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头部玩家一览
是现实世界的数字化?还是数字世界的现实化?
尽管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但并没有飞入寻常百姓家。
概念红,是真红,但让“宇宙”落地,目前恐怕谁也说不准最佳降落点。
微软687亿美元拥抱游戏,字节跳动与腾讯90亿元竞购Pico,Mata为此亏损100亿美元,英伟达“改行”搞基建,还有一批互联网大佬埋线VR/AR/XR/MR…
总之,英雄所见不同。
元宇宙的尽头到底是什么?头部玩家已经下了哪些赌注?
宇宙的起源,是游戏?
“元宇宙的本质就是游戏”。
这是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近期在接受采访时说的。有意思的是,微软刚收购游戏公司暴雪。
这也不算他自卖自夸。根据元宇宙的8个基础要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时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沙盒类游戏所展现的底层逻辑和虚拟体验,公认最为接近元宇宙概念。
1月18日,微软以68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动视暴雪。这是微软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这也使其成为世界第三大游戏公司,仅次于腾讯和索尼。
游戏领域对于拥抱元宇宙的确非常积极,因为游戏最容易做出体验性,也最容易埋入经济模型。同时,游戏的受众群体比较年轻。
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是一个提供在线游戏和游戏创作的平台,于 2006年正式发布,2021年3月在纽交所上市,目前市值在370亿美元左右,最高时近800亿美元,是目前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沙盒类游戏公司。
在Roblox里,用户可以是玩家,玩别人开发的游戏,也可以是创作者,开发游戏给别人玩。所以,Roblox与其他游戏公司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不制作和运营游戏,只提供工具和平台,给开发者自由的想象空间。
同时,你也可以把Roblox看成是一个大型社区互动平台,玩家可以通过平台与朋友聊天、互动以及创作。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数字身份,可以用来进行社交。在平台上获得的Robux货币,也可以与真实货币转换。
正是因为这些特质,Roblox被外界认为是目前最具元宇宙气质的平台。
既然是游戏领域,怎么能缺少全球第二大的游戏公司——腾讯。早在Roblox上市之前,腾讯便与其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在2019年组建了合资公司,并共同打造了Roblox的国服版—《罗布乐思》。
国内除了腾讯之外,字节跳动在去年斥资1亿元投资了游戏公司代码乾坤,后者推出了一个青少年创造社交平台《重启世界》,概念与Roblox非常相似。网易则推出了《河狸计划》原创游戏社区,提供低门槛游戏开发工具。
另外,清华大学在《2020-2021年 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中,将米哈游和莉莉丝也列入了中国元宇宙五大典型企业。前者扬言要在2030年打造出全球十亿人愿意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世界,后者正在研发对标Roblox的UGC创作平台。
的确,游戏厂商们对于元宇宙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商业化体系。
华泰证券也认为,精品游戏研发商有望为元宇宙建设提供基石。但是元宇宙绝对不等于游戏,只不过对于当下而言,游戏是元宇宙更好的一种表现方式而已。
但是,更好的表现方式,并不意味着更容易被市场接受。
比如,在2021年7月上线的《罗布乐思》,仅仅运营了5个月的时间便被悄然下架,官方仅在游戏内部发出了一则删档测试结束的公告。
这款在在国外青少年群体中十分流行的,也被国内寄予厚望的元宇宙概念游戏,却没能在国内市场溅起多大的水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国内外对于元宇宙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
诚然,第二人生、堡垒之夜、我的世界等类似的游戏在国外有很多拥趸,也成功地培养了一部分年轻消费群体。但是在中国,想要通过沙盒类游戏来提升普罗大众对元宇宙的认知,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宇宙的爆发,靠社交?
