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推荐:家电巨头:造车难,翻车易
深耕家电行业数十载,海尔智家最近两年明显加快了转型步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一边加大数字产业布局,和科技部共同成立产业基金,投资了柏睿数据等新兴企业、入选山东省首批“数字领航”企业名单。另一边则抓紧开拓新赛道,海尔消费金融在今年1月完成新一轮增资,汽车业务也不断传来新消息——造不造整车,成为外界最关注的话题。
媒体、同行热切关注,但海尔至今对汽车业务保持低调、克制。4月29日,针对甚嚣尘上的造车传闻,海尔再次作出回应:不造整车,将从生态角度切入汽车市场。
在海尔之外,美的、海信、格力等企业早已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汽车业务。家电市场增长空间有限,业内竞争无比惨烈,或许是促使这群头部厂商跨界的重要原因。
然而,这些年跨界造车的企业很多,能闯出名堂的还是少数。选择合适的切入方式,才有机会杀出重围。
01 家电巨头扎堆“造车”:有人克制有人狂奔,不造整车是共识
海尔涉足汽车市场的时间并不长,入局初期十分依赖和车企的合作。2021年,海尔就先后和奇瑞、上汽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主要为后者打造汽车工业互联平台。和奇瑞的合作中,海尔还提出了基于5G、AI等技术打造柔性生产线和数字化生产系统的计划。
同年年底,海尔又牵手吉利,布局智能车联网、渠道销售和金融及物联网支付等新业务。在海尔门店展销吉利旗下的极氪汽车,对吉利来说有很大吸引力。彼时华为和赛力斯已经达成合作,赛力斯旗下车型大量进驻遍布全国的华为门店,效果也是有目共睹。
从依附车企到自主研发的转折,出现在2022年。这年11月,海尔在青岛成立了卡泰驰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子公司海尔卡奥斯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拥有。公司成立后,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海尔仍会把重心放在汽车产业链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上,依托卡奥斯工业互联平台搭建汽车行业互联平台。
现阶段,海尔的定位很明确:做车企的助手和幕后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脱离不开数字化生产、软件服务等老本行。海尔对汽车业务的投入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没有盲目扩大投资、消耗资金。此前几次传出造整车传闻,海尔也是*时间作出澄清——克制,一直是海尔进军汽车界的主旋律。
和海尔持相同策略的,还有另一个家电巨头美的。根据美的旗下威灵汽车零部件公司总经理陈金涛在去年的说法,美的计划未来10年投入10亿美元,攻克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过程的各种难关。和美的高达数千亿的年营收以及超过120亿元的年度研发投入比起来,这个投入规模已经相当克制。
除了投入的资金外,坚持自主孵化,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做延伸,是海尔、美的保持克制的另一个表现。比如美的的威灵公司,在转型生产汽车零部件之前就有EPS电机、空调压缩机等产品的研发经验和近6000项发明专利,研发实力雄厚。
对比之下,海信和格力的造车之路要激进许多——掷重金收购外部企业、快速扩大产品和服务范围是主要做法。当然,不造整车是它们的共识。
2021年8月,拉锯多年的银隆收购案尘埃落定,格力通过司法拍卖的方式获得前者30.47%的股权。加上董明珠本人的17.46%股权,格力正式成为这家新能源企业的幕后实控人,并将其改名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去年的业绩说明会上,董明珠屡次表示,新能源是格力未来的业绩增长点。
为了拿下银隆新能源,格力付出了近五年的时间和18亿真金白银,但并没有就此收手的意思。2022年,格力又花费30亿元收购盾安环境38.78%的股权,布局新能源车热管理设备业务。
论业务布局和投入力度,海信这边也不遑多让。
2021年,海信收购日本三电控股,后者主营汽车空调压缩机和汽车空调系统。被收购前,三电公司在全球车载空调压缩机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戴姆勒、福特、本田等头部车企都是其客户。
拿下三电公司后,海信开始加速拓展业务、拉拢新客户。去年9月,海信宣布和蔚来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此前还有消息称海信将拿下特斯拉的5年长期订单。
