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涉旅防疫会有大转向吗
和讯网2月10日消息称,截至目前,丹麦、挪威、法国、美国、英国、荷兰、瑞典、爱尔兰等多个国家取消全面防疫措施。其中丹麦很突出,自2月1日起,取消要求佩戴口罩。
这一消息早在2月6日即由健康时报(人民日报社旗下媒体)曝出,其报道还提到,2月初,世界卫生组织呼吁那些已开始解除新冠疫情期间防疫限制措施的国家,应采取稳步、缓慢的方式逐渐“解封”,因为近期数据显示,世界各地报告的新冠死亡病例数正急剧增加。
更早前,泰国拟将新冠肺炎定为地方性流行病,且表示该决定无需等待世界卫生组织的宣布。
这些国家是急了,或躺平了,还是对疫情防控已有充足把握?
这对我国的疫情防控政策变化,以及出入境游的研究开放等,会有更多影响吗?至少可以说,更多压力来到了我们这边。
截至今天,广西百色的疫情走向还没出现拐点,辽宁新增20例本土确诊病例......仍不平静。
有业内人士早前已提到今年将是旅游业更加困难的一年,保持和增强旅游企业颇为重要。而去年末今年初,也有多个省市出台了文旅业纾困帮扶措施,去年整体措施少于2020年。
需它救,也要自救,但一个基本面是:疫情防控部分措施的全国统一化、防控政策的灵活化、防控环境的适度松开化,在2022年是否可能加快实现?
第三年,疫情防控政策改善的充分性、必要性都更高了。
01
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回望过去一年多,顶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向宏的三次公开表态,有不小的参考价值。
去年1月14日,陈向宏在个人微博表示:重要的是活下去,做持久战的准备,守住不倒闭的底线。
陈向宏2021年1月14日微博截图
几乎1年后,今年1月12日,在中国旅游协会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陈向宏再次提到:现在旅游行业活下去最重要。
而在这两次表态之间的是,去年10月4日,他在个人微博上对彼时“旅游报复性反弹”的乐观舆论提出质疑,认为这只是短期回暖,与行业性恢复是两回事。
他同时还提到,旅游行业真正的恢复,根本是世界范围内疫情的抑制。而国庆假期过后,行业依然要进入煎熬的冬天。盲目粉饰和缺乏理性的陶醉,只会侵蚀业内人士应对低谷的信心和耐心。
之后文旅部公布的国庆旅游数据也有一定印证。去年国庆7天全国国内出游人次5.15亿,实现国内旅游3890.61亿元,分别同比减少1.5%、4.7%。
不管怎么说,在官方的统计口径里,国庆旅游数据同比下滑,成为事实。而对比此前各节假日的旅游数据,其中意味大家可自行咂摸一二。
而今年春节,文旅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91.98亿元,同比分别减少2.0%、3.9%。单说数据,不够好看。
陈向宏对其观点也拿出了数据支持:
1、去年国庆发微博时,他提到,乌镇旅游已出现小高潮,但比起疫情前的高峰,还未恢复至五成;
2、他在前述今年座谈会提到,乌镇和古北水镇2021年的游客相比2019年均有较大降幅。
乌镇尚且如此,其他自不必多说。
企业信心受挫下行。
在前述座谈会上,陈向宏表示,这两年来疫情不断地反复,景区开开关关,作为企业老总,给下属鼓劲说“春天来了,这是最后一个难熬的年份”,但是说实在的,自己也是信心不足,而且焦虑感在不断增加。
他还提到,(疫情两年来)“我们的信心减少”,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们从业者的信心减少,外界对我们行业的信心也减少。
开元旅业集团创始人陈妙林在前述座谈会提出建议,其中包括:希望政府部门对旅游企业进一步关心,特别是要增强旅游企业的信心。现在旅游企业普遍信心不足,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一是自己的信心,二是来自外界的信心,其中交集之一即是政府的帮扶纾困措施的持续性、力度、可行性等,毕竟信心的保持,要有坚持下去的精神因素,也要有坚持下去的物质支持。
02
多省市出台新政策帮扶纾困旅企
我们顺此来看多地近期的文旅纾困政策。
执惠不完全统计,自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已有包括不限于哈尔滨、重庆、陕西、长沙、广东和云南等省市印发了涉及文旅业纾困措施的文件。
先看云南。
云南省文旅厅、云南省财政厅等12部门近期印发《云南省关于支持文旅行业的纾困帮扶措施》,提出了涵盖涵盖4大项13个方面的措施,包括实施以奖代补措施、持续推进纾困解难、强化金融信贷支持及促进文化旅游消费。
