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猛了!1月中国印钞机狂转大放水,背后有三大隐秘信号
◎智谷趋势(ID:zgtrend) | 震谷子
中国的印钞机已经轰鸣着转起来了。
1月份的金融数据出炉。各个关键指标大超预期,创了新高。
(资料图片)
人民币贷款创下历史上最高的单月纪录(4.9万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创史上第二高(新增5.98万亿元)。
货币供应量(M2)创2016年5月以来的新高(12.6%)。
天量信贷,它又又又回来了!
然而,如果一层一层剥开数据背后的现实就会发现,总体数据越是超乎预期,现实的分化和背离就越严重。
印钞机又再响起轰鸣,但这次不一样。
一般来说,每年的第一个月,社会融资规模都会创下天量数据。因为银行有充足的额度,也愿意提前放贷,打响经济“开门红”。
但政策放开后的这个1月份,数据实在是太惊人了。
社融数据中最核心的一个分项,新增的4.9万亿元人民币贷款,比上一个月暴增了2.5倍,同时也打破了此前的单月新增记录。
遥想去年4月份,新增的人民币贷款,仅有6454亿元。走出大门,恍惚间一切都换了模样。
至于货币供应量M2,仍然在高速增长的轨道上狂飙。我之前在文章中提到,2022年中国M2的余额为266.43万亿元,全年增长了28万亿。而根据央行的数据,1月末的M2余额为273.81万亿元,比上一个月多了7.38万亿。
也就是说,今年第一个月新增的货币供给,就已经是去年全年增量的四分之一!!到年末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光景啊!
数据超越了季节性的变化,因为背后发生了两件不同寻常的事。
首先,央行开始动手了。
1月底,高层亲赴央行和外汇局考察,提到“稳定的预期是市场经济的‘硬通货’”,并要求“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宏观经济稳定作用”。
在随后的2月份第一周,代表银行间短期拆借成本的隔夜利率飙涨到过去两年来的新高。这说明贷款需求上升,银行之间的流动性告别了去年的过剩状态,出现了紧缩。
央行紧急出手,通过逆回购操作在三天之内向金融系统灌入了1万亿元的资金,缓解了流动性紧缩的问题。
这个小插曲,引发了人们对于央行今年是否继续放水的猜测,但也客观上表明,拼经济是今年唯一重要的主题,央行已经在行动。
接着,温和通胀提供了行动的空间。
中国统计局上周五公布,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升至2.1%,比去年12月份1.8%的同比增速加快,且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来到了去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1%,但总体仍算温和。
但另一方面,因为海外需求下降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工业通胀却在下降。1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0.8%,比去年12月份进一步萎缩。
主要由春节假期带来的食品价格上涨拉动的消费通胀,以及工业通缩,都意味着中国的通胀并不算太高,未来在两会后或者二季度进行降息或降准的可能性仍然不小。
其实,如果你读懂了中国的政策周期,就会明白,这些种种的变化早有端倪。
在两会前,最重要的政策观察窗口就是上一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而在去年底的那次会议上,明确提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所以至少对于2023年的中国经济而言,为了恢复合理的经济增速,不管是M2还是社融,增长都会继续超出预期。
中国印钞机,一开年就快速地转了起来。
然而,与印钞的狂热队伍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提前还贷的队伍挤爆了银行柜台。
新年过后,银行里最火爆的业务不是定期存款,也不是房贷申请,而是提前还贷。背后是不断下调的房贷利率和煽风从众的社会情绪。
杭州一位女士,拿着120万,绞尽脑汁想要提前还贷。先是给信贷经理打了十几个电话,各种软磨硬泡,后来直接杀到线下网点窗口。
这种巨大反差背后也许说明,发出轰鸣的印钞机,不一定对应着同样红火的现实。
把金融数据掰碎了再细嚼,一些有趣的事实才会褪去神秘的面纱。
一是企业撑起了绝大部分的信贷。
1月份,企业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分别新增1.51万亿和3.50万亿,双双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住户贷款仅增加2572亿元。企业贷款占总新增贷款的比例已经达到了95.5%。
而根据华创证券的梳理,民企投资目前仍然是同比为负,说明现在跟去年一样,主要是国企在加杠杆。再结合开年各地密集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动不动都是些上百亿的项目,也许新的贷款大部分都流向了这里。
二是住户存款还在创造新的纪录。
1月份,住户存款突破6万亿,达到了6.2万亿元!
这个数据,已经占到了当月新增人民币存款的90%,同时也是去年全年住户存款17万亿的近乎三分之一!
