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资讯!中金的数据,13亿人月收入低于5000?真的吗?
有人问我一则数据,网传是中金披露的,说国内95%以上的人月收入都低于5000,也就是说,有13亿人月收入不足5000。
我想起来一则疫情前的人均收入分析报告。
(资料图片)
这是2019年的。家庭人均,据说得出月收入大于2万的人,全国只有70万。
难以置信。
所以对于疫情后的这次数据,我也表示怀疑。
我之所以觉得这些数据都没啥参考价值,是因为中国人的收入本来就是个传奇。
你说你们公司楼下卖煎饼的那位,他的收入到底多少钱呢?
他的收入到底多少钱,只有他知道,因为你买煎饼的时候,基本都是支付宝或者微信扫码。
再比如广州那个卖鸭腿饭的老板,有7栋楼在收租。
但是7栋楼到底收了多少租,是正的还是负的,就是一笔糊涂账。
过去很多企业主是公私不分的,也就是说,公司账上的钱和自己个人名下的钱,是一笔糊涂账。
你比如有的老板给自己一个月就开3000块,以至于十多年前,二胎还要罚款的时代,人家超生按照家庭收入三倍罚,也只有几万块。
但是他可以把自己所有的消费都走公司账目,甚至买房也可以。甚至有时候直接支取。
那年月我们管得真的不严,你可以拿着一麻袋现金去买房。这种故事在煤老板还是个传奇的年代,是很常见的。
煤老板开着车,后备箱里都是现金,随便扫货。
存钱超过一定额度,要你填写收入来源是今年才开始的。那之前都是一笔糊涂账。
因为那时候,也管不过来。
人一多,人际交往是呈指数增长的。十几亿人产生的连接,可不是美国几亿人的几倍,而是几十倍。这是我们发展互联网的优势,也是我们统计学上的难题。
而且美国这个国家,光律师费就占了GDP的1/20,我们这个比例微乎其微,可以认为不存在。
咱们做律师的朋友们要努力了,你们的行业存在感太低。
一方面因为弄清楚数据的人手不足,另一方面也因为我们的人数太多,交集太大,想要弄清楚也很难。
所以所谓的统计中国人收入,本来就是一门玄学。
你把中国人的收入统计的很高,大家发现自己被平均了,不相信。你把中国人的收入统计的很低,你说过去的这一二十年那些房子是谁买走的?
所以我一直觉得,统计中国人的收入是没有意义的。
你不需要观察中国人挣了多少钱,你要观察中国人花了多少钱。
我们的消费数据相比于收入,更容易统计,因为我们是一个网购大国。
线上消费非常多,而且线下消费往往也以无线移动网络支付为主。
这就使得每个人的消费数据实际上是很准确的,因为一个人全年的现金消费占比,可能连一成都没有。
消费能统计出来,负债也能。毕竟借钱大都是通过银行,有记录可查。
现在买房子也不允许你拎着几麻袋现金了,所以大头基本上都能算出来。
知道消费数据,知道负债情况,知道存款,知道个人名下的住宅市值,其实一个人,一个家庭大致的财务状况,是可以判断的。
我是指毛估估,也就是给群体画像。
具体到个人是不准的,因为我们有很多民间的抵押,民间的债务,但是总体画像肯定是准的。
这个原理叫做肉烂烂在锅里。
民间的这种债务无论三角也好四角也罢,一般来说都不牵涉国外,张三欠李四钱,李四欠王五钱,王五欠张三钱。总的来说,是没有改变群体画像的。
我们国家在这一块,正在投入精力。
这件事很重要,意义也很深远,远比很多网民想的那点作用大得多。
你观察下身边的情况,就会发现粗放式的投资建设效率很低,效果很差。
有些地方综合体起来了,高档的商铺入驻了,结果生意冷清,没多久店铺纷纷倒闭转租。
最初为什么这么规划?因为误以为有钱人很多,误以为消费能力足够。
这就是数据不准确带来的。
还有很多,是根本没有数据。
一个地区之前没有综合体,建了一个,火得不行。眼看人家挣到了钱,以为这就是参考数据,于是一股脑建了八个,结果一个都火不起来。
这个就是粗放式的投资。
这还不是最粗放的,最粗放的是90年代那波人,就像许半夏指着一片村民的滩涂盐碱地硬着头皮说这就是未来的维多利亚港。
那时候你可以这样做的前提是起点太低,做什么都会成,无非大成与小成。
就像深圳也是第一批,汕头也是第一批。深圳不用说了,大起,那汕头再起不来,也总比80年代初强多了。
到了照猫画虎,到了跟风的时期,其实已经不算粗放了,比许半夏那批人细致多了。
问题是,存量大了,起点高了,这种不是粗放的,也还是粗放。
说到底,当下这会儿,你只有特别特别精耕细作,才有可能打上来粮食。
怎么精耕细作?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弄清楚国人的消费潜力,就是决策大军的粮草。
如果数据都不准,你把某个地区人们潜在的消费能力想得太低了,就错过了发展的机会;反过来,你把人们潜在的消费能力想得太高了,最后就是一笔烂账,债务堆积。
80年代初期,交点学费无所谓,因为起点太低,你亏几十万,后面很快就因为高速发展把之前的账填平了。
雷东宝作为支书,他怎么打都能赢,小雷村无非走弯路与走直路的区别,因为那个年代,顶天了亏几十万上百万了不起。
后来不是这样,今天城市土地贵得多,开发成本贵得多,稍有失误就是几百亿,上千亿的坏账。
你站在自己的盘子的视角也应该明白粗放投资,野蛮生长是行不通的。
很明显,我们有短板。如果把国看成一个家,我们现在要弄清楚的就是每个家庭成员的消费潜力。
这很重要,尤其在2023年这个以消费为主体的年份。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日热点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资讯:去年福建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7万亿元 多项金融指标...
