充分的内需市场能消化“世界工厂”的工业产能,导致不少工厂纷纷倒闭,但事实上,在极不光景的那几年,依然有本土品牌逆势而生,奥康就是其中的典范。
尽管和舅舅钱金波在事业上分道扬镳已久,但两人的战略眼光却始终一致,他们都意识到了“躺平接单”意味着把生死大权交由他人。
于是钱金波横下心谢绝了所有超大订单,并把当时已占红蜻蜓30%产出的贴牌生产,也转为通过自己的渠道行销。
王振滔更是早在2003年形势一片大好时,就发文《冬天不遥远》告诫员工:“奥康要生产出属于自己的世界品牌,而不是沦为国际品牌的代工厂。”
他曾形象地给OEM(贴牌代工生产)、ODM(原始设计商)和OBM(代工厂经营自有品牌)作出区分:OEM就是别人给什么订单就做什么,是儿子;ODM是我这里开发、你来下单,是爸爸;OBM就是自有品牌输出,是爷爷。
“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必须打响品牌、做强品牌,而不能一味‘为他人做嫁衣裳‘。”
秉承着“世界奥康”的宏图,从2008年到2012年,奥康花了4年将营收从10.79亿元拉到了34.55亿元,成为那几年中国品牌逆势增长的代表。
05 失东隅
2012年,奥康国际在A股主板挂牌上市,成为“男鞋*股”。
招股书中,奥康曾援引一组数据: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衣着支出为1165元,而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仅为211元。
奥康试图借由城镇化率的提高证明皮鞋需求的不断增长,如今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5.22%,比上市那年翻了近一倍,但奥康近十年的业绩却没能“水涨船高”。
海外大牌的涌入并非关键,毕竟Clarks、ECCO、GEOX、VALLEVERDE这几家男士皮鞋的定价均在千元以上,而奥康和康龙则集中在299元至699元及399元至599元,高端市场和大众市场并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
更大的原因或许在于皮鞋行业的不景气。
近几年户外运动的兴起,走红了李宁、安踏等品牌,运动鞋也从纯粹的运动场景延伸至日常出行,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皮鞋的市场,更何况皮鞋的穿着场景也有限,除商务场景外,皮鞋几乎消失在了日常穿搭中。
华经产业研究院调研显示,2016-2021年我国皮鞋产量从46.18亿双下降至35.24亿双。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6年,国内皮鞋行业将收缩至17亿双。
此外,男士皮鞋行业市场集中度也在持续下滑,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男士皮鞋头部品牌CR5从6.5%下降到了4.8%。具体到奥康,尽管其仍旧保持了龙头地位,但市占率却一路下滑,2021市占率已经降到了1.3%。
奥康也注意到了风向的变化并积极应对,2015年奥康拿下了美国运动鞋品牌斯凯奇在中国南方部分省市的经销权,并扬言要在五年内开设上千家斯凯奇专卖店。
2017年斯凯奇的营收增速高达111.69%,或许斯凯奇的成功给了奥康更足的信心,同一年,奥康与INTERSPORT达成战略合作,后者旗下拥有运动品牌彪马。
但奥康未能复制安踏在斐乐身上创造的商业奇迹,从2017年-2021年,斯凯奇的营收增速从111.69%跌到了25.24%,彪马并未公开营收,但其门店量尚不及斯凯奇的一半。
2019年,奥康国际营收和净利双双触底,此后两年略有回升,但扣非净利润却连续三年为负,分别为-0.3亿元、-0.17亿元及-0.14亿元,这说明奥康净利润的回升主要依靠非经常性损益的拉动,主营业务依然没有起色。
重重压力下,2021年奥康牵手君智咨询,后者曾一手扭转了波司登的老化趋势,使之成为行业中老品牌年轻化的经典案例,这也让奥康的转型被寄予厚望。
2021年,奥康将品牌定位升级成“更舒适的男士皮鞋”,从品牌视觉、旗舰店升级、新品开发等多维度进行了更新,王振滔甚至亲自下场直播带货。
为了战略升级,奥康在2021年增加了72.81%的广告费投入,连带着销售费用也增加了6.15%,但目前来看“钞能力”的作用还未显现。
06 结语
当奥康深陷亏损泥潭时,王振滔多年前投资的康华生物却悄然登陆创业板,并在一个月内斩获22个涨停板。
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但王振滔显然不接受这个结局,他对外始终强调“奥康是大儿子”,还为“长子”发布了“百万年薪,亿元激励”全球精英求贤令。
他也深知奥康团队的困境所在:“经历了太多年,让团队产生了惰性,是时候放入一些‘鲶鱼’,让他们加把劲。”
但无论是属于皮鞋业还是属于老一辈浙商的时代都在远去,就在发稿前几日,郑永刚溘然长辞,和奥康一同起家的郑秀康也于去年离世。
商业史会为奥康留下一笔,但现在,奥康显然还不想被写进历史。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全球新要闻】三大经济强省的洼地「魔咒」,谁先解?