其中包括:对省内2021年综合排序前100位的旅行社提供10万-100万不等的纾困补助;对省内2021年综合排序前20位旅游演艺企业提供30万-100万不等的纾困补助;强化金融信贷支持,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等政策工具运用力度等;发放不低于1亿元专项文旅消费券,鼓励“云南人游云南”等。
再看哈尔滨。其措施包括:
围绕百货不含超市、餐饮、娱乐、体育、旅游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发放4亿元政府消费券,包括对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门票售出价格不高于物价部门核定价格50%的,由市财政按照门票核定价格30%给予景区企业补贴,单户企业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鼓励旅行社引客入哈,对旅行团在哈停留过夜的,按每名游客每天最高不超过50元标准给予旅行社奖励,单户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30万元。
重庆则主要是金融方面的支持。
其措施提到,要强化稳企金融支持。将小微文旅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支持措施延续至2021年底;支持有条件的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建设文旅金融服务中心;支持文旅要素聚集区域的银行基层网点打造成为针对文旅产业的“1+5+N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鼓励区县政府对非中小微企业的A级景区、星级酒店、游轮企业实施贷款贴息等。
从以上举措内容,大致可看出:
1、相比2020年疫情第一年,出台旅游企业/行业纾困帮扶具体措施的目的地、以及措施政策的体量,2021年是相对少一些的(从全年整体情况来看),某方面可以说,很多旅游企业在2021年的日子要比2020年更难过,毕竟一方面刚遇疫情,家里多少还有些“存粮”(比如一定的现金储备等),另一方面国家层面、目的地多部门出台纾困帮扶举措,多多少少缓解了一些压力。但2021年,相关的帮扶措施减少(另外,一些帮扶措施很难说真正落地了,或者说落地效果并非理想),疫情影响继续,营收和利润不乐观,“存粮”减少,现金流/流动性危机加剧;
2、对处境艰难的旅游企业施以援手,帮助其继续扛下去,同时也让它们在目的地消费复苏及拉动过程中,积极一些,激活一下,是目的地政府部门的重要考量;
3、现金纾困补贴比如云南、哈尔滨的相关措施,会给将获得补贴的旅游企业带来一些直接帮助,但从现金补贴的金额来说,也只能解短时之困,给企业带来一些缓冲时间。如果在这段缓冲时间里,企业能推动自己找到一些应对疫情的变革措施,产生一些业务突破方面的效应,那自然更好。如果没能实现,危机依旧;
4、金融支持说了很久了。云南、重庆的金融措施,从积极方面来看,既能在短期里帮助部分缓解旅游企业的资金危机,也可能在中长远时间里推动建立一些真正帮助到旅游企业融资方面的新举措、新机制,这将产生巨大的效应。
但现实恰在于,这既是更具实质探索突破价值的方向,但又真正落地难,桎梏明显,目前吆喝远大于实效的领域。
03
自救重要,
防控大环境改善更重要
纾困,多为解近渴,难缓远忧。
中青旅控股董事长康国明近期表示,疫情对全球化是一个极大的阻断,并且对人们的消费预期、对整个社会的心态,对行业结构的大洗牌,都是史无前例的。比如对国内文旅业态断崖式的影响,国际交往也不断有各种熔断,在这个背景下,如果只是简单的呼吁放开一些对文旅行业的支持性政策,其实难以为继。原因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节奏明显放缓,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在相当程度上明显减弱。
陈妙林也提到,经济下滑减少了旅游消费的支出,“(去年)11月份开始,我们疫情解除的几个地区,旅游消费是大幅度减少。我们预计2022年的旅游消费将是不乐观的。”
旅游消费的基本面受到不小冲击,而出境游消费回流转化、下沉市场消费保持及提升等能带来多少缓冲或补充,具体的账也还不好算。
疫情防控大环境实质改善、企业自救自强,才是根本。
比如哈尔滨的纾困政策中提到的鼓励旅行社引客入哈,对旅行团在哈停留过夜的旅行社进行奖励;云南提出的鼓励旅行社在现有经营许可规定的业务范围内,经相关相关部门依法审核备案后,增加承揽专业性会议、会展、节庆、赛事等非包价旅游业务。
这两个政策的潜在问题在哪里?
