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消费“热数据”的背后,究竟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作为久违的可以毫无顾忌出游的“五一”假期,交出的答卷无疑是“火热”。从各项消费数据均可看到出游的强劲势头。但火爆的背后,更需要冷静地思考数据折射出来的消费变化,以及实体商业该做出哪些适应性的调整。
【资料图】
消费市场火热
消费信心持续恢复
4月28日,五一节前一天,出城大客流提前显现,上海虹桥火车站当日发往全国各站车票均已售完。铁路出城旅客超55万人次,刷新今年以来单日最高峰。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 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消费方面,根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8.9%。其中金银珠宝、服装、化妆品、烟酒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2.8%、18.4%、16.5%和15.1%。购物中心客流方面,全国示范步行街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21.4%和87.6%。
这背后是大众休闲旅游情绪的一次集中释放,也是消费信心逐渐恢复的表现。那么在出游需求明确、休闲需求确定的情况下,实体商业尤其是大体量的商业体,应在运营层面考虑充分利用公共空间提供更多满足目的性消费和时间性消费的内容,把短期的“客流”转化为长期的“客留”。
出游半径扩大
飞行距离达四年巅峰
“五一”假期旅行距离方面,游客出游半径和目的地游憩半径双提升,300公里以上的跨市、跨省游热度明显走高。游客平均出游半径180.82公里,同比增长81.59%;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15.98公里,同比增长167.16%。跨省游客比例达24.50%,较去年同期提高15.5个百分点;83.47%的游客出游距离在100公里以上,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9.73个百分点。
▲ 杭州西湖断桥,图源网络
年初春节出游数据显示,短途游、周边游贡献最大。而根据携程、飞猪、驴妈妈等出行平台数据,“五一”期间用户平均出游半径较去年同期增长25%,中长途跨省游占比超过一半,成为“主流”,其中飞机出行平均距离为1638km,约等于上海飞往呼和浩特的距离,达到4年来巅峰,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便利的交通拉长了游客的出行半径。旅行的“补偿心理”,成为长线旅游的重要推手。从年初春节出行至今,可以看到“大户外”浪潮会是今年的热点,一方面,制造“身边的远方”,依然是文旅商业项目可以持续探索的机会点。
另一方面,消费者更远的出行距离,对于商业本身也就自然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如何提供与出发地差异性和属地专属性的内容,则成为文旅商业在内容运作层面更高的要求。
文化消费驱动凸显
小城市引爆新旅游
除了热门城市,以淄博为代表,曾经的“小众”“冷门”目的地引发关注。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期间的“小众”相关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72%,“冷门”上涨113%。三线及以下城市旅游热度增长迅速,三至五线城市酒店预订同比涨幅均超过150%,连云港、徐州、泰安、上饶、嘉兴等城市旅游商品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20倍。
同时,各城市博物馆迎来“激情打卡”。故宫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山东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馆等国内众多文博景区假期门票连日约满。多个城市更新的休闲街区成为高热度打卡目的地,重庆贰厂文创街区、桂林东西巷、长沙太平老街等等。各地推出的沉浸式演艺、江河夜游、非遗演出等项目也一位难求。
▲图片来源:腾讯位置服务大数据
文化是商业地产价值的第一属性。相比商业功能,文化有更强的辐射力,对于吸引客流形成变现有更强的拉动作用。可以发现,从年初三亚、云南游山玩水、民族风情的休闲式旅游,到如今的历史人文体验,展现了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对于文旅的关注和热衷。
而“淄博烧烤”能够承接住“五一”客流的大考,也一定程度上说明,文旅目的地自身品牌的打造与维护最为关键,把运营服务本身作为产品来打造,将产品背后看似“非付费”的服务作为长线经营,将能带动更大、更持久的价值。
年轻人成为文旅消费主力
带动新兴出行方式
在2023年“五一”假期的出游人群中,学生群体占比显著提升,以机票订单为例,该群体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25%左右提升至今年的30%左右。
从游客总体年龄层来看,80、90后、95后及00后分别占出游总人数的36%、28%、14%、9%。女性用户和00后用户表现出强劲的购买力。女性用户的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2倍,预订金额增长超3倍;00后用户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10倍。“00后”出境自由行产品客单价接近15000元,随之而来的是“特种兵式旅游”“沉浸式旅游”“交换旅游”“CityWalk”等等全新的出行方式。
▲ CityWalk指南贴,图源小红书