- 世界今热点:没落的奥康,时代的温商
- 环球快资讯:加盟商集体逃离KK集团
- 微速讯:平价蜜雪冰城,狂卷海外CBD
- 环球今日报丨到底是谁毒害了王杰的嗓子?王杰个人资料简介?
- 最新消息:柳岩和郭德纲共同做过的节目有哪些?柳岩和郭德纲...
- 视焦点讯!调音师结局揭示了什么意思?音响师讲述了什么故事?
- 【世界报资讯】福建: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达2.6万亿元 建...
- 舟山市财政局打好“8+4”政策“组合拳”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快消息!长圆脸适合什么发型女?长圆脸适合的发型有哪些?
- 柏寒得的什么病?柏寒个人资料介绍?
- seiko是什么牌子手表?seiko品牌资料介绍?
- 世界通讯!调音师为什么叫调音师?调音师电影简介?
- 全球百事通!赌王的儿子叫什么名字?赌王有多少个儿子?
- 每日速读!浙江: 持续加码数字经济
- 环球看点!吃屎吧梁非凡什么电影?讲述了什么剧情?
- 今日最新!小伊伊怎么不直播了?小伊伊是谁?
- 世界微速讯:1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止跌回升,上升幅度达到近两...
- 2021年中国版权产业增加值占到GDP的7.41%
- 每日头条!70819元!2022年苏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布!
- 世界热消息: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创两年来最大升幅
- 2022年中国宏观杠杆率升逾10个百分点,但居民部门出现“躺平”
- 信息:2023年中国经济引领全球增长,哪些行业将率先突围?
- 环球看热讯:江苏聚焦重点领域激活市场 出台42条举措打通堵点
- 世界热资讯!万丰城区规划推介会举行
- 天天即时看!卓道医疗完成B轮融资,丹麓资本、恒旭资本、顺为...
- 26.78万!北京全国第一!看到最后哭了...
- 当前热点-政策丨复苏平稳,信心可期
- 当前热点-31省份1月CPI揭晓:14地涨幅超全国,海南进入“3时代”
- 焦点关注:中信证券:医疗新基建进程按下加速键 两条逻辑主...
- 今日精选:功能性咖啡品牌「奢啡CEPHEI」完成数千万融资,金...
- 世界观焦点:在咖啡店解决一日三餐,打工人造出的新市场靠谱吗?
- 金鹰基金春季线上投资策略会聚焦2023市场机遇:盈利改善与估...
- 当前热讯:马蜂窝完成新一轮融资,贵州省创新赋能大数据投资...
- 天天讯息:中国三大经济强省,都有同一块心病
- 今日热闻!首发 | 海杰亚医疗完成数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约印...
- 特斯联科学家:ChatGPT尚未接近通用人工智能
- 【焦点热闻】多管齐下引导居民从超额储蓄向消费转化
- 当前关注:终于有个说实话的专家:中国老百姓的负担太重了!
- 世界报道:深圳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拉开帷幕 深圳今年GDP目标增速6%
- 焦点快播:GDP30强城市洗牌加速 下一座万亿之城是谁
- 环球微资讯!发展经济关键在全面深化改革
- 江城“冰雪”夜经济 让消费“热”起来
- 世界热资讯!江苏聚焦重点领域激活市场
- 全球即时:心系数字经济新发展(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天天日报丨又吃瓜!
- 抖音外卖,合时宜的搅局者
- 【聚看点】安徽安排省属企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2亿元
- 全球资讯:张明:2022年中国国际收支的八个新变化
- 三大经济强省的洼地“魔咒”,谁先解?
- 今日关注:稳外贸扩外资,河南贸促工作提出新目标
- 央行上海总部:上海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063亿元 住户部门贷款...