在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看来,保持克制的海尔、美的也好,加速狂奔的格力、海信也罢,大举进军汽车行业背后是它们掩盖不住的增长焦虑。中国乃至全球家电市场都已度过增长黄金期,这些叱咤风云多年的家电巨头也是时候寻找第二增长线。
但汽车这门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02 着急“上车”背后,业绩承压是根本原因
转型的原因,无疑是缓解家电主业的营收压力。转型的目的,则是改善营收结构、提升利润水平。为什么海尔、美的尚可保持克制,海信、格力却要加速上车,业绩能告诉我们答案。
不久前公布的一季度报显示,美的、海尔智家、格力营收分别为966、650.66和354.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8%和0.56%。净利润方面,美的以80亿元遥遥*,海尔和格力分别为39.71亿和41.09亿元,彼此差距不大。但在利润增速方面,格力只有2.65%,海尔和美的都在12%左右,差距相当明显。
海信的营收增速和海尔、美的相差无几,但有一个优点:利润快速修复,增速跑赢大盘。数据显示,海信一季度营营收为194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则录得6.15亿元,同比增长131%。当然,海信的营收、利润规模距离白电三巨头都有很大差距。想增加营收,开拓新业务是最直接的方式。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美的营收、利润规模最高,家大业大自然有更强的抗压能力。海尔营收、利润增速都超过美的、格力,利润率保持平稳,也赋予其底气。但总的来说,这几个家电厂商都有自己的业绩压力。市场大环境衰退则是问题的根源,也超出了厂商可以掌控的范围。
根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的数据,2022年全国家用电器内销、出口零售额分别为7307.2亿元和5681.6亿元,同比分别下滑9.5%和10.9%。其中,海信的王牌彩电产品量价齐跌,下滑压力非同一般。作为格力的支柱,空调市场全渠道销量为5714万台,同比下滑3.3%,销售额同比仅增长0.3%,表现也不理想。
种种迹象表明,格力、海信着急是有理由的。然而,从细分数据来看,汽车业务对这几个家电巨头贡献仍相当有限。和受到大环境拖累、正在缓慢衰退的家电主业相比,汽车业务的收入根本不值一提。
以营收规模最高的美的为例,上一财年三大B端业务总收入为721亿元,其中威灵汽车所在的工业技术事业群营收为216亿元,同比增长7%。虽然美的没有披露汽车业务的具体收入,但从财报措辞中可以看出,美的这一回比2021年更低调了。而且哪怕整个工业技术事业群的收入,也只占集团总收入的不足10%。
海尔、美的们当然很清楚家电、汽车两个行业之间的鸿沟,也知道转型会面对很多困难,但压力当前它们也没有别的办法。作为当下最热风口之一,新能源车市场的潜力毋庸置疑。既然上车是必然,这些家电厂商接下来要思考的,是建立自己的优势,以及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
03 新能源赛道日渐拥堵,家电巨头能否分得一杯羹?
毫无疑问,新能源车市场是拥挤的,跨界造车的企业不胜枚举。根据媒体统计,在2020-2022年间,共有来自约25个不同行业的企业申请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相关资质。除了家电企业之外,百度、小米等科技互联网巨头,再到恒大等房地产集团悉数涌入。
此外,OPPO、联想、中兴等企业也曾被传入局汽车市场。其中,联想曾参与蔚来、比亚迪半导体等企业的融资,中兴则通过控股英博超算提供L2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服务,间接参与汽车业务。
跨界大军中,当然不乏成功者。去年年底成功登陆港交所的零跑汽车,背后就站着全球第二大安防服务供应商大华股份。
2015年,大华股份联合创始人、CTO朱江明牵头成立零跑汽车,大华股份董事长傅利泉则是零跑第二大股东。成立零跑后,朱江明辞去大华股份的职务,全面操盘汽车业务。在他带领下,零跑汽车2021年实现稳定交付,全年交付量超过威马排名造车新势力第五名。
和海尔们一样,坚持不造整车、从生态角度切入汽车行业的企业中,最被看好的是华为。
不久前公布的财报显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成立以来累计投入30亿美元,研发团队达到7000人,2022年全年收入20.77亿元。这个营收规模不算高,但胜在有潜力:零部件、深度合作和智选车三大模式,基本上囊括核心部件供应、技术解决方案和自定义产品研发设计等各个环节。
余承东曾表示,华为智能汽车BU的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盈利,合作车企、车型也在过去几年不断增加。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认为,华为的策略告诉了海尔们一个道理:不造整车、做汽车生态供应商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在新能源车行业,三电系统是最核心的零部件,问题是技术门槛太高,研发投入巨大。和自动驾驶挂钩的软件和技术解决方案服务需求很大,也有继续升级的空间。抓住这几个核心环节,是海尔们转型成功的关键。
