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经济地理丨17增12减 谁能在人口新变局中持续领跑

流动的人口版图

编者按

全国人口格局悄然生变。截至4月13日,除宁夏、西藏外,其余29个省份均已公布2022年人口变动主要数据,省际人口增减地图持续更新。在过去一年的人口争夺战中,人口流动路线图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哪些省份成了新赢家?未来如何在人口新变局中持续领跑?


(资料图)

观 澜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彩娜

半江瑟瑟半江红。在接连使出“十八般武艺”后,2022年省际人口争夺战终局落定,谁在乘势而上,谁在落寞掉队?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4月13日,除宁夏、西藏外,其余29个省份均已发布2022年人口变动主要数据。从常住人口总量来看,广东、山东、河南依旧稳居全国前三。从人口增量来看,在17个实现常住人口正增长的省份中,浙江以37万人的增量位居全国首位,安徽、湖北、广西、江西4个省份人口增量在10万人或以上,辽宁、吉林、广东、河北、天津等12个省份常住人口呈负增长,其中辽宁、吉林、广东、河北、黑龙江5个省份减少20万人以上。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省域人口的增减与当地经济发展活跃度密切相关。地方经济活力大小,特别是地方就业机会多寡、生活成本高低等,仍是影响人口跨区域流动的主要因素。“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基石。衡量一座城市的发展潜力,尤其要观察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

催生人口新变局

在变局之中探寻更多机遇,把握人口增减趋势是关键。

从人口增量来看,在17个实现常住人口正增长的省份中,中西部地区占据13个席位,分别是四川、湖北、安徽、山西、江西、甘肃、内蒙古、贵州、陕西、云南、广西、重庆、青海。在12个常住人口呈负增长的省份中,出现了京津冀和黑吉辽,其中东北三省共减少86.08万人,出生人口持续减少、人口外流趋势进一步加剧的态势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人口数量的增减,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非常大,因为人口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重要、最敏感、最具代表性的因素。”河南省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地方经济发展活跃程度与疫情防控形势密切相关,上海、广东、北京等经济发展基础非常好的地区,由于阶段性疫情防控压力比较大,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活跃程度,导致部分岗位减少,很多人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回流至中部和西部地区。

上海市人才理论研究基地研究员杨国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人口总量正处于从增长到减少的转折点,地方可以通过刺激经济、吸引企业和人才等政策措施在城市和区域之间进行一定程度的人口数量再分配。近年来,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比较明显,人口流向也与经济重心南移相匹配,东北、西北、华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口流失问题。

虽然继续坐稳经济与人口第一大省,但广东2022年常住人口却出现40年来首次负增长,一年减少27.2万人。对此,广东解释称,这是在2022年广东疫情散发多发的因素影响下,省外流动人口暂时回流返乡的阶段性现象。预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广东人口规模及其结构优势将长期保持稳定,今年广东常住人口将逐步恢复稳定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的省份数量,也由2021年的11个上升至19个(天津未公布出生、死亡以及自然增长率数据),部分经济发达省份人口2022年人口出生率之低更是超出预期,如北京(5.67‰)、上海(4.35‰)、江苏(5.23‰)。表现略显逊色的人口自然增长数据,也表明2022年多数省份实际上是依靠省际间的人口争夺实现了常住人口的增加。

新赢家做对了什么

2022年全国27座主要城市常住人口数据披露也渐近尾声。长沙、合肥、西安、武汉、南昌等中西部强省会城市人口聚集能力明显提升,或将成为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新势力。

在已披露常住人口主要数据的城市中,长沙(18.13万人)、杭州(17.2万人)、合肥(16.9万人)、西安(12.29万人)、南昌(10.06万人)、武汉(9.01万人)位列人口增量排行榜前六。其中,5座城市是中西部地区强省会城市。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持续流向中西部省会城市,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教育医疗资源以及生活便利等。

张占仓分析称,“十三五”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活力比较充足、经济增速较快、就业空间较大,大幅增强了长沙、合肥、武汉、西安、成都等中西部城市的人口吸引力。

杨国庆认为,人口流动的主力军是年轻人,其流向主要是在收入待遇和生活成本之间权衡的结果,“蓬勃发展的二线城市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首要选择,长沙、合肥、南昌等地常住人口逆势增长便是例证。”

江苏省徐州市经开区招商局局长史周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中部省会城市人口逆势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扶持和投资引导,如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和城市建设规划,吸引了大量人才和资金;二是优质的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如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提升,增加了人们对这些城市的归属感和吸引力;三是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升级,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兴起,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就业机会。

如何实现持续领跑

在新一轮的人口争夺战中,如何提高城市吸引力?

