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选:90后深漂现状:有人决定留下,有人选择逃离
SPRING FESTIVAL
物转星移又一年,曾经年少不懂乡愁事,如今归来已是事中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小小的家中,有老有小,有说有笑,有锅有灶;柴米油盐,团圆无恙,幸福相伴。纵相隔万水千山,但乡音不改,远行的游子始终对故乡思之哀哀,念之恋恋。农历新春之际,我们纷纷背起行囊,撇下一年奋斗奔波的疲惫与病痛,带着思念与期盼,归乡见亲人。
今年,格隆汇编辑部继续推出《2023,我的归乡记》系列,本文为此系列第八篇《90后深漂现状:有人决定留下,有人选择逃离》。
今年我是留深过年的一员,借此机会聊一下这座我生活了几年的城市,以及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春节假期,深圳的大街上空荡荡的,没了往日的热闹,许多商店也都暂停营业了。在这个七成常住人口都是外地人的城市,一到除夕大部分人都回乡之后,就显得愈发冷清。
这些年来,随着深圳经济的腾飞,来这里淘金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抓住机遇,攒下丰厚的家产就此安家落户,但更多的依然是忙忙碌碌的普通打工人,他们无法在深圳落户,更买不起这里的房子,过着漂泊的生活。既然在这边无房、无亲人,那么在春节这种团圆的时刻,是肯定要回家乡的。
深圳是座年轻的城市,平均年龄只有30岁出头,而现在最早的一批90后已经到了这个年纪,我身边的90后深漂们,有的在深圳买房定居了;有的仍在深圳工作,但房子买在隔壁东莞、惠州;有的落了深户,准备排队等公租房;还有的已经离开深圳……
同在一座城市,却有着不同的际遇,今天就来说说他们的经历。
01到深圳后,就不想走了
“搞钱”是许多人来深圳的主要目标。在深圳这个繁华的大都市,就业机会众多,平均工资也位居全国前列,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到来。
近年来,深圳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创造了许多高薪就业岗位。有招聘机构调查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深圳以13086元的平均招聘薪酬排在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作为一线城市,深圳不仅平均收入高,落户门槛还比北京和上海低很多,这也是其吸引众多外地人到来的重要原因。
在2016年左右放宽落户限制、大力引进人才之后,我身边很多满足条件的90后纷纷落户深圳。全日制本科35岁以下即可很快落户,有的还能领取1.5万至3万的租房补贴,大专学历满足社保或职称要求也能落户,相对宽松的落户政策给了那些想留下来的年轻人拥有深户的机会。即使深圳的落户政策在2021年有所收紧,也照样比北京和上海宽松。
这些年深圳的户籍人口数量明显增加。据官方统计,2012-2021年,深圳的常住户籍人口净增超过288万人,十年时间户籍人口实现翻倍增长。即便如此,深圳还是外乡人居多, 2021年深圳的1768万常住人口中,超过1211万是非户籍人口,深户仅556万左右。也就是说,深圳大街上每10个人里面,大约有7个是外地人。
丰富的就业机会、较高的收入水平,以及相对宽松的落户门槛,是许多90后选择来到深圳,并决定留下来的重要原因。
有的朋友在落户之后还在深圳买了房。比如家底厚的慧慧,来深圳工作并落户后,就在父母的帮衬下顺利的买了房;还有凭着过硬的学历和能力进入知名上市公司工作的波哥夫妇,工作几年后就一起攒下首付买了个小房子;也有学历一般,但脑子活络、敢闯敢拼的创业者兰姐一家,前几年外贸生意做得红火,就在深圳买房安家了。
但能在深圳买房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人只是拿着平均工资或不及平均工资的收入,过着普通打工人的生活。
毕竟大部分外地90后来到深圳时,这里的房价已经大涨过好几轮了,如今深圳的房价放在全国都是出了名的贵,在福田、南山这种黄金地段,新房均价超过10万每平米;罗湖、宝安、龙华也超过6万;连光明、龙岗这种较偏的地方也在4万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深漂即便想在深圳安家,也有心无力。于是有人去房价相对低一些的隔壁东莞、惠州买了房,过上了深圳工作,东莞、惠州居住的双城生活。像毕业后在深圳坪山事业单位工作的小雨,就把房子买在了紧邻深圳的惠州惠阳,他平时上班通勤时间在一小时以内,地铁14号线开通之后就更方便了。
