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看点!硅谷大裁员,元宇宙要凉了?
自去年底开始,大洋彼岸的硅谷急速进入“降本增效”时代。在一场场动辄过万人的大规模裁员衬托下,以Meta为代表规划的元宇宙宏伟蓝图,开始显得脱离实际。
过去一年,Meta元宇宙持续大规模烧钱,但进展却不尽如人意。
(相关资料图)
从硬件端看,2022年全球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设备出货量下跌超12%,其中 美国VR可穿戴设备年销售额同比下降2%至11亿美元,仅相当于Facebook三天的广告收入。
这意味着,虽然由Meta 推出的头显设备Quest 2仍占据着市场*主流地位,但其带来的收入实际非常有限。
从软件方面看,Meta打造的元宇宙平台Horizon World用户数与预期相去甚远,且内容被用户吐槽“过于初级”“游戏无聊”“体验感差”。
自Meta宣布全面进军元宇宙,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人力成本,但随之却遭遇业绩和股价的剧烈波动。过去一年,Meta市值自高位跌去6成,其第三季度财报更指出,预计2023年营业亏损还将大幅扩大。
进入2023年,面对通货膨胀、美联储加息等多重因素影响,硅谷大厂正快速调整业务结构以提高盈利能力,包括微软在内的大厂大步从元宇宙中撤退。与此同时,伴随业务组被成批“砍掉”,一向以轻松自由工作氛围著称的硅谷,也在迅速变“卷”。
当裁员潮中幸存的大厂员工被明确要求“比以往更努力地工作”,一些追求“安全感”的员工,希望能转到优先级相对更高的项目中去。
对Meta员工来说,扎克伯格对元宇宙“长期主义”的坚定信念,让元宇宙部门在裁员潮中成为了一个理想去处。Meta离职员工朱慧告诉霞光社,不少自己的前同事都希望能够调去元宇宙或是Reels等更受公司重视的核心项目,因为边缘项目意味着更高的裁员风险。
而面对内外部的多重挑战与质疑,扎克伯格靠烧钱支撑的元宇宙梦想,并不是个*安全的港湾。事实上,其正承受着*大的压力。
01
硅谷描绘的元宇宙蓝图
过去两年,元宇宙无疑是最火热的风口之一。以Meta为代表的各大科技公司积极布局元宇宙,“元宇宙”“Web3”成为创投圈讨论度爆表的关键词。
元宇宙被认为是下一代互联网,推动人与信息的交互方式朝着更开放、更具沉浸感的方向升级,包括VR、AR在内的科技创新,成为支撑元宇宙落地的关键。
而被视为元宇宙基础设施的Web3,围绕“去中心化”概念,让用户掌握自身数字资产的所有权及相关衍生权力,被认为是打破传统互联网平台经济格局的新兴力量。
代表着“下一个时代”的元宇宙概念,吸引全球资本和精英人才向其倾斜,硅谷大厂纷纷参与到元宇宙商业项目中。
咨询服务公司麦肯锡数据显示,自 2021 年以来,包括微软、Meta、谷歌、英伟达、苹果、Autodesk 等科技公司已累计为“元宇宙”投入了1770 亿美元。
硅谷的精英人才,也在流向这一带有颠覆创新和前沿技术色彩的领域。
据Business Insider 2022年的一份报告,知名高管和开发人员正在离开老牌Web2公司,转向加密、区块链和其他去中心化项目。其中不乏硅谷各个大厂的高层管理者,例如YouTube游戏负责人Ryan Wyatt、Meta数字钱包项目前首席营销官Sherice Torre、亚马逊前云计算副总裁Sandy Carter、谷歌副总裁Surojit Chatterjee、Airbnb前政策和通讯高级副总裁Chris Lehane等等。
以一家名为Mysten Labs的区块链技术公司为例,不仅其4名创始人均来自Meta,在团队规模仅为20人时,公司80%的员工就都来自Meta、谷歌、Netflix等硅谷大厂。到2022年10月,Mysten Labs的最新估值已经超过20亿美元。
充满想象力的元宇宙未来图景,受到投资人热捧,一时大厂争相布局,精英人才汇聚风口。
麦肯锡认为,元宇宙的市场规模可能会在2030年时达到5万亿美元。花旗集团的分析师更乐观,他们预计2030年的相关市场规模将达到8万亿至13万亿美元。另一间研究公司Gartner则预计,2026年时,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将每天至少花一个小时在元宇宙中购物、工作、社交或学习。