需要跨省游政策的更智慧化处理,需要对疫情防控政策与大型聚集活动举办做平衡,要不然这两个政策效应都会打折。
防控政策的统一性,成为直接诉求。
1月6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14个部门针对春运工作发文要求,落实健康码全国“一码通行”,鼓励各地区推广身份证自动核验健康码服务。
春秋集团副董事长王煜此前建议,国家能够统一全国的疫情防控政策,制定统一的防控预案,体现“快、稳、准、暖”科学精准的防控要求,避免“自行加码”等工作盲目性,并且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全国防控信息统一、互通,如健康码作为真实、有效的电子身份凭证,建议推动防疫健康码与航空公司、铁路部门、旅游部门等旅客、游客信息、行程码信息对接,一码展示疫苗接种等信息,存在风险的旅客很容易被识别,效率高且安全可靠。
陈妙林也提到,疫情防控利用大数据为依据,实行全国的统一化。以大数据为依据,实行全国的统一化标准、统一化做法方法来解决用户的防控措施。同时,研究新的方法,比如现在全员做核酸全民打疫苗,是不是可以全民做抗体检查,有抗体的允许全国流动,没有抗体的限制流动,这样对经济增长、对旅游的恢复都有好处。
这些建议直陈当前防控痛点:很多地区间各自为政、层层加码,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员流动的效率和积极性,对旅游消费基本面带来不小影响。而抗体检查及流动差异化等建议,指向疫情常态化下2年的各方面历练,需要有往前更进一步的新举措,限与放有新的平衡。更深一层,人员流动限制的覆盖面需要更精细、精准化,有更多的人员流动,旅游业的复苏才算松开了最大的“闸门”。
对此可以偏乐观点看待,但肯定有个不短的过程,更多靠自己挺过去才是王道,积极创新,既顾当下,也谋长远。
陈向宏就提到,去年开始其企业利用自有酒店的设备与技术,为高收入的家庭提供家政服务,为一些大企业提供上门餐饮和培训服务,同时也输出部分员工借给其他企业。
在接下来更长时间里,不管怎样,对消费变革大方向、社会经济大趋势(包括不限于人口趋势变化,乡村振兴、碳中和等战略)的把握和清醒认知,以及自身的创新,跟上契合这个时势变化,才是能扛到未来,在未来获得更多机会的关键之一。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日热点
为您推荐
使用汇宝利app,为您带来全新的跨境汇款服务体验
小康股份回应与华为关系及未来规划
“低首付”丰田金融服务让有车生活触手可及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2022,涉旅防疫会有大转向吗
- 杨国福冲上市,麻辣烫会受资本宠爱吗
- 星星充电们做的不是「加油站」生意
- 康桥资本收购韩国最大医美公司Hugel股权,持续扩展全球医疗健...
- 错失冰墩墩,义乌商家转头去抢冬奥野生周边
- 冰墩墩——元隆雅图的市值「鼓风机」
- 中国电商SaaS难出巨头
- 世纪华通与江西省政府联合发起虚拟现实产业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
- 知乎:将在视频领域持续发力,无裁员计划
- 心永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 李书福父子做VC
- 市值跌去五分之四,这家巨头背后是一个光伏帝国的忧患
- 「碳衡科技」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元禾原点领投
- 常州,冲出一只超级独角兽:估值460亿
- 陕西省首个县域乡村振兴产业基金在富平设立
- 今日京投发展上涨9.92%报价5.32元 封上涨停板
- 张国清赴沈调研科技创新,特斯联陪同并座谈
- 济宁市高成长性企业发展母基金正式成立
- 吉华集团董事杨泉明、高管陈小勇均减持股份10万股 2021年第...
- 今日浙江建投上涨10.03%报价12.61元 封上涨停板
- 佳力图控股股东楷得投资减持46.97万股 价格区间为12.77-12.77元/股
- 因个人原因 路通视信常务副总经理黄晓军辞职
- 三利谱股东汤际瑜质押65万股 质押期限至2023年2月9日
- 全信股份董事丁然减持股份3100股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895万元
- 今日凯撒旅业上涨10.03%报价10.75元 封上涨停板
- 中晟高科董事许春栋增持股份5.09万股 2021年第三季度净利润...
- 先锋电子高管吴伟良减持股份3.22万股 2021年第三季度净利润...
