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焦点:春节消费数据展现中国经济韧性
今年春节是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迎来的第一个春节假期。据央视网报道,2023年春节假期,无论是餐饮、旅游还是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不断释放,消费市场繁荣兴旺。此外,今年春节的消费数据还为中国经济复苏开了一个好头,充分展现我国的经济韧性。
春节消费数据总体概况
(资料图)
今年春节消费的总体情况表现优秀,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并且,部分数据甚至超过疫情前的同期水平。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与上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12.2%;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10%和13.5%;其中,生活必需品、家居升级类商品、旅游服务等消费增长较快。
餐饮市场回暖,外卖消费增长。在堂食方面,中国烹饪协会于1月28日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除夕至正月初六(1月21日-27日)受访餐饮企业营业收入与2022年春节相比上涨24.7%,与2019年春节相比上涨1.9%;客流量与2022年春节相比上涨26%,与2019年春节基本持平。在外卖方面,美团外卖数据显示,外卖正餐订单增速同比去年增长14.1%,火锅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4.6%,小吃快餐订单同比去年增长7.6%,烧烤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2.9%,饮品同比去年订单增长31.1%,面包甜点订单增速同比去年增长10.5%。
旅游出行增长明显,但距离2019年同期水平仍有一定距离。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数据称,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约3.08亿人次,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国内旅游收入实现3758.43亿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同时,在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销售方面,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称,旅游饭店、经济型连锁酒店、民宿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6.4%、30.6%、74.2%。
“春节档”电影市场再现火爆场面。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档(1月21日-27日)的粗报票房为67.34亿,观影总人次为1.29亿,总场次为265.37万,成为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位,仅次于2021年“春节档”消费数据。其中,《满江红》、《流浪地球2》分别位列档期前两名。
春节消费数据增长动因
(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助力市场信心恢复。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受疫情反复因素影响,我国各地屡有封控的局面,中小微企业与个体经营户承受巨大压力。此外,疫情期间不时出现的“层层加码”与“一刀切”,阻碍了市场经济发挥配置作用,市场信心受损。随着新冠疫情对生产生活影响的减弱,市场信心逐步恢复。例如,在旅游服务业中,根据阿里巴巴发布《2023年春节“暖”消费报告》显示,今年春节,线上线下需求提振,旅游消费回暖,地方特色消费升温;飞猪数据也称,许多旅游景区的游客人数迎来爆发式增长:云南的度假商品成交额涨幅超过14倍,海南春节期间度假商品订单量同比增长24%,赴港机票预订人次同比增长超过22倍,飞猪民宿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超260%。
(二)春节假期为消费者压抑已久的消费意愿提供释放窗口。疫情期间的风险增大,消费意愿与场景受到限制,再加上近两年房地产下行态势、全球经济萧条等因素影响,我国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不确定性增加,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消费欲望受到压抑。然而,今年作为2020年以来首个不再倡导“就地过年”的春节,消费者情绪乐观。并且,春节往往是带动我国社会消费的强力引擎,今年的消费数据不仅为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提供释放窗口,还向社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三)数字经济持续发展,与实体经济融合进程加速。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新能动。在国际层面,IDC(国际数据公司)预测,数字经济占比、数字化业务支出占比、数字化人才占比等都已经或将在未来5年内超过50%。在国内层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称,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占GDP比重的39.8%。在春节期间,数实融合在多方面助力消费市场的回暖。例如,《流浪地球2》将中国科幻电影首次带入数字工业领域,采用虚拟化制作平台,带给观众视觉上极大满足感;抖音的“2023年文创年货节”更是吸引超过2.5亿次的曝光量,以电商经济增强消费体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四)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的整体营商环境向好。正如前文指出,今年春节假期消费市场火热,部分消费数据已超2019年同期水平。餐饮业迎来“开门红”,我国消费者热情释放,亲朋聚餐、年夜饭等让各地餐厅的“烟火气”腾升;旅游服务业增长势头强劲也奠定了全年旅游经济“持续回暖”的市场基础,多个省份的旅游收入已超过2019年同期;“春节档”电影,如《满江红》、《流浪地球2》等影片广受好评,实现口碑、票房双叫座,此外,据猫眼数据,往年春节饱受非议的票价上涨现象,在今年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从52.7元/张小幅下降到52.4元/张,且今年春节档影片时长增加,被许多业内人士称为“加量不加价”。
