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缩时代来临!未来五年,每个人都需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环球实时
这是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界,经济的运行周期规律,强如当世的经济学大家,可能也难以预料到经济的规律变化,因为市场是具有不可预测性的。
最早,我们对于今年的经济增长和恢复是非常乐观的。原因之一,是在于去年央行总存款增加了17万亿元,平均下来每个人往银行里存了一万多元,于是很多经济学者乃至消费品公司CEO都预言,今年国内消费将迎来强势增长,超额储蓄时代将会来临,经济会持续稳中向好。
但事实上,消费上的恢复并没有如料想中的那般迅速,反倒是奢侈品消费强势增长,LV今年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7%,是分析师预期的两倍,LVCFO表示增长主要是因为中国市场在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大幅反弹,并预计这种趋势将持续下去。
(相关资料图)
另一方面,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国内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7%,为去年3月以来首次低于1%。
今年3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4%,其中鲜果、猪肉和蛋类价格指数维持较快增长,鲜菜价格指数因为高基数的缘故,同比下降11.1%。
非食品价格则同比上涨0.3%,由于汽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燃油小汽车价格下降4.5%,服务价格上涨0.8%,与出行相关的消费价格涨幅较大,飞机票价格上涨37%,工业消费品则受能源与汽车价格下降影响,下降0.8%。
根据中国银行研究院预测,今年二季度物价涨幅整体较为温和,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动力不足,非食品价格上涨较小,CPI预计将继续处于地位。
以上这段关于CPI的价值指数变化,就是通缩来临的最有力证明,这也意味着,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经济结构,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
很多人不理解什么是通货紧缩,以及通货紧缩又为何会发生。
通货紧缩其实指的是,在现行的价格条件下,由于货币的供应量或货币流通速度减缓,以致商品和劳务的供给超过了需求,于是市场银根趋紧,导致货币价值高估,物价水平下跌。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对紧缩的定义就更简单了,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
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CPI也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跌三个月的时候,这就说明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更直白的说法是生产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从宏观上看,我国的M2总量是非常高的,按理来说不会出现通缩的现象,今年3月份我国M2(广义货币)同比增长12.7%,比去年同期高出了三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5.1%;流通中货币(M0)同比增长11%,一季度净投放现金961亿元。
在这样“大水漫灌”情况下,CPI指数竟然仅仅微增了0.7%,这也再度表明,货币的总量不断释放,却依然没有激发居民足够高的消费需求。
市面上流通的钱越来越多,但反映到消费上,价格指数却几乎是下降了(微增0.7%),这个现象是非常奇怪的。
按照正常的逻辑,市面上流通的钱越多,在消费意愿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是会上涨的,但现实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这样的现象唯一的解释就是居民消费不足,把钱拿去还债、或是存在了银行里,不管怎样,就是不肯消费。
还有一个数据也非常有意思,继去年新增存款17万亿后,今年的前两个月里,国内居民每天都往银行里存了1208亿元。
央行数据显示,截止今年2月末,国内金融机构收揽的居民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了128.19万亿元,这一规模较去年底新增约7万亿元(日均1208亿元),较2021年底新增24.8万亿元。
在存款结构上,非活期存款比例继续增加,已经2.3倍于活期存款、达到了89.36万亿元。
至此,中国居民储蓄总量接近130万亿元,其中有89.36万亿元都是非活期存款!
130万亿是什么概念呢?
要知道,2022年我国的GDP总量也只有121万亿,换句话说,今天银行里的储蓄,比我国一年的GDP总量还要高。
把上面的三个数据放在一起看,我们或许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包括流通货币都在不断增长,但CPI指数也仅仅微增了0.7%。
钱没有到市面上流通,于是CPI指数上不去,钱到哪里去了呢?答案不外乎要么被存进了银行,要么被拿去了还债。
很多人说CPI指数还是增长了0.7%,这怎么能算通货紧缩呢?