有些还没买房的90后深漂朋友,迁了深户后,仍在排队等深圳的公租房或安居房。就在今年1月,深圳的保障性住房传来新消息,深圳市住建局官网连发4份征求意见文件,称深圳拟推出售价为市场参考价50%的共有产权住房,实行封闭流转,这也给无房的深户朋友们多了一种购房选择。
目前仍在深圳工作的朋友中,也有碍于生活压力,无法把老人、小孩都接到身边照顾,被迫成为只能节假日回家团聚的“候鸟家庭”,平日里他们只能隐藏起对亲人的思念,埋头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
总之,大家留在深圳各有各的理由,离开的也是。
02来了深圳,又被迫离开
深圳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房租、房价都很贵,90后深漂们想留下来并不容易。
在深圳租过房的朋友都知道,即便在市内的城中村随便租个一房一厅,每月房租都得两千以上,加上伙食费、交通费及其他生活开销,每月的生活成本起码得5000元,如果有孩子,那花销就更大了。在生活的重压下,有的人选择离开。
这几年受疫情等影响,有的人收入下滑就离开了深圳。之前我刷短视频,看到博主甜甜的经历令我印象深刻,他们一家在去年结束了8年的深漂生活,回了农村老家。甜甜原本在深圳一所幼儿园里当幼师,婆婆在深圳帮忙带三个女儿,在生下老四儿子后,她也辞职在家带娃,全家依靠老公每月1万的收入生活。
为了省房租,他们一家7口蜗居在城中村狭小的出租房里,想方设法凑足积分后送两个大女儿上学费较低的公立学校,平时生活更是节俭,连给小孩买衣服都是换季的时候才买一次。为了增加收入,甜甜在带娃的同时挤时间拍短视频,但也收效甚微,在去年受疫情影响,老公收入下滑后,一家人离开深圳回老家了。回去之后,他们住上了公婆在农村老家建的宽敞舒适的房子,但为了给小孩更好的教育,他们还是筹钱到县城买了房,计划以后在县城定居。
也有人是因为结婚而离开。比如朋友小清大学毕业后就来深圳工作了,日语专业的她在一家外贸公司做跨境电商,但工作一直没有太大起色,也没有攒下太多钱,在深圳工作五年后逐渐心生倦意。前两年在父母的催促下回老家相亲结婚了,于是离开深圳回到老家县城。
回去之后,虽然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做其他工作收入一般,但她觉得幸福感更高了。在县城买房压力不大,生活节奏比深圳慢很多,能随时和老公一起去父母家吃饭,有更多时间去健身房锻炼,还能约上好友喝茶逛街,不要太自在。
还有人是为了给小孩更好的教育而离开。同学言言原本都迁了深户,准备在深圳定居,但生了孩子后,就开始各种为小孩的教育操心。她发现即使深户能上公立学校,但没有好的学区房也进不了好学校。2021年深圳普高录取率为67%,公办普高率仅48%左右,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小孩初中毕业后上不了深圳的公办普通高中。为了给小孩更好的教育环境,她们一家决定离开深圳。
言言说,他们夫妻俩都至少是本科学历,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连高中都上不了,即使现在孩子还小,也不想去冒那个风险。后来,他们在老家省会城市买到了满意的学区房,也在那边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于是一家人开心地回省会去了。
生活是立体的,大家重视工作与收入,也重视亲情、子女教育与生活品质,每个人的境遇和追求不同,有人觉得留在深圳是幸福的,也有人离开深圳之后幸福感更高了。
03结语
总的来说,作为*代移民,不管是从国内移民到海外,还是从老家来到深圳等大城市,除了极少数家境特别好的之外,想要留下来都得付出很大努力,吃苦是难免的。这些年,随着深圳人口的增多,房价和生活成本的攀升,90后年轻人留在深圳的难度不断加大,无论留下,还是离开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天天简讯:2023游戏出海:如何开启下一个「副本」
- 【独家】互联网巨头决战「五环之外」
- 天天热消息:洗澡,4500万人的新年愿望
- 每日精选:90后深漂现状:有人决定留下,有人选择逃离
- 全球视讯!图漾科技完成C轮融资,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领投
- 环球聚焦:无锡市的区划变动,东南地区的经济强市,为何有7个...
