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动态:负债过高、消费下降,终于有专家替老百姓说话了!
作者 | 梳子姐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专家说胡话。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两年,“何不食肉糜”的专家太多,他们一会让低收入群体把房子租出去赚钱,一会让老百姓把存款拿出来买房,一会让农民城里买房开车种地,馊主意出了一箩筐。
专家让人反感的主要原因并非学术不精,而是心术不正,屁股坐歪,总想着如何从老百姓兜里掏钱,从来没想过怎样反哺人民群众。
昨天,2023(首届)长白山高峰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的一席发言,终于让人听到了接地气的大实话。
李扬分析认为,中国消费增速呈现逐年下降之势,启动消费增长是一项艰巨任务,主要受三个方面问题影响:
一是居民收入水平增加不快,物价涨幅高于收入涨幅;
二是房价高得离谱,居民债务负担很重,偿债压力较大;
三是疫情反复,从根本上侵蚀了居民收入水平增长基础,抑制了消费能力。
虽然GDP总是每年不停增长,可是对大多数普通居民来说,收入到底有没有增长,增长有多大幅度,生活水平有多大改善,压力负担有没有减轻,能把这几个诛心的问题回答好才是经济民生的关键。
李扬作了数据对比分析,2020年我国居民的“债务余额/可支配收入”为137.9%,同年“债务还本付息额/可支配收入”高达15.0%,而美国数据分别为95%和7.5%。也就是说,我国居民赚100块钱,要拿出15块还债,如果算上房贷负债,可能“债务还本付息额/可支配收入”要超过50%。
这些概念和数据或许有些抽象拗口,作为普通老百姓,只需要算好自己那本小账就行,每个月到手的工资除去房贷、车贷能剩多少?剩下的这些钱除了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等必须开支,还有多少可以自由支配用于提升生活品质?
如果活着只是为了赚钱,赚钱仅仅能维持活着,只能满足最低生活需求,那么生命的色彩将变得灰暗单调,幸福的味道将变得枯燥无趣,更奢谈其他精神层面的追求。
与一位从事旅游业的朋友交流时,他说过去三年公司赔了两个亿,硬咬着牙把3000员工养活下来,现在旅游业人气上来了,消费能力还不够高,大病初愈需要恢复元气。
这也与宏观数据形成印证,春节假期国内旅游3.08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国内游收入3758.43亿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很明显,出来的人大幅增多,可是花钱消费却少了一大截。
居民收入上不来,消费从何而来?
准确地进行定义,疫情结束后只有报复性出行,没有报复性消费。摘下口罩,走出家门,最主要的是情感补偿,心理纾缓,而消费则囿于现实变得更加趋于理性。
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也有一句话直抵人话:消费不能靠刺激,老百姓若有钱会主动消费。
他主张,不宜再搞资本密集和非急需的大项目,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可选择一批劳动密集度高、公益性强的公共服务及建设项目,如清理改善城乡社区环境、植树造林,以及必要的公共设施等,主要吸收失业者参加。
因此,刺激消费始终是个伪命题。
老百姓日子过舒坦了,有了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自然水到渠成,何须刺激。
若是非要掏空居民腰包里的最后一块铜板,这样的刺激消费与饮鸩止渴毫无二致。
一个好的社会,不在于创造多少财富,而在于减轻多少生活成本,让人活得安然幸福。
直戳问题本质,从不歌颂恭维。当前并不缺少有本事、有良知、有眼光的专家,他们的思想走进决策之时,才是百姓之幸,黎民之福。
与民休息、还利于民、藏富于民,是经济恢复的必由之路。
- End -
只为苍生说人话!
@关注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为防失联,请添加作者微信:
YSL20201720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世界动态:负债过高、消费下降,终于有专家替老百姓说话了!
- 速读:社论:吸引外资需在“三量”上下功夫
- 当前播报: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疫情三年,中国...
- 即时焦点:广西—文莱经济走廊建设结硕果 助力中国—东盟东...
