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头条:学历贬值的年轻人,后悔考研了吗?
“学历贬值”问题,正困扰着一大批研究生。
近期频繁有人晒出自己大学毕业时手握多份offer,研究生毕业时却面临工作岗位少、薪资甚至还不如本科时期的经历。
如某网友分享,“三年前211毕业的我手握腾讯、滴滴、阿里、字节四个意向,offer从34.5万到45万,但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保研究985。三年后的现在,只有两个offer,都是边缘部门,年薪均未超过35万。”有网友对此调侃,“莫非这就是知识改变命运?”
(资料图)
如今,研究生越来越多,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近日,深燃跟5位就业经历颇为坎坷的研究生聊了聊他们的心路历程。
这中间,有人学术功底扎实,却因为实习经历不够丰富被嫌弃;有人在高期待一次次被现实教育之后,甚至认为研究生身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累赘”;还有人本科毕业offer多得拿不过来,研究生毕业却零offer,预期月薪也从8000元降到了5000元;更有人功课优秀,实习经验丰富,仍旧找不到工作。
在这样的形势下,他们后不后悔考研?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如何?以下是他们的分享~
没有因为是研究生被高看一眼,
反而觉得是一种“累赘”
瓜瓜|27岁 北京 广播电视专业
我是2022年毕业的985院校研究生,所选的还是全国排名数一数二的重点专业,所以一开始我给自己定的工作预期不低,目标是国内几家比较出名的单位,结果,我都把简历投过去后,都石沉大海了。
最开始我还觉得,投几份简历,最多两周多就能找到工作,结果花了快三个月。数了数,我大概在BOSS上投了300多份简历,在线下投了30多份,面试了30多家公司。
找工作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在受挫。
先是发现符合自己心理预期的岗位非常少,而且各大公司对专业性的要求很高,他们更希望招有一定经验,基础好的员工。然后是薪资,我*份工作到手薪资是8000元,和同期入职的本科生一样。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研究生身份是一种“累赘”,一方面是自己的高期待,不论是薪资待遇还是岗位,都高于本科生,另一方面是外界的期待,爸妈、同学、朋友都觉得我是985高校的研究生,找到最差的工作也能月薪过万。结果工作不仅不符合我对研究生身份的认知,爸妈也觉得上得很不值。
用人单位不会因为你是研究生就高看一眼,工作经历和产出是最重要的评判标准,这是我的亲身经历。
我去面试过一家规模不大的私企,在和公司负责人聊了一个多小时后,他让我简要介绍一下他们公司的优缺点,我没怎么准备,说的磕磕绊绊的,结果对方说,“你们这些好学校的研究生,很多都眼高手低,前两天我们面试了一个本科生,为了这次面试,他专门做了一个文档,里面有我们公司和其他公司的详细对比,自己的见解也非常全面。就凭这态度,他就更合适我们公司。”
我觉得研究生找工作难,主要是预期太高,总觉得研究生找工作不难,就像刚毕业时,我不会降低自己的薪资标准,一定要月薪上万,但随着难度的加大,我现在觉得到手七八千就行,但我不会降低自己的职业期待,会更看重工作带来的成长价值。
还有年龄上的压力。我之前入职过一家公司,带我的老师比我还小一岁,因为他是本科毕业工作了两年,资历深,但这种落差,让我被他带很有压力。每次我交上去的文件都会被改好多遍,被他说存在很多问题,但他并不是该专业毕业,学校和学历都没我好,而且感觉我俩对同一问题的认知很不一样,我觉得自己很憋屈。
现在大家都说学历贬值,我觉得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用人单位上,越来越少的企业将研究生、本科生作为招人标准;其次是个人能力,近两年很多研究生都是线上授课,一些实践性强的专业,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提升;还有便是这两年,各大院校扩招明显,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多,本身就是一种贬值。