事实上,这几家家电企业也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并积极调整自己的布局,向更多难关发起挑战。
美的的投入虽然很克制,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研发是最重要的一环。数据显示,美的威灵已经在上海、合肥、顺德,以及海外的日本大阪、英国谢菲尔德等地成立研发中心,研发团队中拥有硕博学历的高端技术占比超80%。
靠着这批优质研发人员,美的威灵过去几年业务范围有序扩大,逐渐覆盖热管理系统、驱动系统、辅助/自动驾驶系统三大产品线,主要包括驱动电机、电子水泵、电子油泵、电动压缩机和助力转向机等核心零部件。
美的重点布局零部件,海尔、海信则在软件服务方面倾注更多心血。家电巨头们各有侧重点,转型正在不断深入。汽车跨界之路虽然崎岖,好在前方总会有曙光。
04 写在最后
上海车展闭幕快一个星期了,但汽车业的热度,尤其是新能源车的风口丝毫没有降温的意思。天风证券在车展结束次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4月下旬新能源车订单明显改善,车展则有望带动终端需求反弹。
在此背景下,海尔、美的、格力、海信等家电厂商纷纷入局汽车行业并不叫人惊讶。和家电主业相比,上述企业似乎都认为汽车市场潜力更大,能容纳更多玩家,有更多掘金机会。跌跌撞撞间,这群家电厂商的汽车业务也慢慢走上正轨,开始带来稳定的收入,这就是迈向成功的*步。
不过从家电业跨界到汽车业,面对截然不同的消费者、上下游合作商、政策环境和竞争对手,这群巨头还得花更多时间适应。是造整车,还是供应零部件,是定位为车企的生态合作伙伴,还是做一个智能解决方案供应商,这些问题将一直围绕在海尔们身边,直至它们找到最合适自己的道路。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日热点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2023年度深圳市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推广普及项目启动 全球观察
- 2012年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年均增长8.1%|热头条
- 焦点信息:ChatGPT开始替代主播,「薇娅们」要失业了?
- 《龙腾小巨人》第十四期|大漠大智控:以天空为幕,探索人类...
- 环球热推荐:家电巨头:造车难,翻车易
- 师徒再相聚!郎平将出山执教,有望牵手埃格努,朱婷接近续约_...
- 苹果:逆风翻盘,才是真「机皇」
- 在1688花几百买的假香奈儿,是现在中产的新社交货币? 看热讯
- 萍乡:“五一”假期燃旺城乡“烟火气”
- 端午安康还是端午快乐_端午祝福端午安康和端午快乐哪个正确
- 睿见研究|如何让节假日消费更有趣、更有序
- 天天速读:退市警报拉响 11股集体停牌
- 有钱没钱都要玩!五一的报复性出游,中国经济还能走到哪?
- 天天观焦点:IMF:预计香港今明两年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分别增长...
- 【快播报】商务部:2012年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年均增长8.1%
- 射频芯片,开始洗牌-环球报资讯
- 师生互读共享 宝安中学(集团)第二外国语学校师生致敬五四...
- 国内旅游迎「最热五一」,人均消费却下降了|世界热点评
- 今日快看!“五一”深圳迎来一波汽车消费热潮
- 红杉、君联低调布局,这一赛道悄悄完成国产替代
- 2023年一季度河北各市GDP排行榜 唐山排名第一 石家庄排名第...
- 康亚药业2022年净利4179.9万同比增长47.44% 签订合同金额增加 要闻速递
- 环球速读:价格降到上热搜!爱吃这种水果的有福了
- 五一消费数据,让人扎心...
- 2023年5月5日早盘期货要闻速递
- 西班牙干旱 橄榄油价格抬至26年来新高
- 今日要闻!安徽16市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出炉!
- 江苏东台链式融合加速工业经济恢复性增长-天天最新
- 【世界速看料】山东省民营企业外贸进出口稳中有增 第一季度...
- OpenAI去年亏损翻倍,未来几年要筹千亿美元升级AI能力
- 穷人的5种特质_环球短讯
- License in的信仰考验:当药物海外临床率先失利 天天热头条
- 司美格鲁肽进入临床竞速期,减肥「神药」生于偶然、火于乱象?
- 世界今日报丨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400亿件
- 当前速递!进淄赶烤、特种兵旅行、珠峰排队……火爆的五一文...
