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经济增速放缓后,普通人“选一”的选择 每日信息

点击蓝字“听三哥说”关注我吧~

这几天网上很多在人讨论一个问题,现在的经济是否有较大的下行压力?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其实没必要讨论,因为答案显而易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有,而且不小。

改开后的经济增长如同一辆疾驰的列车已经快速行驶了几十年,车轮的磨损,燃油的消耗,机械的疲劳,这一些都足以让列车进入减速阶段。

这倒不是我们中国不行,放眼世界上任何一个经济体也不是经济增长上的永动机。

改开后其实在时间线上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前十几年是更多的是靠对外开放,而后十几年就是靠债务和内部投资。

回首过往,2000年之后更多经济的发展相当于借债期,比如经典的四万亿,那个时候大量的债务产生,经济增长再次被快速拉升,每个人都能跟上曲线上升的经济增速吃一口属于自己的时代红利。

唯一区别就是你吃肉,我喝汤,但大家谁也没被时代拉下。

但借债总有要还的时候

房价居高不下,收入增长放缓,工作愈发难找,这些都是在还债期间特有的阵痛,也是经济增速放缓后的一种常态化变现。

隔壁的日本,大洋对岸的美国,这些发达国家走过的路跌过的坑,现在看我们可能一个也躲不过。

摸着石头过河,大概率没用。

1

首先躲不开的就是经济增长缓慢期后的就业和工作。

当初大学扩招时知识改变命运是对未来许下的憧憬,无数的声音告诉莘莘学子知识可以逆天改命,但回过头,这些走出校园的年轻人开始发现,憧憬单纯也就是个憧憬。

一个萝卜一个坑,扩招的萝卜本以为自己出来后,可以呆在那个水分养分还有阳光都非常充足坑里,结果现实却是,大部分的都是一些水分少养分差的坑位。

而即使是这些坑位也也会遭到大量的萝卜的争抢。

我们一直是低端产业打基础,中高端产业抢未来,产业升级从没停过,但目前来看,所谓的产生升级的确没停,不过速度好像是有点慢了。

35岁失业,博硕超过本科人数,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考公年年持续升温。

这些问题本质上就是产业升级速度过慢,从而导致了无法提供当初扩招后所批量生产的大学生所需要的工作岗位。

扩招是为了推迟就业压力,而将无数年轻人延缓4年送入社会的这个窗口期,本是用来填补产业空白的,如果在这个期间经济发展迅猛产业升级提速,那么就会产生大量的岗位准备迎接这些走出象牙塔的年轻人。

但现在来看效果并没有达到。

在这段期间内,相当的多资源我们用在的高楼大厦,用在了过剩的房地产,用在了没人去的文旅项目,用在了略显饱和的传统基建。

而这些资源本该在去创新去研发,从而创造和升级更多的产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

当然现在回过头再仔细想想也可以理解,研发创新代表着,巨大的资金投入、超长的研发时间,同时还有不可预计的失败风险。

这些因素金融机构不喜欢,地方上更不喜欢,所以我们宁可选择看得见摸得着的房子和文旅小镇,也不要那些未知的创新冒险。

而这种选择直接导致了那些大学毕业后的年轻人,直到走进招聘会现场才发现供需已经失衡。

相对拥挤的人群和想相对稀缺的岗位,这就是扩招后他们需要面对的较为残酷的现实。

为什么劝孔乙己脱下长衫?无非就是告诉做大家,主动降低预期,不要寻找自己“幻想”中那种并不存在的岗位,去基层的“广阔天地”先找口饭吃。

但问题是,脱下长衫后的他们又能去哪呢?

外卖?快递?还是网约车?

为了糊口这些工作当然可以干,但问题是这群人下来的话,那些本就在基层的人怎么办?

那些本就学历不高,家庭贫困,一直以骆驼祥子一样的身份在基层“拉车”的人,他们到时候又该怎么办?

