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 正文

环球快报:察言观社 | 为高校创办公务员专业留下空间


(资料图)

3月17日,西南大学发布“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招生简章,不出意外,这条消息引发热议。尽管大多评论相对温和,不过亦有部分观点质疑高校的收费行为、学校的功能定位以及学生的学习目标等。

在网络信息动辄破圈的现实语境中,在众口难调的选择困境之中,各类主体尤其是行政机关、学校等与公共利益相关的行政、事业甚至是企业单位,必须关注自我改变的基础价值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

此次热议的现实背景是,数据表明,2023年应届大学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万人,就业压力超大。2022年超202万人报考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考试平均竞争比超过60比1,公务员考试已成为高校学生尤其是文科生就业输出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和挑战。

热议中,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是,各方利益是否得到保障。有人曾计算过1920元收费标准,认为80元每学分真的是良心收费。从这方面来看,学生的基本利益未受侵犯。不过,收费开设微专业的课程,怎么都会给人一种“瓜田李下”的感觉。

而由此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引发人们的思考。如强调公务员考试的某些应试技巧,是否会以牺牲大学生的学习选择和价值选择为代价;选择性入学,是否会造成大批优秀学生流入公务员队伍,等等。

高校有高校的逻辑,民众有民众的价值,网络有网络的特点,众说纷纭在所难免。理解每一次选择,尊重每一种行为,关注每一种选择所导致的影响,提出建设性意见,应该成为网络观点表达的基本要求。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社会主体在制定相关政策、进行相应行为的过程中,需具有交往意识,不仅提出“结果”,更应展现“问题”和“过程”,让每一次表达均成为增加“社会最大公约数”的行为。毕竟,交往和互通才是其他更高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

(作者系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标题《为高校创办公务员专业留下空间》)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朱玉林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