“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方面要集中发力,不断出台新举措为青年人才就业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主动吸引在社会上就业流动性比较强的青年人才到当地就业,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张占仓认为,河南等地要继续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只有经济发展的活跃程度提高了,就业的规模稳定扩大了,特别是经济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总量下降的不利局面才能够被扭转过来。

杨国庆分析称,城市对年轻人的争夺,根本因素是能够提供高水平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待遇,生活成本控制在一定水平也非常重要。“中小城市无法全面与大城市进行人才竞争,可采取突出本地优势产业的措施,集聚与产业相关的各类高层次人才。”

史周华建议,一是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重点是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增加人们的生活质量。二是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型企业。三是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四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提高人口流动和定居的吸引力。

安光勇提醒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素质,注重提高居民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城市具备较强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二是社会融合,加强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群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提高城市社会和谐度,增加居民的融入感和归属感。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绿色生态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吸引力。四是人文历史,要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氛围,增强人口对城市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

育娲人口智库专家何亚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在城市人口争夺战中,既要吸引外来人口,也要注意提高本地人口生育率,各地要出台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生育率,尤其是东北三省,更要提高出生率。

长沙缘何成为人口增量第一城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程小旭

近日,湖南长沙继成为2022年“万亿俱乐部”增速第一城之后,又以人口增量达18.13万成为已公布数据的万亿GDP城市中排名第一的城市。长沙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什么会成为人口增量第一城?

“实事求是、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精神,宽松包容的湖湘文化对创新创业人才具有吸引力。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创新链等协同发力、同频共振,是长沙市吸引人才最主要的原因。”湖南省兴湘产业经济发展中心副理事长易华博士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长沙市各个政府职能部门正在朝服务型政府转型,政府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吸引人才和培育人才措施得力。

新老“海归”和“小镇做题家”的长沙归宿

2017年从英国林肯大学本科毕业回到长沙工作的汤程霖,出生于1994年,经过几年的历练,已经从父辈手中接过湖南当地知名茶企湘丰集团的大旗,于今年1月中旬获任集团公司董事长。

作为一名年轻的海归企业家,汤程霖认为长沙是一座很有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最让他感受深刻的是长沙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对人才的重视。汤程霖说,“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优质政策颁布,以及长沙的宜居条件,城市文明建设也不错,这些都成为吸引省内外人才的有利因素,“长沙作为一座网红城市,随着一系列的新消费品牌在此孵化,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而资格相对较老的另一位海归企业家毛铁,是从加拿大约克大学本硕毕业后,被生病的父亲于2009年召回长沙,成为重量级民营企业湖南金龙国际集团公司的接班人。生于1978年的毛铁,经过历练和主动学习已经成为当地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带领企业在纳税、提供创业就业岗位等社会贡献和价值方面已远超父辈创业者。

毛铁表示,国家级产业集群全国领先、营商环境优良、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氛围浓厚、城市文化底蕴深厚、文创产业发展氛围好、房价便宜、教育医疗条件好、香火味人情味浓厚、夜经济人气旺等是长沙成为人口增量第一城的重要原因。

新长沙人谭婧来自湖南邵阳,工作于国药控股湖南有限公司,她坦言自己是“小镇做题家”,从出生到读大学以前一直待在邵阳。她2021年毕业于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当年毕业季她参加了各种校招,收到了国药控股湖南公司、东方雨虹等用人单位的录用通知,但她最终选择了回到长沙工作。

谭婧说,在长沙工作生活的这两年,越来越体会到这个城市所独具的“松弛感”,美食娱乐之都使它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年轻人,集火热夜市、文化名城、明星后花园等标签于一体的长沙,实现人口增量第一确实理所当然。

