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 正文

好鳝 好水 好滋味!广水郝店小黄鳝“游”进全国大市场_每日热门


(相关资料图)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杨辉)初冬时节,寒意渐浓,广水市郝店镇恒东水产养殖基地的温室大棚内却暖意融融、一派繁忙。11月21日,记者走进养殖基地,只见连片的无土流水养殖槽整齐排列,“90后”养殖能手桑双建正带着工人打捞成品鳝,肥壮的黄鳝在网兜里翻腾,工人们手脚麻利地分拣、称重、打包,准备发往武汉、长沙等地市场。

“因为我们喂养的方式有点不同,包括我们本地水资源相当好,所以养出来的黄鳝也特别漂亮。现在我们的黄鳝大概都达到3两到4两一条,还是比较可观的。我们现在正在销售成品黄鳝,每天可以起2000多斤销售到市场,可以说是供不应求,订单的话一直从现在排到了年后。产业带动了当地的一些群众,他们平时也可以到这里来务工,我这里起黄鳝也需要工人,他们就在我这里务工,当地老百姓也挺高兴。”基地负责人桑双建说道。

恒东水产养殖基地目前是随州市规模最大的人工繁育鳝鱼基地,采用的无土流水养殖技术在鄂北地区独树一帜,成品鳝与野生鳝口感相同,且更加生态健康。基地里的黄鳝上市时间是每年的10月至次年2月,眼下,这里已经迎来今年成品黄鳝的出箱时刻,既巧妙地避开了野生鳝鱼上市期,又填补了市场空缺,每斤能卖到39元左右,和野生鳝鱼一样深受欢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现在已经是第二批了,有10万条,大概我们能起捕3万多斤,销售额能达到130多万。到明年,我们预计把产能再扩大,把生产量也提起来,苗种预计达到8000万尾,自己的成品鳝养殖场地扩大了之后,预计养殖三四百万尾。”桑双建说。

在郝店村天生晏塘口成品鳝网箱养殖区,1100个网箱井然有序地排列着。郝店白龙村村民梅以寿和工友们正忙着将黄鳝打捞装箱,他笑着说:“我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能挣5000元,还能照顾家里老人。以前农闲时只能在家待着,现在冬天也能挣钱,心里踏实!”

基地的“共享鳝棚”模式,让周边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增收。

“现在我们是统一提供大棚、育苗、技术和回收,村民只要愿意认购养殖大棚里面的网箱,认购数量,不用担风险,都能参与进来,包括村集体。桑双建展示着刚打捞的黄鳝,对未来的产业发展信心满满,“今年,我们的总产值达到了1600多万,后续我们会往‘亿元产业链’的方向发展。”

据了解,恒东水产养殖基地总体面积270多亩,分3期建设,已投资1600多万元,全部养殖网箱数量8000多个。该基地目前已带动周边70多户村民共同养殖黄鳝600多万尾,解决周边150多名群众就业问题,技术工人月薪最高能达1.2万元,同时还吸纳孟畈村、郝店村两家村级公司入股,带领群众“一同干、一起赚”。

“以前镇里面没有规模化养殖黄鳝,这里以前是一片空白地,在这里我们建起了连片的大棚。”桑双建站在养殖区介绍道,“2025年我们孵化了3000万尾黄鳝苗,通过大棚控温、控水,成活率比传统的提高了20%。2026年我们计划孵化量达到8000万尾,让我们这片‘空白地’实实在在地变成‘黄金地’。”

夕阳西下,满载黄鳝的货运车驶离基地。寒风中的郝店村,因红火的黄鳝产业暖意十足。从“空白地”到“致富棚”,恒东水产养殖基地正以“能人带产业、产业带集体、集体带群众” 的模式,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冬日增收故事。

标签: 养殖 达到 基地 黄鳝 郝店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