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 正文

养儿不孝,不如养猪:倾尽所有养出白眼狼?上海一父亲的心酸结局|热消息

老陈的故事,听着就让人心酸。七十岁的他,曾赶上上海发展的好时候,手头攒下两套房子,是人人羡慕的“成功人士”。可为了送独子去美国读书,他卖掉家产,举家移民。谁想到,这一走,竟是他人生跌落的开始。

语言不通、文化难融,老陈在美国寸步难行。更让他难受的是,儿子在美国长大,思维西化,两人说不到一块,常常不欢而散。儿子毕业后成了家、立了业,本是喜事,父子却越来越远。最终,老陈独自回到上海。可这座城市早已不是他记忆中的样子。年迈的他,跟不上节奏,也融不进人群。无奈之下,他流落街头,靠捡垃圾维生。

有人问他:“儿子知道你现在这样吗?”老陈低声说:“知道,但他不管我。”


【资料图】

当年,他不顾一切托举儿子;如今,他老了,儿子却没为他撑起一片天。这不是老陈一个人的悲哀,是所有养出不孝子女的家庭,共同的痛。

01 对父母的态度,藏着你最真实的人品孔子说:“色难。”意思是对父母和颜悦色,最难做到。是啊,人常常对外人客气,对亲人却随意发脾气。可一个人怎么对待父母,往往最能看出他的人品。

知乎上看过一个真事: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病倒在床,社工打电话给她三个儿女,没一个肯来照顾。儿子甚至在电话里骂:“这死老太,财产都给了小的,找她去!”没过多久,他被公司裁员。负责人对他说:“你对你母亲那样,大家都觉得你人品有问题,没人敢用你。”他这才后悔莫及——原来对父母不孝,最终毁的是自己。

一个人,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善待,还能指望他对谁真心?那些对父母不耐烦、不尊重的人,说到底,是自私。而那些对父母柔声细语、用心陪伴的人,是在积自己的福。

前段时间刷到两个视频,特别暖:一个是儿子在病床前弯着腰,轻声问老父亲想吃什么,耐心得像在哄孩子。底下有人评论:“当年他爸也是这么对他的。”另一个是84岁的儿子每天给105岁的妈妈冲咖啡,只因她喜欢。真正的孝顺,不是给多少钱,而是尊重父母的意愿,让他们开心。

别总嫌父母唠叨、动作慢,他们老去的速度,远比你想象得快。回家时带上笑脸,说话时多点耐心,就是给他们最好的安慰。

02 人这一生,只欠父母有段话特别扎心:“父母从医院把孩子抱回家,孩子从火葬场把父母抱回家。孩子来,父母笑;父母走,孩子哭。父母给孩子的是真钞票,孩子给父母烧的是假纸钱。”这话虽糙,理不糙——我们这辈子,最还不清的,就是父母的恩。

多少人像《安家》里的老严夫妇,辛辛苦苦卖一辈子包子,攒钱给儿子全款买房,最后却被赶出家门,只能继续推车卖包子,给自己攒养老钱。养儿不孝,不如养猪。父母一辈子省吃俭用,为我们付出所有;我们长大了,却有人把他们当成负担。

别忘了,是谁把你带到这世上,是谁在你生病时彻夜不眠,是谁供你读书、帮你成家?除了父母,没人会这样无条件为你付出。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孝顺父母,不是可做可不做的选择,而是为人子女最基本的责任。

03 最好的孝顺,是做到这四点博主@妈宝女小许 曾用一年时间,陪妈妈走出抑郁。她带妈妈旅游、买花、做发型,陪她哭、听她说话,一点点把妈妈从绝望里拉回来。她说:“妈妈被困在‘妈妈’这个身份里太久了,我要帮她找回自己。”

孝顺,不是给钱送礼就够了,而是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理解他们的孤独与渴望。如果你也想好好孝顺父母,不妨从这四件事做起:

  1. 把好情绪带回家别把外面的脾气甩给父母。他们老了,会看你的脸色过日子。你的一个笑脸,能让他们安心一整天。

  2. 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他们学得慢、记得差,别不耐烦。你小时候,他们也曾一遍遍教你走路、说话。

  3. 不嫌弃,全接纳别嫌他们唠叨、身上有味道。你小时候,他们从没嫌弃过你的屎尿屁。现在他们老了,轮到我们来做他们的依靠。

  4. 常陪伴,多关注人越老,越怕孤单。多打打电话,常回家吃饭,带他们出去走走。哪怕只是坐在一块儿看电视,对他们来说,也是最好的时光。

标签: 孔子 父母 读书 家产 上海市 倾尽所有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