年轻人对于“旅游”的定义不断颠覆,一方面是对传统意义上旅行的回归,如“沉浸式旅游”“CityWalk”,身体力行地感知城市、文化,从观光旅游走向度假旅游。另一方面,年轻人的旅行有更明确的目的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旅行作为追求自我兴趣、探索新文化、认识新朋友的方式。做好商业细分,把握旅行、消费背后的深层动因,做好内容的匹配,才能更好地撬动年轻人的到访。
社媒已成出行首要驱动
社媒口碑即为消费口碑
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出行攻略制定方式。艾媒智库《2023中国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行为大数据调查》显示,43.6%的人从小红书、豆瓣、知乎等内容社区平台获取五一旅行攻略。同时,社交平台也成为预订门票的重要渠道。快手和小红书的门票预订客单价高出其他渠道62%以上。
火爆网络的“围炉煮茶”“围炉冰茶”,因平价美味烧烤而让人们纷纷“进淄赶烤”的淄博,被追捧成新顶流的寺庙咖啡......甚至各大文旅局长纷纷投身网络短视频,都离不开社交媒体的曝光和放大效应。
▲“淄博烧烤”“围炉冰茶”“寺庙咖啡”攻略,图源小红书
在数字时代,照片和视频,已经成为内容体验的一部分。能否出片、是否打卡到同款成为消费的重要驱动力,透过镜头,带着情感和故事的视觉呈现成为“旅游凝视”的核心。无论是文旅商业,还是购物中心,在节奏更快、竞争更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更需要讲好品牌故事,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交媒体将故事传播出去,引发情感共鸣。
结语
当“走出家门”重新成为生活日常,具备城市微度假、文商旅融合体验的项目展现了强劲的复苏潜力。消费者也对线下商业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验的沉浸感、文化性、社交性…把握消费力的释放和消费需求的趋势,从一个节日,到日常生活;从一个品类,到商业全生态,促进流量的正向循环,回归长期主义,才是商业胜出的唯一捷径。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五一”消费“热数据”的背后,究竟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 观热点:重磅经济数据陆续发布,超预期复苏能否延续
- 观点:全国平均工资人均超9500元,终于拖后腿的原因搞清楚了
- 官湖社区网格队长潘伟华:急民之所急,将政策送到有需要的人身边
- 重要民生物资CPI冲破7% 民进党当局遏通胀不力引民怨_每日速读
- 世界热点!龙岗教科院签约靖西、德保,共筑“1+2”县级教师发...
- 环球头条:4月信贷料将环比走弱,经济复苏仍需政策持续呵护
- 人口红利赢麻了?拿低工资的中国工人,养出了不思进取的企业...
- 当前消息!乘联会:4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52.7万辆,环比下降3.6%
- 焦点信息:都2023年了,为什么还在看空苏州
- 有我在军歌歌词完整_有我在军歌歌词-全球观点
- 阳澄南岸崛起数字经济新标杆|精彩看点
- 今日开通!长沙首条云巴线全程无人驾驶,串联10余个景点
- 2022年全国规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92492元
- 新北区: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63元-环球看点
- 2022年下半年四川内江市财政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考聘工作人员...
-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14029元-每日时讯
- 乘联会:4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52.7万辆,同比增长85.6%
- “数”说车市丨4月乘用车零售163万辆 同比增长55.5% 微速讯
- 每日速读!AI时代唯 一与你有关的可能是「商业容器」
- 图解 | 我国前4个月进出口增长5.8%
- 游走在「走鬼」和「流动小贩」之间的他们,有望在深圳「转正...
- 当前观察:腾讯「抢走」钉钉的课堂
- 【环球报资讯】深圳高校首家 “四史”学习新基地落户哈工大...
- 芙索特“牵手”华润守护“国之脊梁”,今年将为1000万青少年...
- 「极壳」再获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瞄准户外场景外骨骼装备
- 1个月连开五大跨境仓 菜鸟国际快递再提速_当前速看
- 库里:末节我们只得17分 我必须看录像看湖人防守做了哪些调整
- 2022年平均工资出炉!中部地区垫底,房地产成唯一负增长行业...
- 全球快播:汽车报道:日产旗下互联汽车今年即将接受公共道路测试
- 看点:五一旅游爆火,是否意味经济全面复苏?不是企业裁员最...
- 当前简讯:淄博这项增长,高于全省全国
- 今亮点!南京建邺:“高新”争先,来一场政府企业的“双向奔赴”
- 重点聚焦!深圳“重疾险”升级为“深圳惠民保”!在支付宝正式...
- 国家统计局:2022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水平保持增长
- 观察:A股市场午后跳水:沪指跌1.1%,3400点再度得而复失
- 深圳社会组织力量多维度提振市场消费信心
- 安丘能治白癜风的医院?-儿童节段型白癜风是什么?_全球热推荐
- 产业数字化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机遇 每日报道
- 【环球速看料】私拆承重墙,谁的不能承受之重?