春节消费数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预示
从近期来看:
(1)春节消费数据充分说明中国经济所具有韧性。在全球层面,虽然疫情三年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我国GDP增速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国内层面,春节消费数据体现我国消费的势头强劲,以及14亿多人口所带来的超大国内市场也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充分展示经济回暖势头。
(2)春节消费数据表明我国市场信心的恢复,生活逐渐步入正轨。今年,有专家预测我国GDP增速或将达到5%,甚至可能更高。北京市政府指出今年地区GDP需要增长4.5%,上海则确定2023年GDP增长预期为5.5%。各地对经济提振的要求反映了对市场的信心。利用好投资、出口、消费的三驾马车,将促进中国经济实现整体性的好转。
从长期来看:
(1)发展中国经济,推动内需仍尤为重要。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角度出发,我国内需并不只是由春节期间消费拉动。因此,春节期间消费的回暖,不能完整地体现内需的恢复。推动内需需要依靠改善收入分配,改善总体的消费格局,增加相对较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整体消费需求。此外,政府还需要向人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国企改革等,才能更好实现经济复苏,让人民群众敢于消费、乐于消费。
(2)中国经济复苏的重点在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转型升级,这需要依托于数字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虽然消费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其中一个维度,但从生产角度来说,需要促进资源整合、优化投融资结构,从而实现产业升级。
(3)春节假期消费数据的回暖不能完全等同于2023年中国经济的回暖。虽然国内疫情已经渡过第一轮感染高峰,但根据中疾控发布的全球新冠疫情情况,第二轮感染高峰预测出现在3月到5月。同时,需要谨防新毒株的出现,其可能引起疫情对生活生产造成进一步影响。近年来,新冠疫情反复、俄乌冲突等,都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人民群众需要树立风险意识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类似情况。
(4)春节假期作为重大事件驱动消费“走俏”,但全年高态势增长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在战术上,可以积极谨慎乐观;在战术上需要小心谨慎。今年的市场信心恢复以及生活秩序恢复,也需要政府进一步的宏观调控。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春节消费“开门红”,外资金融机构看多中国今年增长前景
- 实时焦点:春节消费数据展现中国经济韧性
- 环球看热讯:数据统计客观真实,是公信力的底线,不能模糊也...
- 数字经济时代,实体经济“模范生”苏州该如何调整航向
- 【世界播资讯】安徽16市2022年GDP排名公布,前三是……
- 世界微头条丨GDP大洗牌!华北第一省会,成最强黑马
- 全球观察:独占鳌头!合肥去年GDP突破1.2万亿元!
- 当前关注:《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报告(2022)》:中国成为全球...
- 天河高质量发展大会丨天河区商金局王鹤:发挥金融业稳定器作...
- 全球关注:2022年山东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高于全国1...
- 【环球快播报】国企民企联动、珠海河源飞地合作,深汇青藤产...
- 1月亚洲制造业PMI升至50%以上
- 今日快看!开年第一件不寻常大事,将改变中国新能源格局,这座...
- 世界速读:90个项目纳入重庆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项目库
- 盐城市级重点金融企业座谈会召开
- 昆明:产业强市打造“实力春城”
- 去年广东制造业贷款增量创新高,达2021年的1.7倍
- 世界观速讯丨马田街道网格开展节后安全隐患大排查
- 速讯:【中国那些事儿】外媒:中国经济超快复苏将为全球经济...
- 2022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预计超340万亿元
- 你凭什么唱衰南通?2023再迎大爆发!
- 【世界快播报】外媒:中国经济超快复苏将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
- 环球播报:【争分夺秒拼经济】红谷滩区:培育发展新动能
- 世界信息:「觉华医疗」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线性资本投资
- 实时焦点:为了再快一点,河北又投了1035亿
- 世界报道:「优适医疗」完成数千万新一轮融资,苏高新金控、苏...
- 天天看热讯:春节出游潮退潮后,处处是「坑」
- “20条”直达快享丨哈尔滨:政府补贴商家让利 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 【报资讯】安徽16市2022年GDP排名公布,滁州......
- 焦点快报!全省第三,很不一般!
- 全球新消息丨【预见2023】保银投资总裁张智威:人民币汇率延...
- 安徽16市2022年GDP排名公布,来看看淮南的排名
- 苹果财报翻车,谁拖的后腿?
- 【世界热闻】超级新物种来了,ChatGPT估值2000亿
- 头条焦点:BBA电动车,怎么在中国活成了段子
- 每日看点!硅谷大裁员,元宇宙要凉了?
- 百度拾起「ChatGPT」这杆枪
- 【天天热闻】数说珠海|解码珠海GDP突破四千亿:政策“组合拳...
-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把握全面通关契机 稳固复苏势头
- 5万信用卡逾期两年了怎么补救?欠5万信用卡能办理停息挂账吗?
- 环球视讯!福建宁德:优先保障优质企业用地需求 推动金融机...
- 网贷逾期可以办停息分期吗?网贷欠款怎么协商还款?
- 热点聚焦:武汉消费市场加速回暖
- 武汉:适时启动投放新一轮消费券 提升消费市场热度
- 国家有哪些政策规范信用卡还款?怎么协商信用卡停息挂账?
- 房贷面临逾期怎么办?房贷怎么跟银行协商延期还款?
- 欠信用卡5万还不上有什么后果?信用卡欠钱怎么跟银行协商还款?
- 信用卡逾期会影响网贷吗?信用卡欠钱会坐牢吗?
