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 正文

广交会二期出口成交逾45亿美元,“绿色低碳”元素成为吸睛看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27日是第133届广交会第二期的最后一天。二期集中展示日用消费品、礼品、家居装饰品等轻工产品,参展企业近1.2万家。据悉,截至4月26日闭馆,累计进馆81.5万人次,出口成交超过45亿美元。“绿色”是广交会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园林用品展作为历届广交会二期常客,今年设置近1500个展位。本届广交会共有近50万件绿色低碳产品亮相,其中本期展会便占25万件,折射出中国轻工产业不断“绿色”转型升级的现象。

据介绍,本期参展企业带来的产品材质更为低碳环保,如用天然植物和农作物废料制成的永生花、用马铃薯为原料制造的餐具、用天然竹纤维制作的吸管等,广受客商青睐。有的产品单笔成交即超过100万美元,这在轻工行业相当可观。开展期间还举办多场绿色发展论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研讨会”发布“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减排路径和金融支持转型机遇”项目的研究成果报告,与会专家为粤港澳大湾区低碳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在“大湾区应对绿色贸易国际规则圆桌对话环节”,绿色低碳领域专家和粤港企业代表围绕“双碳”政策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绿色贸易国际规则和应对行动展开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低碳发展促进会碳标签专委会和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在开展期间正式签订关于共同合作开展粤港碳标签互认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开展粤港碳标签互认合作,将有助于引导绿色低碳生产和消费,助力大湾区企业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国际规则,在落实“双碳”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本次活动标志着广东碳标签制度建设及粤港碳标签互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接下来两地的碳标签机构将合作制定详细的粤港碳标签互认规则,开展典型产品的互认实施。广东碳标签目前范围包括电子、电器、石化化工、照明、纸制品等多类型产品。

《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减排路径和金融支持转型机遇》报告亦顺利发布。其旨在将粤港澳大湾区脱碳解决方案与加快净零转型所需的必要资金联系起来,在宏观预测大湾区减排路径的同时,聚焦制造业、道路运输和建筑领域三个关键能源消费行业的具体脱碳途径和解决方案,强调如期甚至更早实现双碳目标所需的行动,并据此估算所需投资,针对不同利益相关方提出建议,为解决目前金融加速转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供参考。

其分析表明,若采取更具雄心的行动,大湾区有潜力如期甚至提前实现双碳目标。根据《报告》估算,大湾区共需要约1.84万亿美元资金来力争在2060年前甚至更早实现碳中和目标,其中55%将用于石化化工、道路交通和建筑业等行业。《报告》还建议,为大湾区的脱碳融资建立跨区域机构的协调机制,加强跨区域信息披露机制的互认,鼓励大湾区金融机构和企业设立净零目标开发与转型相关的金融工具以扩大融资规模,并开发特定行业的金融解决方案,进一步发挥碳市场的促进作用。

记者了解到,自2014年起,广交会开始实施绿色发展计划,至第120届已实现100%绿色布展的目标。广交会展馆A区获得美国既有建筑运营与维护金级认证,这是国内首个获此认证的展馆类建筑。展馆B区和C区获得LEED的铂金级认证,为LEED认证体系的最高奖项,标志着广交会展馆成为全球最高效的绿色展馆之一。本期展会还以“向“绿”而生——展览展示设计的绿色发展趋势”为主题,邀请会展产业链各方代表,共研会展业绿色展示设计发展趋势,并为获得绿色展位奖的企业颁奖。

近年来,广交会牵头编制《绿色展台评价指南》《展览场馆安全管理基本要求》《绿色展览运营指南》三项国家标准,以标准化创新推动会展业绿色发展。种种表现,充分显示广交会以打造国际一流绿色展会为底色。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