进入2023年,人们预防性存钱的趋势非但没有消失,反而还在加速。这开年第一个月,住户就贡献了九成新增存款,新增贷款占比却不到5%。存贷款的比例分化越来越夸张。
根据@任博宏观论道的梳理,新增居民存贷差从2021年12月以来连续14个月上升,已经从19万亿左右暴涨至如今的近40万亿,比原有的周期性峰值还要多出13万亿元。
(图源:任博宏观论道)
在中国央行的统计当中,广义货币(M2)= 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定期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其他存款。
从这个结构来看,既然预防性存钱的趋势不降反升,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M2还在狂飙了。
存款和贷款之间截然不同的画风,一方面说明房地产的元气依旧没有完全恢复,市场并不像中介们刻画的那么火热,另一方面也说明消费同样没有全面恢复。
三是新增加的货币很难再拉动起跟以往同等规模的经济增量了。这也是未来最值得注意的地方之一。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去年中国M2增长了28万亿,对应的却只是6万亿的GDP增量。“转化”比例为21.7%,是过去30年里第二低。
今年这笔钱,大概率是要超过28万亿的。但最终能否提高这个“转化”比例,还是个未知数。
一边是狂飙的印钞机,另一边是不够丰满的现实。
未来这些政策退潮之后会怎么样呢?
不久前,房企融资“三支箭”统统射了出去。第一支箭支持信贷,第二支箭聚焦债券,第三支箭放开股权。
人们期待着房地产企业快速回血,自己房子的价格也能跟着市场回暖涨一涨。
但事情似乎没有这么简单。就从这开年来看,信贷融资仍然占社会融资的大头,房企债务融资仍不显著。而从住户贷款的情况来看,房地产的需求也确实不像宣传的那么火热。
提前还贷潮更是撕掉了最后一块遮羞布。人们借钱的目的,本质来说就是希望获取更高的收益。当人们的理财收益低于负债利率,便会导致我们上文提到的一切——
资产配置向存款转移,同时提前还清债务。
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资产负债表收缩。这是经济学家辜朝明在《大衰退》里提出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经济体系中失去了借款人。
中国要避免跌入曾经的负循环,今年这个关键之年一定要用尽一切办法把社会的信贷信心拉回来,让人们敢于加杠杆去投资和消费。
许多人没有留意到,2023年1月起,央行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了金融统计范围。
要有足够多的数据,统计才有意义。在这些金融机构被纳入统计的背后,更多的刺激动作,也许已经在路上。
参考资料:
任博宏观论道:勿妄喜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太猛了!1月中国印钞机狂转大放水,背后有三大隐秘信号
-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中长期信贷造就1月金融数据“开门...
- 天天热议:最新年度用电账单,谁的“含金量”更高?
- 【全球聚看点】中国城市科创发展指数发布,北京居首
- 重大投资项目如何“四两拨千斤”
- 热讯:2023年广东消费论坛暨广东3·15晚会启动仪式举行,多维...
- 城市24小时 | 增速垫底,郑州怎么了
- 我终于听到了央妈印钞机的轰鸣声
- 当前快讯:政前方 | 山东16市2022年GDP公布:青岛强势领跑,...
- 每日看点!海关总署:大力助企纾困,积极支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 珠海这项排名,全国地级市第二!
- 世界热讯:叮咚买菜Q4实现全面盈利,2023年聚焦食品消费新趋势
- 央地投资方向明确!一季度基建投资有望两位数高增长
- 21.5万亿元!“狂飙”的重大项目投资如何“四两拨千斤”
- 全球看热讯:数读|24座万亿城市2022年成绩单出炉!哪六座城...
- 【新视野】2022年GDP30强城市排名出炉
- 焦点热讯:昌平人到底多有钱?去年收入涨了消费却降了?!看看...
- 世界今日报丨海尔三翼鸟全球首个4.0智慧家庭体验中心在广州亮相
- 焦点讯息:2022年度中国杠杆率报告:资产负债表“躺平”与宏...
- 看点:两会前瞻|围绕人口负增长问题,代表委员将如何建言献...
- 今热点:东莞镇域经济图谱:先进制造力撑“头部”镇街扩优势...
- 每日信息:赣榆区,正在狂飙!
- 南航升级机上自助升舱服务,1分钟完成全部流程
- 热门看点:中集世联达亚洲区总部落户新加坡
- 当前快看:“浪漫经济”哪家强?深圳“约会餐厅”预订热度涨...
- 每日头条!视频|31省存款余额情况:广东省突破30万亿大关,北...
- 环球百事通!2022年山东16市GDP最新排名公布!德州位居第九
- 【环球新视野】《新能源决策参考》(7期):两部委推动企业建立...
- 天天关注:春节到元宵,消费66亿元!上城“四首经济”激活消...
- 2023「投资界S50女性投资人」征集活动正式开启
- 世界热议:2022年宏观杠杆率“前高后稳”,居民存贷款背离今年...
- 重庆大足区2022年出生人口减少过半,统计数据“失真”?
- 闪电评论|在春天里看山东锚定发展不放松,稳定经济向前冲
- 【关注】马光远:我听到了央行印钞机轰鸣的声音
- 全球观点:资源被垄断,才是今天经济和民生困局真正原因
- 每日看点!钱,突然增加了!股市楼市出现积极信号
- 房贷欠账不还银行会怎么办?房贷还不上如何办理延期还款?