在游戏元宇宙之外,社交元宇宙也是一种已形成体系的元宇宙形态。
在社交领域,作为全球用户规模最高的公司,Facebook对于元宇宙的态度尤为积极。去年10月,扎克伯格宣布将公司名称更改为“Meta”。他在此前说过,要在未来五年内将Facebook转型成元宇宙公司。
扎克伯格希望将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的社交体验,从虚拟平面搬到虚拟现实世界中。
更名后的Meat在去年12月发布了一个名叫《地平线世界》的虚拟现实App,一个有元宇宙意义的社交/工作平台,用来让用户们在其中创建内容与互动。
去年,腾讯开始内测新功能超级QQ秀来布局虚拟社交。此前的2D虚拟人物被升级为3D形象,用户能够DIY人物的面部、五官以及穿搭。
同时,腾讯还宣布将推出全国首个虚拟音乐嘉年华TMELAND,听众可以创建专属虚拟形象,并和知名音乐人互动。
网易则在去年投资了虚拟社交平台IMVU。该平台IMVU主打化身场景社交,拥有VCOIN代币和用户生成平台WITHME,可以自由设计化身,在夜场、海滩、花园、豪宅、KTV等场景中聊天并做出各种动作。
去年年底,百度全新打造的社交App“希壤”正式上线。用户可以创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似的虚拟形象,并对面容和服饰穿搭进行定制。另外,米哈游出资8900万美元,参与了“社交元宇宙”Soul的私募配售。
以社交为切入点所构建的社交元宇宙,能够形成完整的运营生态。而头部的社交平台可以通过用户的传播和裂变,构建元宇宙时代的渠道优势。所以,很多企业将社交视为驱动元宇宙的重要因子,是构建元宇宙生态的第一站。
另外,百度副总裁马杰认为,元宇宙会在游戏娱乐、广告营销、会议会展等行业率先爆发,其中游戏和文娱是当前阶段的重要发力领域,办公及社交等领域则会在随后元宇宙的实现中跟进。
不管是云办公,还是虚拟企业活动,这种企业端的应用场景其实可以看作是社交应用场景的一种延伸。
后疫情时代,企业将以往很大一部分线下活动搬到了线上,如员工培训、产品发布会等等。很多企业也将这一领域作为探索元宇宙的主要路径之一。
例如在去年8月,Facebook推出了一款远程办公软件Horizon Workrooms,用户可以通过Oculus VR设备进入虚拟工作空间。
微软在不久前宣布,以Teams会议软件为基础,拓展商业用途的元宇宙,这一虚拟形象办公应用有望在年内推出。
瑶台是网易伏羲联合网易云信研发的沉浸式云端会议系统,相比于传统的在线会议软件,瑶台能够实现沉浸式互动、虚拟形象定制化、云游戏/PC/手机三端互通。目前,瑶台已举办过多次大型活动,包括网易云音乐敲钟仪式等。
硬件值得加码吗?
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XR(扩展现实技术)以及MR(混合现实技术)。
当前,元宇宙硬件领域的确要比内容生态领域还要热闹。有人认为,VR类硬件设备是进入元宇宙的必备条件之一。
就像电影《头号玩家》里展现的那样,戴上头显设备之后,主角便可以从一间破旧小屋,一下子进入完全虚拟的世界中。
扎克伯格曾说过,元宇宙未来将融合游戏、工作、社交、教育、健身等等,VR也将被纳入到元宇宙通用计算平台中,就像如今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
苹果CEO库克甚至认为,元宇宙的本质就是增强现实。
目前,很多公司都在加码VR领域。
例如,Facebook在2014年收购了VR设备开发商Oculus,并在2016年10月宣布,投入5亿美元扶持Oculus内容生态。
Oculus的VR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体机和头显,一体机拥有独立处理器,自成生态,而头显一般需要接入PC、主机等外部设备。
去年,Meta共卖出了超过1000万套的Oculus VR头显设备。今年,Oculus将发布Project Cambria高端VR头显,第一款AR眼镜Project Nazare也在开发中。
除了VR设备之外,Meat还在去年11月向外界展示了一款触觉手套。用户通过这款手套可实现与虚拟世界的触觉交互,让所见之物更逼真立体,用户体验更沉浸。
微软已经推出了企业级MR头显HoloLens系列,为行业提供MR解决方案,并允许企业定制。而消费级AR头显HoloLens 3,预计会在未来2-3年内问世。
在国内,百度从2016年就开始布局VR,目前关于元宇宙的产品及技术,主要集中在AI、云计算和VR领域。百度VR社区(公测版)于2016年5月31日正式上线,当时的目标是想打造国内第一的VR媒体社区。
去年,字节跳动收购了国产VR设备公司Pico,据传价格达到了90亿元以上。网易先后投资了多家与VR技术相关的公司,例如VR流媒体直播公司NextVR、VR设备厂商AxonVR、虚拟形象以及人工智能建模的Genies。
目前来看,VR/AR这类设备的确是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主要桥梁,未来在元宇宙的世界里也会起到重要作用。企业通过提前布局这条赛道,更容易抢占早期的用户,打造品牌和口碑。但它只是一种媒介,而且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元宇宙智库MetaZ创始人陈序认为,有两个核心难题不是靠实现极致的沉浸式体验就可以解决的。第一,元宇宙的内容生态还远远没有搭建好,硬件设备发展得再热火朝天也没有用武之地。没有好的电视节目,买个好电视有啥用?所以,在元宇宙这个赛道上,内容生态的搭建最起码不能落后于硬件设备。
第二,底层基础还没准备好,也就是目前的算力还足以支撑元宇宙必需的底层建设。硬件设备厂商持续投入技术研发,等待算力问题解决,就要考虑成本问题。这意味着只有像Meta这样的公司,才有实力做持续大量的投入,选择慢慢积累硬件设备能力,整合创新。
上面提到的这些互联网巨头,共同点是基本都拥有游戏或社交平台,而且都是各自的拳头产品。他们发力的侧重点,在于全产业链布局和场景内容,换言之就是软硬件和生态两手都要抓。
当然,我们在这里只例举了这些头部企业,但这些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元宇宙涉及到的产业和领域极其广泛,有专门提供元宇宙建造服务的公司,也有应用场景搭建公司、数据服务公司等等。
比如,英伟达就希望能够成为元宇宙的基建供应商。阿里的达摩院正在着手帮助商家打造全息店铺和全息家居场景,预计其元宇宙相关应用将会聚焦消费领域,有人将其定义为电商元宇宙。
写在最后:宇宙的尽头是禁忌?
