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焦点: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增长主线逻辑
文/钟正生
展望2023年的制造业投资,我们觉得最重要的冲击是来自于外需回落,库存高位以及产能利用率领先下降。我们测算了中国制造业投资终端需求的来源,从2021年2022年,我们制造业投资的新增需求里6成是来自于出口的拉动,2成来自于地产的拉动。现在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出口已经有明显压力,所以其实对制造业投资来说,冲击最大的是终端需求萎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第二个冲击是企业“去库存”压力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企业的现金流、抑制投资了意愿;第三,目前工业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偏低,也可能会抑制2023年上半年的制造业投资需求;第四,其实我们觉得政策不确定性高启,影响民营企业家投资信心。所以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面提到预期、提到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除了消费者信心之外,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也非常关键。
制造业投资也有一些积极的因素,比如技改和新动能行业具备投资潜力,尤其是绿色低碳、智能制造、自主可控及汽车产业链。另外如果疫情形势好转,它是有助于提振消费制造业的投资。第三个支撑因素是财政、货币及产业政策会“续力”支持。不管是党的二十大,还是十四五规划,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都提到制造业投资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逻辑,“外循环”下了一个档位,“内循环”的重要性就更强。内循环地产投资应该是向零附近来靠近;基建投资依然维持高增,但是跟去年一样也主要依赖于广义财政工具的支持;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是制造业投资需要我们财政货币和其他金融政策上继续给予支持,避免制造业投资回落太快。
2023年二季度是降息更好的时间窗口
今年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看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财政政策的定调“加力提效”,很多人认为今年是财政大年,怎么体现财政大年?首先我们认为赤字率要设定在3%以上,专项债的额度可能持平于最近两年的3.6万亿。如果赤字率是3%,地方专项债新增额度是3.65万亿,加在一起的广义赤字要超过去年,这时候我们就说财政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是在增加的。
另外一个大家比较有共识的是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从减税降费转为支出端发力。主要因为过去几年都是用减税降费,减税降费缓解了纳税主体的现金流压力。但是从撬动经济的角度来看,近年来中国税收弹性,即税收收入下降1个百分点GDP的增长能上升几个百分点的比例已经是较快回落了,所以其实是减税降费的边际效应递减。另外减税降费政策如果要有效,前提是企业有订单,有现金流可盈利。所以其实大家对留抵退税这块的获得感可能也会在下降,这个时候财政支出端的发力就显得非常必要。
货币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是“精准有力”。我们觉得精准有力的概念,可能精准未必一定是定向的货币政策大行其道。精准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也是过去两年用的非常不错,就是财政和货币政策加强配合。“有力”,我们觉得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兼具必要性和可行性。我们看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2022年三季度上市民营企业投入资本的回报率比一般贷款的利率还要低。我们在资本市场有资产荒的问题,在实体经济里也有资产荒的问题,大家投入资本回报都在下降,当然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降低综合融资成本还是有空间的,这是货币政策。
怎么去看宽松的货币政策?首先从货币供给的角度来看,补充流动性缺口可以通过投放基础货币,也可以通过提升货币乘数。2022年其实在补充流动性缺口方面,基础货币的投放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包括央行上缴利润以及结构性再贷款工具的使用。我们对降准使用的幅度2022年有50个bp的降准,是2018年以来年度最低的。展望后续,我们觉得如果考虑到央行没有新增大规模上缴利润,以及再贷款再贴现扩张需要一个过程,而且目前外需已经明显走弱,外汇占款也有回落的压力,要保持大致平稳的M2增长,我们预计2023年存款准备金率仍然有0.5-1个百分点的下调空间。
降息方面,怎么去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我们的推算,比如首先是改革,尤其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推动贷款利率较中期借贷便利的利率更大幅度的下行。我们预计今年改革红利的进一步释放将有助于贷款利率下行10-15个bp;第二个办法是让利,促进银行净息差稳中有降。但这块我们觉得空间比较有限,今年有可能推动增量贷款利率下行5-10个bp左右。原因在于我们目前的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已经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另外银行的经营压力也在凸显。虽然经济慢慢恢复正常,对银行是利好,但是我们也会看到2023年初面临着大量存量房地产和浮动利率贷款重新定价的问题。此外我们要关注到合理的净息差有助于商业银行长期稳健经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第三个途径是降准,降准除了弥补流动性缺口之外,也能通过置换MLF,降低商业银行负债成本。我们估算,存款准备金率每调降1个百分点,大约可以引导商业银行LPR报价下行5bp。
