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看好的植物肉,在中国「历劫」
比尔·盖茨看好的植物肉正在中国“渡劫”。
(资料图片)
除Hey Meat等大批品牌在声势浩浪后走向销声匿迹之外,现存的植物肉品牌在国内也是举步维艰。比如曾造出“*国产人造植物肉月饼”的品牌珍肉,虽然在2019年和2020年先后完成两轮融资,被资本热捧,但目前也面临无新品推出,公众号停更的冷清局面。
无独有偶,就连美国上市公司、植物肉*股的Beyond Meat别样肉客在中国,也出现了营收规模增速放缓,亏损幅度加大的境地,且公众号已停更5个月。
短短四年,从被看好到火速降温,植物肉为啥在中国玩不转?
01 Beyond Meat在华掀起植物肉热潮
2019年5月,植物肉行业龙头Beyond Meat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并以上市首日暴涨163%的成绩创下21世纪以来美股记录。3个月之内,其股价更是一路上扬,涨幅超过500%,最高达到239.71美元。
一时间,Beyond Meat所代表的植物基开始受到资本关注,而在2020年Beyond Meat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后,这股植物基风潮也顺势蔓延到了中国资本市场。
根据CBNData消费站发布的《2020消费领域投融资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国内针对植物基公司的投资事件同比增长500%。而根据IT桔子公布的数据,仅2020年,全球人造肉行业投融资金融就超过了80亿元。这其中,包括星期零、未食达、Green Monday、Hey Maet等均获得融资。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表示,资本市场对人造肉的信心一定程度上来自政策端。“量产植物肉可以节省空间、降低环境污染和肉制品相关疾病的风险,对于食品安全也有着深远影响。目前来看,属于资本端和政策端力推的产业。”
事实上,在整个新消费正盛的2020年,以及环保健康主义的趋势下,资本迫切希望在中国投出一个Beyond Meat的想法并不意外。
然而,被当作投资标杆的Beyond Meat,进入中国市场后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2020-2022年间,Beyond Meat营收规模分别为4.07亿元、4.65亿元和4.19亿元,出现明显下滑;而归母净亏损分别为5275.20万美元、1.82亿美元和3.66亿美元,亏损额不断增加,且增速均超过一倍。
业绩惨淡之下,资本市场快速作出反应,对Beyond Meat表现出失望。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Beyond Meat股价便持续下滑,近期股价*下探至9.815美元,较最高点的239.71美元累计下跌了95.91%。截止于6月7日,Beyond Meat市值仅为7.15亿美元。
业绩下滑,外界施压,资本不认可种种因素都在放大Beyond Meat的焦虑,而Beyond Meat在渠道、产业链、产品各方面已经尽了自己*的努力。
在进入中国的当年,Beyond Meat便在中国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别样肉客中国,并在浙江嘉兴建设公司除荷兰外的第二个全球性生产基地,可见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而在渠道方面,Beyond Meat不仅与盒马鲜生合作,进入中国商超体系,还跟紧趋势,在2021年入驻京东商城,布局电商渠道。
此外,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Beyond Meat不仅和肯德基、汉堡王、金鼎轩等众多餐饮企业合作推出植物肉产品,甚至还推出了更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植物肉饺子等。
只不过,从中国消费者的反应来看,他们似乎对此并不买单。
02 植物肉在中国频受阻
不只是Beyond Meat,先一步进入中国市场的植物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也因经营不善,在去年宣布裁员20%,而该公司初创CEO也于去年4月宣布辞职。
这种状况其实和植物肉普及度相关。诚然,美国作为植物肉消费的主要国家,其2019年植物基食品销售额就已经达到50亿元。根据2019年美国消费者肉类消费习惯调查,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占 39%)正在积极尝试食用更多的植物性食品。
