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天天热点评!2023年一季度,东北经济增速全国第一

2023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出来了,东北的GDP增长速度排全国第一。

在今年第一季度全国GDP增长速度平均为4.5%的情况下,辽宁省GDP增速为4.7%,自2014年以来首次高于全国平均值,黑龙江省GDP增速5.1%,自2013年以来首次高于全国平均值。

而吉林省,以8.2%的GDP增速位列全国第一,成为了今年一季度全国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地区。


(资料图)

振兴东北喊了那么多年都没啥用,怎么东北的经济突然间就雄起了?

到底是啥神奇的政策开始生效了?

没啥特殊政策,东北经济这事充分说明了,一个省份的命运,既要考虑个人的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刚建国那会,东北经济是牛逼中的牛逼,老大中的老大。

那时候的东北生产了全国95%的机械,93.3%的电力,93%的钢材和88%的生铁,可以说全中国的经济精华尽在东三省。

美国敢跨过鸭绿江威胁东三省的工业安全,就等于是在威胁新中国的经济动脉,我们必须御敌于国门之外,绝不能让战火有烧到东三省工业区的可能性。

朝鲜战争把不可一世的美军打的抱头鼠窜后,苏联对新中国刮目相看,开始大力援助中国。

156个援建的工业项目遍布中国,但最精华最重要的57个项目,苏联专家全给放在了东北。

一汽、鞍钢、本钢、沈飞、沈机,全设置在东北,放今天都是工业巨子,更别提一穷二白的新中国。

因为东北工业底子好,煤铁资源也丰富,更因为东北离苏联近,不仅铁路交通便利,甚至在1955年之前苏联海军都一直驻扎在辽宁省大连港。

所以新中国的初始时期东北的经济实力异常强大,是绝对的共和国长子,不仅收入高还全是中国急需的重工业,那时候没有任何省份有资格和东三省比。

中苏越甜蜜,东三省的经济就越好,因为和苏联的经济往来几乎全从东三省这开始。

1960年代开始,中苏开始交恶,关系不断的变差,中国开始逐渐停止对东北的投资,有意识的把工业项目转移到内陆省份,提出了新三线大后方计划。

1964年,中国启动三线工业基地建设计划,全民备战备荒,准备打世界大战甚至打核战争,要在大西南山区建设一套完整的工业备份,在假设东北和沿海地区全部被摧毁或占领的情况下,中国依然可以维持工业生产能力。

1969年,中苏在珍宝岛爆发武装冲突,苏联陈兵百万在东北及内蒙边境枕戈以待,整个东北的安全局势骤然恶化。

如果苏联决定开战,钢铁洪流倾泻而下,都是平原的东北是根本不可能守得住的。

从1969年开始,新三线计划进行了大提速,东三省开始拼命分拆自己的工业项目到内陆地区,几乎把家底都掏空了。

到1979年为止,东三省向内陆省份累计迁移单位200多个,项目300多个,搬过去无数的机械设备,光随着机器附赠的技术人员就有数十万人,给中国建设了一个强大的大后方,大大增强了中国的战略纵深。

安全是安全了,即便东三省被全部占领中国也可以继续维持工业生产能力。

但被掏空,那也是真的被掏空了,东三省这个共和国长子一骑绝尘的经济领先优势荡然无存了。

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东三省转移走了大量工业项目,经济也还是全国第一,而且还是碾压式的领先优势。

今天的广东省是中国经济第一的省份,遥遥领先。

但在1978年,光辽宁省的经济总量就是广东省的3倍之多,强的那不是一点点。

然后改革开放了,历史的进程骤然南转。

改革开放那会苏联已经严重衰退了,濒临解体,且和中国关系很差,根本谈不上什么贸易。

全面融入欧美经济体系的我们,80年代的经济增长完全依赖于对外贸易,而欧美的贸易体系全都集中在海运身上,所以必须是港口城市才能承接对外贸易。

海运便利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在对欧美的贸易体系中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经济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

而东北仅有辽宁南部的大连有一点出海口,在全球海运贸易中只能喝到一点汤,且大连相对来说位置偏僻,远离全球海运主航道。

海船在广东或者上海卸货,比跑到大连卸货要近很多,运输成本要低一大截。

而大连依托的东三省还特别冷,一年足足有5个月时间处于冬歇期,无法施工。

运行已建成的工厂没问题,但建设新的工厂就不行了,对于一穷二白什么都需要重新建设的新中国来说这太耽误事了。

无论怎么看,先集中全国的资源和人力优先发展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都是最优选择,能最快速度提升中国的经济总量。

