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回顾美妆行业2021
导读:
2021年,功效型护肤理念走红,新品迭代爆发;新锐品牌产品力表现出色,赶超主品牌;抖音成营销重镇,本土品牌率先放量;渠道变革,淘系品牌增长承压;强者恒强,行业前十榜单集中度持续提升;资本助力,国货美妆崛起增速……
2022年,随着消费者的日益成熟和品牌端的竞争加剧,行业将逐步从营销、渠道红利驱动进入产品驱动阶段;赛道正式步入强监管时代,行业环境优化,龙头企业市场份额即将进一步提升;国内美妆市场内卷之下,更多企业走向海外寻求新增长……
旧的变化尚在冲击海岸,新的变化已经袭来。
01 2021年美妆行业复盘
1、行业增长方面
2021年美妆行业增长放缓是公开的秘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化妆品零售额首次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14.0%,高于去年同期增速9.5%,但增长主要集中于上半年,且环比增速逐月下滑,下半年同比增速跌为个位数,8月更是出现零增长。
具体来看,2021年第一季度,化妆品零售总额为933亿元,同比增长41.4%。这得益于2020年较低的基数背景,以及疫情有效控制下,居民广泛外出对美妆产品需求的增加。
同时,各大电商举行的狂欢节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美妆类产品的增长,例如抖音在1月、2月、3月份分别举办的年货节、春节活动、女王节等,节日促销氛围下,美妆品牌纷纷放大品宣、促销力度,刺激需求增长。
此外,网红带货、直播的兴起,与微博、抖音、小红书上,美妆话题、热搜的持续出现,也推动了第一季度的增长。
第二季度,化妆品零售总额为970亿元,同比增长18.3%,虽维持上涨态势,但增速出现明显下降。到第三季度,化妆品零售总额为850亿元,同比增长再度放缓至4.9%,环比更是下降12.4%,究其原因有二:
其一,受行业基数的影响。2020年化妆品销售受到疫情影响呈现前低后高的局面,自第二季度开始基数相对较大。
其二,进入下半年后,疫情反复,暴雨突至,消费环境不佳。
第四季度,化妆品零售总额为1222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全网化妆品商家为“双十一”商品销售所举行的超长预热与对主播推荐、自播推广等手段的运用,是促进行业增速回暖的重要原因。
以李佳琦直播间为例,双十一预售首日其上架美妆产品约291个,2020年同期仅为86个,而其所产生的的成交额则达到了66亿,对美妆市场增长贡献占据重要一席。
2、产品方面
2021年在各细分品类中,线上彩妆、香水、美妆工具由于更为依赖流量驱动,在平台营销费用高企与疫情戴口罩下场景受限,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或增速回落;线上美容护肤、美体、精油则因为用户的高忠诚度高持续增长,6月大促期间,月同比增幅达到28.09%,11同比增幅则达到了17.4%。
此外,随着成分党的异军突起,功效型、添加明星成分的产品受到关注。艾瑞调研数据显示,53.2%的美妆消费者最为看重产品成分与功效,而非过去将“品牌是否来自国外”作为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这直接推动了以薇诺娜为代表的本土功效型美妆产品2018—2021年连续四年跻身于天猫双十一美容护肤类目TOP10榜单。而此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国内美妆市场需求细化,消费者渴望拥有更具化、更专业、更具针对性的皮肤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消费者关注的美妆成分与功效本身也在时间的推移中发生改变,例如2020年,玻尿酸、水杨酸、视黄醇、维生素C、烟酰胺排名靠前,产品的保湿、美白、防晒功效受到市场追捧;2021年,大麻子油、多羟基酸、甘醇酸、A醇、茶树精油持续走高,产品的抗初老、以油养肤、早C晚A理念大热。