02
现实面前,Meta元宇宙举步维艰
然而,元宇宙的潜力暂时只体现在各项预测数据上,实际发展情况并不如想象般美妙。
以Meta为例,在宣布“All in”元宇宙后,先后投入的数百亿美元在外界看来就像在不断扩大的亏损中“打了水漂”。
Meta 发布的2022全年未经审计财报显示,元宇宙部门Reality Labs业务营收为21.59亿美元,而运营亏损达137.17亿美元,相比2021财年亏损进一步扩大三成以上。
去年,作为“元宇宙关键入口”的终端设备,全球销量下滑。据研究公司CCS Insight数据,全球VR/AR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下降了12%以上,仅960万台。
过去三年,虽然Meta推出的Quest系列VR头显市场份额遥遥*,但用户的持续使用率每年都在下降。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称,超过一半用户在购买Quest头显六个月后就不会再继续使用该产品。
更不用说,去年Quest 2在上市两年后反而涨价100美元,新推出的另一款高端头显设备Quest Pro售价则高达1500美元,抑制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Meta现任首席财务官Susan Li日前表示,Reality Labs在2022年第四季度的营收同比下滑,就与Quest 2的销量下降息息相关。
另一项被扎克伯格称为“元宇宙愿景核心”的虚拟社交平台Horizon Worlds,月活增长也异常艰难,甚至出现了用户数下降。
作为Meta旗下重要的元宇宙项目,Horizon Worlds可以让用户通过Quest系列头显登录,在虚拟世界中创建自己的虚拟形象,并复刻现实世界中的大部分活动,例如社交、参加演唱会或是周游世界。
按Meta最初设定的目标,Horizon Worlds将在2022年底突破50万月活用户。然而截至去年10月的数据显示,Horizon Worlds的月活不到20万,甚至连目标的一半都没达成。
“一个空荡荡的世界,是一个悲伤的世界。”Meta的一份内部文件中这样写道。
一份Meta的内部文件显示,Horizon Worlds在去年2月时仍有30万月活用户,之后用户数就一直稳步下降,大部分用户在体验了一个月的元宇宙生活后便一去不返了。而在Horizon Worlds中,只有9%的场景访问量达到或超过50人,其余大部分场景则是无人问津的空旷地带。
不仅无法引起用户的兴趣,连Meta员工甚至是平台开发者也很少使用Horizon Worlds。
Meta元宇宙副总裁Vishal Shah在去年9月写给员工的信中指出,Horizon Worlds的质量和效能仍有很大改善空间,但目前连开发团队成员都不怎么使用这一平台。“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喜欢这一平台,又怎么能指望用户喜欢它?”在督促无效后,Vishal Shah又制定计划,强制要求员工每周至少登陆一次。
而在2023年,Meta元宇宙产品面对的低迷市场反馈或将加剧。在经济疲软和通货膨胀下,CCS Insight的最新报告认为,2023年预计将是VR市场的又一个“低迷年”,而消费者对VR头显这类非必需品的预算将会收紧。
此外,Meta今年还将面临另一硅谷大厂的挑战。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准备在今年春季推出备受瞩目的苹果VR头戴式设备,据称这一设备还将具备AR功能。
“如果一家公司有能力在一夜之间改变VR市场,那就是Apple,”CCS Insight分析师Leo Gebbie说。“凭借其巨大的忠实粉丝群,其中许多人愿意在技术上花费大量资金,如果苹果推出一款耳机,我们预计它会表现出色。”
03
回归“现实”,烧钱变得谨慎
新年伊始,经济下行推动硅谷大厂更重视盈利能力,以“降本增效”为目标重新调整战略方向,元宇宙项目成为颇具争议的领域。
在去年底开始上演的硅谷裁员“恐怖故事”中,马斯克让一半推特员工“原地消失”,Meta、亚马逊、谷歌和微软,分别宣布裁员1.1万、1.8万、1.2万和1万人……甚至鲜少进行大规模裁员的苹果,也传出裁员消息。