我们要知道,经济是一个复杂现象的多元呈现,仅仅只看CPI指数,我们当然会看到增长了0.7%,通缩还没有到来,但如果我们还看到了M2和M1的增速,还看到了汽车价格指数和工业消费指数的下降,我们就会明白,通缩的到来,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通缩是可怕的经济现象,远比通货膨胀更难以解决。
从银行的存款数据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个简单的总结,那就是130万亿的总储蓄,几乎相当于每个人往银行里存了10万,但要知道很多人手里其实是没钱的,否则CPI指数不会仅仅增长0.7%,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30万亿的储蓄,可能仅仅只是10%的人贡献的大多数。
换句话说,通缩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在央行货币发行量大增的情况下,这发行的货币量仅仅只是在一亿人(举例)手中“紧缩”循环,其他十三亿人口没有多少钱循环,生活“紧缩”。
于是就形成了少数地方洪水泛滥,多数地方十分干旱的分化局面。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LV在今年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7%,是分析师预期的两倍,该奢侈品牌CFO说,这是因为中国市场大幅反弹。
一方面,奢侈品消费复苏强劲,但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大多数人没钱消费或对未来预期低迷导致不愿消费,这就无形之中造成了大部分商品的生产过剩,价格偏低,缺乏上涨的动能。
通缩其实并不可怕,但通缩一旦形成,这本身就足以说明一些不那么好的经济现象。
通常情况下,造成通货紧缩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生产过剩:当企业产品生产过剩会导致价格下跌,是引发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当供应大于需求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会下降,从而导致通货紧缩。需求下降:由于消费者信心不足、收入下降、对未来感到不确定性等原因,需求减少,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也随之下降。货币紧缩:中央银行通过收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可能会引发通货紧缩。这是因为当货币供应量减少时,货币购买力上升,从而导致价格下降。投资减少:企业投资减少,导致生产能力下降,从而可能引发通货紧缩。以上这四点原因,我们首先就可以排除货币紧缩,其余剩下的这三点,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坏消息,而非好消息。
通缩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当通缩发生的时候,就已经说明了社会生产过剩、消费者需求下降,这就导致了供应者的利润受损,进而企业就会缩小投资,而不是扩大投资。
如果这个时间线继续延长的话,根据“一个人的消费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可知,我们完全能够推导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首先就是企业缩减规模,当企业生产过剩利润受损的时候,企业必定会缩减规模,例如裁员、关闭厂房等等,于是失业潮就会来了,找工作会更加困难。
其次,由于需求下降,企业投资就会放缓,这又会反过来加剧找工作就业的困难。由于货币流通速度放缓,这同时还会带来借债的成本上涨,个人和企业的收入下降。
于是我们会看到,由于消费下降,企业利润受损于是缩减人力,人们失业找不到工作,又只能进一步减少消费,于是企业不得不继续放缓产能,进一步加剧就业困难,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对个人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虽然消费价格便宜了、汽车便宜了、各种服装耐用品都便宜了,但由于工作更难找了,降薪了、裁员了,你会发现钱越来越难赚,于是哪怕是商品价格便宜了,但你依然会减少消费,而不是扩大消费。
在通缩的大背景下,钱更值钱了,钱的购买力更高了,这是事实,但与此同时,对更多的人来说,钱也必然变得难挣了,而这个时候,现金流就变得尤为重要。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在近130万亿的总储蓄中,有89万亿都是非活期储蓄,这也表明大多数人的消费意愿并不高,反而对现金流更为看重。
现金能做什么?现金放着不去投资,在银行里当然能够享受一定的利率,但显然难以应对货币贬值的速度,但这么做可能是唯一的选择,在房地产和股市都不值得去的时候,把钱放在银行,坐等更好的时机到来,这或许是一个更明智的决定。
130万亿的储蓄看似是在等待一个更好的经济周期到来,但我们也不应该忘记,早在2017年国内债务总额就已经超过了200万亿,这多出来的储蓄,我们很难说这是“超额储蓄”,我们也很难说这是等待经济复苏的资金。
考虑到未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市面上货币流通速度变慢,必然还会进一步影响印钞所带动的消费和投资速度,自上而下的货币传导速度越慢,印钞对经济恢复的效率也就会越低。
基于此,未来我们可能都需要跟随大多数人的选择,那就是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减少不必要的消费,以便在将来面临重大变故的时候,现金流可以帮助我们度过危机。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传统货币控制经济走向的凯恩斯主义也会受到无形之中的制约,那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就像日本所经历的那样,当时不管日本央行如何刺激货币如何降低利率,但日本企业和个人就是不消费、不投资。
而这种局面,无疑是最可怕的,当凯恩斯主义开始失效的时候,也就意味着经济结构出了大问题。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大湾区早报|一季度粤进出口增速回正;香港机管局面向内地旅...
- 大通缩时代来临!未来五年,每个人都需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环...
- 天天快讯:外媒:中国首季度经济增速超预期
- 为何说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
- 我国财政收入有望继续回稳向上 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焦点热议
- 【世界独家】数据要素技术企业「翼方健数」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内需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 一图速览|2023年中国经济首季成绩单
- 网红城市的自我修养
- 随幻科技完成A+轮数千万元融资,联想创投投资 世界最资讯
- 金麦特完成超2亿元A轮融资,加码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_当前观点
- 全球十大最富裕城市:中国占三席 看看有没有你家乡_天天短讯
- 「新能源孤岛」能承载中国车企的出海梦吗
- 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 国家发展改革委:五方面发力持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_动...
- 天天播报:拉江淮做豪车,余承东没得选
- 当前速讯:海创宏观3月经济数据点评:七个判断与三个待定
- 前三月财政收入由负转正!土地收入继续下滑
- 3月份山西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
- 当前讯息:国家发改委:将研究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 天天即时看!央企年报透露了哪些信息?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季度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2个,总...
- 2023全球独角兽榜发布:广州22家企业上榜增速全国第一|环球短讯
- 新白娘子传奇插曲有哪些?新白娘子传奇插曲大全?
- 环球焦点!烧白怎么做?烧白的简单做法介绍?
- 世界快资讯丨李连杰为什么加入新加坡国籍?李连杰个人资料介绍?
- 黄奕的二任老公是谁?黄奕个人资料介绍?-环球新消息
- 聚焦热门赛道,解构财富管理,首届中国投资者高峰会圆满举办
- 环球焦点!左立熊小玥还在一起吗?左立个人资料介绍?
