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全球今热点:香港2023-2024年度财政预算案出炉 涉数字经济、Web3、人工智能及证券市场等多领域

智通财经APP获悉,2月22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2023-2024年度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预案对数字经济、Web3、人工智能、证券市场、新能源运输、医疗等领域做出预算,其中,陈茂波表示,政府会就建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在二零二三/二四年度完成;数码港在今年初已成立Web3基地,会拨款五千万元加速推动Web3生态圈的发展;会预留三十亿元推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相关建设,特别是发挥香港作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的独特优势,引进来自内地及世界各地的创科领军人才、科研团队和企业,促进跨领域的科研合作;港交所将于今年第一季实施先进科技公司上市制度,拓宽发行人上市渠道,亦将于今年内就GEM提出具体改革建议,并咨询持份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数字经济

数字化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加速推动香港数字化经济的进程,由我主持的数字化经济发展委员会,正就四大范畴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探索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所需的数码基建、便捷安全的跨境数据流动、企业数码转型,以及人力资源配套。委员会下的四个工作小组在今年内会向政府提出具体建议。

数码基建 人工智能超算中心

要推动香港的科研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先决条件之一是拥有足够的算力基础。为此,政府会就建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在二零二三/二四年度完成。

第三代互联网(Web3)

互联网持续发展演变,每一代的技术革新,都带来新的应用和机遇,甚至颠覆了商业运作模式。正处起始期的第三代互联网(Web3)同样潜力庞大,我们必须与时并进,抓紧这个黄金机遇,引领创新发展。

数码港在今年初已成立Web3基地。我会拨款五千万元加速推动Web3生态圈的发展,包括举办国际大型研讨会,让业界和企业更掌握前沿发展,推动跨界别业务合作,并举办更多青年工作坊。

虚拟资产是Web3生态圈的重要一环,去年十月发表的虚拟资产政策宣言,阐明政府对相关行业的政策立场和方针。市场对此反应踊跃,在过去数月,已有大批具潜质的新型企业考虑落户香港。下一步我将成立并领导一个虚拟资产发展专责小组,成员包括相关决策局、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市场人士,就行业的可持续和负责任发展,向政府提交建议。

国际绿色科技及金融中心

推动绿色经济以实践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重要课题,国家亦正朝着“3060”双碳目标迈进。这经济模式汇聚科技创新、金融、商业和人力等资源,可以推动经济转型及可持续发展、创造需求和增强发展动能。整个产业群正高速增长,但目前全球还未形成具领导地位的绿色科技产业及金融集群。

事实上,香港在建构国际绿色科技及金融中心具备优势。过去多年,汇集了不少绿色科技企业及人才,政府亦牵头推动绿色科技的应用,包括成立“低碳绿色科研基金”。本港在绿色金融及创新方面也扮演着领导者及先行者角色。我们上周成功发售全球首批政府代币化绿色债券,总额八亿元,凸显了香港能为创新的债券发行形式提供灵活便利的法律和监管环境;至于在上月发行总值五十七亿五千万美元等值,以美元、欧元和人民币计价的政府绿色债券,是亚洲最大的ESG(即环境、社会及管治)债券发行。

在推动企业进行绿色融资方面,“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自二零二一年推出后,已向超过二百笔在香港发行的相关债务工具批出资助,涉及的债务总值近七百亿美元。

我将成立“绿色科技及金融发展委员会”,邀请绿色科技、绿色金融、绿色标准认证等业界代表协助制订行动纲领,推动香港发展为国际绿色科技及金融中心。政府将在今年年底举办“国际绿色科技周”,汇聚相关产业代表、企业及投资者。

生命科技及人工智能

我在去年《财政预算案》预留了一百亿元,推动香港在生命健康科技的发展。针对科研成果转化和生命健康科技研发这两大范畴,我会从中拨出六十亿元用作资助大学及科研机构设立主题研究院,促进横跨院校、机构和学科的合作。我们将于二零二三/二四年度邀请有意设立生命健康科研学院的院校和机构提交建议书。

为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更好实现“从零到一”的基础科研能力,我会预留三十亿元推动相关建设,特别是发挥香港作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的独特优势,引进来自内地及世界各地的创科领军人才、科研团队和企业,促进跨领域的科研合作。

微电子研发院

微电子是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全球微电子需求高速增长,发展空间无限,香港必须把握机遇。政府打算设立一所微电子研发院(研发院),推动本港微电子的发展,冀能成为亚太区内支援微电子发展的领先机构。研发院亦会强化与大学、研发中心和业界的合作,加快“从一到N”的科技成果转化,凝聚海内外相关专才,加强培育本地科研人才,进一步完善创科生态系统。