- 焦点速读:人均存款600万到负债380亿,“天下第一”华西村,...
- 当前速读:大湾区早报|广东:到2030年,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
- 安徽一市用四个“第一”向企业家“告白”
- 天天微资讯!中金的数据,13亿人月收入低于5000?真的吗?
- 东方甄选,无需做中国的山姆
- 人类与AI疯狂内卷
- 直奔载人eVTOL,「时的科技」完成1亿元Pre-A轮融资
- 天天热文:中国云计算「春秋战乱」,「诸侯」各显神通
- 捷报连连!投资界实力揽获多项行业大奖
- 环球微资讯!首只民企仓储物流REIT上市,嘉实京东REIT吸金超718亿元
- 当前速递!付鹏谈东北经济:人口流失不是洪水猛兽
- 每日热讯!两部门印发《关于促进企业计量能力提升的指导意见》...
- 2022年济南GDP全国排名20位
- 环球资讯:焦点智答 | 恢复通关将给香港带来哪些新机遇
- App自动续费“连环计”:到期不提醒,关闭选项隐蔽深
- 诺奖得主在深开启全球产业化之路!幽门螺杆菌基因检测试剂盒...
- 全球短讯!《狂飙》为何带不火肠粉?
- 实时:汽车怎么除味?汽车除味方法有哪些?
- 天天日报丨打出拼经济“组合拳”!山东出台37条政策措施全力...
- 世界最新:修改器怎么使用?修改器的使用方法?
- 西红柿怎么种植?西红柿种植方法是什么?
- 【快播报】「缺货」风波再起,零售老兵家乐福何以至此?
- 世界百事通!怎么给微信头像加个国旗?给微信头像加个国旗的...
- 全球新动态:足浴器有什么牌子?足浴器品牌有哪些?
- 新动态:出境跟团游火爆,退休老人要去看世界
- 环球快讯:韭黄怎么种植?韭黄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 【环球聚看点】移动宽带怎么测速?移动宽带的测速方法是什么?
- 全球聚焦:昂达v820w怎么刷机?昂达v820w刷机步骤?
- 19岁创业,他做出爆火全球的公司,估值2000亿
- 每日焦点!遍地低价海景房,乳山取代鹤岗成年轻人旅居新地标?
- 抖音小店怎么开通?开通抖音小店的方法?
- 消息!如何关闭软驱?关闭软驱的步骤有哪些?
- 世界信息:精英操盘模范生:未来10年成都和重庆发展潜力,我为...
- 【世界时快讯】杨浦区举行国际企业家圆桌交流会暨“稳、惠、...
- 百事通!国际观察: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利好世界
- 天天热议:ChatGPT引爆新一轮科技军备赛
- 湾区金融速览|央行黄金储备连增三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 港科大(广州)获批2023年起在提前批次开展本科招生
- 焦点滚动:中国重启出境游给世界带来信心
- 环球今日讯!《三体》没能狂飙
- 北漂逃回老家县城的同学
- 投资界24h | 美团一季度拟招1万人;抖音承认:要上线外卖...