最后降息,调降MLF利率是“降成本”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现在是不是降息的呼声开始有了,我们觉得可能2023年二季度是更好的时间窗口。2023年我们按照之前的预测CPI的增速一季度是高点,二季度开始回落,这是第一点;第二点,美联储在2023年二季度要停止加息,后面降不降息我们再论,只要不加息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掣肘就会减弱;第三点,其实大家也说可能在春节前后,我们疫情的第一波冲击高峰过了,所以到2023年二季度,其实我们疫后常态化回归的形势会看得更加明朗。那时如果内生增长的动能还不足,央行是可以适度调降MLF政策利率,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当然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要“有进有退”、尚待优化。
2023年我们觉得新增社融增速要维持在10.3%。其实大家可以简单测算一下,如果今年是5%以上的实际GDP增速,再加上我们算下GDP的平均指数可能在1%甚至比1%高点,所以名义经济增速是在6%多,再加上惯常的1-2个百分点的上修的额度,差不多就是7%-8%,所以这个时候10%的社融增速其实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还是管够的,这是货币政策。
新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主线逻辑及A股展望
在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主线逻辑首先是把握好消费作为“内循环”引擎的关键性作用。提升消费要增加居民收入,对稳增长和稳就业提出要求;改善收入分配,要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增强消费信心,除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也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所以我觉得消费作为“内循环”引擎的关键作用要提升。
第二,准确把握固定资产投资对优化供给的关键性作用。其实在中国现在比较关键的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素包括制造业升级,科技的补短板、强科技,还有基建要成体系,房地产要更凸显保障属性。所以我简单总结一下,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建设“制造强国”,重点的方向是一“升”一“补”一“抢”:升就是存量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升级,补就是补供应链安全、卡脖子领域的短板;抢就是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
金融业要更加强调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与防风险。其实我们觉得从目前来看,最重要的是地产。因为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较长,现在定位也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它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也息息相关,也是中国居民家庭资产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它确实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或者是促进中国经济更好恢复的一个重中之重。
后面讲一下对A股市场的看法。A股市场看法大家都普遍都很乐观,外资尤为乐观,我觉得很多逻辑都是对的。比如中国A股在全球股票市场里面估值依然偏低,依然是个价值洼地,所以全球资产有重新配置的需要。再比如中国经济是一个向疫后常态复归的过程,而欧美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在加大的,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经济周期又开始重新错位,对股票市场是一个支撑;第三,现在政策层面更多的关注预期和信心,完全有利于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第四,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关键的行业,比如疫后复苏的逻辑、困境行业反转的逻辑,还有中长期转型的逻辑,这些逻辑都可以叠加。
如果说去年我们看到很多的黑天鹅共振,这些完全无法预测。那么到今年我们可以说是一个利空出尽的感觉,会形成另一种形式的共振,所以我觉得对对中国资本市场可以更加乐观一点。
(作者为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程凯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每日信息:福建福清2022年GDP突破1600亿元 比预计增加65亿元
- 头条焦点: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增长主线逻辑
- 4亿元,一支医药母基金落地郑州
- 打响保卫战,谷歌推出Bard对抗ChatGPT
- 联合利华一纸营销禁令,传达了什么风险信号?
- 世界热讯:吉利失去的四年
- 每日视讯:19岁中国小伙确诊老年痴呆,全球纪录又被刷新了
- 微头条丨中信保诚基金:流动性改善预期边际收紧 市场可能进...
- 【环球新要闻】外媒:中国开足马力推动经济复苏
- 地方开启稳增长“锦标赛”,促消费、稳就业是重点
- 环球快播:外媒:中国消费旺盛将助推全球增长
- 焦点速看:人民币兑丹麦克朗汇率走势 2月7日丹麦克朗汇率是多少?
- 【新要闻】人民币兑挪威克朗汇率计算 2月7日挪威克朗汇率是多少?
- 最资讯丨2月7日兴业银行外汇牌价查询 兴业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人民币兑瑞典克朗汇率走势 2月7日瑞典克朗汇率是多少?
- 【世界快播报】人民币兑墨西哥比索汇率是多少 2月7日墨西哥...
- 天天日报丨“广州天河2023年目标GDP总量超6500亿元
- 每日信息:区域经济 | 超万亿城市!福州、泉州两市GDP均超1...
- 每日热点:最新!广东21地市GDP排名公布!汕尾排名是……
- 新动态:安徽各市GDP全部正增长!长三角41市谁“跑”的快?
- 当前速看:武汉超过杭州了,是吗?
- 那些靠ChatGPT赚钱的人:注册200个账号,卖5万一套的系统
- 世界最新:元宇宙烧了 137 亿美元,还得 Facebook 救 Meta
- 冬季出行成为兔年春节“新年俗”,携程带领600万人过了个寒假?
- 【天天速看料】省会城市GDP十 强出炉,谁变化最 大?
- 30亿,安徽省智能家电(居)产业主题母基金落地滁州
- 贵州好玩的地方有哪些?贵州好玩的地方汇总?
- 天天精选!玉米软糖能钓鱼吗?玉米软糖有哪些成分?
- 全球今热点:快速去皱纹有什么小妙招?快速去皱纹的小技巧分享?
- 28省份公布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最高达13%
- 央行广州分行: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 天天快消息!旅行意外保险有哪些?旅行意外保险介绍?
