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 正文

“美元霸主地位正面临巨大挑战”|今日看点

“每天晚上我都会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这些国家都必须以美元结算?为什么不能是人民币或者其他货币?为什么?为什么?这到底是谁决定的?为什么全世界一定要用美元?为什么不是人民币作为全世界兑换的货币?为什么不是其他货币?为什么中央银行一定要去买美元?为什么我们金砖银行不能用自己的货币来给这些国家提供贷款?”

看看这一连串的问句,言辞犀利,气势如虹。发问者是巴西总统卢拉,这是他在上海新开发银行总部访问时的连环N问。


(相关资料图)

就在卢拉访华前,中国与巴西达成协议,将用人民币或巴西雷亚尔结算双边贸易,不再使用美元;今年2月,伊拉克首次宣布允许以人民币结算对华贸易,被外媒视作“动摇石油美元地基”;印度日前也发表声明,与马来西亚用印度卢比进行贸易结算……在“去美元化”这件事上,全球各经济体最近动作不断。

为什么?

原因无他,“天下苦美元霸权久矣。”

从历史上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为国际储备货币,但美元霸权的真正形成是在1971年。当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让美元与黄金脱钩,使美元彻底纸币化,摆脱黄金约束,“自由执行”世界货币职能。伴随着“马歇尔计划”实现美元霸权的欧洲扩张,20世纪70年代美元又成为全球石油唯一计价货币,美元霸权最终遍布全球。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崔建军告诉岛妹,在国际贸易和经济活动中,的确有使用某种中间货币的自发需求,但随着美元日渐演变为美国政治讹诈及金融制裁工具,各国和各经济体的不安全感也在日益加深。

比如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协同盟友发起多轮对俄金融制裁,冻结俄罗斯约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同时将俄罗斯主要银行踢出SWIFT结算系统,迫使俄对“不友好国家”进口俄天然气采用卢布结算。

换言之,是美国不断将美元“武器化”,引发了“去美元化”的浪潮。就连美财长耶伦也说,“美国金融制裁可能会破坏美元主导地位”。

是啊,本来说好用美元是为了金融贸易,结果你动不动就制裁、冻结、没收、长臂管辖,那谁还敢用?

更关键的是,美国还爱搞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崔建军说,去年3月以来,美联储结束宽松货币政策,转向激进加息,不仅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更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遭遇严重通胀,面临本币贬值、资本外流困境。

眼看金融和货币“龙头”如此不负责任,为应对美国金融风险外溢,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减持美元国债、推动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以求自救。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需求,也成为“去美元化”探索的内生动力。

在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红玉看来,新兴市场国家日益崛起,拓展多边和区域贸易合作的意愿随之上升,在此过程中,必然产生对本国及区域内跨境支付结算机制的需求,需求多了,就得加快建设立足本国货币支付的金融基础设施。

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一些贸易往来密切、互补性高的经济体之间使用本币结算,不仅能节省来回兑换美元的成本,也能一定程度上规避美元汇率波动、美元数量波动等外力因素对贸易的影响。中国和巴西达成本币结算协议后,巴西贸易和投资促进局说这能“降低成本,促成更多双边贸易”,就是这个理。

中巴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图为巴西贸易和投资促进局负责人在中国-巴西商业研讨会上发言。图源:外媒

事实上,近期全球“去美元化”措施不少。

前面提到印度,《印度人报》网站直言,与马来西亚贸易用印度卢比结算,“表明印度愿采取具体措施实现其国际贸易‘去美元化’”;

在东南亚,近日东盟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着重讨论如何转向以当地货币结算,“减少金融交易对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依赖”。印尼总统佐科还敦促东盟国家,多使用本地银行发行的信用卡,逐步停用美国Visa、万事达卡;

在拉美,巴西和阿根廷正探索创建拉美地区共同货币,并邀请其他国家加入,促进区域贸易、降低美元依赖;在上合组织、欧佩克等国际组织中,已有29国同意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

全球许多经济体还在探索更多路径——

为绕过SWIFT美元结算系统,2019年初欧洲推出了“贸易往来支持工具(INSTEX)”,目前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已经加入;土耳其与阿联酋央行签下价值640亿里拉和180亿迪拉姆的货币互换协议;以色列央行将加元、澳元、日元和人民币首次纳入外汇储备;伊朗外汇市场启动伊朗里亚尔与俄罗斯卢布货币交易......

无论是创新跨境支付结算机制、签署双边货币协议还是促进外汇储备多元化,大家其实都是在跟美元拉开距离,不把鸡蛋搁在一个篮子里,摊低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四季度,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比重降至58.4%,是1995年以来最低。美国财政部“诉苦”说,今年1月,全球至少16个国家出售了美债。一些美媒援引业内人士观点说,近期态势显示“美元可能会失去力量”“美元霸主地位面临巨大挑战”。

美财长耶伦承认,美国金融制裁或危及美元主导地位。图源:CNN

尽管如此,要终结美元霸权并非易事。

崔建军认为,眼下美元在全球贸易结算、各国央行外汇储备、全球债务计价及全球资金流动中的占比依然高居首位。SWIFT报告显示,2023年2月,在全球货币支付中,美元占比仍高达41.1%;尽管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地位持续下降,但美元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

一时半会儿还难以取代。

不过,一些新趋势也不可忽视。高盛的研究报告就指出,加密数字货币的兴起,正促使各国央行尝试采用数字化货币实现“去美元化”——

2020年5月,瑞典央行宣布,使用锚定于本币的数字加密货币进行金融结算,借助区块链技术终结美元一家独大;俄罗斯、日本等国央行也先后进入数字货币测试阶段。英国《金融时报》预期:“一个多极的货币世界,或会比想象中更快到来。”

崔建军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多极化,前提是全球经济均衡发展。一种可能的前景是:美元继续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发挥作用,但分量持续下降;随着欧盟推进经济金融自主,欧元地位逐渐上升;亚洲国家进一步崛起,逐渐探索建立新的货币秩序。

郭红玉认为,货币的发展走向与贸易密切相关。一个强劲的贸易联盟必然产生货币合作需求,比如欧元,最初是为服务欧盟成员国贸易往来而诞生,如今已是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亚洲、拉美等区域也可能产生新的货币安排。

说白了,“去美元化”是个长期过程,除非美国放弃操纵美元霸权、透支美元信用换取政治经济利益的惯常做法,否则这一趋势难以逆转。但从耶伦的表态看,美国似乎还没打算浪子回头:“美国金融制裁可能会破坏美元主导地位,但这种制裁十分必要。”

既然这样,大家就只能想办法规避风险了。

(原标题《“美元霸主地位正面临巨大挑战”》)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余晓泽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