根据trueup统计,2023年至今已有175家科技公司裁员,57914人受到影响;而2022年,有1525家科技公司裁员,超过23万人受到影响。
美国创业者涂晚对霞光社分析说,为了抑制去年以来持续的通货膨胀,美联储开始加息提高利率。利率上升,对公司来说意味着融资变得更加困难,投资人对回报的期待更高,公司不得不更关注自身的盈利能力,对员工的投资也必须得到回报。而提升效能*的方式之一,就是裁员。
压力之下,微软开年的*波大裁员,便瞄准了VR/AR,多个相关团队被原地解散。
其中,包括微软即将在今年3月10日关闭的元宇宙社交平台AltSpaceVR。AltSpaceVR与Meta的Horizon Worlds类似,为用户提供可进行虚拟社交活动的虚拟空间,但推出时间整整早了6年。
在与用户告别的博客中,AltSpaceVR表示,平台关闭后,重点将转向支持微软的Microsoft Mesh。与AltspaceVR不同,Mesh面向的是希望进行远程协作的公司,并将社交VR带入现实中的工作场所。
微软头显设备HoloLens的团队规模也在本次裁员中被进一步缩减。据外媒报道,微软混合现实工具包(MRTK)框架背后的整个团队被裁撤,反映出微软对元宇宙描绘出的未来蓝图并不那么坚定。
今年初,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在一场活动上表示,他不认为元宇宙本身是革命性的,也不认为Web3有那么重要。“但是人工智能是颇具颠覆性的。”他说。
在缩减了元宇宙相关投入后,微软近来刚刚创造了人工智能史上*规模投资——向ChatGPT的开发者OpenAI进行为期数年,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大大增加了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长期押注。
“2022年下半年到现在,一方面AI领域的最新进展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元宇宙的很多商业叙事进入阶段性平稳发展阶段,所以大家会感觉元宇宙概念没有之前那么热了,甚至国内外科技公司频频传出元宇宙业务缩减、裁员等消息。”中国元宇宙行业创业者莫博说,在他看来,出现这样的转变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技术应用本身就会呈现成熟度曲线形态,有高潮,有低谷,也有复苏。狂热和理性的转变,本质是市场预期和技术、商业实际进展之间做平衡的过程。随着时间推移,大家会意识到很多应用是不够成熟的,一些概念依然比较虚,这时候市场热度就会下降。”莫博认为,这代表着现在的市场对于元宇宙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等待下一阶段的突破。
尽管硅谷高管们对元宇宙概念保持警惕,但由扎克伯格掌舵的Meta,仍然坚定驶入元宇宙这一未知领域。
涂晚认为,Meta至今在元宇宙方面能向外界展示的成果很少,且没有过多惊喜。“只是扎克伯格持有Meta的多数股份,对公司拥有着*控制权,让他可以顶住来自股东和董事会的压力,做出他认为可以长期支撑业务发展的重大决策。”
Meta股东之一的风险投资公司Altimeter Capital曾表示,面向元宇宙的投资是“超大规模和可怕的,即使按照硅谷的标准也是如此”。
去年10月,Altimeter Capital曾公开致信Meta,要求其采取激进的成本削减措施,包括裁员20%(将影响约17000名员工)、削减至少5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以及将元宇宙投资金额限制在50亿美元以内。而目前,扎克伯格计划每年在元宇宙方面的投资金额,是这一数字的两倍。
2023年,虽然Meta预计元宇宙部门Reality Labs的亏损将进一步扩大,并已为此冻结部分招聘,但扎克伯格表示已经有计划扭转衰退。
具体而言,元宇宙的打造仍将继续,但大部分精力将会集中在改进 Meta 的Facebook、Instagram两项核心社交媒体业务上。
“希望我们前一轮裁员已经足够,不用再搞新一轮的全公司裁员。但谁也无法预测未来,如果继续出现非常严重的衰退,那我们可能还得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扎克伯格说。