这为聚焦功效美妆赛道的本土品牌,凭借对国内消费者的了解快速上新迭代、抢夺国际品牌市场份额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
(图片来源于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另一方面,女性虽然依旧是美妆市场的引领群体,但男性美妆市场规模也在稳定增长,吸引了蓝系、理然、嘉士酷、MARTIN马丁等不少新锐国货品牌进入赛道,叠加资本入局的推波助澜,男性美妆市场呼声渐高。
3、品牌变动方面
2021年,国货新锐品牌呈现现象级爆发态势,618期间459个新品牌登顶天猫细分类目 TOP1,而这一数据在2020年618仅为26 。到了2021年双十一,数据再度增长,700多个新品牌成为细分赛道第一,其中薇诺娜、colorkey珂拉琪、逐本、至本、HBN、溪木源、瑷尔博士等多个新锐品牌成交额破亿。
值得注意的是,受制于品牌和研发技术水平,高端美妆市场依然被海外品牌垄断。在大众市场,尤其大众彩妆市场,国产品牌凭借更高的性价比呈现较强的竞争力,但在大促月当国外美护品牌做出一定的让利后,更易获取市场份额。
国产品牌在美护市场的占有率在20%左右,大促期间收缩至15%左右。因而,提升品牌力以及绕开大促月、发力平销月正成为不少国产美护品牌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原则。
4、渠道变革方面
伴随行业增长放缓,一个不可忽略的现象是淘系美妆增速下滑。根据淘数据,2021年1—11月淘系护肤品类GMV为1816亿元,同比增长仅为0.26%,彩妆品类GMV更是同比减少9.14%。
这固然与监管趋严下,阿里平台头部主播由于偷漏税、难以带货,和部分中小品牌难以承担日益上涨的流量成本而退出市场有关,也与抖音、 快手、小红书等多平台发力、线上渠道分散化、流量逐渐去中心化有关。
2021年双十一期间,全网美妆护肤品类销售额达547亿元,天猫、京东、拼多多的美妆护肤类产品销售额合计452亿元,占全网美妆护肤类产品的销售额的83%。
其中,天猫美妆护肤类产品销售额290亿元,同比增长了38%;京东美妆护肤产品销售额122亿元,同比增长了34%;拼多多美妆护肤产品销售额40亿元,同比增长了31.0%。抖音、快手等直播电商平台也已加入战局,成为品牌销售增长重要驱动力。
除却线上,线下以化妆品专营店、商超、百货为主的传统渠道同样在发生改变,新型美妆集合店、医美终端医院、药店等新渠道崛起,以调色师、WOW COLOUR、话梅、黑洞为代表的线下重体验品牌陆续涌现。
此类新型渠道的出现,一方面很好地弥补了百货、KA、单品牌店等渠道进入难、成本高的痛点,为新锐品牌的线下露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它们大多通过网红装修、大牌小样、新锐国货线下体验、拥有社交属性来引流,但在顾客首次购买后如何转换成复购客户,以及高度依赖客流量,对于选址要求高,下沉难度大,是其面临的困境。
5、营销方面
大单品、年轻化、国潮、全渠道成为2021年美妆行业营销关键词。
大单品
在大单品策略下,品牌多选择集中资源将一个高潜力SKU做成爆品,随后公司产品从1走向N,以新客叠加老客持续的认知更新与复购,带动整个品牌的增长。这被认为是目前美妆品牌扩张最快、最具性价比的方法。
国潮、年轻化
在品牌宣传中,一方面去年以来国潮自带话题度,品牌为追热门,在国潮元素运用上持续加码。如林清轩特意强调本土红山茶花概念,进一步加强产品的话题性。
