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 正文

202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23.2万亿元

“202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23.2万亿元,同比上年增加1.2万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7.5%。”在近期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科技创新引领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活动上,参会嘉宾表示,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但也面临配料依赖进口、梯次加工技术缺乏等现象,建议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实现技术装备自立自强,促进循环利用、高值利用和梯次利用。

据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精深加工、产后减损和绿色供应链产业化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突破;建立了较完善的农产品品质安全监测、标准法规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三产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不断涌现,显著拓展了农民增收的空间。

“农产品加工业是构建乡村产业链的核心,是体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农民受益面广的乡村产业。农产品加工在减损保鲜、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提高产地溢价和‘三创一体’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坦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相继攻克技术难题,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并快速应用,实现了加工设备由“跟跑”向“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转变。

参会嘉宾表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农产品加工业还存在不小的提升空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介绍说,我国在关键酶制剂和配料依赖进口,还面临“卡脖子”现象;产后损耗大存在技术短板,缺乏绿色精准的减损保鲜技术,缺乏智能化冷链物流技术;梯次加工技术缺乏,附加值低;对资源综合利用缺乏部署;农产品加工装备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孙坦认为,要以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为着力点,统筹支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协调发展。推进要素集聚,以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强镇、特色产业集群等项目为抓手,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创建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要推进科技创新,攻克一批农产品加工工艺和设备瓶颈难题,集成创新研制一批科技含量高、适用性广的加工工艺及配套装备;推进主体培育,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大型企业,创建一批加工示范企业,推介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百强企业,促进循环利用、高值利用和梯次利用。”孙坦说。

王凤忠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重点突破农产品自动化采收贮运、绿色保鲜、在线分级分选等农产品现代化加工保障共性关键技术,推进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建设。

在活动上,北京市科协调研宣传部副部长李磊表示,北京市科协一直致力于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希望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进一步加强合作,更准确、科学地做好农产品加工领域的传播,把优秀科技人物、好的科技成果推广出去。(记者 李彤)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