“行业发展一定有周期,短期内赛道愿景不会及时兑现,这会让企业承担很大的压力。”莫博说,Meta做出转型元宇宙这样“有魄力”的决定,是需要勇气和决心的,对全球元宇宙行业来说,Meta的先导性判断和尝试,有着很重要的借鉴作用。
“前期元宇宙产业在引入国外叙事后,确实有很多国内企业跟进甚至模仿。但是我们也逐渐看到国内外元宇宙产业在技术形态、应用生态以及侧重点方面的不同。比如我们很喜欢讲产品力,讲迭代速度,讲用户体验,而且最重要的是——赋能实体。所以中国的元宇宙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会对标海外力争前排,但是也会因为政策、合规等原因,与海外元宇宙产业呈现出一些区别。”莫博告诉霞光社。
04
硅谷的“快乐时代”结束了
硅谷的数轮大裁员接踵而至,随之而来的是公司结构发生改变,岗位不再稳定。
《纽约时报》形容“硅谷的快乐时代已经结束了”。当裁员潮中幸存的大厂员工被明确要求“比以往更努力地工作”,一些追求“安全感”的员工,希望能转到优先级更高的项目中去。
“有人想转去元宇宙部门,因为大家知道这是公司计划长期投入的项目。另外近年备受重视的短视频功能Reels,也因为优先级更高而成为转岗的理想选择。”Meta离职员工朱慧说。
但也有员工认为,调去元宇宙部门只是暂时的“救命稻草”,整体来看,正是元宇宙部门拖垮了Meta这艘大船。在论坛网站Blind上,有Meta前员工大肆批评扎克伯格对元宇宙的沉迷。“Meta表面上是一家由数据驱动的公司,但实际上是由直觉和情感驱动,没有人可以推翻扎克伯格的决定。”
进入2023年,硅谷大厂面对的宏观经济环境短期内仍然难以改善。摩根大通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曾预计,美国经济将在2023年年底陷入衰退。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家公司如何选择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将影响所有员工的前途命运。
涂晚认为,继2022年美联储连续七次加息后,2023年加息或将持续。而高利率带动投资成本上升,将进一步压制企业投资,抑制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动能,加剧经济衰退风险。
莫博则更乐观地看待元宇宙企业的发展前景。“市场并不缺钱,经济下行也并不意味着资本稀缺,而是在谨慎情绪下对风险的偏好降低了,导致创业项目面临挑战。”莫博说,这意味着元宇宙创业项目需要更加精进,而从业者需要对项目和产品有着更为清晰的商业化认知,并寻找新的叙事方向。
去年10月,调查及研究机构Canalys首席分析师Matthew Ball曾指出,现行大部分有关元宇宙的商业项目,都将在2025年或之前以失败告终。他认为,当下全球处于经济艰难时期,不少人在面对现实世界的家庭、财务支出时已大感吃力,根本无暇顾及在虚拟世界生活。
而在莫博看来,元宇宙对网络形态、产品形态、商业模式的影响将会持续下去,现阶段元宇宙产业的机遇,是帮助企业更顺利地实现数字化转型。
从虚拟回归现实,从狂热回归理性,当硅谷变得效率至上,也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领域。在这一过程中,或许承载元宇宙蓝图的雄心壮志,不得不变得更加实际,毕竟造梦的前提是先稳定地活下去。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日热点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世界热闻】超级新物种来了,ChatGPT估值2000亿
- 头条焦点:BBA电动车,怎么在中国活成了段子
- 每日看点!硅谷大裁员,元宇宙要凉了?
- 【天天热闻】数说珠海|解码珠海GDP突破四千亿:政策“组合拳...
-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把握全面通关契机 稳固复苏势头
- 5万信用卡逾期两年了怎么补救?欠5万信用卡能办理停息挂账吗?
- 环球视讯!福建宁德:优先保障优质企业用地需求 推动金融机...
- 网贷逾期可以办停息分期吗?网贷欠款怎么协商还款?
