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 正文

观速讯丨开通线路28条,货物堆存期7天变2天!“大湾区组合港”启动3年顺风顺水

据深圳海关统计,“大湾区组合港”项目启动3年来,已累计开通线路28条,进出口吞吐量超35万标箱,货物平均堆存期由7天缩短至2天。

“大湾区组合港”模式充分发挥以深圳港为核心的水运“一盘棋”效应,有效促进深圳枢纽港国际航运资源和珠三角沿江港口腹地制造业货源深度整合,推动了大湾区港口资源整合互补和要素合理分配,提升了大湾区港口群整体竞争力。


(资料图)

“盐田—中山”组合港线路开通

2月9日,中盐组合港启动仪式暨业务推介会在中山举行,标志着“盐田—中山”组合港线路正式开通,这也是2023年开通的首条组合港线路。新线路的开通意味着中山及周边外贸企业可充分利用“两港合一”的组合模式,进一步缩减通关时效和降低物流成本。

深圳盐田港是华南地区国际航线最密集、世界上单体最大集装箱码头,凭借20多个天然深水泊位和超大型船舶服务能力,成为欧美在华南首选挂靠港。但盐田港的发展始终受后方陆域面积狭小、港区集装箱堆存资源紧缺等因素制约。中山港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偏南,水路沟通珠江三角洲河网,公路与广深珠高速公路相连接,水陆交通便利,从中山市辐射至珠三角和西江流域,腹地纵深广阔,与盐田港恰成互补。

家电、灯饰、五金等商品是中山市出口优势产品,但长期以来受地理环境因素限制,大型货轮无法驶入珠江水道沿线的中山港等内河港口装卸,许多外贸货物需转运至深圳、广州等港口出口,企业需要派员往返两地办理通关手续,不仅影响通关效率,也增加了企业成本。

在“大湾区组合港”模式下,依托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优化资源配置,盐田港和中山港共享港区代码,实现港口间信息互联互通、海关监管互认。同时,将沿江支线港作为沿海枢纽港的延伸,出口货物在中山港“一站式”完成报关申报、查验等海关通关手续,通过驳船调拨至深圳蛇口、盐田等港口,直接换装船出口。全程只需“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有效推动海运物流运输链条顺畅衔接,大幅压缩企业通关时间和成本,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湾区海上物流大通道更加高效

据海关统计,2022年“大湾区组合港”模式进展迅猛、动能强劲,全年共新增12条航线,累计开行线路达27条,进出口吞吐量达21.4万标箱,同比增长131.5%,形成更加高效便捷的湾区海上物流大通道,为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协同高效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蓬勃动力。

据了解,“大湾区组合港”这一创新改革项目能获得如此突出的成绩一大原因,正是顺应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及企业诉求。在此模式下,港口可以更加灵活地调配资源,大幅提高码头场地和集装箱周转效率,码头的堆存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相当于码头堆场实现了物理上的扩展,货物在湾区各码头间“全天候”水路调拨,无缝衔接江海物流。

2022年8月,“大湾区组合港”项目获得广东自贸试验区2021年最佳制度创新案例,且已被列入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项目和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复制推广项目。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