人民日报3月27号的报道,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高达8400万,这些人主要的职业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

基层已经快挤不下了。

2

3月末的新闻,网信办要开始严厉打击在网上恶意诋毁企业家形象的行为。

在就业问题愈发紧张后,解决了80%人口就业的民营企业终于又一次被推上全场最佳VIP的座位。

这一举动可能是为税收,也可能是为GDP,但我相信更多的绝对是为了就业。

经济增速放缓后,就业岗位的减少是必然会随之出现的现象,所以现在只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增加就业岗位。

先把“人”这个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分子稳住了再说。

产业升级一定不能慢,稍微一减速,矛盾和痛点就会马上随之爆发,现在突显出的就业问题也只是其中的一环。

而那些已经在岗位上的人,接下来也要学会逐渐学会适应上升的缓慢,这不是打击大家,而是在经济增速放缓期间,资本对市场的投资相应都会减少,公司的业务一定会相对收缩,那种过去几年努力换来升职加薪的事情,大概率是会越来越难。

在过去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公司就像一条八爪鱼,什么项目都想抓,而这恰好给了每个人上升的通道和机会,但过了野蛮扩张时期,公司会砍掉八爪鱼的的触手,精简项目和开支,大家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安心待着吧。

升职也行,熬着。

这些只是上升通道的问题,接下来劳务派遣会越来越多,各种非正式职工会成为主流,在职的岗位会越来越像老人松动的牙齿,随时都有可能在一个清晨的漱口中突然掉落。

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为一个岗位找的气喘吁吁,而已经成为成熟社畜的人又在为保住岗位和房、车、婚、孩这四个绕不开因素前负重前行。

新玩家和老玩家,大家其实都玩的不太轻松。

前阵子看B站一个反应就业问题的视频下,有人留言充分表达了对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憧憬,这种本不该出现的想法,仔细想想放在当下的环境中其实也可以理解。

在没有经历过计划经济造成的物质贫乏对个体的影响,却时刻遭受着颇有一些新自由主义味道的市场经济对自己的残酷蹂躏之后,年轻人终于表示遭不住,然后开始臆想计划经济时期的美好。

正常,很正常,但是那个进了某国营饭店就可能抬头看到一条“不许打骂顾客”条幅的年代,我觉得还是想想就好。

压力还不止这些。

如果说就业难和上升通道少是大家对未来人生的增量希望产生的质疑,那存量的就是,同龄人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大。

以前我努力也能追上你,我今天苦是为了明天和你一样甜,所以大家可以等,可以安心努力,但现在的问题是,存量里差距已经大到无法靠努力来弥补。

甚至下一代都无法弥补。

如果你没参加过高中舞会,大概率你的孩子也参加不了,当然北京的中小学高尔夫球赛也一个道理。

差距不仅发生在当代,更多的还在下一代。

这就让绝大部分人产生一种被隔离感,同时会清楚的认识到,不仅自己和这样的是生活是遥不可及的,自己未来寄予希望的下一代,同样也会天然和这类生活绝缘。

父母自己就是孩子的起跑线,你自己在起跑线上已经输掉了,就基本上不用抱太大希望下一代能赢。

50年代中期的首都北京,白色的球鞋、整洁的白衬衫、鲜艳的红领巾,那些幸福孩子在北海公园泛舟湖上,在少年宫里欢歌笑语。

红墙绿瓦,绿树白塔,这是属于那个年代,同样也是和当时绝大部分人绝缘而只属于“少部分”人的罗曼蒂克。

时代总会出现循环,过去在小船中的歌唱,现在在学校中的舞会,甚至到了高尔夫球场上的一决高下,时间过去了很多年,但是大家的分割却越来越明显。

过去我总觉得《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有一种淡淡的哀伤,现在想原因大概就在这里。

一道不可逾越的隔离带正在被修建的越来越宽。

3

当结婚、生育、赚大钱、买房买车、等等这些“正常”人无法逃脱的框架对个体的负重越来越大时,“自由”的人就会破茧而出。

比如曾经的三和大神。

“做一天可以玩三天”,这句话是三和大神的生存信仰,也是他们面对世俗这套成熟社会运行制度的嘲讽。

他们可以吃着挂逼面在黑网吧里用一整夜的时间在游戏世界里虚度光阴,但是绝不会在厂子多打一份螺丝。

大神们是loser吗?也许是。

大神们该批判吗?可能该。

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身上却存在着一种另类的真实。

在某个角度来上看,三和大神是被关在社会制度的牢笼里,但是心却是放荡不羁的自由着。

而有些人在社会制度的框架中貌似如鱼得水,心却在囚笼里一直关着。

三和大神被批判,除了个别大神有在超市偷鸡腿之类的恶劣行为之外,更多的是他们选择了一种和大多数人不同的逆向的生存模式。

这绝对是不被整个社会主流价值观所认可的。

当所有人都像上了发条的战士一样,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踏步前进时,三和大神却卸下了发条,站在那条被“约定俗成”的人生必经的大道旁放肆的笑着。