- 速看: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2023房地产行业逐渐步...
- 【天天聚看点】今世缘:预计今年元月整体情况不如去年,但是2...
- 人气旺市场暖 今年消费有望持续恢复
- 2023国潮消费复苏密码,藏在这6大趋势里
- 每日看点!兔年首个交易日 沪深股市迎来开门红
- 佛山论语 | 五区GDP均超千亿,佛山凭什么
- 今日最新!商务部:去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12.9%
- 精彩看点:长春市再出实招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世界热文:惠誉:中国零售消费业将震荡复苏 超额储蓄余额带...
- 世界速递!6%!山东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目标出炉
- 环球简讯:三项结构性政策工具延长!碳减排支持工具机构将扩容...
- 热点关注丨西安建立千亿重点产业链基金集群
- 世界短讯!2023年东莞经济发展目标明确:GDP争取增长6%,国家...
- 【当前热闻】「庭宇科技」连获A1、A2轮近亿元融资,加速边缘...
- 世界快讯:福建消费市场承压发展 为开年“烟火气”重燃提振信心
- 全球视点!广发银行外汇牌价一览11月30日 今日人民币汇率价如何?
- 光大银行外汇牌价查询2023 周一美元汇率是多少?
- 天天热讯:报价管理SaaS服务商「订阅蜂」完成天使轮融资
- 每日速看!东莞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多镇街GDP增长目标...
- 「可可满分」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嘉美包装投资
- 当前快讯:1月30日中国银行外汇牌价表 中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家庭智能力量健身镜品牌「IM-BODY数智引力」获1500万元融资
- 世界速递!渤海银行外汇牌价一览 1月30日今日人民币汇率价如何?
- 热点!恒丰银行外汇牌价2023 今日恒丰银行美金汇率多少?
- 支付宝春节消费数据:境内旅游云南最火,小城消费涨幅近20%
- GDP突破5000亿元,这个县级市牛在哪?
- 当前关注:浙江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城市如何发展 | 奇谈都市圈
- 焦点简讯:国泰君安:春节消费复苏强劲 白酒动销显著加快
- 环球焦点!@汉中人,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布
- 世界速看:银行存款是指什么?银行存款怎么核对?
- 【环球报资讯】dnf狂战士带什么宠物好?dnf狂战士的宠物怎么选择?
- 顾问是什么意思?顾问是干什么的?
- 世界讯息:智库要闻丨联合国及多家机构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预期
- 携号转网怎么操作?携号转网的操作方法是什么?
- 世界即时:lol白银怎么掉到青铜?lol白银掉到青铜的情况有哪些?
- 环球滚动:昆山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
- 焦点播报:冬至是什么意思?冬至节气怎么来的?
- 当前报道:春节期间国内经济及海外大事件一览
- 史上最强的大脑第2关怎么通关?史上最强的大脑第2关攻略
- 世界今头条!台湾远东集团是什么企业?台湾远东集团资料介绍?
- 巴黎图书馆是什么梗?巴黎图书馆的梗是怎么来的?
- 环球微速讯:澳门金管局:致力优化金融市场环境吸引新型金融...
- 境外媒体:中国各地开启“拼经济”竞赛
- 焦点信息:2018亚运会LOL的比赛赛程人员有哪些?时间怎么安排的?
- 世界新动态:教育部:竞赛结果不得作为中高考加分项
- 焦点短讯!中国资产春节假期领涨海外市场,A股兔年开门红稳了?
- 【环球聚看点】2022陕西地市经济排名:这一地区逆袭领跑
- 天天百事通!商务部:2022年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旅行...