- 热消息:上海国资委:力争今年主要经营指标增速6%以上
- 多省立军令状拼经济,体育产业再获多重政策利好加持
- 天天最新:湖南“稳增长20条”刷屏,多方合力巩固餐饮复苏态势
- 环球热点评!我的游戏圈九年:4次被动离职,2次调岗
- 当前快播:风中“舞”出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
- 全球快看:贩卖ChatGPT的淘金人
- 全球快消息!星辰海医疗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君联资本领投
- 天天快资讯:百度版ChatGPT来了,搜索引擎已无险可守
- 当前短讯!三把“金钥匙” 打开余杭“拼经济”新大门
- 提振消费:打造“惠享山东消费年”品牌
- 提振全球市场!外媒:中国经济“超预期反弹”惠及多国
- 天天热资讯!安徽省财政多点发力助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 天天热文:拖延症的思维经济学
- 前沿热点:去年山东主要商务指标实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 焦点简讯:白云区三元里: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GDP冲刺530亿元
- 【全球独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安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 湖北湖南江西前三强大比拼,湖北具有压倒性优势,湖南领先于江西
- 环球快消息!泰安召开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 当前快看:多地公布去年户籍人口变动情况:有地区出生人口减...
- 统一发展的标准,发展经济同时重视民生
- 全球观天下!不断提升财政收入质量 让黑龙江经济发展实现良...
- 环球热头条丨推动经济加快恢复整体好转 哈尔滨市出台30条举措
- 郭磊:年初的以来的五大宏观定价线索
- 全球焦点!哈尔滨:上半年围绕限额以上汽车、百货、家电通讯...
- 环球报道:疫后的财力
- 每日精选:鹏城开花了,我们开学了
- 最资讯丨余向荣 | 2023年的消费:从滞后到引领
- 环球观点:全省第一!2023年深圳网上年货节销售额超千亿元
- 【天天速看料】科技平台驱动金融壹账通促银行数字化转型
- 当前简讯:香港2月8日起恢复跨境学生面授课堂
- 武汉发力内需和科创 2023年GDP冲刺2万亿
- 天天热资讯!上海地方国资超27万亿,今年力争主要经营指标增...
- 全球快播:2023悄然生变,做好1年内随时失业的准备!
- 乘联会:1月乘用车零售同比降41%
- 天天资讯:这类消费仍是投诉重点领域!2022年度深圳市消费投...
- 当前头条:蔚来总裁秦力洪:2023年新能源车市场增速将继续提高
- 世界讯息:抖音将于3月1日上线全国外卖服务?官方回应
- 深圳市南山区中小学开学第一天学习安全知识
- 每日焦点!【统计快讯】第四届联合国世界数据论坛中文官方网...
- 最新投资版图:四省超万亿,钱都投向哪?
- 澳门大学:预计澳门今年经济增长最乐观可达44%
- 数字人民币红包撒不停!这次试水跨境消费,有哪些亮点?
- 世界播报:旅游业迎来春天!深圳旅行社出境游产品“爆卖”
- 全球关注:打赢民营企业脱困之战!关键要谨防“三角债”困局...
- 哪些岗位会因你丢掉饭碗?ChatGPT这么回答
- 全球热文:截至2023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845亿美元
- 全球视讯!陈彦斌等:2022年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指数与2023...
- 每日快播:安徽16市2022年GDP排名公布!宿州排名。。。
- 中国经济正走出疫情阴霾,但仍有这些隐忧
- 每日看点!千万人口大城,扩容到23个!
- 世界讯息:2022年房山区乡镇街道财政收入
- 每日短讯:美团一季度拟招1万人,覆盖2200个岗位
- 录取通知纷至沓来,新春伊始深圳曼彻斯通城堡学校频传喜报
- 每日信息:开学季已至,警惕诺如病毒校园传播!广东疾控发布...
- 沪指深成指收涨:逾3300只个股收涨,机器人概念股强势
- 世界看热讯:春节消费回暖拉动经济复苏 超五成小微企业有融...
- 天天通讯!广东: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32%以上
今日要闻
- 资讯:去年福建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7万亿元 多项金融指标创新高
- 焦点速读:人均存款600万到负债380亿,“天下第一”华西村,为何销声匿迹了
- 当前速读:大湾区早报|广东:到2030年,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400万千瓦以上;广东元宵节后迎务工客流高峰
- 安徽一市用四个“第一”向企业家“告白”
- 天天微资讯!中金的数据,13亿人月收入低于5000?真的吗?
- 当前速递!付鹏谈东北经济:人口流失不是洪水猛兽
- 每日热讯!两部门印发《关于促进企业计量能力提升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夯实企业计量基础
- 2022年济南GDP全国排名20位
- 环球资讯:焦点智答 | 恢复通关将给香港带来哪些新机遇
- 天天日报丨打出拼经济“组合拳”!山东出台37条政策措施全力推动经济向上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