- 当前报道:2022年襄阳GDP突破5800亿元,居湖北省第二
- 焦点热门:排名湖北省第一!2022年襄阳这个“饭碗”端得牢
- 北京CBD数字经济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 世界今头条!金融中心的文化法则
- 全球热点!北京上海 人均住户存款超21万|檀几条
- 【天天新视野】华尔街日报的最新报道:中国经济复苏对世界经...
-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063亿元 人民币存...
- 实施五大行动计划,浙江发布“2023消费提振年”行动方案
- 许宪春+张斌+徐高+赵波+黄卓:2023年宏观经济的难点与突破点
- 世界热议:盘点江浙沪25市2022金融成绩单:多地制造业贷款增速...
- 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供应链有何变化?谢祖墀博士《变局思维》解惑
- 实时:2022年我国发电量8.4万亿千瓦时
- 央行上海总部: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12.4%
- 焦点速看:境外参展最高可补50万,南沙印发促稳经济若干措施...
- 多省份公布1月财政收入:区域间有所分化,卖地收入降幅仍大
- 世界视讯!中国新增城镇人口创近42年新低,28年来首次跌破1000万
- 天价玫瑰喂不饱街边花店
- 焦点速读:开源软件「AFFiNE」完成Pre-A轮融资,红点中国、华...
- 微动态丨你关心的都在这!2023年深圳将推841个重大项目
- 环球速看:清科2022年度盘点:机构投资者活力逐步释放,LP市...
- 天天热讯:互联网大佬不缺爱情
- 环球通讯!2022年深圳政府投资效益如何?2023年投向哪儿?
- 全球关注:昆虫生物科技公司「Blue Protein」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 滚动:GDP30强城市洗牌:重庆武汉福州泉州西安排位上升凭什么
- 天天速读:今年宏观杠杆率涨幅预计低于2022年 居民存贷款背...
- 环球最新:江苏首个高速公路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在南京落地
- 天天时讯:2022年钦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广西高1391元
- 全球聚焦:广东不愧是第一经济强省,全国42个直属海关,设在...
- 世界快资讯:2月14日光大银行外汇牌价表 光大银行美元汇率是...
- 2月14日中国银行外汇牌价表 中国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天天新资讯:Web 3.0和元宇宙持续升温,2023年会有哪些发展新机遇?
- 焦点精选!迈上新台阶!2022年末深圳银行业资产总额超12万亿元
- 世界速读:2月14日恒丰银行外汇牌价一览 人民币外币汇率多少?
- 天天速读:2月14日广发银行外汇牌价表 广发银行美元汇率是多少?
- 环球热资讯!AI技术着陆媒体行业,深圳特区报/读特宣布接入百...
- 《顺义区进一步促进第三代等先进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 环球焦点!深喀重点产业合作交流会在深圳举行,达成总意向投...
- 【世界播资讯】月入五千,能不能击败95%的人
- 穿汉服被挤爆的地标,为什么是洛邑古城?
- 渤海银行外汇牌价表 渤海银行美元汇率是多少?
- 【环球快播报】集度ROBOVERSE三里屯体验中心启动,年内推出“...
- 天天热头条丨居民超额存款近8万亿元!2023年这些钱将流向何处?
- 还不了房贷会有哪些不好结果?房贷延期好不好办?
- 办理房贷后就可以申请延期了吗?房贷延期需要怎么办?
- 央行重要信号,存钱才是人间最大的清醒?
- 月入五千,能不能击败95%的人
- 办个性化分期的方法有哪些?个性化分期的要求是什么?
- 办网贷延期需要提供征信报告吗?网贷延期后会影响征信吗?
今日要闻
- 【世界报资讯】福建: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达2.6万亿元 建成5G基站7.3万个
- 舟山市财政局打好“8+4”政策“组合拳”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每日速读!浙江: 持续加码数字经济
- 世界微速讯:1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止跌回升,上升幅度达到近两年来最高|快讯
- 2021年中国版权产业增加值占到GDP的7.41%
- 每日头条!70819元!2022年苏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布!
- 世界热消息: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创两年来最大升幅
- 2022年中国宏观杠杆率升逾10个百分点,但居民部门出现“躺平”
- 信息:2023年中国经济引领全球增长,哪些行业将率先突围?
- 环球看热讯:江苏聚焦重点领域激活市场 出台42条举措打通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