培育初创企业

政府一直通过科技园公司和数码港支援香港创科生态圈的持续发展。为加强对初创企业的投资,科技园公司的“科技企业投资基金”将增资四亿元,帮助更多具潜质的科技初创企业。此外,科技园公司将整合现有的“企业加速计划”并额外投放一亿一千万元,联同合作伙伴推出“共同企业加速计划”,以培育高潜力的科技初创企业成为区域或全球企业。

为了配合发展智慧城市及数字经济的政策,我将为数码港预留二亿六千五百万元,以推出一项针对智慧生活初创企业的培育计划。计划的最高资助额为五十万元,并会为初创企业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支援及辅导。预期接下来五年,每年有约九十间合资格初创企业受惠。

新型工业化

先进制造活动会衍生研发需求,鼓励私营企业投放更多资源于研发工作,有助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科枢纽。位于将军澳创新园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已在二零二二年四月开幕,提供约十一万平方米的先进制造空间,已进驻租户包括从事民用卫星、先进材料的企业,以及提供智慧物流相关服务的公司。为配合引入重点企业落户香港,推动新型工业化,政府会及早部署,提供更多先进制造空间。科技园公司正就兴建第二个先进制造业中心进行可行性研究。

香港一直以来凭借自身所长、服务国家所需,从而成为举世公认的国际金融中心。随着国家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朝向更高质量发展,通过资本市场引导资金有效配置,对实体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这些发展也为香港带来庞大机遇。

证券市场

港交所经咨询市场后,将于今年第一季实施先进科技公司上市制度,拓宽发行人上市渠道。在详细考虑市场有关中小型和初创企业融资的意见后,港交所亦将于今年内就GEM提出具体改革建议,并咨询持份者。

此外,港交所将与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探讨进一步优化上市规则,平衡市场发展与监管需求,包括发行人回购股票后的相关安排。若建议获市场支持,我们将对《公司条例》作出修改。

债券市场

香港是亚洲领先的债券枢纽,连续六年成为亚洲区安排国际债券发行最具规模的中心。政府会继续优化基建、推行鼓励措施,并与监管机构向海内外发债机构及投资者推广香港资本市场的优势。

香港亦是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中心。去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及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别在香港发行总值各五十亿元人民币的离岸人民币债券;今年一月,我们再次在“政府绿色债券计划”下发行人民币债券,并因应投资者的需求,将发行额倍增至一百亿元人民币,内地和海外金融机构反应热烈。我们会继续推动更多内地各级政府、海内外公私营机构到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

另外,我们刚于上星期首次发行一年期的代币化绿色债券,以代币化技术执行相关发债流程,包括利息支付、二手交易和到期赎回等。这次试点发行以机构投资者为对象,探讨香港现行法规和金融基础设施如何兼容代币化发行。我们会总结经验,检视代币化债券发行在香港的发展潜力和前景,研究政策措施,推动代币化技术在香港资本市场的更广泛应用。

金融科技发展

我们会继续推进各项金融科技基建项目的应用测试及准备工作,包括“数码港元”和以“数字人民币”作跨境支付用途的项目。此外,金管局正与泰国央行合作,探讨让两地旅客分别以香港的“转数快”及泰国的“PromptPay”在当地付款,为旅客提供多一个安全、快捷及有效的支付选择。

“商业数据通”于去年十月推出,截至去年年底,参与银行合共已批出超过一千宗中小企贷款,总额逾十九亿元。“商业数据通”预期将于今年年底连接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构建的“授权数据交换闸”,以便金融机构经客户授权后,获得相关数据,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推动国际高端航运服务业

为进一步推动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运输及物流局将成立专责小组,联同香港海运港口局及高端航运服务业界代表,在今年年底或之前就以下策略提出行动纲领,包括:

(一) 提升船舶融资、海事保险、海事仲裁和船舶管理等业务,让香港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航运服务市场;

(二) 助力全球海运和港口业务向零碳排放转型;

(三) 推动航运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及

(四)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及国际航运界的交流协作。

我将预留二千万元,加快推动高端航运服务业的策略研究,以及加强业界在国际及大湾区的交流。每年一度的旗舰活动“香港海运周”规模也会扩大。

土地供应

二零二三/二四年度卖地计划共有十二幅住宅用地,加上铁路物业发展、私人发展和重建及市区重建局项目,预计全年的潜在土地供应可兴建约二万零五百五十个单位,较《长远房屋策略》的一万二千九百个单位年度估算需求高出约百分之六十。此外,卖地计划共有三幅商业用地及三幅工业用地,提供约二十万平方米商业楼面面积和十七万平方米工业楼面面积。