- 世界热点!穿越时空的少女结局是什么?穿越时空的少女剧情介绍?
- 当前热文:流浪猫鲍勃原型是什么?流浪猫原型事件?
- 代旭几几年的?代旭个人资料介绍?
- 吴青峰是苏打绿的吗?苏打绿成员资料介绍?
- 我不是药神真实事件是什么?我不是药神真实事件结果?|全球时...
- 关于一季度GDP、消费、房地产、就业情况,解读来了!
- 世界今热点:国家发改委:研究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 官方:支持符合条件民间投资项目发行REITs
- 深圳体育中考顺利开考!多方护航助考生握好中考“第一棒”
- 专家:不便消费、消费场景受限问题正逐步解决_当前最新
- 观焦点:被控「洗绿」,欧莱雅、麦肯锡或考虑停购森林碳汇
- 24小时突击淄博,一座北方小城的蹿红之路
- 开局之年首季报①丨4.5%!各地“拼经济”成效初显
- 工信部:我国软件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达16%
- 为什么大部分基金经理踏空了「ChatGPT」
- 4家深企上榜全球独角兽百强 深圳以33家独角兽企业位列全球城...
- 宜明细胞完成1.5亿元C+轮融资, 国泰君安创投,经发基金,科...
- 从饭搭子到蛋搭子,年轻人为啥流行找搭子?-聚焦
- 环球速读:产业观察|中小银行急需加大资本补充力度
-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中国房地产业GDP同比增长1.3%
- 每日看点!摔杯为号!经济开始大反攻
- 财政局:聚焦“产业+创新+人才”政策引领 为经济复苏注入“...
- 解码首季经济数据|一路鲜花一路歌 春日经济暖意浓
- 一季度GDP初步核算结果公布:住宿和餐饮业同比增13.6%_世界焦点
- 国产明星抗癌药,转战东南亚-天天热议
- 商业银行年内发债超5000亿:国有大行仍是主力,中小银行融资...
- 2023年“泼水节” 西双版纳旅游总收入超21亿元 每日焦点
- 年内推出GPT服务器,中兴通讯发力“第二曲线”不断提速
- 环球焦点!第一波打工人已经主动开卷GPT了
- 速递!中国经济复苏的引擎与掣肘
- 一季度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中国制造数据亮眼 热闻
- 时报经济眼|一图读懂:发改委密集调研释放哪些政策信号? ...
- 多地竞逐“总部经济”,深圳:到2030年成为全球一流总部集聚...
- 快看点丨经济如期转入回升轨道 消费有继续修复空间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意味着什么?|世界时讯
- 背靠周杰伦冲上市,巨星传奇曾被指涉传销
- 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代表团到深创投考察交流
- 「数据」天花板「DOTS-AD」来了!海天瑞声赋能自动驾驶下半场...
- 2023年一季度四川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94元
- 2023年一季度四川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94元 动态焦点
- 【环球新要闻】张毅:一季度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消费支出加快恢复
- 一季度GDP数据公布,通缩不存在
- 简讯: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一季度GDP增长4.5%
- 最新快讯!董礼华:一季度市场销售呈现加快恢复向好态势
- 王萍萍:一季度就业形势总体好转-当前消息
- “引擎”加速,中国经济活力竞涌(中国经济,开局跑出新气象...
- 速递!一季度安徽省人民币贷款增速全国第一
- 环球观点:餐饮复苏向好之势愈发明显(记者手记)
- 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94元 天天快资讯
- 中国经济,开局跑出新气象丨“引擎”加速,中国经济活力竞涌...
- 一季度经济数据来了,信号特别明显! 环球快讯
- 放水不能解决通缩,提高社会福利是个好办法 世界热门
- 热议:解读一季度经济 | 专访张建平:二季度及下半年消费增...
- 中国经济“首季报”何以超出预期-全球新视野
- 莒南2月份经济运行情况公布!住户存款574.36亿元,比年初增加...
- 如祺出行入选2023胡润全球独角兽榜
- 一季报经济数据出炉,全线超预期了!|焦点关注
- 2022年北京东城地区生产总值3437.1亿 金融业占比最大 播资讯
- 焦点速讯: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副主任张建平:汽车等大宗消费...
- 关注:外媒: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超出预期 第二季度会更高
- 全球热资讯!年轻人失业率19.6%,就业形式严峻应如何破局?啥...
- 全球央行大举购金,释放什么信号?
-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70元,中位数公布!
- 世界速读:解码经济一季报丨装备制造支撑一季度工业回暖 需...
- 专访刘元春:消费端政策可适度前置性发力,促进利润和资产负...
- 微速讯:解读一季度经济 | 专访竹立家:就业好转是经济向好...
- 环球播报:2022年各大城市人均GDP排名,上海仅排第十,第一名...
- 视讯!深企携数字底盘与首款智慧物流车亮相上海国际车展
- 每日速递:经济企稳了吗?
- 解码首季经济数据|一路鲜花一路歌 春日经济暖意浓
- 全球观察:解读一季度经济 | 专访华泰资产王军:基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