但我不会后悔考研,因为它让我学会了自主学习和搜集资料的能力,考研完全是一个人的事,自律性要求很高,而且我的本科学校是二本,在竞争上没有优势。
我觉得要是否考研,客观和主观两方面都需要考虑清楚,要判断自己已有的东西能否够得上自己的目标,如果凭借本科学校和四年内获得成就,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也能给自己未来的提供价值,就没必要考研;二是对自己的判断,是否能有足够的耐力和学习力,去和近千人抢夺一个上岸名额。
面试官更在意实习经历,
而不是在核心期刊发论文
小红书用户“迷茫的八毛”
27岁 青岛 艺术学理论专业
2018年教育学本科毕业时,我去招聘会看了几次,拿到的offer都是培训机构的老师,不感兴趣,就都没去。当时同学考教师编、去私立学校当老师、去培训机构当老师,就业率还蛮高的。
我选择考研,最初报的是上海某211电影学专业,但没考上,被调剂到杭州某双非一本,学艺术学理论专业。
2021年,我研三,开始找工作。
最开始,我以为学完就可以拍电影,后来才发现学的都是理论相关的,没钱也没资源,很难拍电影,其他的我也不感兴趣,一度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当时互联网行业薪资比较高,大厂又有光环,身边很多同学想去大厂,所以自己也有点蠢蠢欲动,想进大厂做运营,期待年薪20万左右。
现在想来,当时自己对行业没有认识,比较理想化。
研三之前,我没有怎么考虑过找工作的事情,研二上学期,我在欧洲当交换生,到研二下学期回来,正好是国内疫情比较严重的时期,父母不让我去外地实习,所以我在实习经历上也有点欠缺。
这成了我找工作比较大的阻力。投递了20多份简历,面试了10多个公司,很多岗位要求名校,还要有大厂的实习经历,我都不符合,也没感觉到作为研究生的优势。
比如面试官会问我,有没有相关的作品、做过什么项目、自己有没有运营过什么个人账号,基本上不会问专业相关的知识。我的导师很厉害,读研期间,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面试的时候还重点强调了一下,结果发现面试官根本不感兴趣。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商业环境和学校里,要的东西完全是两套逻辑。
后来,我用了两个月找到了工作,去了广告行业内还凑合的一家私企做品牌策划,薪资只比公司的本科生多1K。目前我待了一年,感觉也没发挥多大价值,不过相比之下,领导还是会更重视我一些。
对于读研,我还是有些后悔。考研让我比别人多了三年的校园时光,在学校肯定比在职场上过得更纯粹更快乐。但是对于就业来说,错过了三年,也错过了宝贵的试错期和成长期,我们这个行业更看重工作经验,没那么看重学历,所以会觉得读研有些浪费时间。
我还发现,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和应届研究生相比,本科生工资更高。疫情影响下,市场由增量变存量,很多企业要降本增效。本科毕业就工作,最起码还能赶上一点行业红利。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要不要考研,我建议不要闷着头考研,先做好职业规划,看看读研是不是必须的,如果不是的话,还是谨慎。
本科毕业offer拿不过来,
研究生毕业零offer
Amber|29岁 西安 翻译专业
我2016年本科毕业时,有很多大公司来学校招聘,我拿到了很多offer,月薪普遍在8000元以上,有的能达到1万多。当时为了稳定,我去了一所高校做行政,做了半年发现自己的价值很难发挥出来,又出来找工作,依然很快找到了一份教培行业的工作。
进入职场将近三年后,我觉得自己能力有些退化,还需要继续提升,于是备考了研究生。2020年入学,到去年研究生毕业,也了解到就业形势不好,去年下半年一直在准备考公,结果竞争压力太大,最后没考上。