- 热门看点:湾区金融速览|人行、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金融资...
- 天天快资讯丨广东4城在列!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前20...
- 房贷办延期还款需要怎么做?为什么房贷尽量别逾期不还?
- 网贷延期还款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延期还款申请方法介绍
- 焦点滚动:陈茂波冀预算案为香港复苏提供稳定的铺垫和引领
- “停息挂账”后征信上是什么状态?办理“停息挂账”需要怎么做?
- 要闻速递:同比上涨2.2%!1月份青岛市CPI出炉
- 个性化分期的详细内容是什么?信用卡办个性化分期的流程是什么?
- 2022年全国市场交易电量共5.2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
- 办个性化分期后还能再办卡吗?个性化分期会影响征信吗?
- 银行是怎么处理贷款逾期的?哪些人可以申请信用卡停息挂账?
- 微资讯!王慧文放话:我先投3个亿
- 每日速读!派迅智能获数亿元B轮融资,赛富投资基金领投
- 网贷申请延期还款的流程是什么?申请延期还款容易通过吗?
- 观点:沙漠之花的演员有哪些?沙漠之花演员介绍?
- 2023年2月13日光大银行外汇牌价一览 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多少?
- 个性化分期银行不通过怎么办?个性化分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全球新资讯:米祖是几线品牌女装?米祖品牌资料介绍?
- 停息挂账又被叫做什么?银行拒绝停息挂账后还能再申请吗?
- 通讯!陈江河和骆玉珠是什么电视剧?讲述了什么剧情?
- 世界动态:古惑仔有哪几部电影?古惑仔新传电影是什么?
- 穆桂英十二寡妇征西的演员有哪些?穆桂英十二寡妇征西的演员介绍
- 环球今亮点!2月13日恒丰银行外汇牌价一览 恒丰银行人民币美...
- 广发银行外汇牌价一览 2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多少?
- 环球今日报丨渤海银行外汇牌价一览2月13日 渤海银行人民币美...
- 焦点速递!策乐男鞋属于什么档次?策乐品牌资料介绍?
- 当前视点!diesel牛仔裤什么档次?diesel品牌资料介绍?
- 当前动态:「国民认证」 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重庆科技成...
- 金鹰基金旗下4只产品获海通证券三年期、五年期“双五星评级”
- 秦香莲是什么剧?讲述了什么剧情?
- 大护法讲的什么故事?大护法剧情介绍?
- 世界热资讯!捉迷藏是什么电影?捉迷藏讲述了什么剧情?
- 聚焦:2月13日中国银行外汇牌价一览 今日人民币美元汇率多少?
- 环球热头条丨《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2022》发布,上海多项指...
- 多地披露1月财政收入:有的下降超一成有的增收近四成
-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发布,北京连续多年居首
- 广东“百千万工程”丨全国百强县博罗立下新目标:2024年跻身...
- 环球速看:又有Robotaxi公司裁员过冬:吸金278亿成立,团队来...
- 周鸿祎不想被淘汰
- 天天即时看!2023年,预制菜市场发展的六大主流趋势
- 瑞幸抄后路,留给星巴克的时间不多了
- 汽车智能化技术公司「镁佳科技」获D1轮融资,M31资本、之路资...
- 环球观速讯丨二年级娃学烹饪、三年级娃下农田、六年级娃当义...
- 全球通讯!牛啊!龙港,在温州拿下2个第一
- 世界头条: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升级步伐持续加快 苏北地...
- 滚动:杨博光:1月中国CPI环比转涨,内需提振下首要关注什么?
- 江西诞生首个GDP破千亿开发区
- 鲜菜瓜果飞机票价格涨幅较大 1月南京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
- 开学第一周,这所学校萌娃都去遨游“太空”了!
- 世界观速讯丨圳经观·开门红 | “铆着一股劲往前冲”
- 1月份福建省CPI同比上涨2.4% PPI同比下降0.3%
- 当前焦点!31省市存款盘点:广东省突破30万亿大关,北京住户人...
- 绝地反击,舟山“急了”!
- 全球观点:洞见湾区丨推动数字消费高质量发展,助力大湾区消...
- 天天观点:新闻观察:国内生产总值30强城市出炉
- LTG GoldRock教学场:竟然还有因为一朵花发生的经济危机?
- 天天热门:【开好局 起好步】江苏:强外贸重创新 促经济高质量发展
- 当前简讯:陈宇良“173计划”,减少土地财政依赖,让上海实现...
- 热推荐:毕马威料香港本财年录赤字1209亿港元 比港府原本预...
- 今日要闻!榜单!2022年山东16市地区生产总值,看看烟台是多少——
- 全球动态:江西广播电视台携手深企全面开启省台级元宇宙战略合作
- 人民币兑换南非兰特的汇率是多少(2023年2月13日 更新)
- 环球百事通!人民币兑泰铢实时汇率查询 2月13日泰铢今日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