政府在加快造地方面的努力,成效显著。未来五年,我们会通过卖地计划及铁路物业项目,向市场提供可兴建不少于七万二千个私营房屋单位的土地,规模较上一个五年期增加近一倍。当中近六成的土地供应来自新发展区和新市镇扩展区;另外四成来自其他地区的政府卖地项目和铁路物业发展项目。这还未计入市区重建局及其他私人发展项目的供应。

房屋供应

政府已觅得足够土地,兴建约三十六万个公营房屋单位,比《长远房屋策略》的供应目标高约百分之二十,可以满足未来十年约三十万个公营房屋单位的需求。但由于房屋用地并非每年平均分布,加上造地需时,短期内可供发展公营房屋的土地仍然短缺。为了尽快填补短期公营房屋供应不足的缺口,并及早改善居住于不适切居所市民的生活环境,政府已觅得八幅土地作兴建“简约公屋”之用。

至于过渡性房屋,截至二零二二年年底,约七千个过渡性房屋单位已投入服务,预计未来两年另外有约一万四千个单位相继落成启用。

私营房屋方面,估计由今年起计的五年内,私人住宅单位每年平均落成量超过一万九千个。截至二零二二年年底,未来三至四年一手私人住宅单位潜在供应量维持在较高水平,约为十万五千个单位。

建设宜居城市 绿色城市

香港致力争取于二零五零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力争在二零三五年前,把碳排放量从二零零五年的水平减半。为加强统筹和推动深度减碳等工作,环境及生态局在今年一月成立了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办公室,并将会成立“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就减碳策略提供意见。

低碳绿色科研基金

过去数年的预算案均投入资源,支持应对气候变化。去年我向“低碳绿色科研基金”注资二亿元,把基金拨款倍增至四亿元。申请基金的反应热烈,基金已批出二十二个来自本地大学、公营科研机构和私营企业的项目。这些科研项目涉及氢燃料的电池储存和释放技术、生物炭建筑材料的制造,以及减少路边空气污染的净化系统等。

新能源运输

政府已订下于二零二七年年底前有约七百辆电动巴士及三千辆电动的士投入服务的目标。我们会在新能源运输基金下预留二亿元,与专营巴士公司及其他持份者合作,在今年有序地开展氢燃料电池双层巴士及重型车辆的试验,全面测试它们在本地环境下运作的可行性。我们亦已预留三亿五千万元,资助四间港内航线的渡轮营办商建造及试验电动渡轮和相关充电设施,以测试在港内应用电动渡轮的技术及商业可行性,预计试验于二零二四年开展。

此外,政府会为的士业界提供百分百担保的贷款计划,以鼓励的士车主将现有的士替换为纯电动的士。预计有关建议涉及的贷款总担保额约为六十四亿元。计划详情会稍后公布。

公营医疗服务

政府一直投放大量资源在医疗卫生,二零二三/二四年度预算达一千零四十四亿元,占政府经常开支约百分之十九。我们会继续提升公营医疗服务,包括医管局会完善一系列服务,例如加强癌症等疾病的临床服务、增加公立医院病床、增加手术室节数等。医管局亦正推行措施缩短专科门诊轮候时间,包括理顺跨科个案的转介安排,以及设立综合诊所提供跨专业支援等。医管局亦将分阶段推出全新的药物送递服务,并进一步推广遥距视像诊症服务。

基层医疗健康

基层医疗是整个医疗系统重要一环,占公共医疗卫生开支约两成。为了平衡医疗资源和压力过度集中在公立医院的情况,政府于去年底推出《基层医疗健康蓝图》(《蓝图》),提出一系列重点改革措施,加强香港基层医疗服务。策略包括以预防为重,以社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早发现、早治理”,愿景是改善市民整体健康状况,提供连贯全面的医疗服务,并且建立可持续的医疗系统。

按《蓝图》推出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和优化长者医疗券措施,政府会在今年第三季公布详情。我会为此预留足够财政资源。

中医药发展

中医药发展基金自二零一九年正式启动以来,已推出十多项资助计划,惠及中医药界不同从业员及机构。资助范畴涵盖人才培训、设备及质量提升、中成药注册、中医药推广及研究等,全方位助力本地中医药发展。基金亦在疫情期间发挥重要作用,支援社区中医师为离院及康复人士提供遥距及复康诊疗。

我计划向中医药发展基金注资五亿元,在今年度起支持基金就策略性主题委托大型培训、研究及推广,推展更多提升行业能力的项目,包括为香港首间预计于二零二五年开始投入服务的中医医院做好准备,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在基层医疗体系内担当更重要的角色。

标签: 人工智能 人民币债券 证券市场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