等到我今年重回西安就业市场想找工作,却发现市场完全变了。
过去两三个月里,我投了无数份简历,但最终进入面试的少之又少,而且至今也没有拿到一个offer。研究生学历,在找工作时我并没有觉得有优势,常常和本科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企业在决定录取一个人时,可能很多其他因素都比学历要重要。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去面试一个编辑类工作,当时笔试已经通过了,面试时我以为是会问一些专业问题,还花了很多心思准备,结果面试官从头到尾问的都是“你对加班什么看法”、“你的兴趣爱好比较多,如何平衡兴趣和爱好”这类问题。
当时一起面试的还有一个本科生,她表现出来的专业让我印象深刻,但和我一样,可能对于加班表现出了一些抵触,最后我们俩都没收到offer。
我还看到一些公司在招聘翻译时,要求是大专以上学历皆可,但去面试的不乏硕士。现在翻译软件越来越多,借助工具,工作很多通过四六级的人就能完成,公司在招人时,就更加看重是不是能够适应公司的文化。
而且由于我是大龄考研,现在重新找工作,也常常会因为婚育问题被拒。很多企业问到我有男朋友,便会片面地认为我接下来就面临婚育,可能影响工作状态而拒绝我。
整个上半年找工作,我常常怀疑是不是当初不该去读研。当下的社会环境几乎没有试错空间,一步赶不上可能步步都是错。
研究生两年,我有一种这两年被浪费的感觉。我就读的学校,很多老师还是拿着十几年前的PPT讲课,根本不了解市场的变化,只是填鸭式教育,似乎我们都是为了最后的一张毕业证共同努力。
但是,在那时如果没有选择考研,我可能也会后悔。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只能向前看。
我现在找工作,已经把薪资预期调整到了5000元,接受适度加班。以前从事教培行业时,我下定决心再也不当老师,但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我可能也会重新考教师编。
手握多个大厂实习经验,
但大厂高薪神话没在我身上实现
咖喱|25岁 北方某城市 传媒专业
我研究生的学校是一个普通的双非一本,传媒类专业,现在毕业快两年了。
考研的原因一半是自己不想离开校园,加上我对本科学校不满意。另一半是大势所趋,我们当年全专业能有超半数的同学在考研。倒也不是因为别人考我就考,而是那种氛围很好,大家会在群里聊政治题,互相监督背专业课,即使考同一个学校,也会惺惺相惜。
我没上岸*志愿,最后也没二战,选择了调剂。上学期间,我两个假期都去北京的头部大厂实习过,大四那年也去过一个大厂,总之在实习履历上,我应该算不错的,我身边好多同学在研究生毕业前一个大厂经历都没有。
但我的规划还是考公考编,留在家。快毕业的时候,我也象征性地参与了几个面试,面试官对我的评价都不错,不过当时聊薪资就让我比较意外了。都说大厂喜欢招在大厂实习过的员工,可我在对答如流一切顺利之后,对方给我开的薪资,税前基本在1W左右。我的期待薪资是税前1.2W,这还是我从学长学姐那里打听过的数字,同届的情况我也问过,他们甚至觉得我要的算少了,应该不难找工作。
也正是因为毕业前找工作对薪资不满意,我更坚定要考公,至少在家工作对薪资的需求没那么高。考了一年多,国考省考事业编都尝试了,过程还是比较坎坷的。而且我一直在两手准备,没有放弃过看北京的机会。互联网企业、新媒体我都看过,还了解了一下公关岗,也聊过家乡这边的国企,一直找工作也是不想让自己和外界的信息断联。
问题有两个。一是薪资实在出乎我意料,有一家公司只给我税前7K的薪资,还是在明确知道我是研究生毕业的情况下。他们的意思是,学历不重要,能力至上,现在研究生也很多,竞争力一般。已经工作好几年的大学同学告诉我,2018年北京本科生薪资就普遍在税后6K-7K了,2021年研究生还是这个水平纯属骗人。反正当时能接受我期待薪资的公司很少,好几家都说是加上绩效才能达到。
二是有一些不太合规的公司,让我毕业先试用一段时间,先不签正式的劳动合同。我当时也纠结过,毕竟我在考公,找份工作先做着也无大碍,但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划算。国企是*会把我的研究生学历放在眼里的,但人家没看上我。