让外地人艳羡的长沙

自今年1月份以来,记者接触到很多从外地到长沙的客人,分别来自北京、广州、深圳、郑州、兰州等城市,第一次来的客人对长沙印象很好,他们惊叹于这个城市优美的环境和浓浓的烟火气以及亲切体贴的人情味和亲和力,而再次来到长沙的客人则表示这个城市让人愿意多次来。

即便是在去年疫情期间,因工作调动成为新长沙人的本报记者也深刻体验到长沙餐饮业的火爆,在附近的一家“老徐家大蒜炒腊肉”的特色餐饮店,当天中午之后往往订不到晚上的包厢。

据毛铁介绍,疫情期间长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助企纾困上多措并举、多点发力,2022年长沙对企业减税免税达390亿元。

在外地朋友看来,他们艳羡于长沙人的幸福生活,主要是因为这是一座非常宜居的城市,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杜甫江阁、天心阁、橘子洲景区等历史人文遗迹保留完好、自然风景独特、房价低、生活成本压力小、夜经济发达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东北如何“解锁”人口全面收缩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段树军

“如果省域内大多数城市人口都在收缩,就可能在城市间产业关联、知识流动、社会网络等渠道的传导下,形成发展要素和城市网络两个层面的负反馈循环,并在路径依赖的作用下长期无法衍生出新的发展路径。”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贸易系主任、教授洪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在人口全面收缩背景下,东北地区内部的经济体系及个体城市的增长动能出现整体性减弱,经济发展出现“锁定”状态。

洪涛表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只有沈阳、大连、长春和盘锦人口在增长,黑龙江甚至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部出现了人口收缩现象。省域人口全面收缩会在发展要素和城市网络两个层面上形成负反馈循环。前者指多个发展要素衰减过程的循环强化,例如,人口流出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营商环境差与民营经济弱小、产业升级迟缓与创新动力不足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后者指个体城市的人口收缩会通过城市间关联对外施加影响,例如产业合作和知识互补的反复恶化、人力资本流动的零和博弈等,进而产生“A城市人口收缩—其他城市发展动力下降进而人口收缩—A城市发展动力下降—人口进一步收缩”的循环强化。如果区域内人口收缩的城市数量足够多,就会在省域层面上展现出典型的双重负反馈特征,进入“省域人口全面收缩—省域内城市经济发展动力下降—省域人口进一步收缩”的“锁定”状态,并在路径依赖的作用下长期无法衍生出新的发展路径。

洪涛认为,要应对省域人口全面收缩触发的双重负反馈,打破“路径依赖”,形成新的城市经济增长路径,须将系统性、长期性、动态性、内生性作为基本策略取向。

系统性是指难以通过对单一城市甚至是中心城市的大力支持,进而以辐射效应带动区域内城市经济发展的整体提升,必须制定面向区域内所有城市的系统性战略。

长期性是须淡化通过短期内招商大项目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传统做法,侧重优化城市经济发展提升的产业环境、创新环境、社会网络和区域协同机制。

动态性是塑造制度与政策因应区域人口条件和城市经济发展变化而调整的弹性。

内生性是借力外部资源重点培育东北城市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就此,洪涛建议:

第一,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背景下,以数字政府、多元主体共治与“放管服”改革等联合推动“制度-市场-社会-创新”的协同演化机制设计。

第二,在东北全面振兴战略下,以公共服务提供、营商环境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激活外部资源、培育内生增长新动能的政策体系设计。

第三,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以开放政府建设、共享政府建设、数据要素培育手段等打造互补性和竞争性相互协调的城市政府间和政府部门间关系方案设计。

第四,面向人口全面收缩整体性和系统性影响的省域、市域和县域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提升行政效率,降低行政负担,形成人口与空间的良性互动。

第五,改变传统城市发展模式,通过核心城市、周边城市分工协作,进一步促进省际都市圈、省内城市间的协调发展,推动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洪涛表示,近年来全国人口持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2022年出现了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人口收缩的趋势从人力资本供给、居民消费需求、社会资本培育等方面严重侵蚀了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东北地区是中国人口变化大趋势中的典型代表。剖析省域整体性人口收缩为经济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不仅有利于思考如何推动东北的全方位振兴,也具有面向全国和未来应对人口收缩冲击及其衍生风险的一般性和前瞻性价值。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总 监 制丨王辉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