- 每日播报!新一线城市千人早餐大调研
- 天河高质量发展大会丨天河区发改局邹学仁:推动全区GDP增长6....
- 全球快看点丨金钱草怎么养?养金钱草有哪些注意事项?
- 当前动态:滁州!GDP增速全省第一!
- 【速看料】文玩核桃怎么盘玩?文玩核桃的玩法是怎样的?
- 天天信息:武汉出台16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 全球微动态丨六一儿童节给心仪的女朋友送什么礼物?六一儿童...
- 每日快讯!《狂飙》服装爆火,淘宝竟成*赢家
- 结婚纪念日怎么过?结婚纪念日有哪些过法?
- 环球新动态:跆拳道各级别学习标准是什么?跆拳道级别怎么划分?
- 全球播报:马苏德列名是什么意思?马苏德列名资料介绍?
- 焦点热文:花呗额度不够怎么分期买手机?花呗额度不够分期买...
- 天天快看点丨国内景点酒店订单翻倍式增长,出境游强势重启!...
- 三里屯酒吧街,下一站见
- 【全球聚看点】房间爆满、转让费飙升,扎堆开民宿能赚钱吗?
- 二级市场回暖,创新药又迎来春天?
- 每日速递:四川21市(州)2022年GDP排名出炉! 宜宾稳居“GD...
- 短讯!拼实业,从浙江第一区看县域经济怎样才能赢得未来?
- 今日热搜:中金货币金融研究:信贷开门红规模或创纪录
- 确保校车运行安全 守护学生平安上学路 开学首日深圳设72...
- 我二姨,想做网红
- 环球快看点丨汽车工业百年巨变,新王如何
- 世界播报:第四次药物革命浪潮来袭,多特异性蛋白药物研发公司...
- 环球报道:极客基因完成Pre-A轮融资,加速新一代T细胞治疗产品研发
- 全球消息!当你还在讨论分析ChatGPT,有人开始用它「搞钱」了
- 每日报道:深圳逐鹿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强...
- 环球观焦点:国盛证券:消费估值修复充分,部分成长行业有望接力
- 全球视讯!洋山特殊综保区年内扩区
- 全球热讯:招商宏观:经济低水平改善,后续政策节奏如何?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 突破1600亿!西宁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 世界最新:富可敌省的城市盘点:上海超17个省份,深圳超15个...
- 多地开足马力稳经济 超百项“政策清单”密集发布
- 数字人民币无电支付安全吗
- 世界快报:华创证券屈庆:2023年债券投资策略 布局在春和冬
- 世界动态:太原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500亿元
- 环球热点!提振消费信心 释放经济活力 未央区1000万元消费...
- 多地开足马力稳经济,超百项“政策清单”密集发布
- 焦点精选!江苏抓住关键精准发力 让投资“马车”跑出加速度
- 焦点报道:信贷“开门红”成色足,1月投放或创单月历史新高
- 东南有事的第一个问题
- 每日视讯:开学首日学校花式迎“神兽” 校园处处张灯结彩...
- 环球视讯!天河高质量发展大会|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广州...
- 【新要闻】钟正生:市场主体预期的新变化
- 天天速看:谁是“旺夫婆”?谁是灰犀牛?2023经济的关键在哪里?
- 动态:安徽16市2022年GDP排名公布,亳州排在...
- 2022年副中心建安投资总量保持全市第一!投资实现“双增长”
- 春节消费“开门红”,外资金融机构看多中国今年增长前景
- 实时焦点:春节消费数据展现中国经济韧性
- 环球看热讯:数据统计客观真实,是公信力的底线,不能模糊也...
- 数字经济时代,实体经济“模范生”苏州该如何调整航向
- 【世界播资讯】安徽16市2022年GDP排名公布,前三是……
- 世界微头条丨GDP大洗牌!华北第一省会,成最强黑马
- 全球观察:独占鳌头!合肥去年GDP突破1.2万亿元!
- 当前关注:《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报告(2022)》:中国成为全球...
- 天河高质量发展大会丨天河区商金局王鹤:发挥金融业稳定器作...
- 全球关注:2022年山东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高于全国1...
- 【环球快播报】国企民企联动、珠海河源飞地合作,深汇青藤产...
- 1月亚洲制造业PMI升至50%以上
- 今日快看!开年第一件不寻常大事,将改变中国新能源格局,这座...
- 世界速读:90个项目纳入重庆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项目库
- 盐城市级重点金融企业座谈会召开
- 昆明:产业强市打造“实力春城”
- 去年广东制造业贷款增量创新高,达2021年的1.7倍
- 世界观速讯丨马田街道网格开展节后安全隐患大排查
- 速讯:【中国那些事儿】外媒:中国经济超快复苏将为全球经济...
- 2022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预计超340万亿元
- 你凭什么唱衰南通?2023再迎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