就我找工作的经历而言,我有时候都忘了自己是研究生毕业,企业定薪随心所欲,也没有重点问我研究生期间的经历。我反思可能是我的学校一般,企业或许只会觉得985、211毕业的更贵,我们这种甚至不如名校本科毕业的学生。
去年我上岸了,以后也没有去私企的打算了。在工作中学历并不重要,你也不会时常想起自己是研究生,别人是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太多了,感觉以后“贬值”的情况会更严重。我觉得该考还是要考,多读点书,见识不同学校的氛围,都是为了自己。
研究生学历好像带给了我什么,
好像又什么都没有
南乔|25岁 成都 管理心理学专业
我本科是一个二本学校,在四川某985院校读的研究生,今年6月份正式毕业,专业是管理心理学,目前还没找到工作。
从去年秋招开始我就在海投简历了。投出去上百份了简历,反馈并不多,最终只有一个证券销售岗通过了面试,我本科是学经济的,这个工作等于和我的研究生专业没有任何关系,我觉得这个领域比较依赖资源,和我不太匹配,就拒了。
今年以来我先考了烟草公司,没考上。后来我大概又投了有近两百份简历,只有一个公司走到了最后,我的期望薪资是税前8K-12K,对方给我的是税前7K,薪资没谈拢。
找工作中有两个经历特别打击我。一次是一个公司来我们学校招聘,HR跟我前面的一位女同学聊得很好,我听下来觉得她会的东西我也都会,甚至我的经验比她还丰富,但到了我,HR说“你把简历放在这儿就行了”,我跟他自我推荐了几句,他说不用了,要不是你是XX大学的研究生,你这样的简历我根本都不会收。后来才了解到是因为我本硕专业不一致。
第二次在一个国企招聘会上,我看到对方的工作人员把我和一些人的简历摘出来了,最后说念到名字的留下来参加下一轮面试,没有我。我过去询问,对方说他们已经招过心理学专业的了,其实这个回答很敷衍,我来之前这个企业给我们学院的老师发消息,还说我们学院的所有专业都需要。
我觉得很委屈,研究生学历好像带给了我什么,好像又什么都没有。我们可能之前享受了一些福利,我本科和研究生都赶上扩招,当时觉得自己好幸运,但现在毕业的人也多了,学历又开始贬值了。
我的研究生生涯没有浪费时间,我在学校也很用功的,奖学金都拿了,论实习我也算班上非常卷的人了,我有三家还不错的企业实习经历,每一段实习的领导都觉得我能力很强。
甚至于我都怀疑是不是我的简历里有我之前创业比赛还有做工作室的一些经历,人家会觉得我不够稳定,我今年把这些都删掉了。简历也给我的朋友、师兄、导师都看过并修改过了,我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我觉得一方面是近年来整个市场上岗位在减少。我研究生*年找实习,有七八家联系我,五六家都通过了,我开始实习后还接到了好几家大厂的实习邀请,去年我发现竟然找实习都有点难了。
第二可能是我个人预期问题。我觉得我的预期是正常的,本科毕业我就可以找一个月薪六千的工作,当时我什么能力都没有,现在我已经有了实习期间的基础,我感觉我的能力可以匹配8K-12K的薪资,所以没有计划调低预期。
还有就是我想留在成都,而成都现在整体工资不算高也是一个原因。我是四川人,之前在外省读本科感觉没有归属感,所以我没有去尝试别的地方的工作机会。
我已经遇到了两个HR说我适合创业了,大半年的时间也让我对找工作不抱希望了,我接下来可能会考虑自己创业。
关于要不要考研,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真的在学术上有追求,就考研考博,走学术道路。如果考研只是为了提升学历找工作,或考公考编,就没什么必要。本科出来就业,在里面深耕几年,把自己的核心优势展现出来也完全可以。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瓜瓜、Amber、咖喱、南乔为化名。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全球头条:学历贬值的年轻人,后悔考研了吗?
- 美食荒漠之争,北深杭谁会拿第一|焦点观察
- 世界关注:张向晨:未来国际贸易的形势将是数字化的、绿色的...