- 三年前官宣的那对,真要结婚了!|全球速递
- 不同行业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加大!FinGraph每日财经图集
- 全球微资讯!浙江诸暨:多措并举稳外贸、稳外资
- 政策合力扩需求 经济复苏动力强 速递
- 140.57万人次 !超1.45亿元 !株洲这两个大数据喜人!
- 租号玩会不会有被盗号风险 天天快看
- 清新资本携手松下集团,共同成立双碳基金 新消息
- 环球实时:商务部:2012年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年均增长8.1%
- 美国纽约股市三大股指4日集体下跌_世界今亮点
- 本月文娱整体热度,不如淄博烧烤
- 特斯拉继续涨!Model S/X中国售价上调1.9万元
- 每日快报!告别暴力破解,AI成黑客「新玩具」
- 一瓶水激起的「新秀老将」混战
- 这支西安基金,频刷全国纪录
- 环球新消息丨天空之眼瞰古都西安
- 即时焦点:一季度,山东食品类消费品进口208亿元,增长26.9%
- 动能强劲!中国假期消费旺盛 利好世界经济|全球热议
- 一季度,6.2%↑
- 一季度“成绩单”!滁州,增速全省第二!
- 国际锐评 | “五一”假期的人气见证中国经济的底气 当前速递
- 5月5日千金藤素板块跌幅达2%
- 视讯!上海中产排队买一片日本吐司
- 每日热讯!ChatGPT别来沾边!好莱坞编剧拒绝给「AI打工」,集...
- 淄博烧烤,有啥好吃的?
- 国产半导体CIM企业「赛美特」完成超5亿元C轮融资,经纬创投领投
- 谁还记得「国产最贵」8848手机? 世界今热点
- 省金融办联合北交所开展分片入企服务活动
- 4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降至56.4 为2020年12月以来次高
- 安徽“五一”假期文旅、餐饮、购物等消费均呈爆发式增长_动态...
- 推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建设任务
- 环球最新:黄梅开发系列沉浸式研学线路,打造“行走的历史思...
- 国际锐评 | “五一”假期的人气见证中国经济的底气
- 世界即时看!深物业御棠上府体验中心暨精工样板间开放
- 深圳湾睿印RAIL IN举行开业庆典|全球要闻
- 演唱会变求婚现场,黄牛高价倒卖“求婚位”
- 华福证券给予丸美股份持有评级,Q1净利润+20%迎经营拐点,抖...
- 每日热议!20名同学拿了155个世界名校Offer!深圳市三高世界名...
-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5月5日 世界要闻
- 信息:一季度全省实际利用内外资大幅增长
- 资讯:长沙消费逐步回暖
- 警惕!国内就业愈发严峻,为什么还要把中低端产业链转移至国外?
- 坏消息来了!有人预测5月后,社会将发生以下5大变化,做好准...
- 世界微动态丨2023年1-3月永昌县主要经济统计指标
- “咱们教育有力量”株洲市少儿戏曲小梅花展演在南方中学举行...
- 五一档没一个能打的
- 【世界聚看点】“五一”假期深圳消费市场火热 十大商圈客流...
- 全球速递!高德盯上本地生活,用地图承载衣食住行
- 当前通讯!固态电池遭遇全球难产,难在哪儿?
- 300万人从小看到大的国民杂志,现在怎么样了?
- 23省份五一旅游成绩单:浙江吸金370亿居首,广东揽客超4500万人次
- 银保监会:2022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4.7万亿元 环球热点评
- 今日快看!硅谷大佬,想要长生不老
- 最新快讯!动能强劲!中国假期消费旺盛,利好世界经济
- 写一篇关于开学的日记300字_写一篇关于开学的日记 天天热资讯
- 世界观焦点:先行指标看走势:经济回升基础需巩固 向好大势未变
- 农民工群体稳就业折射省域经济向好态势_全球聚焦
- 焦点精选!太原市一季度GDP增长5.5%
- 重点聚焦!金元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部分基金更新招募说明...
- 当前快讯:“五一”假期 吉林省银联网络交易额超过74亿元
- 全球热议:制造业景气度回落 扩内需务必见真章求实效
- 农村绿皮书预测 202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将超9万亿元
- 西宁经济“压舱石”夯得更实——青海首季经济观察⑦
- 推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建设任务|天天时讯
- 加息尾声、美国经济衰退与去美元化 速读
- 安徽创新施策助推开放型经济_热门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