但在2022年美国人因暴风雪天气兴起的囤货潮中,植物肉还是遭受到了冷落。
据新闻报道,在当地时间8日,国外知名论坛Reddit上有人分享了一个有意思的帖子,“暴风雪天气下,你会宁愿饿死也不吃人造肉。”而在相关话题下,不乏植物肉价格太贵、难吃和食品添加剂过度等吐槽。
在植物肉消耗*的美国市场尚且如此,那么在饮食更多样化的中国市场遇冷显然就不意外了。
首先,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复杂性导致对食材的要求极高,但在国内,植物肉长期是以“食品”而非“食材”的形式出现,比如要么做to B生意和餐饮企业合作推出新品,要么自己下场做C端,卖制作简单的植物肉预制菜,让最终成品的口感口味和预期相差无几。
其次,面对多元化的中国美味,植物肉在口味上也是完败。
一般来说,目前的人造肉有两种。一种是前文所说的植物肉,即植物基人造肉,指完全通过植物性原料而不采用任何动物相关原料制成;另一种则是细胞培育肉,指在生物反应器中通过细胞指数级增殖产生的人工培育肉。
只不过,较于细胞培育肉,植物肉的生产工艺相对更成熟,因此在市面上更常见。
但常见不代表好吃,由于植物肉是用豆类加工而成,因此在味道上很难与真正的肉类相比较。比如《天猫植物肉消费人群洞察报告》的数据就显示,有74%的消费者表示不愿意复购人造植物肉产品,就是因为觉得其口感不如普通肉类。
因此,即使在肯德基、汉堡等受欢迎的快餐带动下,植物肉也难掩被冷落的局面。
比如钛媒体就曾报道,联合利华旗下的植物肉品牌植卓肉匠曾在2020年年底联合汉堡王推出“真香植物基皇堡”,并与零度可乐组成套餐。但上市后销量远低于预期,2021年4月份的AUD(平均每店每天)销量仅3个,产品面市不到一个季度就惨遭下线。
味道不行本就大打折扣了,关键是还贵。
咨询机构尼尔森在2022年的研究数据也显示,Beyond Meat的牛肉产品零售价比市场牛肉售价高出125%左右,甚至比有机肉类高出40%。
再比如,盒马曾经售卖的“植物蛋白汉堡肉饼”重为226g,售价59.9元,而同等重量的牛肉饼却低至20元一份;星巴克曾推出两款“别样肉客”产品,售价也比普通肉类产品高出约30%。
种种因素都是阻挡植物肉向大众市场普及的原因,而资本的热情度似乎也逐渐在冷却下来。
2021年,整个植物肉领域仅有4笔融资,到2022年更是只有本土植物肉品牌“星期零”获得1亿美元B轮融资被公开。与此同时,资本对细胞肉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像遇见味来、极麋生物和CellX三家细胞肉公司均获得了融资。
03 人造肉该如何发展?
但,细胞肉该怎么攻打市场?
植物肉发展遇冷,口味、价格贵其实只是外因,其根本在于绝大多数本土植物肉品牌试图以营销等手段实现快速增长,而忽略了自身的定位。这表现在,产品售价高端但又迫切地想要融入大众市场,导致消费群体和价格带之间出现偏差,并未形成主流消费人群。
其次,由于过度注重营销,国内很多植物肉品牌对代工生产有所依赖,而植物肉本身又属于需要在设计和工艺上持续投入的产品,对产品的技术、供应链要求极为严苛,这就导致植物肉出现同质化竞争,甚至是食品安全的困局。
比如食通社Foodthink就曾指出:“目前市面上的植物肉,几乎完全由分离的提取物、浓缩物制成,并含有大量添加剂和防腐剂,和大多数引发健康风险的垃圾食品都属于超加工食品。超加工带来的坏处是,许多传统肉类导致的健康问题在植物肉那里仍然存在。”
因此,细胞肉的发展应该在技术和供应链端上寻求突破,以提高竞争壁垒,增强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完全靠着新消费打法,而后像植物肉一样在几年后走向沉寂。
与此同时,从植物肉在中国的发展来看,其还存在消费场景窄化的问题。
正如前文所说,植物肉在中国一直是属于“食品”而非“食材”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消费场景就有所限制,加之很多植物肉品牌将自己固化成某某肉类的替代品,也对其发展产生桎梏。
反观同样“素食化”的植物奶Oatly,尽管定价高于同类型奶牛,但由于找到合适的定位,最终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比如曾经和星巴克合作的燕麦奶产品,就因风味独特在消费端引发了一轮消费热潮。
归根结底,在技术建立的壁垒下,人造肉的故事还需要往宽泛些讲。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批本土植物肉公司快消失了》《千亿植物肉市场:资本狂热,创业者内卷》《被暴风雪送上美国热搜的植物肉,在中国市场过得好吗?》《“植物肉*股”亏惨了,资本还在疯狂投》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比尔盖茨看好的植物肉,在中国「历劫」
- 天天通讯!自动驾驶无图化到底是不是个伪命题
- 天天观焦点:冲突、暗斗 揭秘微软与OpenAI同床异梦?