一边不敢停歇的挪步向前,一边原地不动的调侃发笑,这种场景太刺眼,所以不允许。

这一点隔壁的日本同样存在。

比如日本的御宅族。

日本政府在战后的废墟上重建家园的同时也吹大了经济泡沫,90年代泡沫破裂,无数日本国民的财富乃至整个人生都随之灰飞烟灭。

这个创造了二战后的经济增长奇迹,甚至在某些产业发展上超越了当时美国的东瀛岛国,就像一辆疾驰的列车突然被踩住了刹车,一切都在瞬间戛然而止。

好在作为亚洲发达国家的日本虽然因为经济泡沫有过所谓失去的三十年,但是日本政府选择了重启宽松货币政策,以政府大幅度负债和增加财政赤字的方式,来补贴企业和增加居民部门的福利。

为了维持全民福利政策,日本政府的负债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的快速上升,按照负债占比GDP比重来计算,日本210%的负债率已经达到了发达经济体的政府负债率第一名。

出了事总要有个人来抗,日本政府选择了用财政赤字换来的福利保障给予和了平成肥宅们较为体面的兜底。

于是即使选择了躺ping,他们也可以过的比其他国家的“同类”们更舒服点。

当然令和的废物们也在其中。

所以重度御宅族们,可以在某种角度上看做是三和大神的升级版,不同的是,日版的大神们活的要体面的太多。

不结婚,超低的消费欲望,拒绝社交,沉迷二次元,日版大神们有着远超三和大神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拒绝竞争的躺ping人生,却是他们统一的选择。

在低欲望和老龄化困扰下暮气沉沉的日本,开始鼓励年轻人恋爱、工作、结婚、生子、因为只有国民走在这条人生“正轨”上,所谓的内需消费才能被刺激起来,经济的活力才能有所增长,但很可惜,日本国民不为所动。

面对这群“放弃”自己人生的国民,日本政府或许也在期待昭和男儿的回归。

如同反应日本战后经济产业发展的《官僚们的夏天》这部日剧所表现的一样,那些浑身打满鸡血,为了日本汽车和电器产业崛起而真正投入燃烧自己理想和青春的昭和男儿,他们才是国家所需要的。

热血,有干劲,不知疲倦,勇于上进,能赚钱敢花钱、这不就是东亚国家标准的“良好”国民的品质么。

但很可惜,过了那一代就再也没有了。

阶级的固化,上升通道的变窄,即使令和废物们突然在某一天灵光一闪的昭和精神附体,也只能是昙花一现罢了。

没有让普通人太多发挥的空间,就像早起床也创造不了太多价值一样。

你打满了鸡血,大概率也只能像杰昆·菲尼克斯饰演的《小丑》一样,在纽约布朗克斯区的167街那条长达132级的台阶上疯狂的独舞。

无法向上,没人观看,有点心酸,更有点可笑。

4

未来需要每个人自己做出选择。

要么选择成为撑起宏大叙事的一分子,把该做的事情一件不落的都做了,努力上进,力争上游,然后在得到大量物质回报的同时结婚生子买房购车,最好再能来个二胎三胎。

要么选择躺ping,主动降低自己的欲望阈值,认真工作但不求上升,用诗和歌来填补自己的生活,用健康的身体去过好接下去的每一天。

具体点就是学会拥抱自己的家庭,学会取舍,学会在一定程度上的田园牧歌,学会自找其乐。

学会远离内卷,学会拒绝攀比,学会认清极限,学会接纳那个夹缝中艰难前行的自我。

就这样。

感谢大家阅读,如果喜欢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