- 今日龙建股份上涨9.97%报价3.64元 封上涨停板
- 梦洁股份董事姜天武减持股份139.94万股 2021年第三季度净亏损1962万元
- 普利制药拟不超1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 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
- 澄天伟业控股股东澄天盛业质押200万股 质押期限至2022年5月10日
- 海天味业股东陈军阳质押97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023%
- 中国玻尿酸行业30年:两个女人的逆袭大戏
- 冰墩墩和谷爱凌之外,冬奥的带货生意
- 阿里vs字节,谁能再造SHEIN神话
- 喜茶裁员,奈雪预亏,年轻人甜腻了吗
- 马斯克:从今天起,请叫我「马院士」
- 3亿中国人逆向奔赴,冰雪经济如何走出寒冬
- 融资500亿,一批土老板被VC看中
- 医药流通:在产业链弱势环节中挖掘投资价值
- 这个万亿新赛道,会是陆正耀的救命稻草么
- 藏在快递二维码广告里的套路与生意经
- 首发|信长城B++轮获厚天资本千万元投资,清科资本担任独家财...
- 业绩爆发、贸易趋严,风口之上的生物反应器何去何从
- 冬奥火炬中的能源终极之战
- 活在短视频里的酱酒大师
- 拯救咪咕:周杰伦不行,王濛可以
- 冬奥带来3000亿冰球生意,资本不买账
- 和创科技获红杉中国、未来启创投资,将冲刺北交所SaaS第一股
- 罗博特科大幅收跌14.55% 总市值为62.12亿元
- 新股一字板怎么买进去 技巧有哪些?
- 股票总市值就是总股本吗 两者有联系吗?
- 股票龙虎榜的作用是什么? 一文带你了解
- 股票季报披露亏会大跌吗?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哪些基金适合新手买 技巧有哪些?
- 混合基金abc的区别是什么? 一起来看看吧
- 创业板转签成功后当天可以交易吗 条件有哪些?
- 买基金亏的人多还是赚的人多 原因是什么?
- 定投基金手续费不一样吗? 一起来看看吧
- 电动牙刷,烧出一条上市路
- 疫情期的间隔年:985毕业,我在澳洲做按摩师2年攒60万
- 汤臣倍健,杀出重围却又被包围
- 疫情受损的行业,为什么最看好酒店
- 东南亚:B2B科技新蓝海
- 什么时候买基金周一能有收益? 来看答案
- 什么是股票安全边际率? 一起来了解下
- 为什么股票高开后快速下跌 原因有哪些?
- 股票解禁是什么意思 一定是利空吗?
- 高抛低吸是做空吗? 一文带你了解
- 周一到周五哪天适合定投? 一起来看看吧
- 重疾险与相互宝有没有冲突? 来看答案
- 期货主力如何玩散户 技巧有哪些?
- 华夏信用卡不激活多久失效? 具体答案如下
- 波段操作的要领和技巧是什么? 一文带你了解
- 股票s和b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意义?
- 农村养老保险交哪个档次最划算 怎么领取?
- 刷信用卡上征信吗 零账单有什么缺点?
- 融资股票可以长期持有吗? 一起来看看吧
- 信用卡逾期被催收怎么处理? 规定是这样的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有多少档 怎么交?
- 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供应商「智绿科技」完成新一轮融资,小米领投
- 新和盛飨食完成B轮融资,普维资本独家投资
- TBL华清科盛AIoT数智化物流运营平台--Wisdom®创新升级
- 这位VC合伙人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 元气森林今天撑起一个IPO,市值180亿
- 「睿触科技」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布局手术机器人多管线产品开发
- 积木玩具研发生产商「森宝积木」获A轮融资,阿里巴巴参投
- 赶走陆正耀,押中谷爱凌,瑞幸股权暗战迎来大结局?
- TikTok发起冲锋,但为何倒下的只有Meta
- 「时迈药业」完成数亿元融资,泰鲲资本领投
- 最完美的「雪道」
- 科技母婴品牌「熊猫布布」获小红书战略投资
- 明星救不了收视率
- 微软不敢豪赌 HoloLens
- 首发 | 香港亚洲医疗集团完成4亿美元D轮融资,碧桂园创投和...
- 首发 | 外骨骼企业程天科技获亿元A+轮融资,达晨财智领投
- 审核员猝死,大厂B站之痛何解
- 掘金冰墩墩产业链:工厂、二道贩子、微商和山寨货
- 盲盒、冰墩墩、胖虎,为何潮玩总能炒起来
- 给「薇娅们」打工的广州服装人:困在产业链的最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