- 热点聚焦:武汉消费市场加速回暖
- 武汉:适时启动投放新一轮消费券 提升消费市场热度
- 国家有哪些政策规范信用卡还款?怎么协商信用卡停息挂账?
- 房贷面临逾期怎么办?房贷怎么跟银行协商延期还款?
- 欠信用卡5万还不上有什么后果?信用卡欠钱怎么跟银行协商还款?
- 信用卡逾期会影响网贷吗?信用卡欠钱会坐牢吗?
- 个性化分期后征信一定受影响吗?还清欠款后应注销信用卡吗?
- 网贷还不上会被平台查封账号吗?如何应对网贷逾期?
- 网贷逾期需要主动联系平台吗?网贷延期还款怎么协商?
- 信用卡逾期需要自己主动协商吗?停息挂账办理条件是什么?
- 天天亮点!恒丰银行外汇牌价查询(2023年2月6日) 人民币对...
- 焦点速递!光大银行外汇牌价查询(2023年2月6日)光大银行人...
- 【新要闻】中国银行外汇牌价查询(2023年2月6日)中国银行人...
- 今日热门!广发银行外汇牌价一览(2023年2月6日)广发银行人民...
- 【独家焦点】渤海银行外汇牌价查询(2023年2月6日)渤海银行...
- 天天即时看!玻尿酸食品能“吃出水光肌”?上海市消保委连发四问
- 热点评!2023年春节,中国经济真的在“复苏”吗?外媒:这简...
- 每日速读!武汉: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经济领域发布一批应...
- 天天资讯:闪电评论|锚定新目标、跑出“加速度” 在推进高...
- 讯息:强信心,一起拼 | 138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江苏国资...
- 天天新消息丨小学生的健康小常识有哪些?小学生的健康小常识介绍
- 聚焦:中国二本警校排名是怎样的?中国二本警校有哪些?
- 焦点热讯:如何锻炼自制力?锻炼自制力的方法有哪些?
- 天天热议:夏天怎么样穿搭最时尚?夏天时尚穿搭推荐
- 腿粗穿什么裤子显瘦?推荐几款适合腿粗穿的裤子?
- 天天关注:河北师大研究生好考吗?河北师范大学资料介绍
- 观察:重阳节是什么意思?重阳节是怎么来的?
- 天天观察:宝洁公司旗下品牌有哪些?宝洁公司旗下品牌介绍?
- 冬瓜炖肉怎么做?冬瓜炖肉的家常做法是怎样的?
- 【世界播资讯】港澳通行证怎么办理?港澳通行证的领取方式有...
- 每日资讯:体操包括哪些项目?体操项目大全?
- 世界短讯!羽毛球高远球怎么打?羽毛球高远球的打法?
- 女明星街拍穿搭有哪些?女明星街拍穿搭大全
- 时讯:新加坡摩天轮有多高?新加坡摩天轮有什么特色?
- 当前滚动:个体户如何报税?个体户的报税方式是怎样的?
- 最资讯丨建行分期通卡怎么办理?建行分期通卡要几天寄过来?
- 每日讯息!CBA有哪些球队?CBA球队资料介绍?
- 单杠怎么练习?单杠的练习方法是什么?
- 焦点要闻:爱的魔力转圈圈是什么梗?爱的魔力转圈圈怎么来的?
- 台报文章:“她经济”可带动中国消费市场
- 每日信息:为什么会失眠?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 微资讯!中国互联网行业收入同比增速十年来首降
- 当前短讯!突破两个“千亿”元!佛山国资国企改革收获阶段性成果
- 世界热文:杀不死的「去中心化」
- 天天速递!长沙2022年GDP为13966.11亿元,增长4.5%
- 今日看点:iOS17代码泄露,却曝出了iPhone 15的「瓜」
- 讯息:减「元」增「智」:微软的业务调整影响几何
- 我又放弃了一款用了 7 年的产品
- 2023剧集市场,谁是下一个「狂飙者」?
- 苏州: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世界聚焦:中国制造业加快回升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了主要力量
- 【城市聚焦】2022年1-11月西安市各区经济运行情况解读 固定...
