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 正文

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成几个?

“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是“双一流”建设工程较之前“985工程”和“211工程”一个最大的不同点。按照《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计划,“双一流”每5年一个建设周期,从2016年开始,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2020年底即为第一个建设周期的收官之时。

制定《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的三部委曾明确表示,“双一流”建设期末,会根据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因此,此次阶段性验收对各大高校来说意义非同一般。

教育部“双一流”建设负责人就《办法》答记者问时曾表示,“分类建设引导特色发展”是“双一流”建设相对以往重点建设的重要改革方面。即充分考虑不同类型高校和学科的特点及建设条件,按“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类遴选确定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

之前,软科(ID:zuihaodaxue)曾盘点过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相关描述。那么,同样制定了建设方案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又为自己设立了什么建设目标?

软科(ID:zuihaodaxue)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中分别摘取了其中关于建设目标的描述,以便回顾当初这些高校在2020、2030、2050这三个时间节点上设定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有所不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中关于建设目标的描述一般包括两部分,分别为:学校总体建设目标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为了方便比较,我们主要摘取各大高校“学校总体建设目标”的部分内容,由于图表篇幅有限,未能完全显示,特此说明。(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未找到相关文件,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另外,由于各高校对建设目标的表述不尽相同,我们这里仅根据字面意义结合建设阶段的相对关系进行汇总,结果仅供参考,具体解释还请以官方为准。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