- 商务部: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
- 商务部:2022年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59801.9亿元,同比增长12.9%
- 石家庄市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 当前速讯:ChatGPT很厉害,但还有关键问题悬而未决
- 科大讯飞AI学习机22年新增专卖店实现100%增长,线下销量同比增长130%
- 环球今头条!首发 | 「碳际TANJI」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武...
- 全球视点!雅客云(ArkSec)完成超千万元Pre-A轮融资,奇绩创坛...
- 年轻人抛弃了报刊亭
- 天天微速讯:上海:延续实施新能源车置换补贴;比克电池:斥...
- 兔年春节社会消费平稳增长,看好2023年全面复苏
- 精彩看点:地方两会:高质量“温补——宏观经济专题
- 乘联会预计2023年1月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36.0万辆,同比下降34....
- 促进国内消费稳步复苏
- 国泰君安:当前阶段的重点在与经济恢复相关的地产链、金融与消费
- 当前热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广...
- 广东如何扩消费稳增长、助力“买卖全球”?广东龙头商贸企业...
- 环球头条:开工实干!多地 “新春第一会”全力拼经济
- 焦点播报:消费重回烟火气!券商分析师这样解读春节数据!消费...
- 【天天快播报】全国首个GDP破5000亿元县级市,果然是它!
- 世界新资讯:上海塑造更优营商环境(经济聚焦)
- 世界热消息:广东优化对外开放布局,秘诀在这4个字
- 全球快报:2022年青岛市新经济潜力企业公示 超八成都是“新面孔”
- 世界最资讯丨每经热评|春节市场“回暖”经济复苏可期
- 钟正生:春节恢复性消费出现了么
- 环球短讯!广东金融部门今年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融资4万亿元
- 当前讯息:上海新春首场发布会,今年5.5%的预期增长目标打算...
- 各地政府工作报告透露了哪些投资信号?
- 环球观察:春节过后,万亿“超额储蓄”能否引发报复性消费反弹?
- 全球视点!GDP万亿城市排位新格局:重庆超越广州成“第四城”
- 环球实时:深圳消防曝光火灾隐患,这些单位需整改!
- 环球微头条丨去年南京GDP为16907.85亿元,同比增2.1%
- 当前动态:长三角万亿GDP城市开年跑步抢发展
- 商务部:春节餐饮消费热度攀升 休闲消费精彩纷呈
- 快播:2022经济“成绩单”凸显高质量发展底气!汕头地区生产...
- 每日聚焦:春节假期银联卡境外交易金额增长约六成 港澳、东...
- 连线全球化智库副主任David Blair:广东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独特优势
- 环球今日报丨三年之期已到,广州会将失去的通通夺回来!
- 通信大数据,带你盘点这个春节
- 天天热推荐:中国消费复苏提振全球增长信心 外媒聚焦中国春...
- 江西建筑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 2023:中国经济将开启新里程碑
- 环球百事通!江苏1号文件为何是新时代的号角?江苏心有多大?...
- 焦点短讯!深圳市宝安区:以固投为关键抓手,力争全年GDP增长...
- 每日热点:玉渊谭天丨一个春节,读懂中国经济的世界意义
- 环球快看:数据看兔年春节消费力,你贡献了多少?
- 全球热议:科大讯飞智医助理刚需持续显现,去年合同毛利增长110%
今日要闻
- 环球聚焦:无锡市的区划变动,东南地区的经济强市,为何有7个区县?
- 速看: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2023房地产行业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优质房企融资得到更强保障
- 【天天聚看点】今世缘:预计今年元月整体情况不如去年,但是2-3月应该比以前好,综合来看一季度应该会好于去年
- 人气旺市场暖 今年消费有望持续恢复
- 2023国潮消费复苏密码,藏在这6大趋势里
- 佛山论语 | 五区GDP均超千亿,佛山凭什么
- 今日最新!商务部:去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12.9%
- 精彩看点:长春市再出实招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世界热文:惠誉:中国零售消费业将震荡复苏 超额储蓄余额带来一定潜力
- 世界速递!6%!山东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目标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