- 快报:突破2万亿!它凭什么?
- 118133元!广州年平均工资又涨了?!最赚钱的居然是...
- 环球快报:香港跟内地将全面通关,李嘉诚家族成为大赢家,租金...
- 全球实时:谭实宏:全年可关注受益于消费复苏的大消费基金丨...
- 焦点!港金管局预料中港今年经济将会反弹
- 焦点快看: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预计2023年中国GDP增速可能在5.0%左右
- 人民币兑韩元汇率是多少 2月6日韩元汇率走势图
- 雷克萨斯卖不动了
- 焦点速看:中信银行外汇牌价一览 2月6日中信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全球实时:急忙降价,iPhone撑不起苹果营收了?
- 环球关注:1688启动“暖春复苏”计划,支持源头厂商和新创企...
- 环球简讯:马斯克、库克负重前行:硬件双雄的失意与自救
- 每日消息!曼孚科技完成5000万元Pre-B轮融资,凯复资本以及公...
- 每日消息!人民币兑马来西亚林吉特汇率走势图2月6日 林吉特汇...
- 今天招商银行外汇牌价查询(2023年2月6日)
- 世界看热讯:汇丰银行外汇牌价查询2023年2月6日 人民币汇率多少?
- 快资讯丨武汉、杭州、苏州等异军突起,2023城市消费力洗牌?
- 港财政司陈茂波︰今年本港经济肯定较去年好
- 【独家焦点】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位居八县市区第一 高唐...
- 天天速递!各地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均已出炉,传递了啥信号?
- 热议:1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低位回升 全球经济下行态...
- 世界微头条丨长三角41市GDP排名!安庆排在…
- 宁夏启动消费需求促进年活动,预计全年举办1000余场活动
- 每日快看:深圳出台措施扩大消费刺激中小微企业市场需求 鼓...
- 图鉴是什么意思?图鉴的来源是什么?
- 宁夏启动消费需求促进年活动 预计全年举办1000余场活动
- 【聚看点】当开学遇上元宵节,深圳中小学生这样喜迎新学期
- 狮子王2:辛巴的荣耀的演员有哪些?狮子王2:辛巴的荣耀角色介绍?
- 去长沙旅游的人,都后悔了?
- 世界热推荐:2023年腾讯业绩好坏的决定性因素
- 全球速递!海南经发局赴印尼和越南开展经贸交流活动
- 当前关注:微型逆变器厂商「恩易浦」获超亿元B轮融资,深入全...
- 当前滚动:“34岁中国女子自称买日本海岛”引热议,多方回应
- 铁道游击队2战后篇的演员有哪些?铁道游击队2战后篇讲述了什...
- 今年唯 一经济负增长的发达国家,可能会是英国
- 全球观点:日本最大回转寿司连锁店宣布:改为点餐模式!怎么...
- 全球焦点!卷发怎么打理?卷发的打理方法是怎样的?
- 全球快看点丨单眼皮怎么画眼线?单眼皮画眼线的方法?
- 【新要闻】兰州烧饼是什么意思?兰州烧饼是怎么来的?
- 当前头条:秦王李世民传奇的演员有哪些?秦王李世民传奇角色介绍
今日要闻
- 【天天热闻】数说珠海|解码珠海GDP突破四千亿:政策“组合拳”提振工业经济,新能源汽车消费暴增285.8%
-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把握全面通关契机 稳固复苏势头
- 环球视讯!福建宁德:优先保障优质企业用地需求 推动金融机构减费让利
- 热点聚焦:武汉消费市场加速回暖
- 武汉:适时启动投放新一轮消费券 提升消费市场热度
- 热点评!2023年春节,中国经济真的在“复苏”吗?外媒:这简直就是奇迹
- 每日速读!武汉: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经济领域发布一批应用场景创新重点任务
- 天天资讯:闪电评论|锚定新目标、跑出“加速度”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山东作为
- 讯息:强信心,一起拼 | 138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江苏国资国企活力倍增
- 台报文章:“她经济”可带动中国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