如果不考虑资本行为,只从科技和产业的角度来看,我们是否真需要元宇宙?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认为,当前互联网产业的主要瓶颈是内卷化的平台形态,在内容载体、传播方式、交互方式、参与感和互动性上长期缺乏突破,没有新的增长点。而元宇宙的出现,可以打破这种桎梏,让互联网产业走出内卷。
中国万向控股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肖风博士认为,元宇宙可以帮人类实现“在线”到“在场”的飞跃。只凭这一点,元宇宙就有它存在的价值。
尽管元宇宙被整个互联网和科技行业寄予厚望,被认为是未来十年的新产业方向。但是通过上面这些观察互联网巨头的布局还是可以看到,目前我们对于元宇宙的探索依然停留在概念阶段,真正的竞争离我们还很远。
就像网易CEO丁磊说的那样,元宇宙的确是一个非常火的概念,但目前谁也没有接触到元宇宙。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元宇宙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去中心化,但这一点恰恰是互联网巨头们不愿意提及的。
比如,Oculus在2020年10月宣布,只能通过Facebook账号才能登陆。显然,这个账号并不是自由的,账号的“生死”依然掌握在开发商的手里。
按照元宇宙智库MetaZ创始人陈序给出的判断标准,如果一个项目不能给用户提供独立的数字身份,那就算不上元宇宙。
真正的平行虚拟世界仍然任重道远。即便现在技术和产业界的探索,还远远谈不上触到了元宇宙的门槛,但是这种尝试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日热点
为您推荐
使用汇宝利app,为您带来全新的跨境汇款服务体验
小康股份回应与华为关系及未来规划
“低首付”丰田金融服务让有车生活触手可及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元宇宙头部玩家一览
- 爱情都变成神话了,你还过情人节?
- 年流水超千万,被特斯拉带火的车配生意
- 「浪漫经济」正在脱离情人节
- 创业开咖啡店?不差钱就来
- 冬奥会的氢能源大巴,背后有个「氢燃料电池第一股」
- 「脱单盲盒」真能帮你脱单?
- 「仙工智能」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加速布局智慧物流领域
- VC扎堆涌入的这家公司,正和马斯克抢着上天
- 广州产投集团战略投资运通智能,助力人工智能转型
- 广州产投集团战略投资运通智能,助力人工智能转型
- 「丹序生物」完成近3亿元B轮融资,君联资本与和玉资本联合领投
- 91年聂云宸Hold不住600亿喜茶
- 智齿科技完成1亿美元D轮融资,软银愿景基金2期领投
- 快狗打车终将辜负58同城
- 全球首例角膜接触镜高效除蛋白设备——3N隐形眼镜还原仪已通...
- 赛道融资热、大厂抢用户,中老年市场有多火
- 恒泰艾普监事刘宏减持0.02万股 变动比例0.0003‰
- 古鳌科技高管李瑞明增持股份14.75万股 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
- 雄帝科技董事高晶减持股份61.7万股 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 初灵信息董事洪爱金减持股份73.93万股 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
- 三安光电控股股东三安电子质押100万股 质押期限至2023年1月9日
- 桃李面包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盛雅莉质押778万股 质押期限至...
- 豪能股份股东扶平减持45万股 价格区间为21.20-22.35元/股
- 江龙船艇股东汇龙达成减持122.56万股 减持套现2556.55万元
- 劲嘉股份控股股东劲嘉创投质押1290万股 2021年第三季度归母...