另一方面,品牌年轻化趋势越发明显。仅从选择代言人的角度来看,品牌为完成年轻化渗透与品牌声量的增长,从过去多是合作影视明星以提升调性与知名度,向在各个圈层年轻群体中拥有影响力的KOL、时尚爱豆、代表人物中探索与扩展。
如欧莱雅集团推出全球虚拟形象代言人“M姐”和“欧爷”等,以建立更具潮流感、科技感与未来感的品牌形象,提升在年轻群体中讨论度、种草力。
全渠道
此外,流量分化,加之微博、抖音、B站、小红书、线下体验店……为美妆产品带来不同的场景需求,进行全渠道布局、开展私域流量的构建和长线运营成为品牌获客、保持销量增势的主流选择。
02 2022年美妆行业展望
1、市场前景
化妆品市场依旧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虽然行业增速放缓,但长期来看其发展空间依旧广阔。对标日本、韩国2020年人均化妆品消费103、165亿美元,中国人均化妆品年消费额45美元,显著低于日韩。
结合下沉市场美妆意识觉醒和美妆消费习惯养成,以及消费者需求持续升级驱动量价提升的行业发展规律来看,中国美妆市场仍有较大的渗透空间。但随着基数的变大以及流量红利的消减,行业也将不可避免进入低速增长阶段。
单就2022年行业增长来看,第一季度伴随全国多地疫情持续,美妆消费进入疲软期,叠加去年高基数,增长较弱。而随着疫情好转,消费信心恢复,以及二、四季度商家大促期来临、消费力释放,行业有望逐渐向好。
2、行业发展阶段
行业从渠道为王进入到产品为王的阶段。过去,美妆品牌的增长高度依赖线下渠道,与线上线下渠道切换带来的流量红利。但随着消费者的日益成熟,和市场竞争加剧下流量费用持续走高,企业必要回归本质、注重产品的打磨,我国美妆行业也将逐步进入产品驱动阶段。
3、产品趋势
在国内美妆市场竞争加剧,和需求细化、升级的大势之下,品牌加码深层次研发创新提上日程。从过去的“大牌平替”、品类红利、产品外观设计创新中更进一步,深入挖掘消费者需求,推动配方创新、原料创新、工艺创新等基础层面的创新与产品差异化打造。
从产品布局上看,本土美妆企业继续向高端品牌进击。长期以来,高端市场是国际品牌的主战场,本土品牌布局有限,但今年将是国内美妆企业进击高端市场,补充品牌矩阵空缺的重要转折点。
2021年,colorkey珂拉琪母公司美尚股份在完成4亿元B轮融资后,其创始人曾表示将进一步布局高端美妆市场,并计划在2022年将其品牌占有率推进市场前三。贝泰妮同样在去年反复谈及高端市场,并计划于今年推出高端抗衰品牌,价格带在1000元左右。上海家化也在去年底推出了护肤品牌“佰草集太极”,为今年冲击高端美妆市场下注。
此外,丸美、珀莱雅、林清轩、华熙生物等均发布新品、聚焦高端赛道,与欧美品牌展开竞争。而国产美妆品牌在高端市场集体投入所形成的规模声量、市场教育力度,也有望推动行业的加速成长。
4、增长策略
夯实产品差异化认知
国货崛起、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之下,营销差异化成为品牌突围的关键——避开进入审美疲劳期的传统卖点,深耕Z世代需求,通过对热点的追踪与运用,对研发能力、明星成分的强调,对更加细分的购买场景量体裁衣,重塑消费者心智,并与国际品牌错位竞争。
注重品牌力的提升
社媒营销逐步进入红海市场,流量成本不断提升,ROI<1成为更多品牌的投放常态。因而品牌营销手段面临转型,在拥抱新营销方式的同时,也要基于实现品牌差异化的消费者认知的目的,从关注转化率向品宣投放平衡,并培养全链路运营能力,获取品牌力提升带来的长期综合效果。
重塑渠道价值
在注重品牌力的基础之上,美妆企业需要重新审视渠道价值。在线上流量持续分化,线下新锐美妆集合店、医美渠道等异军突起的浪潮中,调动营销资源深耕各类购买场景,在公域渠道将已有的品牌力进行传播放大,在私域渠道中坐实企业口碑和品牌力、建立用户粘性,最终实现销售额的增长。
多品牌、多品类布局