- 个性化分期后征信一定受影响吗?还清欠款后应注销信用卡吗?
- 网贷还不上会被平台查封账号吗?如何应对网贷逾期?
- 网贷逾期需要主动联系平台吗?网贷延期还款怎么协商?
- 信用卡逾期需要自己主动协商吗?停息挂账办理条件是什么?
- 天天亮点!恒丰银行外汇牌价查询(2023年2月6日) 人民币对...
- 焦点速递!光大银行外汇牌价查询(2023年2月6日)光大银行人...
- 【新要闻】中国银行外汇牌价查询(2023年2月6日)中国银行人...
- 今日热门!广发银行外汇牌价一览(2023年2月6日)广发银行人民...
- 【独家焦点】渤海银行外汇牌价查询(2023年2月6日)渤海银行...
- 天天即时看!玻尿酸食品能“吃出水光肌”?上海市消保委连发四问
- 热点评!2023年春节,中国经济真的在“复苏”吗?外媒:这简...
- 每日速读!武汉: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经济领域发布一批应...
- 天天资讯:闪电评论|锚定新目标、跑出“加速度” 在推进高...
- 讯息:强信心,一起拼 | 138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江苏国资...
- 天天新消息丨小学生的健康小常识有哪些?小学生的健康小常识介绍
- 聚焦:中国二本警校排名是怎样的?中国二本警校有哪些?
- 焦点热讯:如何锻炼自制力?锻炼自制力的方法有哪些?
- 天天热议:夏天怎么样穿搭最时尚?夏天时尚穿搭推荐
- 腿粗穿什么裤子显瘦?推荐几款适合腿粗穿的裤子?
- 天天关注:河北师大研究生好考吗?河北师范大学资料介绍
- 观察:重阳节是什么意思?重阳节是怎么来的?
- 天天观察:宝洁公司旗下品牌有哪些?宝洁公司旗下品牌介绍?
- 冬瓜炖肉怎么做?冬瓜炖肉的家常做法是怎样的?
- 【世界播资讯】港澳通行证怎么办理?港澳通行证的领取方式有...
- 每日资讯:体操包括哪些项目?体操项目大全?
- 世界短讯!羽毛球高远球怎么打?羽毛球高远球的打法?
- 女明星街拍穿搭有哪些?女明星街拍穿搭大全
- 时讯:新加坡摩天轮有多高?新加坡摩天轮有什么特色?
- 当前滚动:个体户如何报税?个体户的报税方式是怎样的?
- 最资讯丨建行分期通卡怎么办理?建行分期通卡要几天寄过来?
- 每日讯息!CBA有哪些球队?CBA球队资料介绍?
- 单杠怎么练习?单杠的练习方法是什么?
- 焦点要闻:爱的魔力转圈圈是什么梗?爱的魔力转圈圈怎么来的?
- 台报文章:“她经济”可带动中国消费市场
- 每日信息:为什么会失眠?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 微资讯!中国互联网行业收入同比增速十年来首降
- 当前短讯!突破两个“千亿”元!佛山国资国企改革收获阶段性成果
- 世界热文:杀不死的「去中心化」
- 天天速递!长沙2022年GDP为13966.11亿元,增长4.5%
- 今日看点:iOS17代码泄露,却曝出了iPhone 15的「瓜」
- 讯息:减「元」增「智」:微软的业务调整影响几何
- 我又放弃了一款用了 7 年的产品
- 2023剧集市场,谁是下一个「狂飙者」?
- 苏州: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世界聚焦:中国制造业加快回升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了主要力量
- 【城市聚焦】2022年1-11月西安市各区经济运行情况解读 固定...
- 快报:突破2万亿!它凭什么?
- 118133元!广州年平均工资又涨了?!最赚钱的居然是...
- 环球快报:香港跟内地将全面通关,李嘉诚家族成为大赢家,租金...
- 全球实时:谭实宏:全年可关注受益于消费复苏的大消费基金丨...
- 焦点!港金管局预料中港今年经济将会反弹
- 焦点快看: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预计2023年中国GDP增速可能在5.0%左右
今日要闻
- 春节消费“开门红”,外资金融机构看多中国今年增长前景
- 实时焦点:春节消费数据展现中国经济韧性
- 环球看热讯:数据统计客观真实,是公信力的底线,不能模糊也不能作假!
- 数字经济时代,实体经济“模范生”苏州该如何调整航向
- 【世界播资讯】安徽16市2022年GDP排名公布,前三是……
- 世界微头条丨GDP大洗牌!华北第一省会,成最强黑马
- 全球观察:独占鳌头!合肥去年GDP突破1.2万亿元!
- 当前关注:《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报告(2022)》: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绿色贸易国 建议设立国家绿色贸易发展示范区
- 天河高质量发展大会丨天河区商金局王鹤:发挥金融业稳定器作用,为实体经济提供“源头活水”
- 全球关注:2022年山东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