2022年,广东省的GDP数据已经是辽宁省的4.5倍之多,强的那不是一点点。

曾经的东三省捆在一起,经济上都不是广东省的对手。

但只要对外贸易不在东北搞,那东北就不可能繁华的起来。

没有对外贸易那东北就是一个内陆省份,每年还有5个月不能施工的冬歇期,甚至可以说连内陆的中部省份都不如,这怎么可能繁华的起来嘛,必然落后于全国平均经济增速。

辽宁能造出辽宁号航母,能造出山东号航母,但经济增速就是跑不赢全国平均值,老百姓很穷。

东北再奋斗,历史的进程摆在这,谁也没办法。

但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了,整个欧美直接把俄罗斯彻底剥离出了贸易体系之外。

不是俄罗斯不想和欧美做贸易,而是欧美封杀了整个俄罗斯,这直接导致俄罗斯只能参与中国主导的贸易体系。

2020年,中俄贸易额1077亿美元。

2021年,中俄贸易额1468亿美元。

2022年,中俄贸易额1900亿美元。

2023年第一季度,中俄贸易额同比再次暴涨38.7%。

但这远不是极限,限制中俄贸易额的,主要是落后的交通条件和俄罗斯荒凉的远东经济。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重心和注意力一直都集中在欧洲,懒得搭理中国这个穷小子,而且开发远东地区也确实是费钱费力且见效太慢,远不如直接和欧美做生意来钱快。

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出海口比东北还少,冬歇期比东北还长。

东北为什么经济不行,俄罗斯远东地区就为什么经济不行,而且情况还要差的多。

那么多年了,中俄之间只修了个西伯利亚一号天然气管道,设计运输能力300亿立方米,但实际每年只输气100亿立方米,俄罗斯对修建西伯利亚二号毫无兴趣。

俄乌战争爆发后,西伯利亚一号天然气管道的直接满负荷运转,年输气量直接顶格300亿立方米,已经无法再提升了,俄罗斯立即和中国讨论尽快开建西伯利亚二号的事情。

中俄黑龙江大桥,能够大幅提升中俄陆地运输的能力,中国于1997年提出修建,并愿承担投资的大头,但俄罗斯兴致缺缺,拖了几十年都没成功推进。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爆发,整个欧美开始制裁俄罗斯,于是中俄黑龙江大桥的事情得到了俄罗斯的批准,甚至俄方还搞了个开工仪式。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开工仪式没多久俄方的施工人员就撤了,工程停工。

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积极联系中国,迅速推进中俄黑龙江大桥的事情,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把剩余的工程给完工了。

2022年6月,中俄黑龙江大桥通车,速度堪称是奇迹,俄罗斯工程队这次的建设效率连基建狂魔的我们都挑不出毛病。

除黑龙江大桥之外,俄罗斯还从各个方面为中俄贸易的增长准备条件,从基础建设到政策配备全方位实施,各领域都在全速推进,这导致中俄贸易的增速远远超过全国对外贸易增速的平均值。

按今年一季度的进度推算,今年中俄贸易规模大概率突破2500亿美元,和2020年相比足足提高了250%,只用了短短3年时间,而且还远没有到头,因为整个俄罗斯转移经济重心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

而中俄贸易只能从陆地走,绝大部分都是从东北进入中国。

2023年一季度,东三省对俄罗斯的出口同比都增长了接近100%,其中吉林省甚至同比增长了200%,大幅刺激了经济。

而其他省份和俄罗斯的贸易,也得从东三省路过,多多少少会给东三省带来一点好处,这道理和海运年代港口城市一定最先富起来是一个道理,因为哪怕是内陆省份的外贸你也必须到了港口才能运输。

在俄罗斯大幅扩大对中国贸易的同时,欧美开始想方设法把中国排挤出贸易体系之外,虽然我们凭借强悍的经济基础屹立不倒,但多多少少会受到一点影响。

在东北进行的对俄贸易,在云贵川进行的对东盟贸易,填补了欧美对中国排挤的影响,总体经济增速受到的干扰很低,但单纯以来对欧美贸易的地区就很难受了,经济增速降了一截。

俄罗斯经济总量很小,对中国的贸易总量只有区区2000多亿美元。

而在欧美经济体系里,2022年我们光和美国的贸易总量就有6909亿美元。

俄罗斯取代不了美国的贸易量,更不可能取代欧美的贸易量。

但沿海省份的经济规模,远远高于东三省,那是数倍的差距。

对俄贸易远不如对美贸易,但东三省经济总量很低,如果对俄贸易都要从东三省过境的话,带来的好处足以给东三省带来一个极为强劲的经济增速。

同样2000亿美元的贸易规模,给沿海省份带来的经济增速那会比东三省低好几倍,因为双方的经济规模差好几倍。

因此2023年一季度,东三省的经济增速突然逆转,全部超越了全国平均值,吉林省更是破天荒的拿下了全国经济增长冠军。

人没变,政策没变,啥都没变,就是历史的进程变了。

俄罗斯为保护自身战略纵深安全,正在疯狂的引导经济向远东转移,大力开发远东经济特区,全力扩大对中国贸易总量。

这需要耗费漫长的时间,也会持续给东北带来好处,因为俄罗斯对中国的贸易大部分都要从东北过境。

自60年代东北大量拆分自身工业分发到内陆各省份之后,我们终于有一次机会可以反哺东北了。

希望那里的人民可以因此过的富一点,结束过了几十年的穷日子。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