2022年,多品牌、多品类发展仍将是美妆企业的核心课题。近两年来,美妆集团上市进程加快、投资机构扶持新锐品牌,为自有孵化及并购提供了资本,美妆企业多品牌、多品类步伐加快。
而随着产品与品牌矩阵的完善,企业在产品开发、渠道议价和营销资源上协同效应也将明显,进而打开中长期发展想象空间。
行业监管趋严下良性发展
化妆品行业的整体监管趋严,在产品安全性和营销宣传的合规性方面不断提高门槛,这在提升了企业产品检测的资金成本,与产品上新的时间成本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益于行业乱象肃清,为企业获得更加友好的发展环境,助力品牌健康成长。
出海开启新增长
国货美妆出海正在提速。花西子、完美日记、稚优泉、毛戈平等,或是依托平台及渠道资源实现品牌输出,或是通过收购当地品牌实现海外市场布局。随着全球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拥有成熟线上运营经验与产品力的国货品牌,有望在海外市场取得突破。
参考资料:
[1]美妆:格局已在悄然发生变化,华泰证券
[2]022年化妆品行业投资策略:拥抱龙头,掘金新锐,浙商证券
[3]化妆品行业研究:无惧流量分散,强品牌、产品持续攻城略地,国金证券
[4]化妆品行业2022年策略报告:强者恒强,细分高潜赛道优势领先,信达证券
[5]化妆品新《条例》实施,有望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回归研发本源,开源证券
[6] 22022年化妆品医美行业投资策略:行业持续分化,把握细分行业龙头,申万宏源证券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日热点
为您推荐
使用汇宝利app,为您带来全新的跨境汇款服务体验
小康股份回应与华为关系及未来规划
“低首付”丰田金融服务让有车生活触手可及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一文回顾美妆行业2021
- 年轻人都在玩的「啫喱」,没撑过3天
- 搭上「谷爱凌」,「柳夜熙们」站上风口
- 基金一姐跌上热搜,还在上理财课的90后们,能顺利「出坑」吗
- 刷「叙利亚显卡」、拍下48小时不付款,一场玩家和矿工的「显...
- 啤酒涨价,竟是为取悦95后女孩
- 许家印不想贱卖资产,恒大员工却只能卖自住房
- 打版权牌,拯救不了长视频
- 首发 | 勤浩医药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专注原创抗肿瘤小分子...
- 快狗打车走滴滴的老路
- 6000+门店,杨国福冲刺麻辣烫第一股
- 这回,女足的商业价值真能起来吗
- 冬奥顶流冰墩墩,不靠黄牛和义乌,怎么实现一户一墩
- 滑雪教练网红化浪潮来了,月入30万
- 丑出天际冰墩墩:一只冰糖熊猫的逆袭
- 娃哈哈,还能打动这届年轻人吗
- 酒旅江湖战事:携程坚挺,美团蓄力,抖音来战
- KTV全靠长辈撑着,年轻人出走,KTV该怎么活下去
- 这届年轻人,不为情人节烧钱了
- 昆明斗南花市,探寻情人节“浪漫”背后的百亿生意
- “焦虑”的和府捞面,上市将成神话还是步滴滴后尘
- 电动牙刷,烧出一条上市路
- “天价片酬”消失后,国产剧会更好看吗?
- 谁在抄底中国女足?
- 咪咕大火、股价大涨,中移动的“腾讯梦”还有救吗?
- 上市半年仅卖千辆,“汽车梦”能不能救创维?
- 电视正在消失
- 顶流冰墩墩的挑战
- 最贵“春节档”落幕:8部影片混战背后,多少上市公司参与其中
- 从淘小铺到东小店关闭,社交电商已退潮?
- 两家互联网医疗巨头合并一年,增长翻倍,如何做到的
- 上市半年仅卖千辆,「汽车梦」能不能救创维
- 2022,涉旅防疫会有大转向吗
- 杨国福冲上市,麻辣烫会受资本宠爱吗
- 星星充电们做的不是「加油站」生意
- 康桥资本收购韩国最大医美公司Hugel股权,持续扩展全球医疗健...