- 今日热搜:当大学生集体涌向武汉
- 漯河市二院开展首例恶性肿瘤“超分割”精准放疗
- 电连技术(300679.SZ)监事陈锋完成减持3.36万股
- 5月上海CPI同比下降1.4%
- 华东地区GDP 10强城市:探寻繁荣背后的秘密-当前报道
- 唐山市2022年财政收入:曹妃甸领跑,迁安崭露头角
- 15个副省级城市GDP排名出炉,看看谁跑的最快? 天天热资讯
- 告别野蛮生长后,直播带货该怎么玩? 环球视讯
- 毕马威报告:我国绿色融资规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_即时
- 全球观天下!零食「卷」不出新故事
- 男子买房空置1年被人换锁入住 对方称有购房协议 环球快消息
- 全系大降价!曾经的最惨男人,又扛不住了……
- 中国本土便利店崛起,全靠外卖?_当前视点
- 【天天快播报】刚刚,梅西在淘宝开播了
- 【天天聚看点】6月14日主力动向揭秘——明日预测
- 1-5月份沭阳县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每日热点
- 丰台区数字经济迈上新台阶 去年实现增加值达658.9亿元 环球热消息
- 每日报道:广州市商务局: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措施率...
- 世界新消息丨东莞市2022年GDP排名出炉:长安再次稳居第一
- 全球今头条!“千万工程”20年 | 浙江:美丽乡村的“只此青绿”
- 私域的痛,企业微信向用户收费开割
- 高考学子忆青春 | 谭楚君 :那些时间轴里的“浅吟低唱”_每日视讯
- 东莞各镇街:实力排名出炉,究竟谁才是最强? 每日观点
- 当前快看:中国小型SiC厂商,难过2023
- 黑洞全球首店清空,新锐美妆连锁下一个春天在3年后?
- 全球短讯!世界银行预计2023年中国GDP增长5.6%
- 角逐印度手机市场,小米、OPPO们遇到了「新挑战」
- 世界时讯:「10后」抢着买的限定笔,「90后」已经买不起
- 开源证券:降息是稳增长的开始,而不是宽货币的开始 全球要闻
- 当前快报:长沙超越武汉成为中部第一城市,可与东、西部城市竞争
- 5月泰州CPI同比上涨0.7%-动态焦点
- 两部门: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世界新消息
- 泰州市直达资金分配进度位列江苏省第一_世界今头条
- 圆通速递多项违规被责令整改:股价今年跌近25%,618前投诉不止
- 高考学子忆青春 | 邱昱宁 :“实验”筑梦 青春扬帆远航
- 变身小小“科学家” 小学生走进南方科技大学感受化学魅力...