- 全球聚焦:2023广东高质量发展(下)
- 全球讯息:(经济)专访:疫情三年,中国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
- 今日报丨人口萎缩对我国经济影响有多大?会影响养老金和医疗...
- 世界微动态丨可身份识别、自动升降!首款搭载指纹识别技术的...
- 天天亮点!他卖房卖车创业,优必选终于要IPO了
- 环球动态:中国人为什么不敢消费?专家:居民负债太高,收入太少
- 【环球播资讯】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
- 焦点关注:专家:中国居民负债太高,挣100有50要还债!网友:...
- 全球热点!2022年国家财政收入20万亿,支出26万亿,不够的钱...
- 因为彩礼谈崩,我分手了
- 【速看料】新造车需要旧势力
- 每日热讯!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明起正式与内地全面通关 预...
- 人口下降会带来什么问题?
- 央行报告:2022年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1%,个人房贷及消费贷增速回落
- 环球热点!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明起正式与内地全面通关,...
- 全力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 深圳发布金融科技专项发展规划(2023-2025年)
- 观察:专家称年轻人工资低可能是能力不够?
- 排队数月也要提前还贷,房贷族要跟吗?
- 2022年,我国轻工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万亿元
- 居民负债高,经济发展演变成了豪门盛宴
- 【当前独家】谢逸枫:17座城市常住人口破千万!哈尔滨人口跌...
- 世界热文:兔年,广告营销需要关注的七大趋势
- 数字人民币新春促消费活动合计超1.8亿元
- 环球观天下!2022年全国GDP十强城市公布:武汉超越杭州,重庆...
- 2022年福建各市GDP排行榜 福州排名第一 泉州排名第二
- 世界快看点丨【奋进江苏起春潮】落细落实 江苏各地跟进发布...
- 当前短讯!中物联:1月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为100.4% 预计企业盈...
- 环球最资讯丨湖北省去年实际使用外资26.45亿美元
- 【重磅前瞻】1月CPI公布;A股首份2022年年报出炉
- 2492万!甘肃省常住人口增加2万!多地喊话游子:欢迎回家!
- 今日观点!退休人员可领“医保一次性差额补贴”?假的
- 全球球精选!外眼看中国经济:中国市场非“可选”是“必选”
- 【焦点热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尽管人口下降和生产力放缓,...
- 合肥出台政策措施“提信心拼经济”
- 全球滚动:大连沈阳经开区入选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20强
- 天天微资讯!在中国,月收入1万是个什么样的水平?实际和想象...
- 环球信息:药品耗材集采开展5年 累计降低药耗费用超4000亿元
- 春节长假后A股成交量大增 北上资金和融资客净买入逾700亿元
- 天天微速讯:春节假期超3亿人次出游 旅游“迎春”开门红如何...
- 即时:专家谈中国居民负债太高,网友们为专家难得的一次实话点赞
- 天天热点评!一周创投回顾 | 融资总规模超342.69亿元,红杉...
- 春节仍在求职的大学生
- 每日报道:@灌南人,数字人民币来了,你知道怎么用吗?
- 天津激发社会资本投资
- 讯息:社科院专家李扬:中国居民负债率太高,赚100元,50元要...
- 【全球报资讯】任泽平:以后工作到65岁是常态
- 春风照拂 万物生长
- 【直击引领区】2022年浦东GDP超1.6万亿元
- 今年全国电力供需或总体紧平衡
- 环球通讯!火力全开,拼经济!|南方荐读 佛山一周(1月28日...
- 今日讯!为什么人们不敢消费? 专家:我国居民赚100元,至少...
- 世界短讯!郑州雄心勃勃想超长沙,没想到差距越来越大了,硬...
- 实时:湖北地市三强GDP出炉:襄阳领先宜昌优势扩大,荆州开始...
- 当前聚焦:垄断国企何时能低下高傲的头颅,为民生多做些贡献?