- 宝丰能源副总裁姚敏因个人身体原因辞职 2020年薪酬为229.47万元
- 金辰股份副总裁王少春因个人原因辞职 2020年薪酬为72.45万元
- 康华生物2名股东合计减持487.9万股 套现合计8.74亿元
- 科大国创控股股东合肥国创减持485.23万股 减持套现1.06亿元
- 科泰电源2名股东合计减持621万股 价格区间为11.8-15.94元/股
- 游族网络拟不超3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进一步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
- 中精普康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注于发现肠道息肉、早癌和肿瘤
- 宠物食品,是不是个好赛道
- 一文回顾美妆行业2021
- 年轻人都在玩的「啫喱」,没撑过3天
- 搭上「谷爱凌」,「柳夜熙们」站上风口
- 基金一姐跌上热搜,还在上理财课的90后们,能顺利「出坑」吗
- 刷「叙利亚显卡」、拍下48小时不付款,一场玩家和矿工的「显...
- 啤酒涨价,竟是为取悦95后女孩
- 许家印不想贱卖资产,恒大员工却只能卖自住房
- 打版权牌,拯救不了长视频
- 首发 | 勤浩医药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专注原创抗肿瘤小分子...
- 快狗打车走滴滴的老路
- 6000+门店,杨国福冲刺麻辣烫第一股
- 这回,女足的商业价值真能起来吗
- 冬奥顶流冰墩墩,不靠黄牛和义乌,怎么实现一户一墩
- 滑雪教练网红化浪潮来了,月入30万
- 丑出天际冰墩墩:一只冰糖熊猫的逆袭
- 娃哈哈,还能打动这届年轻人吗
- 酒旅江湖战事:携程坚挺,美团蓄力,抖音来战
- KTV全靠长辈撑着,年轻人出走,KTV该怎么活下去
- 这届年轻人,不为情人节烧钱了
- 昆明斗南花市,探寻情人节“浪漫”背后的百亿生意
- “焦虑”的和府捞面,上市将成神话还是步滴滴后尘
- 电动牙刷,烧出一条上市路
- “天价片酬”消失后,国产剧会更好看吗?
- 谁在抄底中国女足?
- 咪咕大火、股价大涨,中移动的“腾讯梦”还有救吗?
- 上市半年仅卖千辆,“汽车梦”能不能救创维?
- 电视正在消失
- 顶流冰墩墩的挑战
- 最贵“春节档”落幕:8部影片混战背后,多少上市公司参与其中
- 从淘小铺到东小店关闭,社交电商已退潮?
- 两家互联网医疗巨头合并一年,增长翻倍,如何做到的
- 上市半年仅卖千辆,「汽车梦」能不能救创维
- 2022,涉旅防疫会有大转向吗
- 杨国福冲上市,麻辣烫会受资本宠爱吗
- 星星充电们做的不是「加油站」生意
- 康桥资本收购韩国最大医美公司Hugel股权,持续扩展全球医疗健...
- 错失冰墩墩,义乌商家转头去抢冬奥野生周边
- 冰墩墩——元隆雅图的市值「鼓风机」
- 中国电商SaaS难出巨头
- 世纪华通与江西省政府联合发起虚拟现实产业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
- 知乎:将在视频领域持续发力,无裁员计划
- 心永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 李书福父子做VC
- 市值跌去五分之四,这家巨头背后是一个光伏帝国的忧患
- 「碳衡科技」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元禾原点领投
- 常州,冲出一只超级独角兽:估值460亿
- 陕西省首个县域乡村振兴产业基金在富平设立
- 今日京投发展上涨9.92%报价5.32元 封上涨停板
- 张国清赴沈调研科技创新,特斯联陪同并座谈
- 济宁市高成长性企业发展母基金正式成立
- 吉华集团董事杨泉明、高管陈小勇均减持股份10万股 2021年第...
- 今日浙江建投上涨10.03%报价12.61元 封上涨停板
- 佳力图控股股东楷得投资减持46.97万股 价格区间为12.77-12.77元/股
- 因个人原因 路通视信常务副总经理黄晓军辞职
- 三利谱股东汤际瑜质押65万股 质押期限至2023年2月9日
- 全信股份董事丁然减持股份3100股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895万元
- 今日凯撒旅业上涨10.03%报价10.75元 封上涨停板
- 中晟高科董事许春栋增持股份5.09万股 2021年第三季度净利润...
- 先锋电子高管吴伟良减持股份3.22万股 2021年第三季度净利润...
- 今日龙建股份上涨9.97%报价3.64元 封上涨停板
- 梦洁股份董事姜天武减持股份139.94万股 2021年第三季度净亏损1962万元
- 普利制药拟不超1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 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
- 澄天伟业控股股东澄天盛业质押200万股 质押期限至2022年5月10日
- 海天味业股东陈军阳质押97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023%
- 中国玻尿酸行业30年:两个女人的逆袭大戏
- 冰墩墩和谷爱凌之外,冬奥的带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