- 数观区势 丨河北跻身一季度“万亿俱乐部”_观察
- 2022年全国平均工资:房地产行业下降,规上企业为92492元-焦点日报
-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平均工资数据 IT业平均工资最高
- 凯辉基金增资法国新奢沙龙香水品牌佩枪朱丽叶-当前播报
- 全球消息!本地生活牌桌,快手「慢半拍」
-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各行业领域平均工资情况|视点
- 快看点丨“SZ防灾杯丨2023年深圳市防灾减灾大型网络知识竞赛...
- 2023加班报告:64%的人周末也在干,年轻人加班有多严重? 环...
- 围观美少女养猪,成了社恐白领的精神马杀鸡
- 瓜分携程
- 焦点速读:保护区里的丛林萌物——海南坡鹿
- 长三角41市一季度GDP出炉,谁“跑”得最快?
- 《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23)》即将发布 环球新消息
- 乌鸦妙嘴女郎电视剧_乌鸦嘴妙女郎全集观看
- 施罗德:预计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快于已发展市场约4%|天...
- 2746.8亿,增速4.9%,济南还是山东第二|天天通讯
- 引领全球仓储智慧化变革 海柔创新让“黑灯仓库”成为现实...
- 疯狂亏损疯狂融资,OpenAI面临开源隐忧|今日热议
- 水贝珠宝商扎堆做直播,八成新商家在3个月内月交易额突破50万...
- 我在城市给垃圾做数字化 动态
- 莱克电气荣获2023年度中国清洁电器领军企业奖
- 火线解读|邵宇:中国出口有韧性 外贸盈余增长快
- 马来西亚经济部长:马来西亚将发展跨境可再生能源贸易。
- 全球观速讯丨长三角41市一季度GDP出炉,谁“跑”得最快?
- 张尚明和他的咸亨酒:传统老酒年轻化|当前关注
- 北京市消协:不得强制消费者“扫码点餐”_环球要闻
- 哈工大(深圳)教授肖淑敏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但凭热...
- 史上最贵ST:222元/股 天天通讯
- 全球速看:一季度万亿城市PK:深圳狂飙,苏州失意,谁在候补?
- 环球实时:支出法GDP:消费55%,资本形成43%
- 每日资讯:第一次买表,正装表怎么选?推荐合集来了
- 金融“活水”激荡产业创新集群“春水” 苏创投“牵手”板块...
- 龙岩市争取中央、省级融资担保奖补资金实现“四连冠”
- 世界消息!勇记:普尔8分钟4投0中 他在季后赛的退步已是大问题
- 江西暴雨致49.7万人受灾 江西联通筑牢“通信堤坝”-世界简讯
- 事实证明,普通人一生,至少会失业4次,要有这三个准备_全球独家
- 深圳人,分别来自全国哪些城市?
- 港金管局拟于本月推出数码港元第二轨道先导计划_最新消息
- 2023年一季度四川各市GDP排行榜 成都排名第一 绵阳排名第二
-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显示—— 陕西创新能力及...
- 股价重挫,格力电器又闹「乌龙」,时隔三年再次「渡劫」_世界...
- ESG与CSR究竟有何不同?前者试图改变世界,后者拯救商业本身|...
- 哪吒S再添纯电新版本,18.98万元轻享高品质出行生活|世界最资讯
- 当前热讯:奥运冠军陈定“代言”!深圳高校“蒲公英·绿色毕...
- 看点:擦边AIGC股价暴涨,云从科技却难逃盈利难题
- 睿跃生物完成4000万美元C轮融资,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领...
- 4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有所回落 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 鱼龙混杂大模型:谁在蹭热点?谁有真实力?
- 2022年度全国优质专用小麦质量鉴评暨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 【天天报资讯】一季度名义增速只有1.8%!淄博,这下打回原形了?
- 台报社论:台湾要“旺经济”离不开大陆
- 积蓄新动能 我国海洋经济复苏态势强劲
- 积蓄新动能 我国海洋经济复苏态势强劲
- 20家车企混战新能源:谁超车,谁翻车?
- 焦点滚动:做一支S基金,会面临哪些难题?
- 【聚看点】一个多极的货币世界,或许比想象中更快到来?
- 「万亿俱乐部」洗牌,谁急了?
- 知名公司被查,竟沦为境外情报机构帮凶!曾冲击知识付费第一股
- 天天即时:潮流运动「上新」,年轻人爱上徒步
- 茅台带个「镇」,买酒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