- 环球热讯:合肥发布“提信心拼经济”九条措施 涉及消费、企业...
- 【时快讯】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时代,四川破例允许未婚先育,...
- 2022年各省GDP出炉,江苏或将超广东,福建湖北四川“混战”中
- 光大银行外汇牌价表一览 2月4日光大银行美元汇率多少?
- 热点聚焦:渤海银行外汇牌价表 2月4日渤海银行人民币美元汇...
- 消息!广发银行外汇牌价表 2月4日广发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恒丰银行外汇牌价表一览 2月4日恒丰银行人民币汇率多少?
- 天天观速讯丨中国银行外汇牌价表一览 2月4日中行人民币美元...
- 焦点资讯:优势产业开年“添把火”,江苏经济爬坡过坎增底气
- 全球讯息:31省份经济成绩单出炉!
- 兰世立:东北的当务之急是要号召国人再来一次闯关东
- 数字人民币再更新,新增元宵红包封面
- 当前最新:专家称居民赚100块要拿出超过50元还债,网友:终于...
- 湖南浏阳出台“民营经济十条” 一亿元奖民营企业
- 天天亮点!李扬:如果居民收入不增长,消费从何而来?
- 【世界时快讯】融入生活提振消费,多地狂撒数字人民币红包、...
- 世界观热点:曲靖市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领跑全省
- 2022年中国GDP城市十强确定!重庆武汉实现突破,看看有哪些城市
- 当前观察:中国居民收入的五档划分,从数据看差距
- 湖南浏阳出台“民营经济十条”,一亿元奖民营企业
- 天天热点!欧元兑人民币汇率是多少 2月4日欧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
- 排名第6!合肥GDP全年突破1.2万亿!
- 快播:加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 2月4日加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 人民币兑换南非兰特的汇率 2月4日南非兰特汇率查询
- 每日速讯:新加坡元兑人民币实时汇率 2月4日新加坡元汇率走势
- 【全球速看料】澳元兑人民币实时汇率 2月4日澳元汇率走势图
- 【速看料】大洗牌!2022GDP十强城市出炉,二十强有两城仍未定...
- 闵行23家企业被认定为新一批上海市民营企业总部 数量居全市第一
- 环球微资讯!溧阳市: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6.22亿元
- 【新视野】“开局起步争一流”系列报道(一)金坛:更快!
- 爱奇艺能否「狂飙」
- 深圳“湾区超级灯会”搜索热度进入全国TOP5!元宵赏灯折射旅...
- 摆脱“县级市思维”是“最牛县级市”的生动实践
- 全面注册制下,壳还值不值钱
- 全球微头条丨ChatGPT杀疯了,两个月引爆千亿美金新赛道
- 天天头条:37岁,她正式执掌桥水基金
- 环球视点!【昆明两会】 今年昆明GDP增长预期目标建议为6%
- 环球即时:付鹏:美国的金融市场为什么能站在全球金字塔的顶尖?
- 谢逸枫:2022年24座万亿GDP城市排名大洗牌!重庆超越广州
- 当前热文:劳动人口减少666万,最猴急的是谁?
- 当前聚焦:深圳市机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杨威:扎根深圳创新沃...
今日要闻
- 世界动态:负债过高、消费下降,终于有专家替老百姓说话了!
- 速读:社论:吸引外资需在“三量”上下功夫
- 当前播报: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疫情三年,中国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 即时焦点:广西—文莱经济走廊建设结硕果 助力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发展
- 全球聚焦:2023广东高质量发展(下)
- 全球讯息:(经济)专访:疫情三年,中国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重要贡献——访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
- 今日报丨人口萎缩对我国经济影响有多大?会影响养老金和医疗保险吗?一起来看
- 环球动态:中国人为什么不敢消费?专家:居民负债太高,收入太少
- 【环球播资讯】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 焦点关注:专家:中国居民负债太高,挣100有50要还债!网友:终于说真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