- 错失冰墩墩,义乌商家转头去抢冬奥野生周边
- 冰墩墩——元隆雅图的市值「鼓风机」
- 中国电商SaaS难出巨头
- 世纪华通与江西省政府联合发起虚拟现实产业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
- 知乎:将在视频领域持续发力,无裁员计划
- 心永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 李书福父子做VC
- 市值跌去五分之四,这家巨头背后是一个光伏帝国的忧患
- 「碳衡科技」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元禾原点领投
- 常州,冲出一只超级独角兽:估值460亿
- 陕西省首个县域乡村振兴产业基金在富平设立
- 今日京投发展上涨9.92%报价5.32元 封上涨停板
- 张国清赴沈调研科技创新,特斯联陪同并座谈
- 济宁市高成长性企业发展母基金正式成立
- 吉华集团董事杨泉明、高管陈小勇均减持股份10万股 2021年第...
- 今日浙江建投上涨10.03%报价12.61元 封上涨停板
- 佳力图控股股东楷得投资减持46.97万股 价格区间为12.77-12.77元/股
- 因个人原因 路通视信常务副总经理黄晓军辞职
- 三利谱股东汤际瑜质押65万股 质押期限至2023年2月9日
- 全信股份董事丁然减持股份3100股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895万元
- 今日凯撒旅业上涨10.03%报价10.75元 封上涨停板
- 中晟高科董事许春栋增持股份5.09万股 2021年第三季度净利润...
- 先锋电子高管吴伟良减持股份3.22万股 2021年第三季度净利润...
- 今日龙建股份上涨9.97%报价3.64元 封上涨停板
- 梦洁股份董事姜天武减持股份139.94万股 2021年第三季度净亏损1962万元
- 普利制药拟不超1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 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
- 澄天伟业控股股东澄天盛业质押200万股 质押期限至2022年5月10日
- 海天味业股东陈军阳质押97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023%
- 中国玻尿酸行业30年:两个女人的逆袭大戏
- 冰墩墩和谷爱凌之外,冬奥的带货生意
- 阿里vs字节,谁能再造SHEIN神话
- 喜茶裁员,奈雪预亏,年轻人甜腻了吗
- 马斯克:从今天起,请叫我「马院士」
- 3亿中国人逆向奔赴,冰雪经济如何走出寒冬
- 融资500亿,一批土老板被VC看中
- 医药流通:在产业链弱势环节中挖掘投资价值
- 这个万亿新赛道,会是陆正耀的救命稻草么
- 藏在快递二维码广告里的套路与生意经
- 首发|信长城B++轮获厚天资本千万元投资,清科资本担任独家财...
- 业绩爆发、贸易趋严,风口之上的生物反应器何去何从
- 冬奥火炬中的能源终极之战
- 活在短视频里的酱酒大师
- 拯救咪咕:周杰伦不行,王濛可以
- 冬奥带来3000亿冰球生意,资本不买账
- 和创科技获红杉中国、未来启创投资,将冲刺北交所SaaS第一股
- 罗博特科大幅收跌14.55% 总市值为62.12亿元
- 新股一字板怎么买进去 技巧有哪些?
- 股票总市值就是总股本吗 两者有联系吗?
- 股票龙虎榜的作用是什么? 一文带你了解
- 股票季报披露亏会大跌吗?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哪些基金适合新手买 技巧有哪些?
- 混合基金abc的区别是什么? 一起来看看吧
- 创业板转签成功后当天可以交易吗 条件有哪些?
- 买基金亏的人多还是赚的人多 原因是什么?
- 定投基金手续费不一样吗? 一起来看看吧
- 电动牙刷,烧出一条上市路
- 疫情期的间隔年:985毕业,我在澳洲做按摩师2年攒60万
- 汤臣倍健,杀出重围却又被包围
- 疫情受损的行业,为什么最看好酒店
- 东南亚:B2B科技新蓝海
- 什么时候买基金周一能有收益? 来看答案
- 什么是股票安全边际率? 一起来了解下
- 为什么股票高开后快速下跌 原因有哪些?
- 股票解禁是什么意思 一定是利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