- 周铭山:监测乡村振兴债务风险,建立乡村债务风险防控机制-每...
- 【全球新视野】闻令即动,以练促训!龙华区观澜街道开展突发...
- 朝阳区望京街道互助家园启动 政企联动打造家门口的一站式助...
- 临沂市兰山区入选2023全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
-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氛围浓 西洽会上,烙下更多“双...
- 救命,这头号渣男,竟然也能洗白
-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氛围浓 西洽会上,烙下更多“双...
- 煤层厚度55米,亚洲第一露天煤矿,连续挖掘118年后,如今怎样了
- 一公园着火,香山街社区保安员及时处置火情受嘉奖 前沿资讯
- IN视频 | 深圳市福田区退役军人红星志愿队成立应急救援队
- 硼基生命 环球报道
- 【新视野】农村如何应对人口变化新趋势
- 环球新消息丨苏丹冲突双方达成为期7天的停火协议
- 全国助残日||关爱残疾人 传播正能量
- 【全球报资讯】获奖连连!深圳中学学子闪耀国际竞赛舞台
- 头条:刘诗诗淡定比baby强
- 鞍山轮胎厂家排名_鞍山轮胎好吗|今日快讯
- 兴化全市户籍人口148.73万人,比上年减少2.11万人 天天速看料
- 用电数据折射南方区域经济活力
- 天天快消息!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
- 全球速看:最高266元!宁波发放数币消费红包、满减券、地铁通...
- “520” 致敬最可爱的人!今天,60多位老兵在富阳相聚,平均...
- 动态:吴晓求:监管改革凸显金融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 利物浦vs维拉首发:萨拉赫、加克波、迪亚斯先发,菲尔米诺替...
- 世界速讯:王一鸣:疫情冲击不可能一日修复,经济恢复也不能...
- 王一鸣:恢复和扩大内需是经济持续恢复关键,可适当加大财政力度
- 中国武术五大门派排行榜:武当派居第一,少林派排第二 环球...
- 哪些城市居民存款较多?京沪超5万亿,这个城市人均存款达16万元→
- 对话国泰君安何海峰:中国经济企稳回升,重点看好七个产业
- 山东老乡,第七个IPO来了
- 好酷的铠甲!后湖街道国防安全教育进校园 世界观焦点
- 数字人民币都来了,“互联网彩票”还会远吗?
- 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 加大研发投入,助工业经济勃发 ...
- 鹏瑞·半山云璟即将入市
- @特色养殖企业,这条进口“绿色通道”开啦,速来!
- 今日播报!以高质量供给引领消费需求 海信高端套系家电同比增长277%
- 中国首创!强力反腐,用数字货币发工资;意外,更难受的是美...
- 用美食说我爱你|生活需要仪式感和一点甜
- 住户存款8强城市:京沪超5万亿 杭州人均存款达16万元
- 5G赋能助力成长!福田区绿洲小学举行“5G+智慧教育”专项课题...
- 全球微资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谈ChatGPT:更可能影响收入较...
- 中国太保寿险携手华为云联合创新签约,智慧职场、智慧康养成...
- 荨麻疹吃羊肉可以吗小孩_荨麻疹吃羊肉可以吗_世界要闻
- 「AI Phone」,手机的下一个新故事在路上_全球微资讯
- 《速度与激情10》,没有“上天”|全球热文
- 【当前热闻】合资品牌最后的防线,如何攻破?
- 天天即时:数读经济:物价疲软,要正视产能过剩的矛盾
- 微头条丨不绝如缕是什么意思解释_不绝如缕
-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许典辉:要合力提升风投创投对实体经济高...
- 张维迎:林毅夫的8点错误-天天看热讯
- 网传万达大规模裁员?官方回应:消息不实
- 天开西青园举办首届西翼论坛 西青园科创服务中心同步揭牌_当...