- 退市,暴跌99%!「生鲜电商优势股」上演大败局
- 百事通!咖啡连锁靠加盟冲击万店时代
- 卖货主播逃离618
- 今日快看!买一送一返一!新海航重磅推出“飞行通”机票组合产品
- 环球微资讯!必创科技6月14日快速上涨
- 当前头条:中国给越南送电,背后的原因,看懂的人不多
- 世界速看:占据全球超80%的份额,这可能是中国最混乱的暴利生意
- 2023年甘肃省一季度经济指标:兰州领跑,能源产业崛起 简讯
- 湖北省域副中心带动湖北经济增长 前沿资讯
- 芜湖发展:从发展中迎接挑战 全球头条
- 昆明:全国GDP30强,今年一季度GDP达28亿元(30 words)_每日观察
- 【世界新视野】发展不平衡,滁州经济走在前面
- 天天快播:福利来了!深圳福田区再发3000万元购车补贴
- 怀抱纯真,是红花,也是绿叶_世界快报
- 深圳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活动月正式启动
- 高考后警惕六类涉考诈骗
- 环球讯息:“投资辽宁”搭高质量经贸合作平台
- 全球即时看!贵阳:持续领跑,GDP增速稳定
- 每日焦点!作家的力量_原创力量文学联盟
- 5月金融数据出炉 M2增长11.6% 剪刀差进一步收窄
- 邵宇:应量价结合 以更有效且低融资成本向实体经济做引导-每...
- 福建城市经济实力谁最富?
- 新消费品牌「消失」在618
- 清华系企业养成记:没有偶然,更无侥幸
- 天天讯息:车圈撕起来,饭圈都得靠边站
- 618遭遇最强消费降级-环球微速讯
- 全球今热点:平安证券:货币政策“续力”值得期待
- 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召开2023年度教学科研大会 头条焦点
- 大湾区早报|穗莞深城际延伸到皇岗口岸;深圳近3年新增持牌金...
- 世界资讯:2023年前4月,重庆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5%
- 世界银行:在消费需求反弹带动下 预计2023年中国GDP将增长5.6%
- 热点聚焦:2023聊城市夏季房交会
- 被「遗忘」的马蜂窝|环球热资讯
- 全球通讯!信立泰、高瓴、威高持股,成都这家电生理企业冲刺IPO!
- 60后江西创业,回收废旧锂电池年入超9亿_天天快消息
- 茶百道逆势融资,新茶饮再掀热战? 焦点滚动
- 短讯!蔚来的「百亿补贴」,李斌的妥协
- 当前聚焦:运力饱和背后,滴滴们跑不进下沉市场?
- 海南推出数字人民币兑换机引媒体关注|世界资讯
- 【环球热闻】消费反弹推动增长,经济学家调高香港经济预期
- 天天热资讯!县级市崛起!中国哪些县级市已达到大城市规模?
- 宜春超八成财政支出投向民生-全球简讯
- 区财政局:锚定目标 奋力实现财政收入新突破 每日动态
- 年内第一次降息意味着什么?券商:或预示开启政策加码,任泽...
- 端午假期出游价格回落:出境游预订增12倍,“避暑游”提上日...
- 今日热讯:青春不散场
- 白酒概念股异动拉升 多股涨超5%
- 当前报道:易会满:围绕重点领域研究制定一揽子政策措施
- 任泽平:首次降息来了!政策转向全力拼经济 环球通讯
- 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分化”延续_天天看点
- 天天快报!广州海关出台30项措施助推跨境贸易便利化
- 重庆志愿填报辅助系统上线 怎么回事|全球关注
- 每日报道:AI改造直播间
- 陕西规上工业增长平稳 4月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8%_速讯
- 环球简讯:广东考生如何巧填高考志愿?北大教育学专家给你支招
- 每日播报!弘正储能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金鼎资本领投
- 价格倒挂,「白酒带头大哥」也扛不住了?
- 广州200亿母基金来了 焦点日报
- 相煎何太急,主机厂都是如何「压榨」供应商的?|最新资讯
- 一亿都买不完这些车!保时捷实力宠粉 要看的赶紧了!_全球资讯
- 中金:内生需求疲弱、逆周期政策过渡是拖累5月金融数据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