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 正文

六大行动助力电力装备十领域低碳发展 中国电力供给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六大行动助力电力装备十领域低碳发展。

8月29日,工信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印发《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明确,加快构建支撑能源清洁生产和能源绿色消费的装备供给体系,助力碳达峰目标顺利实现。

那么,《行动计划》将涉及哪些领域?《行动计划》对推动行业发展,专家、机构分别如何看待?

十大装备领域并进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一直在向前推进。中电联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为111845万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47.0%,比上年增长13.5%。2021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为2896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1%。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电机组约10.3亿千瓦,约占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的93.0%。两大电网公司全年累计完成电能替代1891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6.0%。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司长徐春荣在解读文件时表示,我国电力碳排放在国家总排放中占比近50%,推动电力行业绿色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电力能源供给将由主要依靠传统煤电逐渐转变为更多依靠风电、光伏等低碳排放的新能源发电,能源生产将从主要依靠资源转变为更多依靠装备,电力装备成为落实“双碳”战略、实现能源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对此,《行动计划》重点围绕火电装备、水电装备、核电装备、风电装备、太阳能装备、氢能装备、储能装备、输电装备、配电装备、用电装备等电力装备10个领域,提出六项行动。

其中,我国电力行业高度依赖火力发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发电结构中火力发电占比71.13%,是我国最为主流的发电方式,也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源头。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袁家海表示,未来火电将逐渐从高碳电源向低碳电源转变,发展重点也将从提供电量电力转向灵活性服务、热电联产供热、耦合新能源发电。

《行动计划》已在火电装备方面明确,将开展在役机组及系统高效宽负荷、灵活性、提质增效、节能减排、深度调峰、机组延寿和智慧化等技术研究和应用。重点发展煤电多能耦合及风光水储多能互补发电、燃气轮机发电、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及煤气化燃料电池发电等技术及装备。

此外,《行动计划》还提出要培育风电+、光伏+等多种应用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多层级多时间尺度多能互补协同优化。比如,在偏远孤岛等输电线路建设成本较高的地区,发展风电+电解水制氢技术。鼓励结合沙漠、戈壁、荒漠等场景,围绕重点用电企业,探索风光储一体化装备应用试点。在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推动新型储能+可再生能源发电、风光火(水)储一体化供能试点。

中国电力供给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我国电力碳排放在国家总排放中占比近50%,推动电力行业绿色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电力能源供给将由主要依靠传统煤电逐渐转变为更多依靠风电、光伏等低碳排放的新能源发电,能源生产将从主要依靠资源转变为更多依靠装备,电力装备成为落实“双碳”战略、实现能源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表示,这份《行动计划》意义重大,关系到未来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技术保障。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清洁能源转型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有电力供给设备作为支撑,而这种设备就应该是绿色低碳的。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也认为,中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并具有一定优势的新能源产业链体系,在国际也处于领先地位。此次印发的《行动计划》,通过布局电力装备的低碳绿色发展,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方融科技高级工程师、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周迪则认为,发展清洁低碳发电装备,对环保、空气质量、新能源、双碳目标等都有着重要作用。这意味着中国将从火电大国走向风光电大国,中国的电力供给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徐春荣表示,《行动计划》既是“十四五重大技术装备相关规划在电力装备领域的具体落实,也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推进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的作用,建立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十四五”重大技术装备相关规划和《行动计划》各项任务落实。

机构:关注电力储能领域发展

东北证券研报指出,受储能经济性诉求驱动,钠离子电池量产加速。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电化学储能需求蓬勃发展。长期看,在碳酸锂供需紧平衡预期下,钠离子电池成本优势显著,当下钠离子电池从实验室加速走向量产正当时。未来钠电池产业链逐渐成熟,材料成本下探;技术持续迭代,循环寿命改善,钠电池电力储能度电成本下降空间显著,储能项目盈利能力有望增强。

抽水蓄能方面,安信证券研报指出,随着能源结构变化,供电安全提上日程,储能成为解决用电安全的主要手段。作为储能最重要的方式,抽水蓄能得到了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未来抽水蓄能将进入高速增长,且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的阶段。水利水电工程企业拥有抽水蓄能工程建设经营,有大多拥有水电运营资产,布局抽水蓄能电站可能性较大,未来有望充分受益抽水蓄能发展。

中银国际研报也表示,光伏需求持续超预期,制造业价格与盈利预期中枢上移,建议优先布局在制造业产能释放过程中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的环节以及格局较好的紧缺环节,新技术方面建议优先布局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HJT)产业化进度领先的企业与在电池新技术方面宽口径储备的龙头企业。风电整体需求景气持续验证,大宗原材料价格松动有望释放产业链盈利,建议优先配置业绩增速有望匹配或超越行业需求增速的轴承、铸件、海缆等环节的龙头企业。储能有望随新能源发电上量而迎来快速发展,海外以户用为代表的用户侧储能已开始绘制陡峭成长曲线,在电池与电力电子技术、系统集成、终端渠道等方面有优势的企业将充分受益。

标签:

精彩推送