- 兴业证券:财政仍有发力空间
- 社会用电量增长背后:经济复苏,“AI+电力”风口渐热 当前信息
- 泸州龙马潭:彩绘亮相街巷 “酒城”文化魅力尽显
- 2023年全民营养周暨食育进校园系列活动举行
- 每日聚焦:齐齐哈尔:民营经济活力四射
- 天津新港海关查获天津口岸今年最大数量“洋垃圾”,总重超533吨
- 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倪全宏:积极推动科技金融与经济发展深...
- 全球热讯:第二十七届全国省级党报发行协作会暨中国报业电商与...
- 【报资讯】江南style游戏(江南style游戏)
- 持续增加!一季度广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28元
- 给企业发补贴能提高就业吗?-焦点速看
- 《中国金融科技燃指数报告2023》在蓉发布 成都位居中西部城...
- 2023全国美食博览会在济开幕 看热讯
- 全球速讯:国君宏观:财政发力亟需增量资金
- 第二批央企总部离京正式启动,看来国家是动真格了
- 挑大梁 走在前|从两个超30%看广东制造业实与稳
- 高情商!杨鸣夺冠直播首秀,颜值不值一提,称周琦不会拒绝辽篮
- 官方售价5.99-7.49万元 新款奇瑞瑞虎3x正式上市
- 医本正经丨一到夏季皮肤就过敏、长湿疹,怎么办?皮肤医生来...
- 扩内需、促消费 夜间经济点燃城市发展新引擎
- 加大政策奖励力度!烟台高新区多举措推动工业经济发展_环球速讯
- 资讯推荐:青年失业率突破20%再创新高,年轻人该何去何从?
- 全球快播:扩内需、促消费 夜间经济点燃城市发展新引擎
- 世界今热点:危机升级!青年失业率创新高?高层破局!中国如...
- 1至4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611列 发送货物60.9万标箱 天天热议
- 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创下历史新高-热资讯
- 2023大湾区新能源汽车100小时直播挑战赛正式启动
- 热文:物联网概念股龙头有哪些?(2023/5/19)
- 颈部淋巴结发炎症状_颈部淋巴结发炎有什么症状 焦点快报
- 打印发票的机子不进纸怎么办_打发票的打印机不进纸
- 全国百强!烟台这些地方上榜!
- 2022年重庆平均工资公布,哪些行业、地区工资高?
- 天天速看:锋尚文化(300860.SZ):预计2023年公司经营业绩可回...
- 全球今头条!主机里面有什么东西 主机里面都有什么
- 南昌政银企三方协力产融对接,签约逾585亿助力强省会战略-当...
- 房贷低迷放大信贷淡季|央行与货币|天天快播
- 天天报道:明日重磅直播|2023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最新议程
- 当前资本市场表现与宏观经济的两大背离 | 宏观经济|全球热闻
- 最新快讯!事关用电!安徽、北京、河北、山东等地发布峰谷分时...
- 英国宣布半导体投资计划 将斥巨资发展芯片业|天天亮点
- 不良资产线上处置成交金额大增:京东三年复合增长率达50% 服...
- 慈溪经济:GDP二十年跃升近10倍
- 焦点热议:居民存款减少1.2万亿,CPI指数在降,为什么感觉物价...
- 全球实时:金评天下|消费仍待发力,关注科技创新
- 焦点|华为全屋智能4.0发布 多家上市公司成为生态链重要成员|...
今日要闻
- 世界关注:张向晨:未来国际贸易的形势将是数字化的、绿色的、包容的
- 周铭山:监测乡村振兴债务风险,建立乡村债务风险防控机制-每日聚焦
- 临沂市兰山区入选2023全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
-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氛围浓 西洽会上,烙下更多“双城印记” 快播报
-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氛围浓 西洽会上,烙下更多“双城印记”
- 【新视野】农村如何应对人口变化新趋势
- 兴化全市户籍人口148.73万人,比上年减少2.11万人 天天速看料
- 用电数据折射南方区域经济活力
- 天天快消息!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还要发力
- 全球速看:最高266元!宁波发放数币消费红包、满减券、地铁通用票!正在报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